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瑞昌的习俗,赏十分!!!!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24
请大家、特别是瑞昌老乡能多给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什么方面的意见?

净土三鲜的做法
用菜刀把胡萝卜、山药、莴苣这三样,切成小块块。
把胡萝卜和山药放入水中煮熟。然后捞起。
莴苣用盐腌着、拌匀。
热锅放山茶油,把莴苣、红萝卜、山药翻炒后,装盘。

  1.饮食习俗
  一日三餐大米饭粥,一稀两干。米饭又有大米饭、粟米饭、红薯饭之分;米粥也有大米粥、 粟米粥、红薯粥、绿豆粥、玉米粥多种。山区冬春常以红薯饭、红薯粥、蒸红薯为主食。 近年来城镇居民也以红薯为健康食品,常吃红薯粥。如今早餐以面点为主,且多在餐馆就餐。菜肴荤素搭配,调味尚辣。传统习惯喜自制咸素干菜、自腌腊鱼腊肉,近年渐有改变,以食用新鲜菜和活鱼鲜肉为主,少吃腌制菜肴。
  家常饮食一般不用酒,节日或来客必备。有些中老年人中晚餐兴小酌。农村多饮用自酿的谷酒、糯米酒、红薯酒,宴席则备瓶装酒。居家饮水近年多以罐装纯净水为多,出门则多带瓶装饮料。
  2。服饰习俗
  瑞昌居民历来尚俭朴,亦爱美,衣着打扮,因时而异。上世纪80年代前,男士以穿中山装者居多,女士以便装为主,布料则以的确良、涤沦、毛料为时尚。改革开放后,居民服饰变化较快。外衣式样繁杂、新潮,布料档次不等。青年男士春秋以西装为多见,布料以牢固、笔挺、免烫为时尚,内衣则以全棉为健康布料。中山装仅有少数老人偶尔穿着。富裕人家开始追求高档和名牌服装,贫困居民也很少缺衣,衣衫褴褛者已很少见。青年女士爱戴黄金和珠宝首饰,老年妇女戴金耳环、金戒指者亦不少见。
  3。传统节日习俗
  春节 : 农历正月初一是传统的春节,俗称“大年初一”,是“一年三节”中最为民间重视的大节。是日零点,千家万户燃放鞭炮,辞旧迎新;黎明开门,又鸣放鞭炮,以示“开门大吉”。但“出天方”、拜祭天地等旧习已渐消失。早餐后,出门见人即互道“拜年”、“恭喜发财”,为新春祝福。初二开始,亲友互相拜年,一般延至初五六结束。这一习俗至今仍盛行。
  元 宵 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又称上元节,仍属广义上的“过年”范畴。是日,城乡居民早餐或晚餐多吃“元宵”(即汤圆),以示春节圆满结束。民谚云:“吃了元宵粑,各人做庄稼”。入夜,城区街道华灯四起,民居厅堂、卧室、厨房、卫生间皆掌灯,通宵不灭。传统习惯整个春节晚间兴玩灯,元宵夜最盛,故又称灯节。是夜,龙灯、狮子灯、采莲船、跑马灯,以及腰鼓队、武术表演队等一齐出动,彻夜不停。每到一处,锣鼓声、鞭炮声、灯歌声不绝于耳。歌词内容多是祝福国泰民安、人寿年丰。这一习俗至今盛行,但参加玩灯的人以中老年人、妇女居多,年轻人过年后纷纷外出打工,无暇玩灯。
  清明 : 为农历二十四节令之一。瑞昌居民清明节前后三天祭祖扫墓之风仍盛行不衰。农村有些地方还以族姓房头为单位,齐聚族人为祖先举行祠祭或墓祭,然后合族聚餐,谓之“吃清明祭”。清明前后,许多学校还组织学生向革命烈士纪念塔或烈士墓敬献花圈,缅怀先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端午 : 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节日期间,亲友间兴互送咸蛋和糖、酒等礼品。是日,家家大门两侧插艾条,挂菖蒲,传说可“辟邪驱妖”。早餐吃粽子、发粑、咸蛋或皮蛋,中午全家聚餐。旧时还兴饮雄黄酒,而今罕见。赤湖周边村庄还常在端午节前后举行龙舟竞渡,本源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今已成为一项群众体育活动。
  中元: 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又称“七月半”。民间于十四、十五日傍晚,给祖先烧包袱的旧习仍存,只是作为纪念先人的一种形式。
