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财政如何摆脱困境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24
财政局长谈如何走出当前财政困境

1.发展县域经济,加强财源建设,增加财政收入
解决县级财政困难的根本途径在于发展县域经济,壮大财源,增加财政收入。发展县域经济,首先要抓好工业,实现县域经济工业化,提高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工业项目时一定要抓住具有影响全局作用的兴县项目,否则,上的项目再多,经济效益很差,不但不利于县乡财政困难的克服,而且还有可能使本来就很困难的县级财政雪上加霜;其次,要把大力发展特色
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主攻方向,通过调整农业结构、优化农产品布局、鼓励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发展、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等,提高第一产业对财政
的贡献率;第三,要抓住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机会发展第三产业,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购买力,搞活农村市场。
2.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从深层次解决县级财政的困难
(1)改革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加强财政预算的约束作用,有计划的实施部门预算。首先,要将所有的财政收入都纳入预算管理,禁止各单位私设小金库,禁止为了增收而进行乱收费。同时,由
于县级政府工作的繁杂性,县级部门预算改革不适合全面采取零基预算,而应该以项目预算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为主,对部门重大支出和专项支出坚持零基预算与项目预算管理结合进行。
(2)改革完善财政体制,规范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转移支付。一是进一步调整中央对地方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以保证基层财政能够正常运转,要合理解决新旧体制双轨运行的做法,要合理确定共享税的税种范围,进而保证各级财政特别是县乡两级财政都能够有各自的固定收入;二是要尽快完善地方税收立法,扩大地方税收范围和收入规模,逐步建立完备的地方税收体系;三是完善转移支付办法,规范转移支付行为,尽量减少转移支付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增强透明度,体现政策导向。要合并一些具有一般性转移支付性质的补助项目,提高
具有均等化作用的转移支付比重。要清理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改革现行专项补助办法,实事求是地确定和降低财政困难县乡的配套资金比例,甚至免除地方配套。
(3)进一步深化税费体制改革。税费体制改革给乡镇财政和县级财政都造成了巨大缺口,而目前的农村税费改革方案并没有根除乱收费的根源-- 财政收支不合理。仅靠中央财政能拿出大量的转移支付来支持农村税费改革,而县乡财政没有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三乱”是不可能得到根治的。因此,在城乡推行税费体制改革时,不能仅仅以减轻农民与居民、企业负担为目的,而是要综合考虑他们的近期利益、长远利益和基层财政的承受能力。
一方面,可以通过村民自议或人大会议,将一些合理的收费以制度的形式予以保证,并且可以根据各地的情况民主确定特殊收费,以缓解县乡财政的压力;另一方面,应当逐步消除农村与城市的税收差别,将农村也纳入统一的税收体系,同时,必须配套地完善税费征管体系,在县级税收征管中必须实行税收征、管、查分离,减少中间环节,以杜绝税款流失和降低征收成本。同时要加强对非税收入的管理,对各种合理收费,实行“票款分离”收缴制度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防止腐败行为发生。
3.严格控制财政支出,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充分发挥资金使用的最佳效益
(1)要实现财政支出合理化,控制其增长速度。①调整财政支出的范围和供给的方式。财政供给要根据构造公共财政的需要,以“社会共同需求”为原则,根据单位性质不同,制定不同的资金供给政策。县级财政应当对党政机关、公检法部门、科教文卫等公共部门实行重点保障,但教育、医疗等行业也应当鼓励社会资金参与,以降低财政负担;对于能够通过市场运作维持的机构
和单位(比如说国有企业等)就要分离出财政供养范围。②大力推进机构改革,控制财政供养人员的增长速度。必须完善财政工资统发办法,严格控制编制,特别是加强对教育、卫生等财政负
担大户的人员控制。③积极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减轻支出压力。对政府和财政支持的公共事业部门的办公用品、车辆购买、维修、燃油、保险、大型会议活动、基本建设等
支出都应纳入政府采购范围,以降低政府运行成本。
(2)转变发展性财政的资金投向和投放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县级财政有限的资金主要应用于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在此情况下,县级财政要想有效地扶持地方经济和企业发展,财政资金应该重点投向于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研究,以增强这些企业的竞争力;或者是投向有比较资源优势的行业,发展特色经济,而不是盲目地建开发区建企业。同时,财政资金的投入方式应进行多种尝试,要实现从资本性扶持为主向借贷性扶持为主转变,充分发挥财政的引导作用,发挥其“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县级财政应该利用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财税杠杆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企业,大力发展私营经济,激活民间资本。
