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用比解答的应用题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1
怎样用比例解决应用题

比例应用题这部分内容是在学过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是比和比例知识的综合运用。教材首先说明应用正、反比例的知识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1教学应用正比例的意义来解的基本应用题。为了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先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答,然后教学用比例的知识解答。通过方框中的说明突出了怎样进行思考的过程,特别强调了要判断题目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以及列出比例式所需的相等关系,即“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关系,所以总价和数量的比是相等的”然后再设未知数,列出等式解答,并在解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一想”,如果改变例1题目里的条件和问题该怎样解答。

成比例的量,在生活实际中应用很广,这里使学生学习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用其他方法解答同一题目,概括出一般规律。通过解答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比例的量,从而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有利于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也为中学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中应用比例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做较好的准备。同时,由于解答时是根据比例意义来列等式,又可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所以,在教学上要十分重视从旧知识引申出新知识,在这过程中,蕴涵了抽象概括的方法,运用这个概括对新的实际问题进行判断,这是数学学习所特有的能力。

第一步 判断题中的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

第二步 设未知项X

第三步 列出含有X的比例式;

第四步 解答并检验。

第五步 回答题。

掌握比例法解应用题,要懂得各个量之间的关系
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一定,时间和速度成反比
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
时间一定,路程和速度成正比
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
工作效率=工作量÷所需时间。
下面以行程问题为例,就可以看出比例的应用了:
小华从甲地到乙地,3分之一骑车,三分之二乘车;从乙地返还甲地,五分之三骑车,五分之二乘车,结果慢了半个小时,已知,骑车每小时12千米,乘车每小时30千米,问: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将全部路程看作单位1
前后两次骑车距离相差3/5-1/3=4/15
乘车和骑车速度比=路程比=30:12=5:2
那么时间之比=2:5
所以乘车用的时间是骑车的2/5
那么骑车行完4/15全程用的时间=(1/2)/(1-2/5)=5/6小时
那么骑车行完全程用的时间=(5/6)/(4/15)=75/24小时
那么全程=12×75/24=37.5千米
123、小强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需要3小时,如果先步行2千米,步行的速度是骑自行车速度的1/3,则晚到20分钟,那么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0分钟=1/3小时
步行和骑车的速度比=1/3:1=1:3
时间比=3:1
步行2千米用的时间=(1/3)/(1-1/3)=1/2小时
步行速度=2/(1/2)=4千米/小时
骑车速度=4×3=12千米/小时
甲乙距离=12×3=36千米
124、A、B两地相距20km,甲骑车自A地出发向B地方向行进30分钟后,乙骑车自B地出发,以每小时比甲快2倍的速度向A地驶去,两车要在距B地12km的C第相遇,求甲乙两人的速度?
解:甲乙速度比=路程比=1:2
乙行12千米,那么甲行12/2=6千米
所以甲30分钟=1/2小时行了20-12-6=2千米
甲的速度=2/(1/2)=4千米/小时
乙的速度=4×2=8千米/小时

运用比和比例的知识来解答分数应用题,可以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神奇效果。解题时应注意两点:一是善于灵活地把分数、倍数的比进行相互转化,沟通它们之间的联系;二是在应用比例性质时,要弄清题中某一数量是否一定,然后再判断成什么比例。
  例:果园里有桃树和李树共184棵,已知桃树棵数的2/5等于李树棵数的3/4。桃树和李树各有多少棵?
  析:这道题只从分数应用题的关系去寻求解题的方法,就十分困难。如果转化题中的数量关系,把“已知桃树棵数的2/5等于李树棵数的3/4”转化成桃树棵数与李树棵数的比,这道题就变成了容易解答的按比例分配的问题。
  解:根据条件可用下面的等式表示桃树和李树的数量关系:桃树棵数×2/5 =李树棵数×3/4。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可以得到:
  桃树棵数:李树棵数=3/4:2/5=15:8
  因此,可以求得桃树棵数为:184×15/23=120(棵),李树棵数为:184×8/23 =64(棵)。
  答:桃树有120棵,李树有64棵。
 

