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能量生态学原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论述秸秆的重复利用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9
试用能量生态学原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论述秸秆的充分利用

传统燃弃和秸秆入土成为肥料而言,当然后者更好。
成为肥料就意味着节省了其它肥料,也就减少了肥料的产量,生产肥料的资源可以得到更好的利用,同时减少了生产肥料过程中的损失能量

成为肥料就意味着节省了其它肥料,也就减少了肥料的产量,生产肥料的资源可以得到更好的利用,同时减少了生产肥料过程中的损失能量

一、秸秆直接还田
  秸秆直接还田不仅具有良好的压草、保墒、增温等效应,而且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改善农产品品质,增加土壤蓄水、保水、供水能力。特别是在土壤瘠瘦的地区实施更会收到奇效。主要方法与技术要点有:
  1、稻田保护性耕作技术:
  在有水源保证的区域,农作物收获后,将秸秆平铺在田面施用腐熟剂。腐熟液(剂)配制:亩用“瑞莱特”微生物催腐剂5克/包(每350公斤秸秆准备1包),用清水500克浸泡24小时,然后兑水50公斤喷雾或泼浇于秸秆上,或用“腐秆灵”腐熟剂2公斤均匀撒于秸秆上(以下施用秸秆腐熟剂的方法与此相同)。该项技术已推广多年,具有省工节本增产增收、效益显著的特点,但在秸秆腐熟剂的使用上,一定要选择在全市推广三年以上,农户已掌握使用方法、简便省时、省工、示范效果好的产品。施用腐熟剂后均需淹水泡田二天再浅水抛钉秧苗,其它管理同免耕抛秧技术相同。
  2、秸杆深压还田技术:
  水稻收后将稻草运至田块四周,小麦、油菜播栽前按2.0~2.5米开厢,挖一条深25~30cm,宽30~35cm的沟,沟土起至两边厢面。然后将稻草顺沟压放25cm左右厚(一亩地的稻草就基本可压完),边压稻草按比例施入“腐熟剂”,最后覆盖稻草至土面平整,在沟两边的厢面上播小麦、栽油菜,小春收后栽水稻前将已腐烂的稻草掏出并均匀铺盖在收获小麦的厢面,再进行翻耙,栽秧或免耕撬窝栽秧,水稻用肥按当地习惯用量进行,可适当减少钾肥用量。
  小麦收后将稻草运至田块四周,水稻播栽前按2.0~2.5米开厢,挖一条深25~30cm,宽30~35cm的沟,沟土起至两边厢面。然后将麦草顺沟压放25cm左右厚(一亩地的麦草就基本可压完),边压麦草按比例施入“腐熟剂”,最后覆盖麦草至土面平整,在沟两边的厢面栽水稻,水稻收后播栽小麦、油菜前将已腐烂的麦草掏出并均匀铺盖在收获水稻的厢面,再进行翻耙,播栽小麦或油菜,小麦、油菜用肥按当地习惯用量进行,可适当减少钾肥用量。
  3、田边、地角堆沤秸秆还田技术:
  在田边、地角选择适当位置,挖方形、园形或其它形状的地坑(大小视秸秆多少而定),将作物秸秆(能铡碎的尽量铡成15~20cm的短秸秆),踩压于坑内,边踩压边按比例施入“腐熟剂”,同时泼入清粪或水,将田内秸秆压完为止。最后用泥土覆盖并拍严实(也可用厚型塑料薄膜覆盖,边缘用泥土压实),经过1~3月堆沤,秸秆被腐烂,用时先将腐熟秸秆均匀撒于土表,再翻耕,或顺厢垄撒施一层,并起厢作垄覆盖后栽植作物,其它管理可按常规进行。
  4、机械翻压还田技术:
  在有条件的地方利用旋耕机械将平铺于田面并施用了秸杆腐熟剂的秸杆翻压入土,淹水泡田,移栽秧苗。
  5、果树秸秆覆盖还田技术:
  全县果树面积大,品种多,其品质好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密切相关。在果树生产上搞好秸秆覆盖还田,既可有效的利用好秸秆,达到改良果园土壤,改善水果品质,又能减少露地燃烧给空气造成污染。在春、秋结合果树追肥,沿果树树冠的滴水线挖深30cm、宽25~30cm的环形沟,将麦秸、稻草、玉米杆或蔬菜老藤叶,踩压于沟内,数量根据果树的大小而定,5~20公斤/株不等。深压后,施用腐熟剂,再用清粪水或水泼湿秸秆,然后回填沟土盖严,经一个雨季可腐烂成为果树利用的有机肥源,其它追肥按正常施肥进行。
  二、秸秆作原料生产食用菌
  1、稻草、麦秆、玉米秆(蕊)粉碎栽培菇类食用菌技术
  将收获后的以上秸秆充分晒干后,用普通饲料粉碎机粉碎,按10%棉壳,80%秸秆粉,10%米糠,3%石灰。主要用于栽培菇类(姬菇、平菇、金针菇、菜花菇等)食用菌。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出菇管理,收获均按食用菌生产的常规进行。待食用菌收获完后,将废菌袋运至空田,地内或地边(角),除去塑料袋,弄碎菌料,按每亩1000公斤左右均匀撒于田、地内,经翻耕还田作为有机肥。
