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有这样一群老人,他们衣食无忧,却为何还要摆摊赚钱?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5
可以这样说,在苏北乡村,有一群人这样的老人,最值得我们年轻人肃然起敬,他们,哪怕衣食无忧,哪怕天寒地冻,依然躬身劳作,践行着“活到老,干到老”的人生信条。

在常人看来,乡村这些七八十岁的老人们,本该是颐养天年纪,但事实上,他们很多人依然奋斗在一线,不辞劳苦的赚钱。他们之所以如此努力,并不是因为他们手头缺钱,而是因为闲不住的缘故。

他们每天忙碌,不断延伸劳动的内容,紧紧抓住稍纵即逝的每一天。忙着是他们的本分,忙着是他们最大的乐趣和幸福。

闲着,他们说是活受罪。他们离不开泥土,离不开庄稼,离不开劳动,一生都在奉献,他们的奉献默默无闻,无论是小的奉献,还是大的奉献,都觉得是应该的。只有这样,他们才心安理得,坦坦然然。

乡村老人精神矍铄,身子骨硬朗。什么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症等等,城里人爱得的病,他们都很不理解。当然,他们也是人不是神,不是仙,也不是铁,不是钢,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年轻时,感冒发热了,一碗热辣辣的姜汤,躺进被窝捂出大汗就好了,不知道什么是劳累,只有一身使不完的劲,出不了的力。

也许很多年轻人会说,他们这样忙来忙去,一天到晚也赚不了几个钱,但老人们却不这样认为,在他们的眼里,不管挣钱多少,只要能够创造价值,不吃闲饭就够了。

在路边理发的老人们,才收钱五块钱的手工钱,基本上是半义务劳动,这样的理发摊位,很受老年人的欢迎。

“日子是越来越好了,争取多活几年”,常听见家里老人这么说,感慨越来越好的生活。而闲不住的老人,他们因为受过很多苦,知道苦日子的艰难,所以对于当今的生活倍感珍惜。

这些做小生意的老年人,还是乡村文化的传承者,稍微留意就会发现,他们当中不少在称重时,还依然使用着老式杆秤。

也许摆在这位奶奶面前的所有“产品”,加起来充其量也不过几十元钱,但她那种努力赚钱的样子,真的很美!

乡村的老人,在偌大的庭院里,养鸡养鸭养鹅,然后再把它们下的蛋拿到集市上去卖,换取为数不多的零花钱。

当城里人五十或者六十岁就要退休时,六七十岁的乡村老人却正在田野里挥锄,俨然是一个壮劳力。不让他干活就是不让他吃饭睡觉,就是剥夺他生存的权利和机会。隔几日不抚弄镢头铁锨扁担水桶,手脚就会闲得难受;隔几日不亲眼看看自己的庄稼,精神就会空虚,神志混沌,有着莫名的惆怅。

在乡村,老人是村庄成长的见证,他们也是乡村的一道独特的风景,他们的笑容,是如此安静而从容。

只是,他们和城市的老人不同,他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退休年龄,只要还能走动,他们就会在地里侍弄庄稼,就会在集市上卖他们种出来的小菜,直到有一天做不动为止……