4.加强财政监督,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合法性
加强财政监督是公共财政的内在要求,也是保证财政职能实现的有效手段。就县级财政来说,要解决政府工作的“越位”与“缺位”问题,预防财政运行中可能产生的各种低效行为、寻租活动和腐败行为,就要强化依法办事,要加强法律和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首先必须严格按《预算法》的规定来编制部门预算和综合预算。其次,对于重大的支出项目和工程,要经过人大机关和
审计部门的专门审核,强化它们的审计功能。第三,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督管理,检查预算执行机构是否按照支出预算的计划额度、规定的用途执行,拨款程序是否合法合规等。

俗话说,不怕万一,就怕一万。人在世上,肯定都会遭遇一些临时性困难,比如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等,有的困难还会造成一些家庭致贫返贫,会造成一时的困境。此时我们有什么办法?临时救助正是一剂“药方”。近日岳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接续发布两个文件,对临时救助作出了具体的施救方案。
岳西县临时救助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发挥社会救助托底线、救急难作用,解决我县城乡居民遭遇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国发〔2014〕47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皖政〔2014〕83号)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皖政秘〔2015〕33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本实施办法所称临时救助,是指政府对因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暂时仍有严重困难的家庭或个人给予的应急性、过渡性的救助。
第三条 临时救助工作原则:
(一)坚持应救尽救,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并按规定得到及时救助;
(二)坚持适度救助,着眼解决基本生活困难、摆脱临时困境,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
(三)坚持公开公正,做到政策公开、过程透明、结果公正;
(四)坚持制度衔接,加强各项保障、救助制度的有效衔接;
(五)坚持资源统筹,促进政府救助、社会帮扶、家庭自救有机结合。
第二章 救助对象和标准
第四条 救助对象分为家庭对象和个人对象。
(一)家庭对象。因火灾、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家庭成员突发重大疾病等原因,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因生活必需支出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遭遇其他特殊困难的家庭。
(二)个人对象。因生活必需支出突然增加,导致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特困供养人员;因遭遇火灾、交通事故、突发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困难,暂时无法得到家庭支持,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个人。其中,符合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条件的,由县、乡(镇)人民政府按有关规定提供临时食宿、急病救治、协助返回等救助。
对区域性水灾、旱灾、风雹灾、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大范围社会灾害的救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条 临时救助标准根据安庆市人民政府制定的年度区域性临时救助标准执行,单次救助金额不超过低保标准10倍。
临时救助实行一事一救。同一申请人、同一事由的,一年内原则上只救助一次。特殊情况经县级民政部门认定,一年内最多给予再次救助,且第二次救助金额不得超过首次。
第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实施临时救助:
(一) 危害国家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共安全以及参与政府明令禁止的非法组织活动导致个人生活困难的;
(二)家庭有就业能力的人员,无正当理由拒绝就业,不自食其力的;
(三)有法定赡养(扶养、抚养)人且有赡养(扶养、抚养)能力而未履行义务的;
(四)拒绝管理机关工作人员调查,隐瞒或不提供家庭或个人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
(五)县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依法认定不应给予救助的其他情形。
第三章 申请、审核和审批程序
第七条 临时救助办理程序按照居民申请、乡镇人民政府受理审核、县级民政部门审批的程序实施。
