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问题,大德请进,帮忙解答,谢谢!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10
请帮忙解答,谢谢。

表面积=(8×3+8×3+3×3)×2+3×3×4
=57×2+36
=150
体积=8×3×3+3×3×3
=72+27=99

你好,药物对月经是有影响的现在不好说一般可以慢慢恢复正常,你可以继续观察看看一直不是很规律要及时就诊。

“法本无生,今亦无灭”
这个“法”,是“诸法实相”,是能生一切法的根本,因此有时也叫“一切法”“诸法”。这个“法”,就是一切有情本具之真心。因此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因此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因此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个“法”,从未出生过,所以永不断灭。这个“法”,是佛法第一义。
因为这个“法”无有形色,又名“空性”“空”,但是,不是生灭法的“空”,生灭法的“空”,是说生灭不已,暂时有,因而虚妄不实,因而是空。而这个“真实之法”的“空”,仅仅是说他的一部分体性,并非是说“虚妄不实”。断见外道误会这个“空性”,因此以为万法皆空也包含这个真实义的“空性的真心”。其实经中早已明说:这个“空性的真心”不在“一切法(生灭法)”之内:
《金光明最胜经》:
“法身含藏一切诸法,一切诸法不摄法身”;
“不实之法,是从缘生;真实之法,不从缘起;如来法身,体是真实,名为涅盘。”

未触证这个“空性的真心”的有情,名为“众生”,因此,众生必定不能转依真心,因此,“众生心”必是妄心(生灭法);
其次,虽未悟本心,若能断除“我见”而证小乘初果,也就能解脱生死,也就不再是“众生”,因此,“众生心”就是“我见”;
其中,第六识(意识)分别思维,拣择计度(我见);第七识(意根)“恒,审,思量;处处做主”(我执)。
这个“众生心”,能知有“我”,一切所作皆为“我”,以为这个“我”能往来三世,不愿放弃这个“我”;不愿断灭这个“我”。

意识心即为“众生心”,一切心皆是第一段所说的那个“法”,那个“心”出生的;因此,也是“真心所造”。进一步来说,真心含藏无始劫以来一切善不善业种(不垢不净);这些业种在因缘聚会之时(此生业报受尽,舍寿之后,借助下一世父母精血,摄取四大),业种流注而生出这个色身,而能感知一切法,而有一切法。

“空性的真心”不生不灭,因而没有过去未来;因为无有“拣择性”,也就没有时间长短快慢的分别;一刹那于一万大劫在真心的立场上说,都没有实义。
一切四大所摄之“物质”,也是真心所造,进一步说:某一类众生因业报而应当受生在某个类型的世界;这个世界就因“共业所感”而开始出生;受生的众生越来越多,逐渐“形成”,稳定;当这个世界众生的业报受尽之时,世界开始坏灭。如实循环。(虽是世间法,也可以查找“人择原理”参考。)
《楞伽经》说:“世间离生灭,犹如虚空华;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佛教的哲学性

有些人看佛教的书籍后,会觉得佛教的哲学性强,这一点是不争的事实。关于佛教的哲学性我说两点自己的看法。若有错误的,欢迎指正,求主保守我的口。

如果在基督教的早期,基督教早期从希腊哲学吸收了不少东西,如果基督教的早期出现在东方,或许从佛教里面吸收一些哲学思想还是一种有益的做法,但是现在,如果要从佛教借鉴一些哲学观念,纯属六指挠痒—多此一举。

先不说别的,我们看看现在西方的哲学境遇怎么样,在西方学术界,处境最差的可能就是哲学了吧,可以说西方哲学已经死掉了。在看看东方哲学,就佛教来说,有多少佛教徒在意那些玄妙的哲学?恐怕没有几个。佛教里面发展最好的应当是藏传的一支,其他的支派的发展实在乏善可陈。藏传一支重视的是什么?藏传一支其实大部分类似于瑜伽气功一类的东东。

总之,哲学已经进入死亡期了,尽管这些哲学还能引起一些心灵的共鸣,但是我从未看到它有什么生命的迹象。

下面我想说一下佛教的哲学特点。就我的感觉来说,佛家的哲学有这几个特点:

其一、太过古典了。考虑到佛教产生的时代,它不可避免的具有那个时代的特征。古典的哲学都喜欢建立一个彻上彻下的包罗万象的世界观和宇宙观,而且总希望建立一个圆融的无矛盾的体系。

这是古典哲学的通病,总想什么都知道,什么都了解,什么都要解释一通。

其实稍有理智的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范围是及其有限的,一个认识能力如此有限的人类,要想解释完整个宇宙,是根本不可能的。除非他是神。

所以,佛教特别喜欢造一些神僧、高僧,现在通常叫什么什么大师,非如此,佛教徒的信心很难建立起来。

“除非他是神。”但是一个人毕竟不是神,这就造成了佛教的现代困境,这个现代困境也是所有古典哲学都面临的困境。

因为一个包罗万象的哲学体系,不可避免的被证实有许多错误的东西,一旦证明了其错误,这个作者马上就会被从神坛上拉下来。

其二、逻辑性、实证性、实用性差

哲学的愿意就是“爱智慧”。在古代,哲学的确能给人知识个智慧。

我们知道,古代的哲学是包罗万象的,在牛顿的时代,自然科学还包含在哲学里面,被成为自然哲学。牛顿的物理学名著好像就叫“自然哲学及其数学原理”。所以,在古代,哲学是人们主要的知识和智慧的来源。

但是,现代社会大不一样了。到了现代社会,哲学已经被分离为三个部分,一部分是讲究实证的自然科学,另一部分是讲究逻辑思辨的数学和逻辑学;再一部分是讲究实际应用的实用科学。

1、若讲逻辑学,西方神学可以说已经达到逻辑的顶峰了,佛教的逻辑若面对没有神学训练的基督徒还有用,若面多经过神学思辨训练的基督徒,实在没什么可炫耀的。

2、若讲实证,佛教特别喜欢强调自己的可验证性,但是佛教的所谓验证性,根本不符合现代意义上所说的验证,充其量是禅修下的一种感觉。这些感觉根本经不起较真儿,一较真儿,这些佛教所谓的验证,就如日出后的大雾,迅速散尽了。

比如说,某个五明佛学院,吹什么至少有300什么什么菩萨。既然那么多菩萨,必定有很高的智慧吧,既然你有那么高的智慧,解个数学的难题总不是什么难事吧?你让他们解个方程看看,我看不见得比一个数学系的大学生更好。

3、说到实用性,据说现在有不少和尚炒股,不知道那些和尚现在是赚了还是赔了。

其三,佛教哲学还是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的。

现在不少影视剧中,少不了各种各样的和尚,说一些普通人似懂非懂的话,这就是佛教哲学,佛教哲学的确还是有一定的美学价值的。

其实真的别小看这个美学价值,其实,在港台,之所以基督教不如佛教发展的好,武侠小说和相关的影视剧可谓功不可没,许多人正是在这些影视剧里面接触佛教的。

“众生心”是凡心,是充满妄想、分别、执着的心,是充满贪、嗔、痴、慢、疑的心。与之相对的,则是清净心,是无挂无碍的自性。所谓,无善无恶,不受苦乐!

法:指一切的事物。一切的事物,不论大的小的,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叫做“法”,不过有形的是叫做“色法”,无形的是叫做“心法”。

就事相来说,法者诸法,界者分界,现象界的一切事物,各有其差别不同的相,而且不能混淆,名“事法界”;就理体来说,诸法在外相上虽千差万别,但皆同一性,名“理法界”。

那么“空”呢,跟“法”联系起来,有“法空”之说。菩萨悟之,入法空理,是名“法空”。因为缘觉和声闻此二乘,未达法空之理,认为五蕴之法是实有的,佛为了帮助他们破此执着,因为说般若深慧,彻底照见五蕴皆空的道理!

如果能够明白“照见”的道理,自然而然就会明白“空”是怎样来的。从可见的事物来讲,时间万事万物,包括宇宙也都是无常的,没有什么事情是永恒不变的,名为“空”。从不可见的自性来讲,自性本自清静,无挂无碍,因为本自清静,才能照见宇宙间万事万物,眼耳鼻舌身意,才能够发挥其作用,名为空。

从时间上理解,“空”就是不变,过去一切不可得,现在一切不可得,未来一切不可得。过去心没有了,现在心没有,未来也没有了!那么用思维来想想一下,时间的概念是不是由人创造的?如果人不去创造时间,那么时间有多长?其实只在一呼吸间!那么空间和时间是相对的,既然时间已经“空”了,那么空间是不是也寂静了。为什么说相对?打个比方,人鬼其实是生活在一个世界里面的,为什么我们看不见他们?空间不同!有的人可以看见,怎么看见的呢?自性清净了,万事万物,大千世界,佛国土都能够看到!

