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人的饮食习惯、文化及形成原因,并详细分类列举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7
山东人的饮食习惯、文化及形成原因,并详细分类列举

河岔口咸鸭蛋
14586做法:其他
特色:蛋黄呈橘红色,沙瓤溢油,咸香可口。
材料:麻鸭鲜蛋数枚,草木灰、花椒粉、透骨草、精盐等各适量。
水河无铅松花蛋
9114做法:其他
特色:松花蛋层次清楚,花纹清晰,回味浓郁。
材料:麻鸭蛋、食碱、生石灰、草木灰、优质黄泥、茶叶末、小麦糠、精盐等各适量。
糖渍莱芜黄姜
4203做法:其他
特色:鲜嫩脆爽,甜辣清口,可调剂食欲口味,具有祛风寒、益脾胃的功效。
材料:鲜嫩黄姜500克,白糖100克,精盐5克。
泰山大货山植(火靠红果)
6291做法:其他
特色:色泽红润,酸甜适口,营养丰富,有较强的保健功能和治病效果。
材料:大货山楂500克,白糖1500克,山楂糕15克。
临清烧卖
15315做法:蒸法
特色:形似石榴,皮薄馅香。
材料:精面粉500克,净羊肉500克,花椒水300克,葱150克,姜50克,酱油100克,甜面酱50克,精盐30克,绿豆干淀粉500克(约耗100克),芝麻油200克,花生油100克。
山东肉丁馒头
13977做法:蒸法
特色:外观有美丽的花纹,色白,暄软味道香鲜。
材料:面粉1000克,食碱12克,猪五花肉500克,葱300克,姜50克,精盐、味精各话量,酱油200克,芝麻油75克。
山东硬面馒头
16779做法:蒸法
特色:入口筋道,干硬香甜。
材料:面粉2500克,食碱20克,面肥100克。
泰山野菜窝头
5952做法:蒸法
特色:黄绿相间,诱人食欲,软松咸香。
材料:精制黄玉米粉500克,荠菜250克,精盐5克。
黄金玉米窝头
22341做法:蒸法
特色:色泽鲜艳,具有滋补养生的作用;制作精细,适宜做酒席小点。成品软松香甜耐人寻味。
材料:黄玉米粉500克,嫩酵面团100克,水发枸杞子20克。
泰山四粉窝头
3807做法:蒸法
特色:色泽红润,细润光滑,甜香松软,食用方便,又给人以丰富的营养。
材料:泰山栗子粉300克,小米粉200克,高粱粉500克,地瓜粉200克,酵面团100克。
泰山豆渣窝头
7794做法:蒸法
特色:咸香麻爽,口感软松,营养丰富。
材料:去皮地瓜干粉300克,豆腐渣500克,葱10克,花椒粉2克,精盐20克。
曲阜鹅脖银丝卷
2523做法:蒸法
特色:曲阜孔府厨师所创的传统风味小吃。制作精细,洁白发亮,卷内面丝松散香软,皮味甜。
材料:酵面500克,精面粉100克,绵白糖25克,花椒盐15克,猪板油75克,芝麻油25克。
如意金银卷
5262做法:蒸法
特色:黄白相间,色如金银,卷如流云舒畅,让人有悦目称意的联想。成品柔软松香,微甜利齿。
材料:精面粉500克,去皮玉米粉300克,鲜酵母或酵面适量,白糖少许。
枣卷
6873做法:蒸法
特色:香甜松软,洁白光亮,赏心悦目。
材料:精面粉500克,宁阳红枣8O枚,嫩酵面100克。
山东绿豆糕
9903做法:蒸法
特色:色泽碧绿,松软香甜,是历史悠久的山东著名夏令小吃。
材料:绿豆粉750克,白糖500克,蜂蜜100克,桂花酱25克,花生油150克。
枣酿糕
4044做法:蒸法
特色:甜香味美。
材料:红枣1500克,糯米面、芝麻各250克,白糖100克,青红丝、桂花酱各10克。
江米夹沙糕
4998做法:蒸法
特色:软糯香甜,一般是凉吃,又叫夹沙凉糕。
材料:糯米1000克,白糖100克,豆沙500克。
千层发糕
24174做法:蒸法
特色:色泽艳丽,层次松散,甜香清爽,老少皆宜。
材料:面粉1000克(含酵面500克),白糖400克,葡萄干、瓜子仁、核桃仁、水发莲子、青梅、瓜条、橘饼、青红丝、樱桃各10克,食碱5克,熟猪油200克。
黄馍糕
3051做法:蒸法
特色:色泽淡黄,松软香甜,可热吃也可凉吃。
材料:面粉、白糖各525克,鸡蛋1000克,瓜子仁、桂圆肉、青红丝共50克,熟猪油10克。
鲜蔬素蒸包
11919做法:蒸法
特色:白皮中隐透出绿色的馅心,诱人食欲。
材料:鲜荠菜500克,水发粉条100克,鸡蛋100克,虾条20克,植物油15克,葱姜末各5克,精盐、味精各适量,精面粉面团1000克。