第八条 受理。凡符合救助条件的城乡居民家庭或个人均可以向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提出临时救助申请;因病残、年老体弱等原因不能自行申请的,当地村(居)民委员会或其他单位、个人可代为提出临时救助申请。对于具有本地户籍,或持有当地居住证的,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受理;对于上述情形以外的,当地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协助其向市、县级人民政府设立的救助管理机构(救助管理站、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等)申请救助;
申请临时救助,应按规定提交相关证明材料,无正当理由,乡镇人民政府不得拒绝受理;申请材料不齐备的,应当一次性告知申请人或被委托人补齐所有规定的材料。申请材料包括:
1、临时救助申请表;
2、申请人户口簿(户籍证明)或居住证、身份证复印件(原件查验),低保、五保和低收入家庭等相关证明材料;
3、导致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的相关证明材料;
4、委托申请的,应说明委托原因,介绍委托人基本情况、联系方式、承担委托责任。因情况紧急无法在申请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乡镇人民政府可先行受理。
第九条 审核审批
(一)一般程序
审核。乡镇人民政府是临时救助工作审核责任主体,负责临时救助申请对象的审核工作,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在村(居)民委员会协助下,开展入户调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视情组织民主评议。经核查符合救助条件的家庭,在其所在村(居)民委员会或居住地公示2天。无异议的,及时报县级民政部门审批。
审批。县级民政部门是临时救助工作审批责任主体,负责全面审查相关材料,并按不低于10%的比例入户抽查。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应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审批。批准给予临时救助的,应同时确定救助方式和金额,并实施救助;不予批准的,应在2个工作日内,通过乡镇人民政府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获得临时救助居民的情况,应当在救助对象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的村(居)民委员会公示栏公示3个月。
救助金额在1000元及以下的,县级民政部门可以委托乡镇人民政府审批,乡镇人民政府应将审批决定按季报县(市、区)民政部门备案。县级民政、财政部门根据各乡镇常住人口按一定比例下拨委托审批的临时救助资金。
对持有当地居住证的非本地户籍居民申请临时救助,户籍所在地县级民政部门应配合做好有关审核工作。
对于未持有当地居住证的非本地户籍人员,县级民政部门、救助管理机构按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有关规定审核审批,并提供救助。
(二)紧急程序。对于情况紧急、需立即采取措施以防止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或无法改变的严重后果的,乡镇人民政府、县民政部门应先行救助,并在救助之后10个工作日内补齐审核审批手续,救助情况在救助对象的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的村(居)民委员会公示栏公示3个月。
第四章 救助方式
第十条 对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可采取以下救助方式:
(一)发放临时救助金。各级应全面推行临时救助金打卡发放,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规定将临时救助金直接支付到救助对象个人账户,确保救助金足额、及时发放到位。必要时,可直接发放现金。
(二)发放实物。根据临时救助标准和救助对象基本生活需要,可采取发放衣物、食品、饮用水,提供临时住所等方式予以救助。对于采取实物发放形式的,除紧急情况外,应严格按照政府采购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
(三)提供转介服务。对给予临时救助金、实物救助后,仍不能解决临时救助对象困难的,可分情况提供转介服务。
临时救助以现金救助为主,实物救助、服务救助为辅。
第五章 救助资金筹集和管理
第十一条 县人民政府将临时救助资金和临时救助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临时救助资金来源包括:
(一)各级财政公共预算安排资金。其中,县级财政均按不低于本行政区域常住人口每人每年2元标准安排临时救助资金。
(二)城乡低保结余资金。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如有结余,可安排部分资金用于城乡低保家庭临时救助支出。
(三)福彩公益金。县级民政部门每年应安排不低于8%比例的福彩公益金作为临时救助或救急难资金。
(四)社会捐助资金。鼓励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向民政部门或受民政部门委托的慈善机构为临时救助提供资金捐助。
临时救助工作经费纳入社会救助工作经费统筹考虑,列入预算安排予以保障。
第十二条 临时救助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账管理、专款专用,年度结余资金转下年度使用,不得挪作他用。预算执行过程中,因不可预见因素导致救助资金缺口时,同级财政应通过追加预算、通过春荒冬令款调剂等途径予以解决,确保实际需要。
