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奥蒂瓦坎文化是怎样诞生的?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25
文明是怎样诞生的

  文明的诞生,是任何一个试图讨论古代文明的人类学家都无法回避的问题。然而,由于这个问题之复杂,头绪之杂芜,令许多研究者穷尽毕生,也只能窥见冰山一角。尽管如此,这个诱人的主题依旧吸引着一代代卓越的学者为之贡献才华和青春。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考古系教授布鲁斯·G·崔格尔就是其中之一,北大出版社出版的《理解早期文明:比较研究》一书就是他对于这项主题付出的见证。
  
   引用另一位著名考古人类学家布赖恩·费根的话说,“《理解早期文明》是崔格尔卓越的考古学生涯的顶峰。”从内容看,将“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商代中国、阿兹特克、玛雅、印加、约鲁巴”等早期文明放到同一个框架中讨论的尝试的确是一项卓越的尝试,不由让我们对这项充满挑战的事业充满期待。
  
   这些古代文明除了“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商代中国”分别处于公元前1000年左右之前,其余四个都是公元之后才出现的。当然,这些文明之所以被定义为“早期”的原因在于,这些社会被认为是“独立”出现的文明。当然,这七种早期文明,除了时代差异外,其实还跨越了不同的纬度和海拔。而且和前人两种或三种文明的比较研究相比,数量上已经颇为惊人。由此可见,崔格尔在比较研究的道路上,要比诸如戈登·柴尔德、朱利安·斯图尔德等前辈走得更远。但他是否能顺利解开早期文明诞生之谜呢?
  
   正本清源
  
   崔格尔在全书的开头就直击关于早期文明的两种理论错误,首先就是对中国学界影响颇深的魏特夫的“东方专制主义”——— 用我们更熟悉的话说,就是“水利社会”模型。其次,他还非常睿智地批判了卡尔·波兰尼所认为的“以逐利为目的的交换没有出现在早期文明之中,商品交换机制从互惠到制度性再分配,最终发展到市场”的“交换形式论”观点。
  
   实际上关于早期文明/国家出现的看法还有第三种崔格尔并未特别提到的理论,即“国家出现的原因,是因为某一地区的空间或社会规模限制了人口增长。这种情况下的竞争与战争,导致战败群体的臣服,他们被迫输诚纳贡,服膺更强大群体的统治”——— 或称之为“人口增长”模型。
  
   崔格尔明确意识到前人理论的缺陷,甚至直陈魏特夫的错误是“骇人听闻”的。事实上,我们还有更简便的方法可以推论出则三种“国家起源”观点的认知误区。无论是“水利社会”还是“人口增长”抑或“长距贸易”都存在一个假设的前提,即“人口增长导致的(食物性)资源紧张”,推动对资源再分配(或争夺资源,或控制进口产品)行为的出现,在此基础上导致了“国家”的雏形。然而,以中美洲早期城市国家特奥蒂瓦坎和瓦哈卡为代表的考古学证据表明,“人口是在城邦发展后才增长的,而且也没有证据表明城邦的发展是因为接近资源的极限,这两个地方还可以生活更多的人口”———资源紧张从未出现。其次从大量当代民族志材料综合可见,狩猎采集者或简单农业社会“掌握丰富的生产手段,可以轻松满足人们所有的物质需要”。既然考古资料和民族志证据两方面证实,自石器时代迄今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从未罹于资源不足,于是“人口增长导致的资源紧张”这一假设不能成立,那么任意三种国家起源的假说也同时为假命题。
  
   也就是说,以往所有关于文明起源的设想都是假命题,这一点上崔格尔是正确的。
  
   迷途能否知返?
  