乡村的老人,似乎只有忙起来,他们才会找到存在的价值;似乎,只有忙着,他们才能从中找到生活的快乐。

乡村的老人,他们已满头华发,或站或坐,都能将乡村和集市演绎成一部无言的史志。因为,他们自己本身就是故事。

图文:愚伯的自留地

  • 在农村有这样一群老人,他们衣食无忧,却为何还要摆摊赚钱?
    答:可以这样说,在苏北乡村,有一群人这样的老人,最值得我们年轻人肃然起敬,他们,哪怕衣食无忧,哪怕天寒地冻,依然躬身劳作,践行着“活到老,干到老”的人生信条。在常人看来,乡村这些七八十岁的老人们,本该是颐养天年纪,但事实上,他们很多人依然奋斗在一线,不辞劳苦的赚钱。他们之所以如此努力...
  • 感人的故事!谁有阿?
    答:一位年逾花甲的妇女,几十年如一日尽心尽力地奉养着来自四邻八乡的孤寡老人,她自己啥不得吃,啥不得穿,却决不让这十几位老人挨饿受冻,把这些老人视为真亲,让他们吃饱穿暖,让他们衣食无忧,让他们安享晚年。这十几位老人也是打心眼里疼爱着她,逢人就夸她象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老人们更是时常念叨着——她比俺...
  • 农村七八十岁的老人靠什么生活?
    答:邓先生说既然这样那就把老人搬到楼里面去住吧,在这里冬天冷,夏天蚊子苍蝇不断,老人的身体怎么受得了。杨蓉却说住楼上是不可以的,他太脏,屙屎屙尿的,会让我们无法住的。嫌弃老父亲脏,可是有没有想过自己小的时候父母也是这样一把屎一把尿把我们拉扯大的,真是应了那句话,从来只有儿女嫌弃父母没见过父母嫌弃儿女...
  • 农村六十岁以上老人不种田能生活下去吗?怎样可以衣食无忧?
    答:首先 ,国家补贴。国家对农村老人不断加大补贴的力度,一个安定和谐的农村养老制度,必将呈现,能让所有农村老人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农村老人也将生活的更幸福。从之前的60元的养老金,逐年递增,如今也都有100多。其次,土地收益。随着机器化和产业化的发展,以及土地确权,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趋势...
  • 空巢老人电视剧【孙平:给农村空巢老人一个温暖的家】
    答:他们凭着一腔热情和勤快的双手,在一个并不太熟悉的行业,逐渐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并有了比较可观的积蓄。尉氏是个农业大县,无矿产、少资源,改革开放以后,农民的生活得到很大改善,粮棉丰产,衣食无忧,但是钱袋子并不充实。本来就人多地少,加上农业机械化作业程度不断提高,农村富余大量劳动力,...
  • 农村六十岁以上老人不种田能生活下去吗?怎样可以衣食无忧?
    答:首先我想更正一点,农村六七十岁的人还比较硬朗,不至于无力种地,在城市的人更注重保养,六十来岁看着还很年轻,被返聘回单位的有的是,所以大家不用担心他们老的不中用。不过毕竟年纪大了,很多体力活都不能干了,应该交给年轻人了,农村老人们该何去何从呢?农村老人上了年纪后最好的去向就是帮子女...
  • 对待村里的孤独老人,我们该怎么帮助他们?
    答:我们村里都有很多的孤独老人,他们的儿子女儿在外地打拼,因为挣钱一年也回不来一次,平时我放假的时候都会去和他们聊聊天呀,然后帮助他们做一些家务,我感觉他很快乐,因为我我在家也是无聊,不如去多陪陪他们,他们也是很善良慈祥。我很乐意和他们待在一起。
  • 为什么很多老人节俭一生,即便是退休了,更是节俭不花钱?
    答:一是年轻时候生活艰苦,缺吃少穿,一分钱都得算计着花,养成了省吃俭用的习惯,这种习惯已经深入到了骨髓里,即便是老了,衣食无忧,但这种勤俭节约的精神不会再改变。二是宁可自己吃苦,也让子女过得好点,哪怕子女已经长大成年,有的家庭子女事业有成,明明不缺钱,但老人还是愿意为他们锦上添花。...
  • 怎样看待农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答:1、粗茶淡饭,幸福美满。现在生活在农村里的老人,从日常生活中看,吃的非常简单,一馍一菜一汤而已,相来都是只讲饱,不讲好。他们吃的是自已地里种的粮食,自已地里种的菜,自已新手做的饭菜,吃着特别放心,特别有味。真的是好吃不贵,经济实惠。虽然没有山珍海味,顿顿也有鸡蛋、或鸡肉,真是...
  • 有一种孝顺是父母老了衣食无忧,父母病了却不医不照顾
    答:01.不敢病不能病,满堂的儿女有多少是真正孝顺的?从四川回来,便去老屋探望老公八十岁的继父。我提着二条烟一些零食开上一个多小时的车,大山深深处便是爹爹的家。偏僻的小屋紧闭,老人不知道去向。我顶着寒风在外等了二个小时,中饭时分,老人才蹒跚着走回来,说是去别人家烤火了。我递给他几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