第十三条 财政部门在收到同级民政部门现金发放清单2个工作日内,经复核后通过金融机构打卡发放。实行实物救助和服务救助的,由民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及时实施,实行动态管理。
乡镇人民政府先行救助所需资金和物资,实行报账制,县级财政、民政部门根据审批材料和救助对象收据,按规定程序予以拨付或补充。
第六章 社会力量参与
第十四条 充分发挥群众团体、社会组织尤其是公益慈善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志愿者队伍等社会力量资源丰富、方法灵活、形式多样的特点,通过委托、承包、采购等方式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鼓励、支持其参与临时救助。动员、引导具有影响力的公益慈善组织、大中型企业等设立专项公益基金,在民政部门的统筹协调下有序开展临时救助。
第十五条 公益慈善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企事业单位、志愿者队伍等社会力量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在对象发现、专业服务、发动社会募捐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费用减免等政策。
第七章 建立机制
第十六条 临时救助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制。县人民政府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确定一名负责人为召集人,将临时救助和救急难等社会救助工作列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乡镇人民政府要成立临时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急难”救助包保责任制,安排专人负责办理业务工作,明确各干部职工的包保区域、单位和时段等内容,确保事有人管,责有人负。
第十七条 建立临时救助和救急难工作主动发现机制。县政府相关部门要组织开展经常性排查,并建立分析研判制度,乡镇和村(居)委会要分别实行每月和每周1次排查,全面摸清辖区内困难群众,尤其是特困供养对象、低保对象、重病、重残人员、空巢老人以及留守儿童的实际状况,及时核实因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它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困难群众情况。主动报告、主动帮助,必要时可代为提交救助申请,做到早发现、早救助,防止发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事件。
公安、城管、民政和卫生等部门在执行公务时发现身处困境的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以及失去主动求助能力的危重病人等,应主动采取必要措施,帮助其脱离困境。
乡镇人民政府、县民政部门以及救助管理机构接到有关部门、社会组织、公民个人报告救助线索后,应主动核查情况,对于其中符合临时救助条件的,应协助其申请救助并受理。
第十八条 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依托乡(镇)政务大厅,设立统一的社会救助申请受理窗口,落实专门人员,负责社会救助工作申请的受理、审核、资金发放等工作,让困难群众“求助有门”。
对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或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条件的,社会救助受理窗口要协助其申请,需要分办、转办的,应明确办事流程和办理时限,建立处理急难问题的“绿色通道”。
对需要公益慈善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通过慈善项目、发动社会募捐、提供专业服务、志愿服务等形式给予帮扶的,社会救助窗口应及时转介。
县、乡镇、村(居)民委员会可依托社会救助平台,建立临时救助和救急难工作网络。县政府公布社会救助热线电话,畅通临时救助和“救急难”工作求助、报告渠道。
第八章 监督和处罚
第十九条 建立健全临时救助制度监督检查机制,做到救助对象、救助标准、办理程序“三公开”,申请原因、核查情况、审批结果、救助金额“四公布”,切实维护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
第二十条 民政、财政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将临时救助制度落实情况作为督查督办的重点内容,定期组织开展专项检查。财政、审计、监察部门应加强对临时救助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防止挤占、挪用、套取等违纪违法现象发生。
第二十一条 临时救助对象不如实申报家庭财产、收入状况,提供虚假证明,采取欺瞒等手段骗取临时救助资金的,民政部门应当悉数追回并记录在案,且2年内不予受理其城乡低保等其他社会救助申请,已经享受城乡低保的予以取消。触犯法律法规的,依法处理。
第二十二条 对因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违规办理临时救助或贪污、挪用、扣压、拖欠临时救助金的经办机构和人员,依法追究有关机构和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九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需要开展紧急转移安置和基本生活救助,以及属于疾病应急救助范围的,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 本实施办法由岳西县民政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实施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岳西县临时救助实施办法(试行)的补充规定