   继这些对若干早期文明理论提出切中肯綮的批评后,崔格尔在人类学与马克思主义之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个文化的所有其他侧面都是通过与社会组织关联的方式获取功能性意义的。有趣的是,他从第五章开始,直至二十七章分别从“政治社会组织”(5~13章),“经济”(14~18章)和“认知和象征层面”(19~27章)三大主题巨细靡遗地讨论了这七种早期文明的方方面面。从内容分布上看,固然呈现三足鼎立之势,可他将“王权”放在正文的开头,而置“经济”于十章开外的叙事结构,或许偏离了上述两者的要义。
  
   崔格尔把“王权”作为正文开头的“第五章”,接下去的几章分别是国家、城市、阶级……让我们不由联想到亨利·富兰克弗特《王权与神祗》这类东方学著作。在这类作品中,王权作为早期文明最重要的要素,置于极高地位,并被赋予众多神性。然而,崔格尔遗憾地未能跳出前人的窠臼,非常显然,无论是神性还是王权都只是早期文明出现的诸种表征之一,而非直接的因素。利用他证明其他假设的方法推论,既没有考古证据也没有当代民族志支持“王权”(更具体说是,超越普罗大众的“权力”)先于文明而存在。换言之,王权以及国家、城市等等,其实都是文明的产物而非原因。
  
   身为考古人类学家的崔格尔便沾染了东方学者的恶习,犯了人类学家最不应该的错误:将政治与经济割裂了开来,并将前者凌驾后者之上。其实,在他之前的戈登·柴尔德就已经将政治经济学与史前考古结合在了一起。柴尔德通过生产、交换这些马克思主义的术语,间接复活了古典经济学中的一些概念,又从马尔萨斯那里借用了人口观念,从新康德主义那里发现了“社会”。这套新的概念帮助他建立了一套模型,而这套模型可以供人类学家分析考古材料中没有直接提供的东西。比如说,从农具或房屋结构,评估粮食生产水平,然后推测人口规模;从墓葬特征,模拟社会结构;而不是简单地以所谓居住区,祭祀区这样笼统划分。
  
   以这种研究方式对照崔格尔的研究,我们就能一目了然地发现他的症结所在,崔格尔将那些被柴尔德糅合在一起的社会机制又重新分割了开来。并且因为他试图同时比较七种早期文明的诸表征,使得同一社会中相关表征之间的联系也同时被割断。虽然他的最初用意,是想通过不同文明中相同表征的出现,归纳出某种共同点,比如权力、军队、商业的出现,但因为无法在发生机制上梳理各表征相互影响的层次,使得许多努力收获无功。
  
   毫无疑问,“生产”在早期文明的出现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根据“部分依靠农业的小型社区已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出现在苏美尔北部和东部的山区”可见,这些早期农业社会既然共享了两河平原这一巨大的环境背景,社区与社区之间无论生产力水平还是技术特征方面也都趋于同质。换句话说,每个社区由于人口构成和产品结构上的均质化特征,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彼此间永远无法形成对其他社区压倒性的优势。所以文明的起源必不出现于农业社会,但又离不开农业社会的产品。那么谁又攫升了“对其他社区压倒性的优势”呢?事实上,只要解开那些每个简单农业社区剩余农产品的去向,文明的起源就能揭晓。
  
   尽管崔格尔令人遗憾地未能从他对文明诸表征所作的分类中走得更远,但他的确提供了颇为丰富的早期文明的档案。其实我们本不需要如此众多的个案材料,只要将相对较丰富的早期文明内部诸表征的联系,建立在更整体性的政治-经济关系之上,利用这一模型,其余的早期文明就能迎刃而解了。
  