等号两边都相等,并且有未知数的比例

可以把比数看成是一个整体运用到算式中

假设某一项为X(未知项)。再根据条件列等式

这个太朦胧了 只能拿具体的例子来说

  • 比的应用题怎么做
    答:1、理解比的概念:比是描述两个数量之间关系的一种方式。在比的应用题中,通常会给出两个量之间的比,比如速度、距离、时间等。识别问题中的比:在题目中找出比,确定哪个是“比的前项”,哪个是“比的后项”,以及它们的比值。2、将比转化为比例或分数:根据比的性质,可以将比转化为比例或分数。
  • 怎样理解用比解答的应用题
    答:运用比和比例的知识来解答分数应用题,可以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神奇效果。解题时应注意两点:一是善于灵活地把分数、倍数的比进行相互转化,沟通它们之间的联系;二是在应用比例性质时,要弄清题中某一数量是否一定,然后再判断成什么比例。例:果园里有桃树和李树共184棵,已知桃树棵数的2/5等于...
  • 如何真正理解并掌握比例法解应用题
    答:步行和骑车的速度比=1/3:1=1:3 时间比=3:1 步行2千米用的时间=(1/3)/(1-1/3)=1/2小时 步行速度=2/(1/2)=4千米/小时 骑车速度=4×3=12千米/小时 甲乙距离=12×3=36千米 124、A、B两地相距20km,甲骑车自A地出发向B地方向行进30分钟后,乙骑车自B地出发,以每小时比甲...
  • 比的应用题怎么做,有哪些技巧?
    答:3、比例的应用题怎么做?解答比例应用题时,关键是理解比例所代表的实际意义。例如,2:3的比例意味着有2份数量的物品与3份数量的物品相比较。这可以是4和6,或者是6和9。对于复杂的题目,如甲乙两个服装厂12月生产的数量比为6:7,单价比为11:10,可以建立方程来求解产值。甲乙两个服装厂的总产值...
  • 比的应用题解题技巧六年级
    答:1、确定题目中要比较的量 在解决比的应用题之前,首先需确定题目中要比较的量是什么。比如题目中给出了两个数,就需要明确这两个数的比较关系并把它们相互比较。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解决问题。2、确定比例关系 确定量之后,就需要确定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如果给出的量之间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就...
  • 比的应用题怎么做,有哪些技巧?
    答:1、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意义: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2、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额问题的解法: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应先求出总量一共分成了几份,再找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份数并用分数表示,再用分数乘法来解答;或者采用...
  • 比的应用题解题技巧
    答:比的应用题解题技巧如下:理解题意:应用题解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题意,确定所求的量及其计算方法。在解题前,应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明确所求。如果题目中有图表,应认真观察,理解图表含义,确定解题思路。列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应列出已知量和未知量,明确计算目标。已知量是题目...
  • 如何正确解答比例应用题呢?
    答:在解决数学比例应用题时的技巧 1、读懂题意:仔细阅读题目,确保理解问题的要求和条件。注意提取关键信息,包括已知的比例关系、已知量以及需要求解的未知量。2、确定比例关系:根据题目所给的信息,确定比例关系。比例通常以两个量的比值或分数形式表示。3、确定比例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将题目中的已知量与...
  • 关于比的应用题如何解PPT
    答:比是一种数学工具,我们平时在生活和学习中也经常会用到。比是指两个数在大小、数量或者比例上的关系,可以用于解决各种复杂的应用问题。本文将介绍关于比的应用题如何解决,主要是通过PPT展示的形式进行讲解。第一步:理解题意 首先需要对题目进行仔细的阅读,弄清楚题目所给出的信息。在此过程中,可以...
  • 怎样用比例解决应用题
    答:例1教学应用正比例的意义来解的基本应用题。为了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先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答,然后教学用比例的知识解答。通过方框中的说明突出了怎样进行思考的过程,特别强调了要判断题目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以及列出比例式所需的相等关系,即“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关系,所以总价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