  中秋 :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佳节。亲友相馈,以月饼为节日最佳礼品。是夕,常有人家老幼围席而坐,对月谈古论今,品尝月饼,谓之“赏月”。机关、团体也有在此期间举办中秋座谈会、茶话会之类的活动,以增加相互之间沟通。
  重阳 : 古以九月为阳数,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旧时,民间亦有重阳祭祖的传统,谓之“秋祭”,今已少见。还有一些文人雅士有重九登高、饮酒赋诗之习。今为老人节。有些机关单位组织离退休人员参观名胜古迹或开展文体活动;也有些学校组织学生郊游或野营。
  除夕 : 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月大三十,月小二十九日,也有提前一天吃年饭的),谓之“除夕”,意即辞旧迎新。旧时除夕日,民间须备三牲祭品祭拜祖先,谓之“还年福”,今已消失。而今,全家团聚,鸣放鞭炮吃团年饭,谓之“过大年”。仍很盛行。近年来,城镇居民也有人家在餐馆订年饭,以图省事。饭后,长辈给未成年的孩子发“压岁钱”,而今也有晚辈给无固定收入的老人送“压岁钱”的。晚间,旧时全家围炉品茶,通宵达旦,谓之“守岁”。而今则喜看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节目,至半夜零点燃放鞭炮后方就寝。

  4。婚嫁习俗
  旧时“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包办婚姻的旧习早已消亡,青年男女自由恋爱、自主婚姻已成主流。旧时表兄妹近亲通婚习惯,今已不存在;而今远程婚姻相对增多。农村青年外出打工者日益增多,与外地青年结为夫妻的已不少见。
  民间婚嫁仍注重聘金、彩礼和嫁妆,且日渐讲究丰厚、豪华。嫁妆有彩电、冰箱、摩托车已常见,富户嫁女陪轿车、陪住宅的也开始出现。迎亲用花轿已罕见,用轿车迎亲、全程摄像者已很普遍。结婚新房装饰日渐讲究豪华,家具讲究高档,家电要求齐全。
  旧时新婚之夜盛行闹新房,除撒帐(爆米和枣、糖等)、祝贺词外,还用各种方式戏弄新人取笑,而今改旧习,讲文明,兴唱歌、跳舞,或表演文艺节目等。
  5。寿诞习俗
  瑞昌民间盛行寿诞庆祝,年轻人谓“过生日”,老年人谓“做寿”。婴儿出生三天,即宴请亲友,谓之“做三朝”;一月再请亲友,谓之“做满月”;周岁亦如是,谓之“做周岁”。年轻人过生日还时兴外来风俗,唱祝生日歌、吹蜡烛、吃蛋糕等。老人到60岁时作兴做60大寿(此后每五年或十年做一次),邀请亲友聚会庆祝或合家欢聚,共吃长寿面,共饮长寿酒。旧时,晚辈要向寿星行拜寿礼,而今已少见。但晚辈送衣物孝敬老人,或在当地电视台为寿星点歌祝寿则常见。
  6。丧葬习俗
  人临终,凡在外地的子女必须赶回家中,守候床前,谓之“送终”或“送老”。气息后则化纸钱,称烧“起身钱”。然后向亲友报丧,亲友则送以花圈、炮竹或现金等丧礼,并参加送葬。子女服孝,改戴黑纱或白花的居多,穿白孝服的渐少。机关单位职工去世,多由所在单位主持发讣告,举行追悼会或向遗体告别仪式。近年来,在市政府大力提倡下,城乡死者都由棺葬改为火化。但多数在火化之后仍土葬,只是棺木换成了骨灰盒。也还有些人将死者骨灰盒放置在棺木内土葬(这主要是原先已置办了棺木的)。
  7。其他习俗
  瑞昌民间新居落成或购买新房乔迁时,一般都要设宴庆贺,亲友则具礼品礼金祝贺。 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建办公大楼,乃至桥梁、道路竣工,也都举行剪彩等庆祝仪式,宴客送礼如同民间。 自恢复高考后,考上大专院校的学生家长都要备酒宴宴请老师、亲友,亲友则赴宴送贺礼。
  8。民间剪纸习俗
  瑞昌素有“剪纸之乡”的美誉。民间剪纸艺术属于即逝艺术,之所以能流传,沿革如此漫长的时间,主要是依靠“传承”来达到的,即上辈人通过言教手教,把一些民俗文化观念和剪纸中的艺术符号(即纹样)以及自己在剪纸创作中的创新和体验传给下一代,这个下一代也可能是自己家的,也可能是别人家的,不计报酬,完全开放地一代又一代地不断向下传递,从而传承、整合、发展、沿革至今天。其传承的管道是通过农村劳动妇女来完成的。