   崔格尔留下的皇皇巨著或许可以说得上是那种笃爱文化表格的旧有研究范式最后的典范,从这个意义上讲,其中无比充盈的知识贮藏也应获得我们的敬意。

玛雅文明,早在公元前1000年就出现了,究竟是什么人有这么大的力量,在石器时代就创建出傲世的文明呢?
1893年,一位英国画家在北美洲洪都拉斯的丛林中发现了一座城堡的废墟。坍塌的神庙上的一块块巨大的基石,无不刻满精美的雕饰。石板铺成的马路,标志着它曾经是个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的闹市。路边修砌着排水管,又标志着它曾经是个相当文明的都市。石砌的民宅与贵族的宫殿尽管大多都已倒塌,但依稀仍可窥见当年喧杂而欢乐的景象。
如今,所有这些石料,无不苍苔漫延,或被芒草和荆棘深深掩盖,或被野藤紧紧缠裹。从马路和房基上破土而出的树木,掀翻了石板,而浓荫的树冠,在废墟上延伸。
如此荒蛮的自然景象与异常雄伟的人工遗址,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真令人不可思议。
丛林中发现的这个城市披露之后,举世震惊。20世纪以来一批又一批考古人员来到洪都拉斯,随后他们又把寻幽探古的足迹,扩大到危地马拉、墨西哥、秘鲁以及整个南美大陆。
无数的奇闻轶事随着考察队的到来,纷纷传出——玛雅人的金字塔可与埃及人的金字塔媲美。危地马拉的达卡尔城内的那座金字塔高达230英尺。墨西哥的巨石人像方阵令人困惑不解,特奥蒂瓦坎的金字塔其雄浑和精美,堪称奇绝……
据统计,各国考察人员在南美洲的丛林和荒原上,共发现废弃的古代城市遗址达170多处。它为人们展示了一幅玛雅人约在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8世纪时,他们北达墨西哥南部的尤卡坦半岛,南达危地玛拉、洪都拉斯,直抵秘鲁的安第斯山脉广泛的活动版图。它这一切都说明了玛雅人于3000年前,就在这块土地上过着安定的生活。
没有巨大的精神和物质力量的保证,美洲人无法创造出这种奇迹。考古学家证实,在创造这一系列奇迹时,玛雅人已进入富足的农耕社会,并独立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学。
进一步的研究并没有使人解开美洲人如何和为何建造金字塔的谜,反而让他们更感到迷惑不解——玛雅人拥有不可思议的天文知识!创建了他们自己的历法,他们的数学水平比欧洲足足先进了10个世纪!一个以农耕为惟一生活来源的社会,居然能有先进的天文与数学知识,令人觉得不可思议。
还有,当我们面对着玛雅遗址异常灿烂的古代文明,谁都会情不自禁地问:这一切是怎么来的?史学界的材料表明,在这些灿烂文明诞生以前,玛雅人仍巢居树穴,以渔猎为生,基本上过着原始生活,有人甚至对玛雅人是否是美洲土著人表示怀疑。因为,没有证据表明,南美丛林中这奇迹般的文明,存在着过渡阶段的迹象。没有一个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难道玛雅人的这一切是从天而降的吗?
玛雅文明仿佛是一夜之间发生了,又在一夜之间轰轰烈烈地向南美大陆扩展。
种种迹象表明,当时的玛雅人,甚至全地球人都没有能力来创建这异常灿烂的玛雅文明,但事实究竟如何,还有待于科学家的进一步研究。

特奥蒂瓦坎,意为天神降生的地方,是古代墨西哥印第安人的古城遗址,位于墨西哥城东北40千米处的波波卡特佩尔火山和依斯塔西瓦特尔火山谷底之间,面积达20平方千米?

特奥蒂瓦坎,在印第安人纳瓦语中是“创造太阳和月亮神的地方”?

特奥蒂瓦坎文化约形成于公元前500年,1世纪至6世纪发展至鼎盛时期,9世纪时开始衰落?全盛时期,它是全美洲最大的城市,拥有大约12万人口?

特奥蒂瓦坎被誉为众神之都,城中有闻名遐迩的死亡大道?太阳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而这座城市创造的文明,不仅支配着当时的整个王国,还影响了玛雅文明的发展?



