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五代十国的河南的南阳是那国?拜托各位大神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3
五代十国这几个朝代是怎样建立的拜托各位大神

因为五代十国是历史上的乱世时期,一般拍电影、写小说都喜欢用乱世做背景。 十国 唐朝灭亡之后,中国历史再一次进入了大割据时代。在北方广大地区,军阀混战的结果是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较强大的王朝。与此同时,南方各地又陆续并存过九个较小的割据政权,即:吴、南唐、吴越、楚、前蜀、后蜀、南汉、南平及闽等九国;北方河东地区则有北汉势力。史称:“五代十国”。后唐末年,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献给契丹,对中原北部边防造成极大的威胁。 五代十国时期,大小统治者激烈角逐,兵燹不断,社会经济、文化受到颇大影响。但在周世宗时,采取了许多改革措施,发动了北伐战争,为北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十国 吴 南唐 吴越 楚 北汉 南汉 前蜀 后蜀 南平(荆南) 闽 吴国(902~937)是五代时十国之一。杨行密所建。 唐昭宗景福元年(892)杨行密为唐淮南节度使,据扬州。天复二年(902)受封为吴王。建都广陵(即扬州),称江都府。杨行密注意招集流亡,奖励农桑,使江淮一带社会经济有所恢复。 吴最强盛时,有今江苏、安徽、江西和湖北等省的一部分。唐天佑二年(905)杨行密死,其子杨渥继位,大权旁落。吴天祚三年(937)为南唐所灭。吴共历4主,36年。 南唐 五代十国之一。李昪所建。都金陵(今江苏南京),称江宁府。盛时疆域三十五州,约为今江西全省及安徽、江苏、福建、湖北等省的一部分。历三主,前后约三十九年。 吴自杨隆演嗣位后,大将徐温独掌大权。后梁贞明四年 (918)起,徐温养子徐知诰开始掌管杨氏政权,他进用人才,作了一些改革,收取人心,有步骤地取代杨氏。吴天祚三年(937)徐知诰废吴帝杨溥,自称皇帝,国号大齐,年号昪元。次年,改姓名为李昪,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见南唐前主李昪)。 李昪即位后,继续保境安民,不轻用兵。在相对安定的条件下,社会生产有所发展。商人以茶、丝与中原交换羊、马,又经海上与契丹贸易。与同时割据诸国相比,南唐地大力强;由于兴科举、建学校,文化也比别国昌盛。昪元七年 (943)李昪死,子李景(初名景通)继位,改名李燝(916~961),有保大、中兴、交泰三个年号。保大三年 (945),南唐乘闽内乱,出兵灭闽,俘王延政。当时,吴越出兵与南唐争地,战争的结局是:南唐得建(今福建建瓯)、汀(今福建长汀)、漳(今属福建)三州;吴越得福州(今属福建);闽旧将留从效得泉州,南唐授留从效为清源军节度使,承认其割据。保大九年,南唐乘楚内乱,派兵灭楚,马希崇降。但不久,楚国故地为周行逢所据,南唐未能巩固所占之楚地。 “都省坊”铜镜南唐保大十一年(953) 保大十三年至交泰元年(955~958),后周连续进攻南唐,李献江以北、淮以南十四州,对后周称臣,去年号,后迁都洪州,称南昌(今属江西)府,自此国力低落。 宋建隆二年(961)李死,子李煜(初名从嘉,937~ 978)继位,复都金陵。李煜善文词,工书画,知音律,但政治上昏庸。开宝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976年1月1日), 宋军攻陷金陵,李煜被俘,南唐亡。 吴越国 吴越国(907年-978年)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由钱镠所建。都城为杭州。强盛时拥有十三州疆域,约为现今浙江全省、江苏东南部和福建东北部。吴越国共有五位君主。 吴越国的历代君主 太祖武肃王钱缪,(字具美 852年-932年 在位907年-932年) 世宗文穆王钱元瓘(字明宝 887年-941年 在位932年-941年) 忠献王钱佐(字符佑 928年-947年 在位941年-947年) 忠逊王钱倧(字隆道 929年?-971年 在位947年) 忠懿王钱俶(字文徳 929年-988年 在位948年-978年) 吴越国的建立与灭亡 吴越国为五代十国时期十国之一。其创建人钱镠为杭州人,少时无赖,曾以贩盐为盗;后应募为兵,渐由偏将而升掌一州之兵。他在翦除刘汉宏、薛朗、董昌等势力的过程中,占有了两浙之地。唐昭宗天复二年(九○二年),封其为越王。九○四年,改封吴王。及朱温建梁,始封其为吴越王。吴越地域狭小,极盛时,只辖有杭、越、湖、苏、秀、婺、睦、衢、台、温、处、明、福十三州;另又设有镇海、镇东、中吴、宣德、武胜、彰武等节镇。由于地狭兵少,实力不足,因此吴越一直以效忠于中原王朝为主要军略。在唐亡之前,钱镠忠于唐朝;在朱温篡唐建梁以后,他又效忠于后梁,由是亦从后梁得到了吴越国王、诸道兵马都元帅的头衔。后唐灭梁以后,钱镠又向后唐上表称臣,不仅得到了吴越国王、天下兵马都元帅的头衔,而且还得到了玉册金印,以示恩宠。凭此,吴越便有效地防御了周边割据势力对吴越国的侵扰。时钱镠一面向中朝称臣,一面则自为小朝廷;其府署不仅称朝廷、僚属称臣,而且还自立年号,共有天宝、宝大、宝正等三个年号,直到其子钱元瓘继位,才改用中朝年号。同时,他还自行与新罗、渤海等国往来,又给他们行制册、加封爵,俨然中朝一皇帝。虽然如此,钱镠勤于政事,了解民间疾苦,如筑捍海塘等水利工程,就颇得民心。九三二年,钱镠以八十一岁高龄去世,子元瓘嗣,勤政仍有其父之风。公元九四一年,元瓘死,子弘佐、弘倧先后嗣位。九四七年,吴越将胡进思废其主倧,以其主弟钱弘俶嗣位。九七八年,钱俶(因避宋讳,去弘俶之“弘”字)上版籍于宋,吴越亡。从公元八九三年钱镠为镇海节度使算起,至灭亡前后存八十六年。 楚国,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湖南历史上唯一以湖南为中心建立的王朝,史称马楚,又称南楚、马楚国、马楚政权,长沙为王都。楚国创始人马殷,许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人。