依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精神,按照《岳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实施办法》(岳政办〔2017〕6号)、《岳西县临时救助实施办法(试行)》、《岳西县健康脱贫工程综合医疗保障补充办法(暂行)》(岳政办秘〔2017〕51号)的相关规定,为缓解群众因患重特大疾病返贫、致贫情况的发生,助力我县脱贫攻坚,结合实际,制定《的补充规定》。
一、主要目标
整合救助资源,利用临时救助政策,通过实施重特大疾病医疗再救助,提升救助标准,简化救助程序,建立健康医疗社会保障长效机制,防止重特大疾病患者家庭因医疗费用支出超出自身承受能力而返贫、致贫,助力打赢扶贫攻坚战。
二、救助对象
全县参加新农合的居民(以下新农合均包含农村家庭成员参加城镇居民医保对象),因患重特大疾病在省内就医,医疗支出经新农合基金补偿、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351”兜底、“1579”再补偿、大病医疗补充商业保险,扣除平台募捐、社会捐赠、企业或单位赞助、社会救助等金额后,年度内合规费用支出仍超过1万元,家庭实际生活水平处于贫困边缘的人员。
三、救助标准
1、重特大疾病医疗再救助最高封顶线为10万元;
2、对符合再救助条件的人员,经各种救助后,按个人年度自付合规费用减去1万元起付线后再分档救助:0—5万元的,按50%计算;5—8万元,按60%计算;8万元以上的,按70%计算。
四、救助程序
(一)个人申请。凡符合救助条件的病患对象,由患者本人或义务关系人向所在地乡镇服务大厅救助窗口提出书面申请,同时提供诊断证明、乡镇卫生院打印的《参合居民医疗费用报补信息表》等相关材料复印件,填写《岳西县临时救助申请表》;
(二)精准识别。申请医疗再救助对象精准识别工作由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识别过程中应遵守公序良俗,坚持以下程序:
1、民主评议。各乡镇对受理的再救助申请,由乡镇包村干部在患者所在村组织村“两委”,同时适当吸收正直、公正的老党员、组长、村民代表参与对患者申请内容真实性进行评议,评议结果在村级公开栏公示5天以上。对公示有异议的,应组织再调查、再核实,调查核实结果应书面回复申请人。
2、乡镇审定。个人申请经民主评议无异议后,由乡镇分管扶贫工作的负责人牵头组织民政、财政、扶贫、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所等单位经办工作人员集中审核,审核无异议的,报乡镇主要负责人审签。乡镇审核或审签结果有异议的,应再组织核查,并回复申请人。审签结果应公示5天以上。
(三)县级审批。各乡镇将经精准审定后的申请,及时上报县民政局审批。对于经测算,医疗再救助金额少于2000元的,乡镇人民政府可先行救助,再报民政局审批;医疗再救助金额大于20000元的,县民政局提出审批意见,报县政府分管领导核准。
五、资金筹集和管理
1、重特大疾病医疗再救助资金列入临时救助资金管理,县财政按500万元/年预算增加临时救助资金,年度资金不足时由县级财政补齐。
2、县民政部门每年预拨一定数额临时救助资金到乡镇民政基本户,用于支付乡镇人民政府先行救助,乡镇先行救助资金应通过金融部门打卡发放;县级审批资金由县低保局组织打卡发放。
3、重特大疾病医疗再救助资金接受社会及个人捐赠,捐赠款应根据捐赠者个人意愿使用;
4、重特大疾病医疗再救助资金接受审计、监察等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六、加强组织领导
1、乡镇应成立重特大疾病医疗再救助领导小组,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建立临时救助实施重特大疾病医疗再救助申请对象精准识别机制。
2、县级民政、财政、卫计委、扶贫办等部门要加强领导及信息沟通,通力协作,按部门职责为乡镇精准识别提供技术支持。
3、加大监督和责任追究力度,确保对象准确和资金安全。对在工作中违反规定,存在徇私舞弊,优亲厚友等行为的,一经查实,按规定予以处理;涉嫌触犯刑律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七、本《补充规定》由岳西县民政局负责解释。
八、本《补充规定》自2017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有效期3年。

1.发展县域经济,加强财源建设,增加财政收入
解决县级财政困难的根本途径在于发展县域经济,壮大财源,增加财政收入。发展县域经济,首先要抓好工业,实现县域经济工业化,提高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工业项目时一定要抓住具有影响全局作用的兴县项目,否则,上的项目再多,经济效益很差,不但不利于县乡财政困难的克服,而且还有可能使本来就很困难的县级财政雪上加霜;其次,要把大力发展特色
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主攻方向,通过调整农业结构、优化农产品布局、鼓励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发展、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等,提高第一产业对财政
的贡献率;第三,要抓住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机会发展第三产业,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购买力,搞活农村市场。
2.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从深层次解决县级财政的困难
(1)改革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加强财政预算的约束作用,有计划的实施部门预算。首先,要将所有的财政收入都纳入预算管理,禁止各单位私设小金库,禁止为了增收而进行乱收费。同时,由