我给你回答一下吧:
广东人的饮食习惯、文化是以广州、潮州为代表。
广州人对美食的追求与赞赏可用两字概括:和味。“和”是饮食文化审美问题的本质和基础。菜看的味道,应在总体上协调平衡,各尽其美。讲究菜肴味觉的多元性的同时,感觉适中、协调、自然。调味之调,贵在调和。五味调和百味香,“五味调和”是我国最古老的调味理论。中国古代的烹饪就最讲究一个“和”宇,烹调的技术也全在一个“和”字上,“和”是中国烹饪的最高标准。“和”又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和”追求的适度、中庸、和谐,是中国传统的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的标准。
广州饮食重“鲜”,“鲜”是南方的“鱼”与北方的“羊”之和;广州饮食重汤,汤源于“羹”,“羹”是大羊(美)与小羊(羔)之和;“食在广州”在味,味靠调和;广州饮食的显著特点“博采众长,中西融贯”是“广”之“和”。

特色食品可以参考百度文库的“广东饮食文化特性及特色菜肴”。
潮州菜我就不太熟悉了。

神农架的奇风异俗

吃热饭:在土家山民家中做客,吃饭是很讲究的。主人给客人盛饭,每次只盛一点点,过一会,客人碗里的饭还未吃完,主人便夺下客人手里的碗,将碗内的饭倒掉,重
新盛点热饭,就是大热天也是如此,这样做以表示主人的热情之心和家庭富裕。“打丧歌”在神农架是追悼亡人的一种特殊仪式。它又称为“孝歌”、“阴罗鼓”、“跳丧鼓...

吃粽子和赛龙舟

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中国许多地方的风俗。然而这一习俗是因从纪念屈原而来,使得屈原的家乡故地的湖北,此俗更甚。??每逢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湖北各地赛龙舟、吃粽子遍及全省城乡。只要有湖、河、江的地方,人们早早就把龙舟修整或清理好,一至初五,龙舟便纷纷下水了,一条条"黄龙"、"白龙"、"红龙"、"青龙"劈波斩浪

武昌旧俗甘蔗节

“三月二十八,洪山敬菩萨,钱多吃甘蔗,钱少吃麻花。”这是50多年前流行于武汉的一首民谣。寥寥20字勾勒出武昌旧俗甘蔗节的一个侧面。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宋真象宗敕封守护泰山的神祗为“东岳天齐仁圣帝”,民间称之为“东岳大帝”或“东岳菩萨”。

名人与东湖

东湖风景区独特的资源优势,受到中外首脑和知名人士的青睐;东湖风景区的发展受到国家领导人和中外学者名人的关注,他们对东湖的整个规划建设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意见。下面是一些历史照片,即是有力的佐证。建国之后,毛泽东居住的地方,除中南海外,在东湖居住的时间最长
朝武当

武当山地区有“朝武当”的习俗,含有上山祭拜山神的意思,其实这是人们享受生活的又一种方式,就像扫墓总是与踏青郊游连在一起的,“朝武当”也成为一种爬山的乐趣。每年农历三月份春光明媚和八月份秋高气爽的时节, 武当山里总是游人如织,热闹非凡。当地旅行社往往会在这些时候开设武当山一日游的项目,收费在200元左...

卿龙降瑞福 王府接财神—卿龙(首义园)传统庙会文化节

1、卿龙降瑞福王府接财神—卿龙(首义园)传统庙会文化节时间:2004年1月 22日—2月6日地点:武昌首义广场、武昌首义园主办单位:武汉市文化局、武昌区人民政府、武汉卿龙酒业公司协办单位:武昌区旅游局、武昌区文体局、武汉老三届经济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承办单位:武昌区文化馆、武昌

襄樊民俗 人生礼仪习俗

婚嫁 婚嫁是家族延续的重要环节,古人十分重视,礼仪甚繁,有纳彩、问名、纳吉、纳徵、请期迎亲6礼。襄樊旧时婚嫁逐渐演化为订亲、择期、迎亲几个步骤。 订亲 首先,男方父母请红爷(媒人)到女家求婚。若女方父母同意,则由红爷将女方“八字庚贴”(即写明女方出生年、月、日、时的柬贴)交付男方。