只能说到这了,没法再往下说了,这个东西要靠悟的!要不怎么叫悟道呢。。。参研多了,也是障碍。所知障就是这么来的。多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就好!

时间本是法性 物质的变动即是法性 因物质有所变 即可称时间
但时间 即非是时间
物质宇宙万有 不可思量的东西 本是如如不动 如实如相
流水是变 但水 本是如如不变 如实如相
“空”是无有对立 即包含色(物质)
“空”不可当无来想 不可当空来想
这是要心传心 不可用文字 或语言来加以表达 可以体悟吗?

1、法:佛法中,将各种事物的规律、现象的本源、行为的过程等都称为法。简单说,就是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意义”。(这是我的理解,如果认为不对请查阅佛教术语的词典)

2、我的理解,在佛法中,并没有什么宇宙本原问题的探讨,所谓“缘起性空”的理论是有的,在这里,空也是法的一种表现,空,指的是现象的不实际性,也就是无常、假有,指的是状态,不是本原,在道家思想里,是以“无”来表示本原,所谓“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极生太极”这样的话,但同样也是指现象,不是指实物。在当代理论物理学中出现的理论,则将“空”的概念理解为宇宙的最初,大爆炸之前的刹那,这样才出现你所理解的[宇宙本原的定义为“空”,“空”含一切“法”]想法,也就是说把“空”作为一种现象学的解释,演变为一种实体,即你所说的有时间、空间功能的“空体”,实际上在佛法中是找不到这样思想的。

3、“众生心”并不是其他朋友解释的“人们的后天意识”,在后期的佛法中,特别是楞伽经、起信论等思想中,心,就是法,众生心就是众生本来具有的真如本觉之心。本性清净之心、如来藏,都是这个含义。
“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何以故?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诃衍体故;是心生灭因缘相,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故。”
真如,就是众生心,众生心,就是法的表现。摄一切法,指的是心的活动包含了一切世界法相的表现。
我的理解,这种表现,不仅仅如你说说,表现出“有”,而感知世界生万物异生灵,它的含义指的是对世界万物的客观觉察的本能。是觉察,不是生成。

4、根据以上的理解,“众生心”只是可以表示为一种“空性”的法的概念,而不是有什么空间感时间感物质感的“空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5、所以,佛法中的“空”,不是时间和物质,是现象,不是实体物质。可以从哲学角度理解,不能从物理学“空物质”的思想理解。
那么用“空”可以理解时间、物质吗?当然可以。因为佛法认为,世间一切都是因、缘和合所生起。所谓“性空”,就是说:因缘和合所生起的假有,本性是空的;如果自性不空,则不能有。世间一切都是无常,都是因缘结合、分散而生灭。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现象“有”,都是缘起而有;因为缘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无常故苦,苦故无我,无我故空,所以才有了佛法。

“法”的真正意义就是经验。这经验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群体的。“佛法”就是佛陀于证悟过程所积累的经验。佛陀在《楞伽经》中把法归类为五:相、名、分别、正智、真如。前三种是世法,后二种是出世法。佛教里面讲述的空不是“绝对空”而是“相对空”,在《金刚经》中佛陀一再强调不要执取妄空。在《楞伽经》中更是进一步的破一切“有”,破一切“空”。众生心就是相、名、分别心。众生就是因为名相分别而有万法。佛陀说天界有边,空界无边。佛陀一直在告诉我们人、天平等,也就是说人界与天界是一样的,所差别的就是时间,离人界最近的四大王天,距离400年。四大王天的一年等于人间400年。于人界也一样,人因时而活于空,人若能脱离时空的控制才是真正的解脱。目前修行人也只能在楞伽大定中享受不受时空制约的境界。

