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农村土地流转改革有何现实意义?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农村土地流转到底有何意义

论规范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意义————更多资料可参考“聚土”农村土地制度是中国最基本的社会经济制度。中国经济二十多年来的持续增长,深刻表明发展经济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共识:农业增长对工业化和一般经济增长,如果不是前提条件的话,也是至关重要的。中国经济的发展得益于农业的发展,而中国农业的增长,又始于农地制度的深刻变迁(见下表)。

1979年开始的中国农地制度变迁,其一确定了农户家庭经营的主导地位;其二实现了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其三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本制度框架,引发了农村一系列财产制度变革。制度影响经济增长,中国农地制度的变迁,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多方面的。首先,制度变迁催生了多样化的农村经济组织;其次,制度变迁引发了农业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再次,制度变迁促进了农业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作为中国经济制度发展历史上重大改革成果所确立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以土地制度创新和微观经营组织再建为特征。家庭承包制不仅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拯救了多年低迷的农业,而且推动了国民经济二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但是,任何经济制度都是有缺陷的,作为一项制度创新,家庭承包责任制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农业增长中的全部问题。众所周知,中国农地产权的核心是土地使用权问题,而使用权问题的核心是土地资源合理配置问题。尽管二十年家庭承包制的制度变迁,已经使农民的承包经营权在土地占有、使用、收益等权益方面得到充分体现,但土地处分权从来没有真正赋予农民。换言之,土地使用权的自由流转始终都有严格的约束条件。虽然政策上允许土地使用权转让,但由于土地使用权本身缺乏法律保障,因此实际生活中转让很少,造成土地使用权价值难以实现。一项1998年对8省所作的调查显示,参与流转的土地只占全部土地的3%~4%,发生面最广的浙江省也只有7%~8%。再看当今中国的国情,由于城乡之间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拉大,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之间收入差距扩大,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农村大量劳动力流向城镇,流向经济发达地区和非农产业部门,不少地方只留下妇孺老弱从事农业生产。2004年寒假,我曾在家乡(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做过一项关于农民工工资问题的调查。根据在我们乡调查的结果,大约95%以上的农户有家人在外务工,而外出务工人员又以青壮年男性居多。这样一来,务农劳动力减少,生产能力降低的农户,土地相对过剩。而人口和务农劳动力增加,生产能力提高的农户,又会感到土地不足而产生扩大土地经营面积的愿望。结果在世界上人地关系最为严峻的国家,出现了一方面是土地资源高度稀缺,一方面是土地经营粗放和撂荒的奇特现象。对于农民们宁愿土地荒芜也不愿放弃土地承包权,我认为可以归结为以下四个原因:一是中国农民有安土重迁的传统,土地一直被当作是农民的传家宝和命根子;二是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目前还没有覆盖到农民,而且短期内也不可能覆盖到农村,土地仍然是农民最基本的生存保障;三是农民非农就业仍然是不稳定的,保留土地承包权可以随时回到农村就业;四是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土地承包权具有投资价值,不放弃土地承包权可以一直参与土地收益的分配。因此,基于上述分析,在现阶段要缓解人地矛盾、解决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当务之急是建立起规范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促进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所谓土地使用权流转,严格意义上讲,是指农地的承包经营权流转。在家庭承包制的制度框架下,农地产权结构被分解为三种权利,其一是所有权;其二是承包权;其三是经营权(使用权)。因此,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含义,是指拥有农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也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当前土地使用权流转的主要形式有转让、转包、入股、互换等,以转包为主。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是有效率的制度安排。以入股形式为例,农地股份合作制是指在家庭承包制的基本制度框架下,将农户承包土地评估计算价格形成股份,并在社区范围内将股份平均量化到即期的每一成员,一般采取将土地集中起来,由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统一规划和经营的土地经营形态。农地股份合作制绩效明显:首先,土地股份合作制是对家庭承包制的稳定和发展。土地使用权入股,实质上等于强化和确认了农户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只是农户利益的实物形态演变为货币形态。在股份合作制的制度安排之下,土地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其次,土地股份合作制强化了集体组织对土地的支配权和处置权。实行土地股份合作制,社员拥有的土地股权是一种货币化的股权,而不是占有土地的实物形态。因此,土地股权无论怎样调整,都不会影响社区对土地的支配和处置的权利。其三,土地股份合作制进一步明晰和界定了土地产权关系。实际上是在家庭承包制的制度框架之下,土地所有权与土地经营使用权分离基础上的又一次分离。土地的支配权和处置权仍归集体,但土地的占有权和收益权则通过股份分红,一部分归集体所有,一部分归社员所有,由此建立了一种社区土地权益集体和社员共享的土地产权制度。其四,土地股份合作制形成了社员与集体共同发展的良好机制。土地的股份合作制把土地和其他资产折股到人,明确了每个人所占资产的份额,使社员既是股东,又是劳动者,有利于社员关心社区的生产经营活动,积极参与集体经营管理。此外,实行土地股份合作制,还有利于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有利于打破社区的界限,形成资源跨区域流动,优化配置资源,形成新的生产力。(蒋励《股份合作制: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最优选择》)合理规范的土地流转制度建立的前提是存在完整意义上的承包经营权,也即赋予农民以处分权。赋予农民完整的土地产权,必然造就一种新型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承包权成了民法上的一种新的物权,与其他物权一样,承包权在市场经济社会里必然表现为一种具有交换价值的独立资产,占有它可以取得相应的利润,转让它要求等价的补偿。赋予农民以处分权的意义也在于使承包者能够将承包权当作独立的交换价值进行流转。因此,只有存在完整意义上的承包经营权,才谈得上形成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中国是富有由政府提供制度安排传统的国家,在当前形势下,面对新的国情,我认为政府应该把土地使用权真正交给农民,即赋予农民对土地的处分权;同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土地流转制度得到法律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土地的流转,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我国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稳步增长。