天门"三棒鼓"

在天门、沔阳一带,由于地势低平、多水,往昔水灾不断,民众身受其苦。为谋求生路,他们背井离乡,背起"三棒鼓",浪迹四方。许多人从湖北到中国西南部 、印度、伊朗、中欧、西欧等地。也有些人经广东到菲律宾及其它 东南亚国家,他们背起的"三棒鼓"走到哪里唱到哪里,人们称他们为"中国的吉卜赛人"。...

随州节日礼俗

春俗,在立春前一天,官吏迎春于东郊,远近老幼杂处观礼欢呼,以竞观为乐.立春 之日,官吏亲击鼓三然后鞭土牛,称之为"击春鼓".元旦(农历正月初一),贺新年晨五鼓设香烛,陈果饼,酒食,拜神祉,依序拜尊长,非至亲不面贺,惟以红帖投其祝贺

武汉夏夜街头的"竹床阵"

武汉是中国有名的三大火炉夏至七月以后,酷热的夏夜把武汉市民从家中"赶"出来,不得不到街道两旁摆竹床露宿。密密麻麻的竹床一个挨一个,老者、儿童、青年、少妇乃至姑娘都躺在竹床上,渡过一个又一个的夜晚。北方人或外地人看见少妇、姑娘 身着短裤、裙子睡在街头上,大为不解,也十分感到新鲜。然而当地人却习以为常。

荆州花鼓

荆州花鼓原是民间穷苦人乞讨谋生的"沿门花鼓"和薅草秧歌。这种"花鼓"是一人击鼓唱词,数人帮腔和调。近几十年来,荆州花鼓已演变成独具特色的地方花鼓 戏。1955年有一位老艺人搜集记录了花鼓戏的全部唱腔,整 理出从未有过的第一套完整荆州花鼓
通山山鼓

相传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通山山鼓,是农民在野外劳动时,边劳动边以山鼓伴奏、唱歌的一种民间传统艺术。山鼓的形状如戏曲中所用的小堂鼓,尺寸形制略小,鼓身两边安铁环,系有牛皮带或缎带,便于鼓匠挂在胸前。演唱时,鼓匠右手执扦击鼓,左手托着鼓的底部,配合用手指调节出不同的音色。
崇阳人的老风习

鄂南崇阳县山清水秀,景色迷人。由于远离大城市,乡民们保持了许多民间传统老风习。当青年男女嫁娶成婚时,打造的家俱样式仍按古老的形式。如睡觉的木制床为古式雕木的花床,床四周有雕花杆,床前面雕花板上方,有三层雕"滴水沿",床下前方有三层踏板。床入口处仅仅只留可两人并坐的"口子",床 两头和后面用整块木板钉牢
武汉风俗嬗变的过渡特征

清末民国时期的武汉,从时间上说,属于中古与现代之间的近代。这是一个过渡时代。此时社会风俗的膻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一方面古老的传统习俗拼命要 保住地盘,另一方面是新的社会习尚在艰难地夺取阵地。守旧势力与 革新势力激烈斗争的结果,导致了古老的传统习俗与新的社会风尚的并存

襄樊方言

天文地理晒老爷儿(晒太阳)荫凉坡儿(荫凉地)旋磨风(旋转风)麻风雨(
毛毛雨)飘泼桶倒(大暴雨)下罩子(雾)天道(天气)月黑头(黑夜)撂天地儿
(野外)紧高头(最高处)紧里头(最里边)挨根儿(附近)这儿嗨

儿(这里)那儿嗨儿(那里)哪儿嗨儿(哪里)床头起(床根前)墙根□(底下)
(墙根下)末脑...