于县级政府工作的繁杂性,县级部门预算改革不适合全面采取零基预算,而应该以项目预算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为主,对部门重大支出和专项支出坚持零基预算与项目预算管理结合进行。
(2)改革完善财政体制,规范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转移支付。一是进一步调整中央对地方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以保证基层财政能够正常运转,要合理解决新旧体制双轨运行的做法,要合理确定共享税的税种范围,进而保证各级财政特别是县乡两级财政都能够有各自的固定收入;二是要尽快完善地方税收立法,扩大地方税收范围和收入规模,逐步建立完备的地方税收体系;三是完善转移支付办法,规范转移支付行为,尽量减少转移支付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增强透明度,体现政策导向。要合并一些具有一般性转移支付性质的补助项目,提高
具有均等化作用的转移支付比重。要清理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改革现行专项补助办法,实事求是地确定和降低财政困难县乡的配套资金比例,甚至免除地方配套。
(3)进一步深化税费体制改革。税费体制改革给乡镇财政和县级财政都造成了巨大缺口,而目前的农村税费改革方案并没有根除乱收费的根源-- 财政收支不合理。仅靠中央财政能拿出大量的转移支付来支持农村税费改革,而县乡财政没有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三乱”是不可能得到根治的。因此,在城乡推行税费体制改革时,不能仅仅以减轻农民与居民、企业负担为目的,而是要综合考虑他们的近期利益、长远利益和基层财政的承受能力。
一方面,可以通过村民自议或人大会议,将一些合理的收费以制度的形式予以保证,并且可以根据各地的情况民主确定特殊收费,以缓解县乡财政的压力;另一方面,应当逐步消除农村与城市的税收差别,将农村也纳入统一的税收体系,同时,必须配套地完善税费征管体系,在县级税收征管中必须实行税收征、管、查分离,减少中间环节,以杜绝税款流失和降低征收成本。同时要加强对非税收入的管理,对各种合理收费,实行“票款分离”收缴制度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防止腐败行为发生。
3.严格控制财政支出,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充分发挥资金使用的最佳效益
(1)要实现财政支出合理化,控制其增长速度。①调整财政支出的范围和供给的方式。财政供给要根据构造公共财政的需要,以“社会共同需求”为原则,根据单位性质不同,制定不同的资金供给政策。县级财政应当对党政机关、公检法部门、科教文卫等公共部门实行重点保障,但教育、医疗等行业也应当鼓励社会资金参与,以降低财政负担;对于能够通过市场运作维持的机构
和单位(比如说国有企业等)就要分离出财政供养范围。②大力推进机构改革,控制财政供养人员的增长速度。必须完善财政工资统发办法,严格控制编制,特别是加强对教育、卫生等财政负
担大户的人员控制。③积极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减轻支出压力。对政府和财政支持的公共事业部门的办公用品、车辆购买、维修、燃油、保险、大型会议活动、基本建设等
支出都应纳入政府采购范围,以降低政府运行成本。
(2)转变发展性财政的资金投向和投放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县级财政有限的资金主要应用于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在此情况下,县级财政要想有效地扶持地方经济和企业发展,财政资金应该重点投向于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研究,以增强这些企业的竞争力;或者是投向有比较资源优势的行业,发展特色经济,而不是盲目地建开发区建企业。同时,财政资金的投入方式应进行多种尝试,要实现从资本性扶持为主向借贷性扶持为主转变,充分发挥财政的引导作用,发挥其“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县级财政应该利用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财税杠杆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企业,大力发展私营经济,激活民间资本。
4.加强财政监督,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合法性
加强财政监督是公共财政的内在要求,也是保证财政职能实现的有效手段。就县级财政来说,要解决政府工作的“越位”与“缺位”问题,预防财政运行中可能产生的各种低效行为、寻租活动和腐败行为,就要强化依法办事,要加强法律和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首先必须严格按《预算法》的规定来编制部门预算和综合预算。其次,对于重大的支出项目和工程,要经过人大机关和
审计部门的专门审核,强化它们的审计功能。第三,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督管理,检查预算执行机构是否按照支出预算的计划额度、规定的用途执行,拨款程序是否合法合规等。

  • 县级财政如何摆脱困境
    答:解决县级财政困难的根本途径在于发展县域经济,壮大财源,增加财政收入。发展县域经济,首先要抓好工业,实现县域经济工业化,提高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工业项目时一定要抓住具有影响全局作用的兴县项目,否则,上的项目再多,经济效益很差,不但不利于县乡财政困难的克服,而且还有可能使本来就...