  2、桑、果木秸秆粉碎栽培耳类食用菌技术
  将秋冬修剪下的果、木、桑枝桠,用QS450-4(或QS550-4)枝桠切片粉碎机粉碎,按20%棉壳、60%枝桠料、10%米糠、10%玉米蕊、3%石灰配料,主要用于栽培黄背木耳系列食用菌,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场养、方可管理、收获,均按耳类食用菌的正常程序进行,食用菌收获完后,把废菌袋运至田地内(或边角上),除去废塑料袋弄碎菌料,按每亩1000公斤左右均匀撒于田、块内,经翻耕还田成为有机肥。
  3、稻草、麦秆整料堆沤栽培蘑菇技术
  在蘑菇播种前的25天,选用新鲜、无霉变、腐烂的稻草、麦秆、玉米秆,最好是碾压一次或脱粒机打断(主要指玉米秆),使其破裂。用水预湿24-48小时,使草料变软,含水量为70-72%。然后以一层草料(15-20cm厚)一层粪肥(浓度较高的人畜粪水),堆成宽2.0-2.5m、高1.5-1.8m,长度视计划所栽面积而定。用厚型塑料膜密闭,约一周后第一次翻堆。并按栽菇要求添加其它的辅助材料。经三次以上翻堆沤制达到:料质柔软,无生草,手握有弹性,不粘手、呈褐色或灰褐色,无异味或酸味,PH7.5左右,手抓一把料握紧后有2-3滴水为最好。再根据地蘑菇栽培场的技术规程,进行辅料栽培地蘑菇,蘑菇收获后的废料再还田。使秸杆能重复利用,增加附加值。
  以上栽培食用菌后的菌渣可腐熟直接还田,可生产饲料达到过腹还田,亦可制造有机商品肥料而还田。这是典型的多层次利用秸秆的形式,均能达到改良土壤质地,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强土壤保肥、持水、供水能力。
  三、秸秆作畜牧饲料
  金堂县是生猪、牛、羊产量大县,年需要相当数量的饲料。
  1、直接作饲料。全县有相当部分秸秆如玉米、红苕等秸秆可直接作饲料。
  2、青贮作饲料。据测定每6公斤青贮饲料的营养成分就相当于1公斤精饲料粮。青贮饲料通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具有芳香味、酒味、营养损失少,调剂青饲料淡旺余缺,保存时间长、消化率高,猪、牛爱吃等优点。牲畜饲用后形成大量的有机粪肥直接用于农作物的再生产,达到过腹还田的目的。利用作物秸杆、藤叶加工青贮饲料方法简单,其技术要点是:
  (1)适时收获:在秸杆产量高。营养未损失时进行收获。如收嫩玉米后的玉米杆,嫩红苕藤、蔬菜老叶等。
  (2)切碎晾晒,控制水分:用于青贮的秸杆,将其铡为1.5-2cm以内的短秸,晾晒到含水量约70%,青贮效果最好。
  (3)装袋(缸窖地):选用无毒的厚型塑料袋(缸、窖、池应购买或自建),无漏气现象,每袋装450-500公斤为宜,保证约25cm空间,以利扎口封盖,装袋时每装20-30cm厚时就压时一次,由四周依次压到中心,尽量排除青贮料间的空气,然后严封袋口(或缸、池、窖口)。
  (4)青贮时间和饲喂:青贮饲以冬季为主。一般30天以上能成熟取喂。如发现腐臭发霉、黑色,粘结成块或烂如泥表示青贮失败,不能做饲料。青贮饲料不能单独饲喂牲畜,必须搭配精料,用量由少到多,取料后的袋口(缸、池、窖口)要立即严封,否则会氧化变质。
  四、秸秆作原料进入沼气池发酵
  沼气的发展是农村燃源的一次革命。沼气既是煮饭的新燃源,又可用于照明等。它改变了柴的燃烧方式,成功地减轻了柴直接燃烧造成的污染。经过发酵的秸杆又形成了很好的有机肥,可直接还田使用。一家农户(3-5口人)建一个10-15立方米的沼气池(结合修建猪舍最好),每次可进稻草、麦杆、蔬菜老藤叶400~500公斤加入20~30担人畜粪,配之足够的水,密封一周后开始产生沼气。可连续产气1~3月,供一家人三餐煮饭用。是一举数得的农村利用秸杆还田的好途径,也是开发农村新能源的重要步骤。
  五、秸秆作工业原料
  将主要农作物秸秆采用秸秆打捆机打捆后,储存,待农忙过后销售给企业作发电、造纸等原料,每亩秸秆打捆后仅一立方米左右,便于储存。

  • 试用能量生态学原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论述秸秆的重复利用
    答: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出菇管理,收获均按食用菌生产的常规进行。待食用菌收获完后,将废菌袋运至空田,地内或地边(角),除去塑料袋,弄碎菌料,按每亩1000公斤左右均匀撒于田、地内,经翻耕还田作为有机肥。 2、桑、果木秸秆粉碎栽培耳类食用菌技术 将秋冬修剪下的果、木、桑枝桠,用QS450-4(或QS550-4)枝桠...
  • 试用能量生态学原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论述秸秆的充分利用
    答:传统燃弃和秸秆入土成为肥料而言,当然后者更好。成为肥料就意味着节省了其它肥料,也就减少了肥料的产量,生产肥料的资源可以得到更好的利用,同时减少了生产肥料过程中的损失能量