  • 特奥蒂瓦坎文化是怎样诞生的?
    答:特奥蒂瓦坎,意为天神降生的地方,是古代墨西哥印第安人的古城遗址,位于墨西哥城东北40千米处的波波卡特佩尔火山和依斯塔西瓦特尔火山谷底之间,面积达20平方千米?特奥蒂瓦坎,在印第安人纳瓦语中是“创造太阳和月亮神的地方”?特奥蒂瓦坎文化约形成于公元前500年,1世纪至6世纪发展至鼎盛时期,9世纪时开始衰落?全盛时...
  • 关于特奥蒂华坎文明
    答:公元300到650年:城邦的全盛时期,面积达36平方公里,居民12.5万人,成为新世界最大的都市和世界第六大城市。其影响波及到其它文化:墨西哥湾地区的托托纳克文化;瓦哈卡的萨波特克文化;墨西哥西部的诸多文化和南部的玛雅文化。圣城特奥蒂瓦坎--"众神创造的城市",建于公元1世纪至7世纪,其建筑物按照几何图形...
  • 特奥蒂瓦坎简介
    答:特奥蒂瓦坎的可怕战士,如壁画上所描绘的,手持 atlatl飞镖和矩形盾牌,他们穿着令人印象深刻的羽毛头饰、贝壳护目镜和背着镜子的服装。特奥蒂瓦坎陶器和奢侈品形式的文化接触证据在墨西哥各地的精英墓葬中都能找到,甚至远至南部的蒂卡尔和科潘当代玛雅中心。 神秘的是,在公元 600 年左右,特奥蒂瓦坎的主要建筑被故意烧毁,艺...
  • 特奥蒂瓦坎古城是谁建造的?
    答:一种说法是由于托尔特克人入侵、焚毁所致,居民因此向南迁徙,直至危地马拉的广大地区;另一种说法是因瘟疫流行,居民向北迁移并创造了图拉文化。科学家们对太阳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迄今也没有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考古学家发现,太阳金字塔的地基底下是个天然溶洞,溶洞尽头的四个密室里发现不少古代祭祀文物,但没...
  • 特奥蒂瓦坎影响后世的文化
    答:特奥蒂瓦坎社会等级森严,贸易与神权统治并存。城市的繁荣依赖于黑曜岩矿和肥沃土地,社会阶层分明,从陶工到农民,各有其业。作为中美洲的文化、经济和宗教中心,特奥蒂瓦坎人对艺术和知识有着深厚的造诣,尤其在天文学上,这从宫殿壁画的神话故事和建筑布局中可见一斑,他们更倾向于和平而非军事。特奥蒂瓦坎...
  • 特奥蒂瓦坎的古城详述
    答:中文名称:特奥蒂瓦坎(是阿兹特克人以前的城市)英文名称: Pre-Hispanic City of Teotihuacan国家:墨西哥所属洲:北美洲批准时间:1987批准标准:1987年根据文化遗产评选标准C(I) (II) (III) (IV) (VI)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经过一个世纪的考古研究,墨西哥特奥蒂瓦坎城邦的遗址依旧守卫着它的秘密。这...
  • 月亮金字塔在哪个国家
    答:特奥蒂瓦坎 有整齐划一的街道,十五座雄伟的金字塔环绕着巨大的广场,较当时欧洲的任何一个城市都庄严华丽。它占地约8平方英里,居民达20万人。然后,在阿滋特克人建都特奥蒂瓦坎 之前700年,这处与古罗马同时代的古老文明消失了。特奥蒂瓦坎文化形成于公元前500年,鼎盛于公元100年,衰亡于650年后。最高峰...
  • 特奥蒂瓦坎古城石制面具
    答:在特奥蒂瓦坎古城的挖掘中,发现了众多的面具,其中石制面具尤为引人注目。这些面具,由特奥蒂瓦坎的能工巧匠用精湛技艺雕刻而成,它们是古城祭祀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反映了特奥蒂瓦坎人对于神灵的深深敬意。特奥蒂瓦坎古城中最引人瞩目的建筑当属精致的太阳金字塔,这座约建于公元2世纪的雄伟建筑矗立在古城...
  • 特奥蒂瓦坎众神之城有多宏伟?众神之都是怎样的?
    答:占地20多平方公里的特奥蒂瓦坎,是美洲最大的古代印第安宗教与文化中心,198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文化遗产,这里是墨西哥之旅体验印第安文明的必游之地,其作用可比肩埃及金字塔,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云集此地。公元450年左右,特奥蒂瓦坎达到全盛时期,兴建了大批宏伟的建筑,其中最具代表性...
  • 印第安人形成的三大文明之一的阿兹特克文明是一种什么样的文明?
    答:特奥蒂瓦坎文明兴起于公元前200年,鼎盛于公元350年,衰落于公元750年,在艺术上以其辉煌的建筑和壁画成就著称,从壁画中可看到一些舞蹈姿势。托尔特克文明则兴起于公元950年;1150年左右,由于内讧,阿兹特克人乘机入侵。后通过征战势力范围扩及今墨西哥全境和中美洲部分地区。1521年西班牙殖民者占领该地。阿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