楚全盛时,辖域包括潭、衡、永、道、郴、邵、岳、朗、澧、辰、溆、连、昭、宜、全、桂、梧、贺、蒙、富、严、柳、象、容共24州,下设武安、武平、静江等5个节镇,即今湖南全境和广西大部、贵州东部和广东北部。楚自896年马殷任命节度使到951年楚国灭亡,共存世56年,在湖南历史上产生重要影响。通过战争,消灭了湖南境内割据势力,实现了湖南的统一。马殷政权时期,政治上采取“上奉天子、下抚士民”、内靖乱军、外御强藩等政策,使百姓获得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经济上,采取兴修水利、奖励农桑、发展茶业、提倡纺织、通商中原等措施,使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五代十国时期战争年表(简) [编辑本段] 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年)五月至二年五月 潞州之战 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吴天祐六年,909年) 象牙潭之战 五代后梁开平四年(910年)十二月至五年正月 柏乡之战 五代后梁乾化五年(贞明元年,915年)三月至二年二月 魏州之战 契丹神册二年(后梁贞明三年,917年)三至八月 幽州之战 五代后梁贞明四年(918年)八月至十二月 胡柳陂之战 五代后唐同光元年(后梁龙德三年,923年)五至十月 后唐灭后梁之战 五代后唐同光元年(后梁龙德三年,923年) 杨刘之战 五代后唐同光三年(925年)九至十一月 后唐灭前蜀之战 五代后唐天成三年(928年)四月至四年二月 定州之战 五代后唐清泰三年(936年)五月至闰十一月 后晋灭后唐之战 五代后晋天福八年至开运三年(契丹会同六年至九年,943—946年) 契丹灭后晋之战 五代后晋开运二年(契丹会同八年,945年)至三年 阳城、滹沱之战 五代后汉乾祐元年至二年(948—949年) 河中之战 五代后汉乾祐三年(950年)至四年正月 郭威灭后汉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元年(北汉乾祐七年,954年) 高平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二年(后蜀广政十八年,955年) 秦凤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二年(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年)十二月至四年三月 寿州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三年(南唐保大十四年,956年)至四年 紫金山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五年至六年(辽应历八年至九年,958—959年) 河北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二年冬至五年春(南唐保大十三年至中兴元年,955—958年) 后周攻南唐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三年(南唐保大十四年,956年) 六合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四年(南唐保大十五年,957年)冬至五年春 淮南之战

古称宛,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早在四五十万年前,"南召猿人"就在这里生息繁衍,战国时为楚国重邑,已是全国著名的冶铁中心。西汉时"商遍天下,冠富海内",在东汉因是光武帝刘秀发迹之地,所以又称陪京,有"南都""帝乡"之称。后历为府治。 南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培养和造就出春秋时期谋略家、"商圣"范蠡,东汉时期科学巨匠张衡,泽被后世的医圣张仲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等举世瞩目的历史人物。近代以来,南阳更是英才辈出,群星灿烂。南阳籍社会各界知名人士、专家学者和实业家遍布海内外。 南阳有许多文物古迹,医圣祠位于南阳市城东的温凉河畔,是纪念东汉末年杰出的医学家张仲景的祠庙。武侯祠位于南阳市西的卧龙岗上。汉画馆,坐落在卧龙岗上,与武侯祠比肩并峙,是我国较大的收藏汉代画像石刻的陈列馆。张衡墓位于南阳市北25公里处的小石桥村西侧。宛城遗址位于南阳市东北部。玄妙观位于南阳市西北梅溪河畔,是清末四大丛林之一(四大丛林是:北京白云观、西安八仙庵、济南长清观、南阳玄妙观)。南阳知府衙门位于南阳市民主街,曾是元、明、清、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长官主持府事和办公的地方。

  • 古代的五代十国的河南的南阳是那国?拜托各位大神
    答:玄妙观位于南阳市西北梅溪河畔,是清末四大丛林之一(四大丛林是:北京白云观、西安八仙庵、济南长清观、南阳玄妙观)。南阳知府衙门位于南阳市民主街,曾是元、明、清、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长官主持府事和办公的地方。
  • 南阳是哪个省市的城市
    答:南阳是中国河南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地处豫、鄂、陕三省交界处。南阳市总面积26,60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000万人。南阳市历史悠久,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南阳地区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距今约4,500年前的夏朝时期,南阳曾是夏朝的一个重要...
