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是在湖南,不是湖北?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2
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起源于湖南还是湖北?哪个才是真正的楚地

1.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发源于河南,而不是湖北和湖南。但楚国强盛时期的都城在湖北江陵(郢都),强盛时期的楚国征服了湖南和湖北的大部分地区。
2.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作荆、荆楚。祖先姓芈,熊氏。最早兴起于古丹淅之地(今河南省淅川县东南部,淅川丹江口水库)的楚部落。西汉史家司马迁在《史记·楚世家》中记载西周初期楚人领袖熊绎:“当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此一论述认为商末周初,楚先人祝融的后裔从北方迁徙至“丹阳”。这是楚人首次自中原进入湖北省内,也是楚国首次得到周王室的正式承认。据考古学家刘玉堂、王红星、高崇文研究,古“丹阳”位于丹水和淅水交汇之处(今河南省丹江口水库淹没区),因处丹水之北,故称为丹阳。楚人出自黄帝(或以黄帝为先祖的部落集团),这在我国古代重要文献中都有明确的记载。《史记·楚世家》说: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史记·五帝本纪》又说: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世本》、《大戴礼》亦为此说。楚国诗人屈原在其《离骚》中一开始就自称是: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史记·楚世家》中楚灵王也说过:“昔我皇祖伯父昆吾。”高阳是黄帝孙,昆吾为夏伯,楚王室的族源为华夏族。《史记》是我国最早的通史,司马迁博览群书,广采传说,对楚人先祖之考证,应该是可信的。屈原是楚宗族后裔,对祖先的认定,应该是郑重的,他本人对自己出自颛顼之后,更是充满了自豪之情。
4.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历史简介。楚国祖先鬻熊是芈姓季连部落酋长,在商衰周兴时,审时度势,率族及时投靠周文王,参加了灭商战争,受到周王室的重视,受封为子爵,臣属于周。到熊绎时,周成王“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姓,居丹阳”。熊绎与鲁、卫、晋、齐等姬姓国或姻亲国一样,“俱事成王”。周成王初立年幼,周公旦摄政,“管、蔡启商,间王室”。周王室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再一次对鬻熊之后熊绎封于楚蛮之地,并有明确的姓和都城。所以有学者以为,此时才有“楚”这个正式的国号兼族名。 从鬻熊至熊绎历代居丹阳后,丹阳就成为楚人立国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楚人在立国之初鄀国盗牛一事,相互佐证了芈楚建国之初的贫弱状况。在这之后,熊绎带领国人开始了“筚路蓝缕”的艰苦创业。楚人初居丹阳,只是弹丸之地,其后,即以此为立足点,向南推进,发展成为雄踞南方的泱泱大国。楚人立国后,与中原诸侯一样,必须按时述职进贡。熊绎携带桃弧棘矢等地方特产,涉渡汉水、丹江,翻越秦岭,风尘仆仆,以事天子。楚人除贡桃弧棘矢外,还贡苞茅。在岐阳会盟上,熊绎管理置茅缩酒,并与鲜卑首领一起“守燎”祭天。周共王时,楚国一方面卑事周王室,一方面“筚路蓝缕”,辛勤开发,国家已呈勃兴之势。所以到周昭王时期(约前1000年),周、楚关系开始紧张起来了,周昭王集中全力,打击楚国。周昭王十六年(约前985年),周昭王伐楚,领军渡过汉水,深入荆楚一带。周昭王九年(约前982年),周昭王派祭公辛伯攻楚,周王朝军队遭到楚军强有力的伏击。约周昭王二十四年(约前977年),周昭王全军复没,周人讳言此事,模糊地说“南巡不返”。就是楚人起而抗周,设计献胶粘接的船只,船驶至中流,胶液融化,船只解体,周昭王及其部众,溺水而死。这就是所谓的“昭王南征而不复”。此后,周王朝由盛而衰,楚国则日益发展强大,逐步走上与周王室分庭抗礼的道路。周穆王西征时,东土的徐偃王联合徐奄诸部乘机发动叛乱,举兵伐周。周穆王闻讯后急忙回军东向,并不得不向楚国求援。楚国大举出兵,与周王朝一起攻打徐偃诸部,徐偃王败亡。 熊绎下传四代至熊渠时,楚国已巩固了自己的根据地,开始向周围地区开拓。周夷王时,各诸侯开始轻慢周天子,而楚君熊渠在江汉一带的民心和威望很高,遂兴兵伐庸,杨粤,至于鄂。 并立长子康为句亶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周厉王时,强化国家机器,垄断国家资源,对周边“荒服”地区,不断攻伐,熊渠为了保存实力,避免与周王朝正面冲突,于是自动去其王位,取消对儿子的分封,继续臣服于周。周桓王时,熊通不满自己爵小,以其先祖鬻熊子事文王,通过汉阳诸姬向周天子讨要更高级的爵位。遭拒后在前704年僭越称王,就是楚武王。楚成王时,楚国在令尹子文的治理下更显强盛。楚庄王时,任用虞邱子、孙叔敖等贤臣,问鼎中原、邲之战大败晋国而称霸,开创春秋时期楚国最鼎盛的时代。进入战国,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一时间兵强马壮,初露称雄之势。 楚宣王、楚威王时期,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苏北部、陕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幅员广阔。楚国至此进入了最鼎盛时期。楚怀王时期楚国灭越国,但因为怀王用人不当以及秦相张仪欺诈导致国势渐衰。前223年,秦军攻破楚都寿春,楚国灭亡。

