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师《内科学》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7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lumphocuticleukemia)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由于单克隆性小淋巴细胞扩增、蓄积浸润骨髓、血液、淋巴结和其他器官,最终导致正常造血功能衰竭的恶性疾病。慢淋白血病绝大多数为B细胞性,T细胞性者较少,欧美国家多见。

  1.临床表现多系老年,男性略多于女性。早期症状可能有乏力疲倦,后期出现食欲减退、消瘦、低热、盗汗及贫血等症状。淋巴结肿大,以颈部、腋部、腹股沟等处淋巴结肿大为主。肿大的淋巴结无压痛,较坚实,可移动。肠系膜和腹膜后淋巴结也可肿大。50%~70%患者有轻至中度脾大。晚期患者可出现贫血、血小板减少、皮肤粘膜紫癜。T细胞慢淋白血病可出现皮肤增厚、结节以至全身红皮病等。以T细胞性慢淋多。由于免疫功能减退,常易感染。约8%患者可并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2.实验室检查

  (1)血象持续性淋巴细胞增多。白细胞>15×109/L~100×109/L淋巴细胞占50%以上。绝对值≥5×109/L(持续4周以上),以小淋巴细胞增多为主。可见少数幼淋巴细胞或不典型淋巴细胞,破碎细胞易见。中性粒细胞比值降低。随病情发展,血小板减少,贫血逐渐明显。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RBC数目进一步减少,抗人球蛋白试验多呈阳性。

  (2)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淋巴细胞>40%,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红系、粒系及巨核系细胞均减少,有溶血时,幼红细胞可代偿性增生。

  (3)免疫分型淋巴细胞具有单克隆性。B细胞性者,其轻链只有k或λ链中的一种,小鼠玫瑰花结试验阳性,SIg弱阳性,CD5、CD19、CD20阳性;CD10、CD22阴性。T细胞性的绵羊玫瑰花结试验阳性,CD2、CD3、CD8(或CD4)阳性,CD5阴性。

  (4)染色体约50%患者有染色体异常。以12,14号染色体异常多见,B细胞慢淋白血病以t(11,14)等常见,T细胞慢淋白血病以14号染色体常见。

  3.诊断结合临床表现,外周血中持续性单克隆性淋巴细胞大于5×109/L,骨髓中小淋巴细胞>40%,以及根据免疫学表面标志,可以作出诊断和分类。

  4.临床分期:慢性淋巴细胞血病临床分期考生要熟悉:

  5.治疗

  (1)化学治疗慢淋白血病细胞绝大多数处于休止期(Go)期,因此用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为佳。考试大网站收集一般I期患者无需治疗,定期复查即可。Ⅱ及Ⅲ期患者应予化学治疗。①最常用的药物为苯丁酸氮芥,每周检查血象,调整药物剂量,以防骨髓过分抑制。一般用药2~3周后开始显效,2~3个月时疗效较明显。维持半年可停药,复发后再用药,对C期(3期)患者合用泼尼松,疗效较单用苯丁酸氮芥为好。②环磷酰胺口服,疗效与苯丁酸氮芥相似。③氟达拉滨有抑制腺苷脱氨酶作用,完全缓解率50%~90%.

  (2)放射治疗仅用于淋巴结肿大发生压迫症状或化疗后淋巴结、脾、扁桃体缩小不满意者。不用全身或纵隔放射,多局部注射。

  (3)并发症治疗①积极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反复感染者可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②并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者可用糖皮质激素,疗效尚好。若仍无效且脾大明显者,可考虑切脾手术,手术后红细胞、血小板可能回升。

  6.预后病程长短不一,可长达10余年,平均3~4年。主要死亡原因为骨髓衰竭导致严重贫血、出血或感染。

  • 临床医师《内科学》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答:3.诊断结合临床表现,外周血中持续性单克隆性淋巴细胞大于5×109/L,骨髓中小淋巴细胞>40%,以及根据免疫学表面标志,可以作出诊断和分类。4.临床分期:慢性淋巴细胞血病临床分期考生要熟悉:5.治疗 (1)化学治疗慢淋白血病细胞绝大多数处于休止期(Go)期,因此用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为佳。考试大网...
  •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内科学白血病试题(2)
    答:正确答案:A 第27题 女性,20岁,病史10天,发热,贫血,出血,肝脾轻度肿大,颈部淋巴结肿大,伴关节痛,血红蛋白60G/L,白细胞35×10 9/L,血小板80×10 9/L,首先考虑 A 风湿热 B 病毒感染 C 急性白血病 D 淋巴病 E SLE 正确答案:C 第28-31题 男性,30岁,主诉乏力3个月,...
  • 临床医师内科学:脾肿大
    答:(1)轻度肿大:深吸气时,脾缘不超过肋下2cm.常见于急性感染、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结缔组织病等。(2)中度肿大:脾肿大超过肋下2cm至脐水平线以上为中度肿大。常见于慢性溶血性贫血、肝硬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慢性感染等。(3)高度肿大:脾缘超过脐水平线以下或超过前正中...
  • 内科学笔记第四章:第七节 慢性肾衰竭
    答:③白细胞异常容易发生感染,WBC计数正常,但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减少。 (3)神经、肌肉系统症状疲乏、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是慢性肾衰的早期症状之一,其后会出现性格改变、抑郁、记忆力减退、判断错误,并可有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尿毒症时常有精神异常、对外界反应淡漠、谵妄、惊厥、幻觉、昏迷等。
  • 血液内科学的目录
    答: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第七节 减低预处理剂量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第八节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并发症第九节 供者淋巴细胞输注与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引发的思考第十一章 基础研究新技术与临床第一节 膜片钳记录技术第二节 蛋白质组学技术第三节 RNA干涉等技术在血液病研究中的应用 ...
  • 结节病的临床检查-临床执业医师内科学
    答:结节病的临床检查:一、血液检查 活动进展期可有白细胞减少、贫血、血沉增快。约有1/2左右的患者血清球蛋白部分增高,以IgG增高者多见,其次是IgG、IgM增高较少见。血浆白蛋白减少。血钙增高,血清尿酸增加,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SACE)活性在急性期增加(正常值为17.6-34u/ml...
  • 临床助理医师备考内科复习方法
    答:大家可以把知识点织成网络来复习,首先要对有关基础知识比如各种血细胞的分化过程、凝血机制以及与血液系统有关的生理、生化方面的知识有系统的了解。再就是血液系统虽然种类比较繁多,归纳起来无非就是红细胞疾病、白细胞疾病、出血性疾病,还有就是输血的相关知识。每一类疾病都有共同的特点,在大家学习...
  • 南方科技大学医院这边的血液内科那个医院比较专业?想预约名专家做复查...
    答:学分会白血病•淋巴瘤学组委员、中国实验血液学专业委员会血液免疫学组委员、中国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分会临床流式细胞术学组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广东省免疫学会理事、广东省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临床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临床肿瘤血液淋巴专业委员...
  • 内科学期末复习与考试重点
    答:B.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C.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D.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36.Cushing 综合征是一种与代谢障碍有关的疾病,它所引起的代谢障碍有:( )A.蛋白质合成减少,分解增加B.糖耐量增加C.脂肪合成增加,动员加速D.低钠高钾血症E.维生素合成减少37.对于一个正在哺乳的育龄妇女患有腺垂体机能减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