“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村家庭承包的土地通过合法的形式,保留承包权,将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行为。详细解释:
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农业经营模式。农村土地流转其实指的是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含义,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
“农村土地流转”基本原则1.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
2.坚持以改革为动力,充分发挥农民首创精神,鼓励创新,支持基层先行先试,靠改革破解发展难题。
3.坚持依法、自愿、有偿,以农民为主体,政府扶持引导,市场配置资源,土地经营权流转不得违背承包农户意愿、不得损害农民权益、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破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生态环境。
4.坚持经营规模适度,既要注重提升土地经营规模,又要防止土地过度集中,兼顾效率与公平,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确保农地农用,重点支持发展粮食规模化生产。

农村土地流转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农村土地结构不完备,体制不完善,导致土地的浪费。
在长期的历史条件作用下,农村形成了一些特定的农用土地结构,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但是这些农用土地的比例在各地都存在着差异,很大一部分地方都存在着使用不合理的现象,特别是在当前的农村用地使用模式下,有很多的土地没有办法充分利用甚至没有办法使。
其次,政府对于具体问题没有很好的出台相关的政策来协调,管理体制出现不足,从而导致了广大农村都选择将那些比较难以种植的土地不种或者随便种一些作物。我国的农用地本来就很少,在加上这样的不充分利用土地,大量的浪费土地资源,势必会加剧我国用地紧张局势。
再次,随着形势的改变,农村劳力不断向大城市输出,农村出现田地荒芜现象严重。本来是大片大片的良田却闲置在那里,没有发挥出它本应有的作用。总的来看,波动不是很大,尽管有些地区出台罚款措施,但是这一因素的影响还在逐步加大,这将会导致土地的大量浪费,势必会加剧我国用地紧张的形势。

(二)农民增收和农村城镇化的需要 农民增收的需要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增收是关键,增收包括增加经济收入和增加农产品的产量。
首先,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在卖给国家,丛中来获得一定的收入。那么农作物的收购价格将直接影响到农民的收入,在今天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农作物的价格受到市场的影响很大,尽管国家大力保障粮食的收购价格的稳定,但是有很多地方主要不是生产水稻,市场收购价波动很大,从而使农民遭受了巨大经济损失。

如果说实行土地流转,
第一,就能够建立很好的农作物的销售通道,也就能够更好的保证价格的相对稳定,有利于增收。
第二,能够达到一体化管理,运用最新的科学技术,加上稳定的种植面积,我们的粮食产量将会上一个新的台阶,在这个过程中,农民也会受益。