中国古代的楚要从春秋战国的楚国开始,楚的始祖发源于江淮之间,具体地址尚不能考,大家目前倾向于豫南苏北一带。而楚国鼎盛时期领土包括了现在河南、江苏、浙江、安徽的大部和湖南、湖北的全部,以及江西、贵州、重庆的部分等地。

典出《左传》。原句是:“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下联“于斯为盛”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 全联的意思或可理解为;楚国真是出人才的地方啊,岳麓书院更是英才齐聚之会所。


所以这个楚是个泛指,实际加上湖南湖北,甚至河南,四川等几省都有的,但是于斯为盛却是独指的岳麓书院,你也可以理解为湖南湖北四川河南出人才,但是以这里最多的意思。实际上岳麓书院四字是宋代宋真宗亲笔,还有康熙皇帝御书亲提的御匾“学达性天”和乾隆皇帝御书亲提的御匾“道南正脉”,都是历史真品,之前和“惟楚有才,于斯为盛"两副楹联一同悬在殿前。
后来1897年时务学堂成立,后改名求实学堂,湖南大学堂,再后来与岳麓书院合并为湖南高等学堂,辛亥革命后改建为湖南大学,也正是因为岳麓书院和湖南大学这份香火之情,所以1933年“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这幅楹联就挂到了湖南大学图书馆,后来毁于日机轰炸,现在的这幅是1984年湖南大学按原来的照片复制,复挂于山门。倒是康熙的御匾“学达性天”和乾隆的“道南正脉”的御匾都是历史真品,抗日战争时被有心人藏起得以保存,说来也是历史的万幸。

所以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楚是泛指楚地,不论湖南湖北,四川河南以及安徽,江西都有小部,于斯为盛却是指的岳麓书院,至于岳麓书院中的名人以及历史真迹更是不可胜数,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一看。至于有的湖北网友硬要说此联是上世纪60年代湖北武昌某所中学所出,湖南大学是后来盗用一说就颇为可笑了,不足为道,一个小小的中学也没有足够的实力撑得起“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背后的荣光,流传百年,引人景仰了。

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包括湖南与湖北。以都城来讲,偏重湖北。

一、春秋战国时期,南方诸国逐渐统一于楚。湖南在春秋、战国时代属于楚国苍梧,洞庭二郡。

二、楚宣王、楚威王时期,楚国进入了最鼎盛时期。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苏北部、陕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幅员广阔。

三、楚国有七都:丹阳(从初期至武王)、郢都(文王至昭王)、鄀都(昭王)、鄢都(惠王)、江陵(昭王至顷襄王)、陈(顷襄王)、寿春(考烈王至负刍)。

1、其中郢都为楚国核心都城。楚文王自丹阳迁于此,今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纪南城,在此建都400余年。楚国最鼎盛时期的首都。    

2、鄀都,公元前506年,因为和吴国的战争,楚昭王自郢迁于此,在今湖北省宜城东南,何时迁回郢不知。    

3、鄢都,楚惠王曾居于此,在今湖北省宜城,何时迁回郢不知。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居住在东部地区的各族人民,历史上统称为东夷。入春秋后,楚国崛起,北拓东进,与齐国等争霸的同时,也不断征服和灭亡了东方诸国,主要有:

黄(嬴姓,今河南潢川西北)、英(偃姓,皋陶之后,今安徽金寨东南)、江(嬴姓,今河南正阳西南)、六(偃姓,皋陶之后,今安徽六安西北)、蓼(偃姓,皋陶之后,今河南固始东北)、群舒(偃姓,皋陶之后,包括舒鸠、舒龙、舒鲍、舒龚、宗、巢、桐等国,今安徽巢湖周围一带)。

楚与东夷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的向楚国进贡,有的与楚国通婚。东夷之中历史悠久、国力较强的是徐国。徐,嬴姓,今江苏泗洪南。它与齐通婚,关系密切,被视为诸夏之国。

楚成王灭黄后,进一步东进攻打徐国,尽管齐、鲁等国来救,不久徐国还是被楚国打败了。徐国的失败,标志着楚国征服东夷的重大胜利,加速了楚与东夷的融合。东夷之徐国,历来文化水平很高,楚与之融合,无疑有助于楚族的发展,并充实了楚文化的宝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湖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楚国 (先秦诸侯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湖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



楚国分为,
一,春秋战国的楚国
二,五代十国的楚国

春秋时期的楚国,都在湖北,后移至安徽。包括南方大部分地区。

五代十国的楚国,都在湖南。只包括湖南。

-楚国,一般指湖南,湖北。

------------------------------具体是指湖南还是湖北。就难讲了。

湖南人说楚,就是指湖南。
湖北人说楚,就是指湖北。

所以,就是又指湖南,又指湖北。

楚国,又称荆、荆楚,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楚国祖先族姓芈,熊氏。最早兴起于古荆州之地的楚部落,灭于秦国。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南、湖北全部、重庆、河南、安徽、江苏、江西部分地方。