  • 楚国是现在的哪里
    答:古代楚国大致为现在的湖南、湖北全部、重庆、河南、安徽、江苏、江西部分地方。楚国国都郢,在今天荆州,后迫于秦,迁陈和寿春。楚国(公元前1115年—公元前223年)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国君为芈姓、熊氏。周成王时期,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西周初年,荆人的残部主要是季连的芈姓...
  • 姓氏“邓”的由来
    答:邓姓源于邓国(今邓州市),是因国而得姓。邓国始受封于殷商时期,邓国立国之君是商朝高宗武丁的叔父曼。最早记述黄帝至春秋时期列国诸侯大夫的氏姓、世系的著作《世本》说:“邓为曼姓。”邓姓还有一个来源,即李姓改邓姓。据湖南安化《邓氏族谱》说,南唐后主李煜曾封其第八子李从镒为邓王,南唐覆...
  • 从秦朝到清朝各个朝的都城
    答:1、秦都咸阳(今陕西咸阳)2、西汉都长安(今陕西西安)。3、新朝都长安(今陕西西安)。4、东汉都洛阳(今河南洛阳),汉末迁都许昌(今河南许昌)。洛阳、许昌、邺城、长安、谯号曰五都。5、三国:魏都洛阳(今河南洛阳),陪都许昌(今河南许昌),吴都建业(今江苏南京),蜀都成都(今四川成都)...
  • 求中国古代所有帝都
    答:北周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北齐都邺(今河南省安阳市)。隋都大兴(今陕西省西安市),东都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唐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东都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 武周迁都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五代---后梁都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 后迁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后唐都洛阳(今...
  • 邓姓的由来
    答:武丁占领当今河南省的地区,在汉水、淮河之间分封了很多小侯国。武丁封其叔曼季于现在的河南省南阳市附近,称其地为邓。曼季立国于颍川昭陵之间,国名为邓国。因此,曼季是邓姓的远古始祖。(邓国的地方在今河南省南阳市,秦以后叫邓县,属南阳郡,隋改郡为州,邓县所在的地方叫邓州。)进入春秋后...
  • 河南省南阳市唐河有什么历史吗
    答:泌州。五代十国时,县属泌州。宋代属唐州。金沿宋制。元代废湖阳县入泌阳县仍属唐州。明清降唐州为唐县,属南阳府。民国13年改作为唐河县,属汝阳道,后属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1947—1948年境内设唐河(北)、唐南、唐西3县。1949年3月"三唐"合并为唐河县,属河南省南阳行政区。
  • 探寻姓氏"邓"的来历及祖居地的变迁
    答:据《安化邓氏谱序》所载,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后主李煜的第8子李从镒,受封为邓王。公元975年南唐为北宋所灭后,宋太宗下令缉拿南唐宗室,李从镒之子李天和出逃,以父亲封地为氏,其后世子孙遂称邓氏。(一)、邓姓源于邓国1.受姓始祖:曼季 《姓氏急救篇注》说:“邓,古国名,本曼姓,其后称邓氏。以国为姓,是为得...
  • 中国历史上的六大“南都”:有你的家乡吗?
    答:由于汉光武帝刘秀起兵于此,并娶了南阳有名的美女阴丽华为皇后,刘秀的二十八员大将故乡大部分在南阳,南阳发展成为仅次于东汉首都洛阳的全国第二大城市。除了今河南省的南阳市,历史上还有五个比较知名的“南都”。一 首先,许昌,又称莲城,位于河南省中部。在三国这一历史阶段,公元1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