襄樊民俗

家族 旧时,襄樊土著或外地迁入者定居一处,因人丁兴旺而发展为大家族,有的村即以姓氏命名。如市郊董台的董家、陈家营的陈家、刘家河的刘家,他们聚族而居,有族产、族规、族普,家族事务由族长掌管。家道富裕而辈 份高的族人也有一定发言权,族内组织常常与乡里政权组织混成一体。

  • 湖北人的饮食风俗习惯
    答:湖北,尤其是西部宜昌、巴东、荆州一带受四川影响,语言、饮食等各方面都和四川人很像,爱吃辣、咸的,比如宜昌人均年摄入盐量是国际制定的正常盐量的两倍多。1.腊肉、香肠 2.火锅 3.鱼,尤其是鲫鱼、鲢鱼什么的,比如江鲢 4.兰州牛肉拉面,很多人到这儿来开 5.热干面(主要是武汉)6.炖猪蹄、...
  • 相隔较远的湖北人为什么超级爱吃广东人的食物?
    答:中国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自古以来,饮食文化就以丰富多彩的方式不断发展。不同地方有多种特色小吃,融合了不同民族的饮食文化传统。近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绿色饮食越来越受到重视,并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饮食文化。为什么湖北人爱吃广州菜?1、湖北菜文化 湖北菜系以江汉平原为中心,以武汉菜系为...
  • 湖北吃辣的吗
    答:是的,湖北人一般吃辣。湖北作为一个位于中国中部地区的省份,其饮食习惯深受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吃辣是湖北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湖北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为辣椒的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湖北地处长江中游,气候湿润,四季分明,这样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辣椒的生长。因此,...
  • 湖北人有什么饮食习惯?偏重哪些肉类和蔬菜?
    答:湖北人饮食习惯可以参考鄂菜特点:传统鄂菜以江汉平原为中心,由武汉、荆州和黄州三种地方风味菜组成,包括荆南、襄阳、鄂州和汉沔四大流派。武汉菜花色品种较多,注重刀工火候,讲究配色造型,尤其是煨汤技术有独到之处。荆州菜以烹制淡水鱼鲜见长,各种蒸菜更具特色,芡薄味清,讲究保持原味。黄州菜擅长烧...
  • 湖北吃辣的吗
    答:1. 湖北人吃辣吗?湖北作为一个地理位置独特的省份,饮食习惯兼容南北,既有北方的大气,又有南方的精致。2. 湖北的传统菜肴通常不辣,如热干面、沔阳三蒸等,这些都是湖北菜的代表。3. 然而,受四川、湖南等地饮食习惯的影响,湖北的辣味菜肴也在逐渐增多,如周黑鸭、小龙虾等,已成为湖北的新特色。
  • 湖北人 饮食习惯、偏重哪些肉类和蔬菜?
    答:湖北人呢,口味比较重的,辣,咸。肉类是鱼肉,因为湖北湖泊江河分布比较广渔业比较发达,所以吃鱼也很受欢迎,还喜欢把鱼去内脏用盐,花椒,或还有的放辣椒等调料腌制后风干冬天吃。还有就是腊肉,湖北人喜欢风干腊肉冬天吃,用来风干的肉品种多了,主要是猪肉,牛肉,还有就是鱼。蔬菜嘛,和其它地方的...
  • 湖北人是怎样的一个群体?
    答:3. 饮食文化:湖北省的饮食文化丰富多样,以江汉平原的汉菜为主要代表,如热干面、葱油饼、熏鱼等。同时,湖北还有许多特色小吃和当地特色菜,例如武汉热干面、荆州鸭脖等,这些美食都成为了湖北人民的骄傲。4. 好客热情:湖北人民通常以热情好客著称。他们习惯于招待客人,欢迎来自各地的陌生人。无论是在...
  • 为什么陕西人喜欢吃面条?湖北人为什么喜欢吃大米呢?
    答:有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国家够大,难免会有以地域性来划分的饮食特色。为什么陕西人喜欢吃面条?湖北人为什么喜欢吃大米?这就是非常明显的地域性饮食特色,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差异,主要由以下两点原因。气候差异导致的种植差异 某地域内人们的饮食习惯,这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就可以形成的,往往要经过几...
  • 湖北人的饮食特点
    答:受这种文化影响,当地的饮食营养专家们认为,“入夜方食”是“利于健康”的。今天的西方工业社会,丰盛精美的早餐已经体现不出当年的好处。因为劳动强度改变了,饮食习惯也得随之调整。早餐不再像皇帝的早膳一样极尽铺张,许多人仅满足于一杯咖啡;他们更情愿在美好的夜晚与亲朋好友一起享受美食,不愿像...
  • 湖南和湖北两个地区的饮食文化,最大的差别在哪里?
    答:湖南和湖北两地在古时是一个省,原来两地的饮食习惯大致相同,后来到了清朝为了防止地方军生变,于是就把湖南和湖北分成了两个省。中国饮食文化呈现东酸西辣、南甜北咸的规律,在没被分开之前两地的饮食习惯基本相同。自从把湖南和湖北分开后,湖北地处中原要地,更受清朝政府重视,还紧邻河南和南京,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