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10的探索发现和走近科学两个节目主要说些什么?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CCTV10探索发现或走近科学之类的节目

这些东西在官网上面应该有的

  《走近科学》观后感

  本周一下午观看了《走近科学》节目,节目介绍了中国古代的一些建筑奇迹。最让我感到震撼和惊奇的是恒山上的悬空寺。
  在中国众多的寺庙中,山西恒山的悬空寺称得上是奇妙的建筑。一般寺庙都建在平地上,但这座悬空寺却是名副其实,建在悬崖峭壁上,悬在半空之中。悬空寺位于山西省浑源县,是国内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庙宇。悬空寺始建于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历代都对其进行过修缮。悬空寺距地面约50米,发展了我国的建筑传统和建筑风格,其建筑特色可以概括为“奇、悬、巧”三个字。前人介绍悬空寺,概括为:“面对恒山,背倚翠屏;上载危岩,下临深谷; 凿石为基,就岩起屋;结构惊险,造型奇特。”悬空寺是在悬崖上凿洞,插入木梁,寺的一部分建筑就架在这一根根木梁之上,另一部分则利用突出的岩石作为它的基础。游人在远处见不到这些木梁,却见到不少细木斜顶住寺的底层。游人会想:这些颤颤悠悠的木柱能顶得住这样一座寺庙吗?当人们仔细观察,发现承受重量的除了木柱外,还有那些插入岩石的巨大木梁后,对古代匠师的智慧,不得不由衷地发出感叹和敬佩了。唐开元二十三年,李白游览悬空寺后,在石崖上书写了“壮观”二字;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称悬空寺为“天下巨观”。 英国的一位建筑学家写道:“中国的悬空寺把力学、美学和宗教融合为一体,做到尽善尽美,这样奇特的艺术,在世界上是罕见的,通过这次参观游览,才真正看到这个古老民族的灿烂文化艺术和文明历史。悬空寺不仅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世界人民的骄。”意大利威尼斯考古专家尼诺先生认为:悬空寺及它象征的一切,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成就,是中国人民智慧的杰出体现,仅仅是为了这座奇特的寺庙,就值得到中国来一趟。
  悬空寺经历千年依然几近完好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向我们以及全世界展示着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和智慧。我想我们在感慨之余,多少也应该有所思考。思考为什么在1400多年前建筑的庙宇在风吹雨打、烈日骄阳,甚至山崩地裂中依旧能够屹立不倒,而今天的很多建筑却脆弱到经不起一丝考验?不是今天的技术比不上魏朝,我想,或许是因为面对今天的喧嚣,我们太多地关注背后的东西,却独独忽略了眼前的责任。或许我们在研究古人的建筑方法,为了中华民族古老的智慧和伟大的文化骄傲之余,也应该继承他们朴素、纯净、认真、踏实的心态。
  悬空寺集自然美和人工美为一体,又将美学、力学和宗教融合为一处,不愧于东方瑰宝的美称。诚若明代诗人王湛初游悬空寺发出的感慨万分的诗句:“谁凿高山石?凌虚构梵宫,蜃楼疑海上,鸟道设云中。”

  我与经典有约

  小时候,我母亲是开理发店的,一直干到晚上9点。父亲就给我买了一套书,我晚上在店里读
  我拿起最上面的一本《三字经》坐在门口看着,柔和的月光伴着知识进入了我的脑海。“人之初,性本善”为我敲响了丰富多彩的知识大门。慢慢地,我睡着了。在梦里,我看见了孟母为了孟子有好的学习环境在搬家;我看见孔融的孝心,他把大梨让给了哥哥,“哗”一阵响声后,我醒了。妈妈关门了,我抱着《三字经》跟妈妈回家了。
  岁月流逝,随着年龄的增长,《三字经》已不能满足我的需求。我又看了《西游记》、《唐诗三百首》,让我懂得了做人要有善心,但不可缺于防范。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把春天的大自然写得蓬勃生机。一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把夏天的荷花写得淋漓尽致。一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秋天枫叶写得风情万种。一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把冬天的雪景写得孤单凄凉。这些诗都体现出了一幅幅楚楚动人,栩栩如生的景象,把诗人的哀乐尽显
  读书是一种乐趣,只有会读书的人才能享受到。我最近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他的心灵多美呀》,讲的是,一位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工地上玩,却被手推车的车条狠狠地挤了一下。一位叔叔立即送“我”去了医院。他飞快办完手续后,“我”就要缝针了,叔叔鼓励着 “我”,豆大的汗珠流了下来。出院了,可天公不作美,下雨了,叔叔把他的外套给了 “我”。回到家,爸爸说:“他的心灵多美呀!”我的热泪夺眶而出。从送 “我”去医院,到背我回家,都可以感受到慈母般的爱抚。如果我们都能乐于助人,那么,世界上就没有不和谐的音符,更多的是温暖和幸福。
  哈哈,我与经典有约。