  • 如何摆脱经济危机?
    答:1. 制定有效的经济政策:政府应采取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通过增加政府支出、降低税收、降低利率等手段来刺激经济增长。2. 促进就业:政府可以通过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兴产业等途径,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降低失业率。3. 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 请问如何走出经济困境
    答:而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最快捷的做法就是增加投资。但搞投资上项目,钱从哪里来。要么是自身收入,要么从银行贷款。而土地财政已经难以为继,银行贷款也遇到银行自身收缩业务的压力也难以为继。对于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我们需要深思。既要找出问题的根源,又要采取巧妙的办法,以最小代价化解棘手问题。这里...
  • 如何调整和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 详细�0�3
    答:一、加大改革力度,改变国家财政包揽过多的分配局面 我国现有的财政供给范围和支 出分配结构是从建国初期的大财政、供给制发展而来的,是建立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上的,其最大特征是国家包揽的面过大,财政支出范围过宽,几乎复盖到整个社会生产与消费的各个方面,一些本应由市场解决的问题被纳入财政分配范畴。这种供给制的...
  • 什么是“财政赤字货币化”?
    答:具体来说,当政府财政支出超过其财政收入,出现财政赤字时,为了弥补这一缺口,政府可以选择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其中,财政赤字货币化就是一种手段。政府通过发行货币来筹集资金,增加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进而为政府弥补财政赤字。这种方式可以让政府暂时摆脱财政困境,但同时也可能对经济产生一定影响。这种政策...
  • 2022重庆财政被托管的区县
    答:同时也会加大对这些区县的财政支持力度,帮助它们度过难关。此外,这些区县也需要积极寻求自身发展的途径,提升经济实力,以逐步摆脱财政困境。总的来说,重庆市政府对开州区和忠县实施财政托管,是为了维护地方财政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也是为了防止财政风险扩散,保障公共利益。
  • 政府财政重组什么意思
    答:88 号文规定了财政重整的两种情形:一是“自愿型”,市县债务管理领导小组或债务应急领导小组认为确有必要时;二是“强制型”,市县政府年度一般债务(专项债务)付息支出超过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的10%。 第二,财政重整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政府破产。1)财政体制不同。美国是联邦制国家,...
  • 财政分权与中国财政体制改革内容简介
    答:在发达国家,财政分权在“后福利国家”阶段扮演着提供低成本公共服务,推动政府结构优化的角色;发展中国家通过财政分权,试图摆脱治理困境、稳定宏观经济并促进经济增长;经济转型国家的财政分权,直接源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在拉丁美洲,民众对民主的追求推动了财政权力的下放;而在非洲国家,财政分权...
  • 企业困境融资困难,如何走出困境
    答:第一,扩大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摆脱小微企业长期依靠外部资金尤其是银行信贷资金的被动局面,通过加强自身的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和企业信用等方面,对企业自身的发展进行长期规划。如盘活企业内的存货和应收账款、票据贴现、出租或出售闲置资产,实现结构优化。同时企业也可通过其企业内部来筹集资金,如筹集...
  • 煤城鹤岗烧不起煤的原因
    答:鹤岗市是一个非常有知名度的煤炭生产基地,在很多年之前这里备受关注,但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显然煤炭的价格快速的上升,煤炭的资源逐渐的进入到枯竭的阶段,这自然就容易会导致出现明显的财政困境,而且还可能会留下很多的影响,无论选择怎么做都没有办法摆脱眼前的困境。1、煤炭的价格鹤岗市会具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