粟作农业和稻作农业的典型代表
粟作农业的典型代表:以粟为主要栽培作物的旱作农业。稻作农业的典型代表:水稻种植业。
粟作农业是以粟为主要栽培作物的旱作农业,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在唐宋以前,北方旱作农业体系在农业史上占据着主导地位。在中唐以前,北方的农田水利建设趋于完善,旱作农业技术措施也非常成熟,在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有集中的反应。
稻作农业是以水稻为主要栽培作物,分布在长江流域。在唐代以前,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发展较为原始,概括起来就是“水耕火耨”。古代一种耕种方法。烧去杂草,灌水种稻。
《史记·平准书》:“ 江南火耕水耨,令饥民得流就食江淮闲。” 裴駰集解引应劭 曰:“烧草,下水种稻。草与稻并生,高七八寸,因悉芟去,复下水灌之,草死,独稻长,所谓火耕水耨也。”中唐以前,全国的农业重心主要是在关中平原和天府平原,此时的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都是沼泽地,比较荒芜。
到了南宋时期,政治重心难移,黄河以北尽属金人。江浙一带被迫开发农田水利,建设太湖塘浦圩田系统,引入农作新品种占城稻,形成稻麦二熟制耕作体系。在南宋以后。全国的农业重心逐渐由北方旱作农业,向南方稻作农业转移。
粟作农业简介:
粟作,其实包括两种作物,即粟foxtail millet(Setaria italica)和黍broomcorn millet(Panicum miliaceum)。它们虽然在植物分类上不同“属”(genus),但二者的起源、传播、种植和分布则常常在一处,生理特性和栽培条件也很相似,因此,欧亚各地都有粟黍合称的情况。粟,古又称为稷,为一年生草本植物,籽实为圆形或椭圆形小粒。
中国北方通称“谷子”,很大程度上指的是它的籽实,籽实经脱壳去皮后,便是可以煮食的米,因为它相较于其他禾谷类作物,如稻米和麦子而言,粒型偏小,因而又称为小米。
1、粟作和稻作:中国是世界三大农业起源中心之一。距今约一万年的农业革命以谷物种植为主干,对中国上古文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北方以粟黍为主,南方则以水稻为主,两者都原产于我国。“民以食为天”,最早的中国人是吃小米、大米长大的。2、十进位值制记数法:逢十进位、以所在位置定该数...
以关中、晋南和豫西为中心的仰韶文化和以山东为中心的北辛—大汶口文化均以种植粟黍为特征,北部辽燕地区的红山文化也属粟作农业区。在南方,水稻最早被驯化,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发现了距今近7000年的稻作遗存,而在湖南彭头山也发现了距今9000年的稻作遗存。刀耕火种农业和迁徙式农业是这个时期农业的...
中国的农业起源 中国的农业起源可分为两条源流:一是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核心、以种植水稻为代表的稻作农业起源;二是以沿黄河流域分布、以种植粟和黍两种小米为代表的北方旱作农业起源。考古发现揭示,在中国可能存在着第三条独立的农业起源源流,即分布在珠江流域地区、以种植芋头等块茎类作物为特点的...
中国是世界上的农业起源中心区之一。中国的农业起源可分为两条源流:一是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核心、以种植水稻为代表的稻作农业起源;二是以沿黄河流域分布、以种植粟和黍两种小米为代表的北方旱作农业起源。在农业起源研究中,耕种是一个特定概念,专指人类为了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而采取的各种行为,如平整...
它是以玉米为主体,另有南瓜、豆类。玉米、南瓜、豆子,在印第安人的传说里叫作“农业三姐妹”。第三个中心就是中国。中国是小米和大米的起源地。小米是指粟、黍,主要在黄河流域起源和发展,后来成为中国北方的主要农作物。中国的长江流域是稻作农业的起源地。世界上最古老的农作物:地球上最古老的农...
河姆渡遗址是浙江省余姚市一处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位于余姚市河姆渡镇芦山寺村的姚江北岸。遗址发现于1973年夏,此后的两次发掘发现遗址包含4个叠压地层,揭露了干栏式建筑等遗迹,出土了夹炭黑陶等遗物和大量动植物遗存和栽培稻谷,一时轰动学术界,其代表的考古文化被命名...
耜耕,这个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名称,读作"sìgēng"。在7000年前的中国东南沿海,河姆渡人已经告别了原始的"刀耕火种",步入了先进的稻作农业阶段。他们的农业生产活动主要围绕水稻种植,展示了当时世界上最为发达的耜耕技术。河姆渡遗址中出土的骨耜,成为了这种耕作方式的典型代表。骨耜的设计巧妙,形似...
总之,中国的农业是独立起源、自成体系的。中国农业并非从一个中心起源向周围扩散,而是由多个源头发源汇合而成。黄河流域的粟作农业、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各有不同起源,华南地区可能是从种植薯芋类作物开始。即使在同一作物区,也可能有不同的源头。在多中心起源的基础上,农业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
在我国古代农业社会格局中,“南稻北粟”的说法广为流传。这一格局的形成可追溯至母系氏族时期,具体而言,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4200年间。这个时期,母系氏族社会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分别有其代表性的遗址。在黄河流域,半坡遗址是母系氏族的典型代表之一,位于现今的陕西西安郊区半坡村。根据考古发现,半坡...
北方主要种植耐干旱的粟,而南方则以稻为主。这个时期,人们在作物的种植中学会了品种选择培育,生产上出现了许多优良品种。如麦有大麦与小麦、“旋麦”(春麦)与“宿麦”(冬麦)的区分。豆有大豆与小豆的区分。江南的稻作农业也渐趋良种化,著名的水稻品种有“华乡黑秬”、“滍皋香粳”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