  • 佛学上的问题,请师兄帮忙解释?
    答:佛学上的问题,请师兄帮忙解释? 20 我学佛几个月,越学越不懂。佛学真难啊。。很难把佛学灵活的用在现实生活当中。感觉如果僵硬的去用佛法,那都不用做人呢?无我,那不是不要管自己了?不自私了?不吃饭了。不为自己利... 我学佛几个月,越学越不懂。佛学真难啊。。很难把佛学灵活的用在现实生活当中。
  • 佛学人士帮忙回答,非常感谢!
    答:皈依三宝不是皈依哪一个法师,所以选择在住家或工作附近的就可以了,否则你住南方,人家跟你说一个东北的寺院你也去不了。在住家附近的寺院皈依之后也可以经常的亲近道场,参加寺院的讲经或法会,在修行方面有问题也可以就近请法。事实上对於初机佛法者来说依止有名的高僧大德并不会得到比较多的照顾或...
  • 佛学问题
    答:帮助的人:35.3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南无阿弥陀佛。师兄好。写得有点多,希望您耐心读完。(末学下面的话,说得有点重,若有冒犯到您这位“师傅”,还请您多包涵。忠言逆耳,我说这么多,只希望您不要被他的邪见所迷惑而已。阿弥陀佛)看了您与这位无锡师傅的对话,末学感觉您的知见已经远远...
  • 佛学问题
    答:不管在什么时期,对居士有用的都是对佛经和佛法的理解,至于菩萨像和佛祖像以及是否开光,都没有什么关系,释迦牟尼传授给弟子的是佛法而不是佛像。但愿学佛快乐!
  • 提一个困扰我的佛学问题
    答: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金刚藏菩萨代我们向世尊问了一个非常重要问题,这个问题也是反复被很多同修问到的。这个问题就是:假如众生本来成佛,那么...我们的地球只是无量无边六道中的一粒微尘罢了,经书上所说的道理也无法完全用我们现有观量的意识心来推演,希望能帮助你理解。我不是高僧大德,一点浅见,还望...
  • 请高僧大德佛教信徒释疑
    答:因为他们将来会非常痛苦,我们更要认真修行,弘扬佛法,帮助大家警醒。您有向佛护法之心,实在难得,阿弥陀佛。向您推荐两本书,适合初识佛学的:《认识因果》、《觉海慈航》,看了这两本书,您会明白很多。您有佛教方面 的问题还可以问我,愿为您解答。阿弥陀佛,愿您能入我佛门,破迷开悟。
  • 佛学问题
    答:就像经律论三藏,一部经里面有论也有律,只是经的部分占得篇幅大,所以就划到经的部分。论里面也有经,有律,只是篇幅占得少而已。专一修持是有很大好处的,里面的善巧方便原意很深奥,长时熏修你就会有大利益,有感受了。我把剩余饭菜供养鬼神的时候,念佛,祈请佛菩萨加持完成供养的仪轨,我只需要...
  • 佛学大德请进,关于天人界的时间与我们南赡部洲时间的关系问题,四王天王...
    答:其实并没有一个绝对真实存在的时间和寿命,都是相对参照物来说的。所以我们管这个寿命的概念叫做“寿者相”,是一种迷惑人的假象。不知道你听我说了这么多,有没有成为天人的感觉。原来我们和神仙的寿命相当啊!不要骗自己了!多久多久那都是糊弄人的。鄙人不是研究佛学的,经上看到顺便说一说。
  • 一个佛学问题
    答:至于要得知感受“末那识和阿赖耶识”也很难,《八识规矩颂》里说“愚者难分根与识”,是说小乘圣人都不承认“阿赖耶识”,何况我辈凡夫?不过佛祖还是在《楞严经》中反复指示“阿赖耶识”之所在引导我们体会。建议在网上学习《楞严经》和《八识规矩颂》讲解视频。“子不语...”是儒学问题,暂不探讨。
  • 关于佛学的问题
    答:学佛必须有大善知识引导,自己干是不行的,推荐多看慧律法师和成观法师的讲座。网路上乱七八糟的文章又多,又不知道是谁写的,纵然他说是某某人写的,你也很难去考证,所以还是看大德高僧官网的书籍和讲座,尤其是慧律法师和成观法师,更是教内公认的祖师大德,有心于佛法者,切莫失之交臂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