农村城镇化的需要。 要想实现真正的现代化就必须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首先我们知道农村的土地面积有限,随着人口的增长,如果继续像以前一样的按照人口来分配土地,那若干年后,势必会有人分不到土地,所以进行土地流转体现了对未来问题的预见和解决办法。流转后,大部分农民将从角色上开始转变,逐渐的向城镇化转变。

(三)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需要
近年来,全球粮食产量增长缓慢,需求不断增加,库存量持续下降 。2007年到2008年,国际市场粮价快速上涨,30多个国家粮荒引发社会动荡。 我国的粮食综合生产状况不佳,自1998-2003年,我国粮食产量一直下滑,2004年开始稍有回升,但总产量暂时不及1998年。 通过土地流转,能够稳定生产规模,保障粮食产量的稳定性,也就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需要。

不是简答题吧???

大题的话,那这就是答案,很详细,你可以挑着捡重点的。

http://bbs.hxland.com/thread-7355148-1-1.html

  • 实行农村土地流转改革有何现实意义?
    答:农村土地流转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农村土地结构不完备,体制不完善,导致土地的浪费。在长期的历史条件作用下,农村形成了一些特定的农用土地结构,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但是这些农用土地的比例在各地都存在着差异,很大一部分地方都存在着使用...
  • 分析:农村土地流转的实际性意义有哪些
    答:(4)有利于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是影响农村稳定的最突出、最重要的因素。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土地承包原始数据和资料保护不力,流转过程中合同不规范、面积不准确、信息不对称等。通过确权登记颁证,将农户承包数据和资料实现信息化管理,既能打消农民流转...
  • 土地流转的意义是?
    答:土地流转有利于促进农民获得财产性增收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罗必良教授指出,土地流转的本质,就是推进土地要素的市场化,必然会引发其他要素市场包括农村资本市场的发育. 罗必良认为,土地流转能够有效改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激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经营提供广阔空间.另...
  • 寻求帮助!求以下这道政治问答题题(经济生活)的参考答案,越标准越好...
    答:(1)实行农村土地流转,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有利于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2)实行农村土地流转, 解决农村人地矛盾和耕地抛荒问题, 能够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稳定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3)实行农村土地流转...
  • 土地流转的意义有哪些
    答:土地流转的意义有:1、土地流转后,可以集中少数人投入资金与技术,对荒地进行开发经验,以此避免土地的荒废,还能实现对土地的合理利用;2、土地流转还能促进农业朝着产业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农业带来的经济效益;3、土地流转对土地使用权的推动也很有帮助,同时还有助于农民增收与农业增产。二、...
  • 试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实行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答:2、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根据地的土地政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意义:减轻封建剥削,提高农民抗日和生产积极性;保障地主利益,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3、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土地改革,按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实行耕者有田,农村人口平分。贯彻解放区土地...
  • 跪求一篇有关土地流转意义与形式的论文
    答:农村土地流转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现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推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农村土地制度改进,对于维护农民的权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拟以浙江省宁海县农村土地流转为实例,对如何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以下简称农地流转...
  • 土地流转政策的作用
    答:正面意义包括下列诸条:其一,盘活农村生产、生活资料中的资本要素,激活农村经济、商业活动,数年以后,农村局面丕变,自是意料中事。可以预估,大、中、小城市郊区将首先改善经济状况。其二,近年在各地频频爆发的农民与政府之间的群体性暴力抗争事件,多数由于政府勾结地产商对农民土地强取豪夺所致。如今农民...
  • 农村土地流转到底有何意义
    答:论规范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意义———更多资料可参考“聚土”农村土地制度是中国最基本的社会经济制度。中国经济二十多年来的持续增长,深刻表明发展经济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共识:农业增长对工业化和一般经济增长,如果不是前提条件的话,也是至关重要的。中国经济的发展得益于农业的发展,而中国农业的增长...
  • .土地流转有什么好处?
    答:土地自由流转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有利于资本进入农村,通过大规模收购或租用土地,进行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第二,农民的土地可以变成资本。这使得离开农村去城镇务工或经商的农民通过转让土地获得补偿,有利于他们在城市安家立业。对于继续留在农村的农民,他们可以通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