楚国当时主要领土是在湖北
没听过湖北叫荆楚之地

湖南、湖北全部、重庆、河南、安徽、江苏、江西部分地方。

楚国既在湖南,又在湖北
当时湖南湖北都是楚国的

  • 楚国是在湖南,不是湖北?
    答: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包括湖南与湖北。以都城来讲,偏重湖北。一、春秋战国时期,南方诸国逐渐统一于楚。湖南在春秋、战国时代属于楚国苍梧,洞庭二郡。二、楚宣王、楚威王时期,楚国进入了最鼎盛时期。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苏北部、陕西东南部、山东...
  • 楚国是在湖南,不是湖北?
    答:楚国在春秋战国时期涵盖了现今的湖南和湖北地区。当时,湖南属于楚国的苍梧、洞庭二郡。楚国在其历史上达到了巅峰,其疆域东至大海,西至大巴山,南起南岭,北至河南中部等地。楚国共有七都,其中郢都(今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纪南城)是楚国核心都城,楚文王在此建都长达400余年。具体来看,楚昭王在公元...
  • 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起源于湖南还是湖北?哪个才是真正的楚地
    答:1.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发源于河南,而不是湖北和湖南。但楚国强盛时期的都城在湖北江陵(郢都),强盛时期的楚国征服了湖南和湖北的大部分地区。2.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作荆、荆楚。祖先姓芈,熊氏。最早兴起于古丹淅之地(今河南省淅川县东南部,淅川丹江口水库)的楚部落。西汉史家司马迁在《史记·楚...
  • 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起源于湖南还是湖北?哪个才是真正的楚地
    答:1. 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其根源并非湖南或湖北,而是起源于河南。楚国在强盛时期,其都城位于湖北江陵(郢都),并统治了包括湖南和湖北在内的广大地区。2. 楚国,亦称荆或荆楚,其先祖姓芈,熊氏。据史书记载,楚国的最早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丹淅之地,即今天的河南省淅川县东南部。楚人领袖熊绎在此地被封...
  • 湖北湖南谁是楚国正统?
    答:湖北湖南都是楚国正统。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湖南和湖北是当时的楚国人。初秋战国时期的楚国,中心区域都在现在的湖北境内,当年的湖南只是属于蛮荆之地,当年屈原被贬到湖南汨罗江跳江,但汨罗江都在长沙以北,所以当时的湖南的确是楚国的边疆地区。但经过不断开发,湖南地区就不再属于偏远之地了,秦朝都...
  • 湖北湖南谁是楚国正统?
    答:都不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发源于河南,而不是湖北和湖南。但楚国强盛时期的都城在湖北江陵(郢都),强盛时期的楚国征服了湖南和湖北的大部分地区。国名 关于楚国国名的来源,“清华简”公布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清华简”公布后,据其中《楚居》一篇对楚先君鬻熊的记载,鬻熊的妻子妣厉生熊丽时难产,...
  • 楚国封地不是湖北吗?为什么湖北的简称不是“楚”?
    答:楚国确实曾在湖北地区建立封地,但湖北的简称并非“楚”,而是“鄂”。这一名称的由来与湖北丰富的历史文化传统紧密相连。首先,从字源学角度来看,“鄂”字最早出现在西周青铜器的铭文中,其原型为“噩”,后来演变为“鄂”。“噩”字形象地描绘了张口吼叫的鳄鱼,而湖北地区自古以来是扬子鳄的栖息地,...
  • 春秋时期的楚地包括哪些地方?只有湖北和湖南吗?
    答:1. 春秋时期的楚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国家,其地域范围远超今日的湖北和湖南两省。2. 楚国的疆域不仅包括今天的湖北、湖南,还涵盖了浙江、江西、广东、安徽等地区,其影响力遍及中原大陆的广大区域。3. 在春秋初期,楚国相对弱小,并未得到周王朝的充分重视。周王室对楚国的态度冷淡,导致楚国与...
  • 楚国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答:楚国,又称荆、荆楚,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楚国祖先族姓芈,熊氏。最早兴起于古荆州之地的楚部落,灭于秦国。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南、湖北全部、重庆、河南、安徽、江苏、江西部分地方。楚国(公元896—951),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历史上唯一以湖南为中心建立的王朝,史称马楚,...
  • 惟楚有材,“楚”指湖北还是湖南?
    答:就楚文化来说,现今湖北省大部、河南西南部为早期楚文化的中心地区,而湖南是春秋中期以后才有楚文化的出现。湖南在春秋、战国时代属于楚国苍梧,洞庭二郡,但是当时郢都(今湖北省荆州市)为楚国核心都城,楚文化的盛行主要是在这一片区域,由此可见,楚地一词更适合用来代表湖北而不是湖南。再说回到岳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