  我与世博

  2010年世博会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文明和谐的呼唤更是犹在耳边。上海获得了2010年世博会举办权,世博会将是世界的盛会,是展现上海风采和形象的大好机遇。在我的眼中,世博是规模庞大,仪式盛大的。我能想象在上海,有着不分国界,四面八方的人们都讨论着这里的变化,不但环境变得更卫生了,建设也愈来愈好。这是继2008年奥运会之后的第二个令祖国人民激动的盛会。因为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也是我们扬眉吐气的时候。

  这次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预示着上海及其他城市将要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而创造出来的高度人工化生存环境,造福全体城市居民。世博会的吉祥物是可爱的海宝,他是一个水蓝色,带有活力的小精灵。海宝的形象是用热情的双臂和自信的微笑欢迎来自全球五湖四海的朋友们。他是以汉字的“人”作为核心创意,因为只有全世界的人相互支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这样的城市才会更美好。世博会的会徽中三人合臂相拥的图形,形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三口之家;也可抽象概括为“你、我、他”的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洋溢着崇尚和谐、聚合的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

  作为上海人的我心里总是有一个想法:众所周知,21世纪是一个绿色的世纪,它不同于上个世纪,它充满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互爱,它同时也充满了人们对绿色的渴望。所以,我想尽我自己的绵薄之力来号召我身边我认识或不认识的人来保护我们的环境--看到地上有垃圾,我们不能视而不见,要弯下腰将那可恶的垃圾捡起并扔向垃圾桶:我们要告诉家长,买空调,冰箱等家电是要挑选无氟的。因为臭氧层已经遭到了强烈的破坏……

  21世纪也是一个文明的世纪,我们的嘴里吐出的都是礼貌语,已不再是那些不堪入耳的脏话:我们也不再穿不体面的衣服或光着膀子就跑上街:我们也不再在大街上乱喊乱叫了;我们在公共汽车上看到老人,小孩,残疾人,孕妇都会自觉让座了,这些都是文明的象征,礼仪的象征。

  21世纪还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纪,它已不再是陌生人好像与陌生人在一起。我们的地球现在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你,我,他,她都会成为好朋友,邻居。我们出门时碰到熟人会打招呼,碰到陌生人会微笑。嘴角上扬30度的我们都很可爱,友好。

  21世纪还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世纪,中国人已不再满足仅有的中国话,再者现在的中国每天都有许许多多来自四面八方的外国友人。我们不仅要说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我们还要学习英语。放眼一望,那些赶时髦的老太太,老爷爷都会让儿女,孙女教他们讲一些“怎样用英语和外国友人打招呼”。毕竟,他们也想说一口流利的英文,为祖国争一份光。你看,老年人都那么用功,我们为什么不也好好学习英语,用一口流利的英文和外国友人交流,让他们刮目相看呢?

  让我们与世博同行,让梦想成真,每个人都用自己的行动来让我们的世博变得更美好,让我们都做个文明的中国人,放飞梦想,让2010年的世博会更美好,更成功。用我们的行动来证明我们一不再是以前那个落后的中国了。

  《探索·发现》是中国电视史上一个大型人文历史与自然地理类的纪录片栏目,于2001年7月9日开播。《探索·发现》栏目以纪录片的手法,讲述以中国为主的历史、地理、文化的故事,探寻自然界的神奇奥秘,挖掘历史事件背后鲜为人知的细节和人物命运,展示中华文明的博大恢弘,是“中国的地理探索,中国的历史发现,中国的文化大观”。
  《探索·发现》倡导“娱乐化”纪录片的理念,采用讲述精彩故事,设置引人入胜的悬念,运用生动的电视声画手段,向观众呈现出一部部既有较高文化品位、知识内涵,又有很强观赏性和娱乐性的电视节目。
  “在未知领域努力探索,在已知领域重新发现”,是《探索·发现》的栏目宗旨和始终如一的追求。

  《走近科学》栏目1998年6月1日开播,是中央电视台第一个大型科普栏目。2001年7月9日央视科教频道开播,《走近科学》作为主打栏目进入十套在晚间黄金时段播出。近十年来《走近科学》生产了大量优质的电视科技节目,在各类节目评奖中屡次获奖,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表扬,已成为中国电视科普的一面旗帜。
  栏目宗旨: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提倡科学方法;传播科学知识
  栏目定位:生活中的推理故事;热点、疑点的科学解析。