  • 使用能量生态学原理,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述桔杆的充分利用
    答:可以用来作肥料 或者制造甲烷天然气使用 都是好的方法 保护环境 还能让废变为宝
  • 从生态学的角度 论述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答:再次,生态自然观吸取了生态自然学、生态哲学、生态社会学、生态美 学等领域的一系列最新成果作为自己的理论营养,从更为广阔的时空观来关 注人与自然的整体前途和命运,打破了传统自然观的封闭鼓励状态,极大的丰富了自身内涵, 从而使理论更具整体性、 综合性和开放性. 从内涵上来看, 生态自然观不仅将现代生态学的一...
  • 生态学角度是什么意思
    答:生态学角度是什么意思 生态学是一门关注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涉及了生物、环境、能量流动、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等多个方面。因此,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一个事物的意义往往不仅仅体现在自身,而是体现在整个生态系统中。自然界的物种多样性 在生态学中,物种多样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 从生态学的角度 论述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答:同时,机体通过异化过程进行分解代谢,所产生的分解产物经多种途径排泄到外环境如空气,水,土壤中,可作为其它生物的营养成分被吸收利用而进入食物链系统,完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这就是机体与环境在物质上的统一性,也是环境卫生学的基本理论。关于人与环境的循环关系,法国唯物论...
  • 生态学基本原理
    答:生态学基本原理 1. 定义 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在生态学中,研究的对象既包括生物,也包括非生物因素,如土壤、气候和水等。生态学基本原理包括了生态系统、群落、物种、种群等基本概念。2. 生态位理论 生态位是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职责。根据生态位理论,每个物种都有自己...
  • 如何运用能量生态学原理对秸秆进行多级利用
    答:收获的季节,秸秆焚烧现象严重,会增加环境污染,也是引起雾霾的原因之一。有的地方禁止秸秆焚烧,对违反者进行处罚。但是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一种有效的方法是使用捆草网,将秸秆打包成捆,通常可以在户外存放一年,可以将秸秆综合利用。可以用来发电,也可以用来做饲料哦,希望能够帮到你,鑫辉祝你...
  • 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1、生态保护和修复:生态学可以指导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例如监测和评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制定和实施保护计划、恢复退化生态系统等。2、农业和林业生产:通过了解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环境之间的作用机制,生态学可以帮助优化农业和林业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损失和环境污染。3、...
  • 热带亚热带恢复生态学研究中能量流动的关键环节及影响因素
    答:第1章,恢复生态学概述:1.1 定义:恢复生态学研究的是生态系统的恢复过程,包括其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1.2 意义: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恢复生态学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第2章,基础理论:2.1 退化生态恢复:探讨如何通过理论指导生态系统退化后的修复。2.2 脆弱性理论:理解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