  一、年节习俗:过年,即阴历春节及民间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节日。大量的节日喜庆活动导致了民间剪纸的广泛应用。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厅堂居室剪纸拉花。大部分人家通过应用“梅兰竹菊、莲藕荷花、金鸡报晓、鱼跃龙门”等剪纸图案,以示预祝新年吉祥、办事如意、年年有余、四季平安迎春纳福等美好愿望。
  二、婚嫁习俗:按瑞昌旧时的婚嫁习俗,提亲前媒人必然会找机会首先让女方向男方显露剪纸绣花的才艺。相中后,女方则会主动向男方赠予一双巧夺天工的绣花袜垫或布凉鞋,作为爱情信物。在瑞昌曾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好曲烧好酒,好米锻好粑、求亲要巧姐,玲胧会剪花”。婚嫁中一般常用的剪纸绣花内容有“蝴蝶戏金瓜,喜鹊采梅、牛郎织女、龙凤呈祥、鸳鸯戏水、观音送子、金童玉女、榴开百子”等等纹样,祈求百年好合、白头偕老、早生贵子、多子多福。
  三、寿诞习俗:庆祝寿诞在瑞昌一直非常流行,一个人自从呱呱坠地时就开始了,先是庆出生、庆满月、庆周岁、庆十岁,然后从庆三十大寿以后,每十岁一大庆。每逢寿庆活动,“寿星”的衣、帽、鞋、寿堂、寿帐等,全靠剪纸作品进行装饰。其主要的剪纸绣花内容为麒麟送子、鹤同春、松鹤延年、寿比南山、长命富贵、福寿双全等等。
  四、丧葬习俗。老人的逝世,在瑞昌的习俗中属于“白喜事”。办这种喜事的涉及面不小,不仅牵动全村全族,往往还会惊动三亲六眷及生前好友。办理葬事的有关灵堂布置、灵屋仙鹤的制作,亡人的衣帽以及多种象征性的陪葬品等等,均促成了剪纸作品的大量应用。
  五、巫术习俗:在瑞昌的历史上,也曾经是一个巫术盛行的地方,巫术活动一直延续至二十世纪的五十年代中期。巫术活动是针对各种大的疾病而行的,其根本原因是由于过去的医学不发达所致。巫师事先吩咐艺人用纸剪些“纸人、纸船天车”或“中馗捉鬼、上山老虎、狮子扒球、天花娘娘”等等,然后,便通过巫师一边念咒,一边借助有关的剪纸作品进行要术,从而以达到所谓的为病灾者驱邪治病、化凶为吉。
  六、农事习俗:在诸多的农事中,一般都属纯生产活动,然而瑞昌却有两项活动与剪纸有着密切的关系。
  其一,每逢采摘新茶的季节,家家户户的女性村民几乎全部上山采茶,这一天,她们将着力的打扮自己,用亲手精制的各种剪纸绣花服饰进行“全副武装”。对于这种强度不大的体力劳动,村姑们当作一种难得的社交和娱乐机会,相互尽情的交谈、嬉戏及对歌赛歌。此时如有男人路过,她们就会用歌或笑来进行“挑衅”并着意显露自己最漂亮的一面,以便取得男人们的赞赏。
  其二是插秧,瑞昌有句习俗语:“大人望插秧,小孩望过年”,可见插田在农民心中的份量。插田在农村中采用互助的办法,与采茶略同,只不过这是男人的事。此时如有女性村民路过,男人们则会用插秧号子来取笑嬉骂她们。开秧们的时候,必须在田边插上若干束剪纸小花以示庆祝。

  在瑞昌,“手艺”是被人们普遍尊重的,而剪纸艺人的手艺又不与金钱挂钩,因而剪纸艺人的享誉更加非比一般,倍受人们的爱戴。正因为如此在广大农村,剪纸和绣花就自然而然地成了未婚姑娘的“必修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农村婚配中有一条不成文的习惯,男家择偶一般有两条标准,一是粗工,二是细工,粗工是指女性必须有健康的体魄,可以干农活。另外一条细工则是善于剪纸绣花,人们把这个作为考核青年女性智商高不高的标准。否则,只能算作次等姑娘,而次等姑娘是不可能嫁到一个好的婆家,不可能选择到一个好的丈夫的。这些,也是瑞昌民间剪纸常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也正因为剪纸这一手艺的传承是产生在各个家庭,又是个体进行,因而,它不存在谱系,也无据可查。

  • 求瑞昌的习俗,赏十分!!!