  我个人比较喜欢探索发现

我认为走进科学好看一些,走进科学里面有几篇非常好看如:卡纳斯水怪,一生做两次变性手术的人,透明的男孩,蛇精缠身。这几篇都非常好看。

主要介绍一些天下奇闻,能开阔人的眼界,增广知识面。我个人认为走进科学更好看一些。

  • CCTV10的探索发现和走近科学两个节目主要说些什么?
    答:《探索·发现》栏目以纪录片的手法,讲述以中国为主的历史、地理、文化的故事,探寻自然界的神奇奥秘,挖掘历史事件背后鲜为人知的细节和人物命运,展示中华文明的博大恢弘,是“中国的地理探索,中国的历史发现,中国的文化大观”。《探索·发现》倡导“娱乐化”纪录片的理念,采用讲述精彩故事,设置引人入...
  • cctv-10科学探索的简介
    答:走近科学 《走近科学》栏目1998年6月1日开播,是中央电视台第一个大型科普栏目。2001年7月9日央视科教频道开播,《走近科学》作为主打栏目进入十套在晚间黄金时段播出。近十年来《走近科学》生产了大量优质的电视科技节目,在各类节目评奖中屡次获奖,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表扬,已成为中国电视科普的一...
  • cctv10《走进科学》《探索发现》观后感 每篇100字左右
    答:《走近科学》观后感 1。某一集说某个村子每天半夜三更都有怪叫声,把全村人吵醒,大家都不敢出去看,战战兢兢地失眠到天亮。采访了一大堆上了岁数的村民,传说这里出没野兽,每天夜里到村子作怪,闹得人心惶惶……音乐配的那叫一个KB!还T*MD分上下两集渲染!到最后竟然说那是村里一个胖子睡觉打呼...
  • 关于《走进科学》《百家讲坛》《探索发现》《今日说法》节目的观后感...
    答:寒假里的一天晚上,我和往常一样,坐在沙发上,看着走进科学。看完后这次放的给了我深刻的体会。事情是这样的:一天,一个农民在赶牛时,用鞭子抽了下牛;就在这时,他的头脑突然很痛,原来他脑伤了;当他到医院检查出有个异物,当医生把异物取出来时,发现异物是一截钢丝;警察检查了现场后发现他...
  • 教育意义的电视节目
    答:《百家讲坛》《健康之路》《探索发现》《生命》《走进科学》等等。1、《百家讲坛》已经成为央视科教频道(CCTV-10)的品牌栏目。其演播风格与学术性的理论研究相比较为平易,同时亦追求内容的学理性与权威性,力求雅俗共赏。2、《健康之路》是中央电视台唯一一档以关注大众身心、保健意识、倡导健康生活为...
  • 求10篇走进科学或探索发现的观后感,字数300-500
    答:《探索·发现》的观后感在电视里看了CCTV-10的《探索·发现》节目,讲的是湖南里耶出土秦简的经历和后续研究,我记得几年前的暑假在家的时候,中午的新闻30分经常播放一些考古方面的新闻,其中就有里耶发掘出两万多枚秦简的轰动性消息,当时就对这个消息非常感兴趣,因为在里耶秦简出土之前,全国各地出土的秦简总计也才几百...
  • 开头悬疑片,中间恐怖片,结尾喜剧片,除了《走近科学》,还有哪些节目是这 ...
    答:其实央视十套,科教频道有很多这样的节目,比如《探索发现》、《百科探秘》、《科技之光》、《科技博览》这些,都是属于开头悬疑片,中间恐怖片,结尾喜剧片。在2019年9月30日,陪伴了我们20多年的科教节目《走近科学》宣告停播了,《走近科学》再也不会有新的剧集出现了。很多90后包括一些00后的朋友,...
  • 如何评价央视创作的纪录片《探索·发现》系列?
    答:记得当年还小的时候做完作业,从七点半的《绿色空间》开始,八点半的《走近科学》,再到《讲述》,再到《探索发现》,完全一套流程停不下来。。童年回忆啊,看完探索发现看科技之光,然后快十一点了,不睡觉不行了。看来好多人都有同感哈,小时候求知欲都很强,各种纪录片看的津津有味,梦想着去...
  • 国内有那些探秘类型的电视节目
    答:央视《科技博览》和《走进科学》栏目,还有《探索·发现》,《走近科学》和《探索·发现》都是央视10台的,我很喜欢看!!!推荐哦!!!
  • 央视以前播放的一档外国科普节目,节目的内容主要是两个男的,我记得
    答:50 百科探秘 15:20 走近科学15:50 探索.发现16:35 讲述:17:00 科技之光:科普生辉 17:30 绿色空间 17:50 健康之路 18:15 欣赏 18:20 人与社会 晚间节目 19:05 希望-英语杂志 19:35 绿色空间 - 19:57 百科探秘 20:30 走近科学(21:00 讲述21:25 探索.发现:22:10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