    答:二、婚嫁习俗:按瑞昌旧时的婚嫁习俗,提亲前媒人必然会找机会首先让女方向男方显露剪纸绣花的才艺。相中后,女方则会主动向男方赠予一双巧夺天工的绣花袜垫或布凉鞋,作为爱情信物。在瑞昌曾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好曲烧好酒,好米锻好粑、求亲要巧姐,玲胧会剪花”。婚嫁中一般常用的剪纸绣花内容有“蝴蝶戏金瓜,喜鹊采...
  • 瑞昌的民俗民风
    答:采茶戏瑞昌采茶戏,旧称茶灯戏,进入半班以后更名为采茶戏,民间俗称茶戏。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洪水横溢,江堤尽溃,灾民外出,逃荒而来的黄梅采 茶戏三角班,便在赣北又与瑞昌茶灯戏揉合一起,从而形成了瑞昌采茶民间小戏,后称采茶戏。1986年,瑞昌采茶戏被更名为“九江采茶戏”载入《中国大百科 全...
  • 有没有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县的,我想了解一下那的婚礼以及丧葬习俗
    答:老人临终,凡在外地的子女必须赶回家中,守候床前,谓之“送终”或“送老”。气息后则化纸钱,称烧“起身钱”。然后向亲友报丧,亲友则送以花圈、炮竹或现金等丧礼,并参加送葬。子女服孝,改戴黑纱或白花的居多,穿白孝服的渐少。机关单位职工去世,多由所在单位主持发讣告,举行追悼会或向遗体告别...
  • 江西省九江瑞昌的结婚风俗习惯详细点加50分
    答:先洞房,后结婚。
  • 江西的民俗
    答:江西,位于我国南方,是一个风景如画,美丽动人的城市。这里不仅拥有美丽的风景名胜,更拥有许多珍贵的传统民俗和历史文化。以下是一些关于江西民风民俗的资料:1. 彩灯舞衡宏 彩灯舞主要流行于赣北语系各县,如九江、瑞昌、武宁、永修等地。古代的彩灯舞多在人们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时表演。如今,每逢...
  • 五一假期去瑞昌旅游是什么样的体验?
    答:历史文化:瑞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游客可以参观当地的古建筑、庙宇和博物馆,了解瑞昌的历史和文化。例如,可以参观瑞昌古城,感受古代城市的风貌,还可以参观当地的传统村落,了解当地的生活方式和习俗。美食体验:瑞昌的美食也是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游客可以品尝到地道的江西菜,如瑞昌烤鸭、...
  • 江西春节有什么习俗?
    答:春节期间,除上述活动外,彭泽的"捧元宝"、"跑花"、都昌的"拜大年",瑞昌的"灿灯",湖口的"赶殇",修水的"偷青"等习俗,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以各异的形式,凸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年夜饭吃鱼要打屁股 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桌上大菜、冷...
  • 江西瑞昌那边订婚后去男方家是不是有什么改口费啊,
    答:(不过好像有结婚的改口费(就是结婚那天的红包),订婚不太清楚哦,你多问问周围的人)不过,女儿出嫁了就要风风光光的 你也不差到那几千块钱,给对方的家长印象就是你是个好丈母娘 。这钱话的绝对值
  • 在瑞昌十日游,怎么规划行程才算不虚此行?
    答:在当地购买一些纪念品,作为旅行的纪念。晚上:离开瑞昌,结束愉快的旅程。在整个行程中,建议保持灵活性,根据天气和个人兴趣调整计划。同时,尽量使用当地的交通工具和住宿,这样可以更深入地体验当地的生活方式。此外,不要忘了尊重当地的文化和习俗,与当地居民友好互动,这将使你的旅行更加丰富和难忘。
  • 去瑞昌旅游,需要注意什么?
    答:环保:尊重当地文化和习俗,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7. 购物与纪念品 特产:瑞昌的茶叶、竹编工艺品等都是不错的纪念品选择。购物地点:当地的市场和特色商店是寻找这些特产的好地方。8. 文化体验 参与活动:如果恰逢当地的节日或庆典,不妨参与进去,这是体验当地文化的绝佳机会。学习手工艺:瑞昌的竹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