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经过了多少次破坏?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1
近年来长城遭到了哪些破坏?

长城之忧:只剩下2500公里

“据史料记载,长城全长约6300公里,所以叫万里长城。但据我们最新的调查显示,明长城墙体和遗址总长已不超过2500公里。”中国长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董耀会惋惜地说,“现在的明长城,有较好墙体的部分已不到五分之一,有明显可见遗址的可能已不足三分之一,在一些自然条件恶劣或政府管理松散的地方,长城实际上已经消失殆尽了。

在长城保护过程中,专家们往往会听到一种声音:“长城不是很坚固吗?我昨天还跟家人一起参观了呢!”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长城学会名誉会长罗哲文痛心地说:“正因为长城的长,许多问题才被忽视了。人们看到保存完好的北京八达岭长城,认为其他地方即使不如八达岭也差不多少。如果这种观念不纠正,今后我们的长城很可能只留下几个雄伟的‘点’,而广大的地方很可能因为不受重视、得不到保护而不复存在。”

在北京,北京建筑工程设计院曾组织人员在今年3月对平谷、密云、怀柔、昌平、门头沟等地辖区内的696公里长城进行实地测绘,测绘人员发现,北京段长城有三成损坏严重。

在陕西,由于长城大部分建在山间或大漠之中,经过千百年的风吹日晒和雨水侵蚀,许多土墙已经坍塌消失。榆林是我国历代修筑长城比较早比较多的地区,有战国、秦、隋、明几个历史时期的长城。境内的明长城东起府谷的黄甫川、西至定边的花马池,沿途有819座守护壕墙、崖塞、780座小墩、15座边墩、36座营堡,其中镇北台是万里长城上最大的军事了望台。如此雄浑的建筑,经过多年的自然损害和人为破坏,现仅存遗址88个点,战国及明长城遗迹虽多,但80%的长城墙体已被风沙埋压。今年9月,记者沿榆林到定边的高速公路走了一段,公路两旁的长城遗迹断断续续,许多地方根本看不到长城的具体走向,只有登上尚存的烽燧遗址远眺,长城的痕迹才依稀显现。

在甘肃,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杨惠福介绍,甘肃境内珍贵的战国时代长城本来有600公里左右,但现在,从墙体到城基全部计算在内只有300公里,而2200公里的汉代长城只能看到1000公里,1400公里的明代长城也只剩下1000公里。而在一些不便于筑墙的山地,长城还以烽燧的形式体现,形成烽燧线。目前在甘肃境内已发现的烽燧有1334座。

在宁夏,通过初步调查和卫星遥感观测,宁夏境内长城总长约1507公里,其中可见墙体的只有506公里。这些长城分布在6万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城障、关隘、烽燧、墩台、壕堑、营池、寨堡等与长城有关的建筑星罗棋布。保存至今的营堡有282座、城台有706座、墩台有1065座。

宁夏文物局原副局长周兴华向记者讲述了一段50年前的往事:他上中学时,老师常常带他们在长城边上活动。那时的长城既高又宽,烽火台尤其雄伟壮观。不久,一条新路穿境而过并且修在了长城上面,从此,长城的壮观景象只能留在他的记忆里了。(记者 陈宗立 庄电一 杨永林 通讯员 董城)

长城之识:要有大中华文化视野

为了保护好长城,当前对长城的认识和定位应该有一个全面更新。内蒙古文物局局长刘兆和对记者说,过去一提起长城,就认为是地处中原的汉族为了抵御北方外族入侵而修筑的防御工事。其实,中国的长城是一个集合概念,它是中华各民族共同融合成长、共同维护国家统一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民族包括汉族、少数民族共同完成的世界 文化奇迹。

中国的长城最早是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修建的,汉族在修,同时少数民族也在修,是政权与政权之间的界线。

刘兆和认为,中国历史上强盛、开放的朝代从来不修长城,比如唐朝、元朝、清朝。它从一个侧面说明,长城是古代生活在中国版图上的各民族以及当时政权之间的象征性分界线。

一些内蒙古的学者研究认为,长城也是古代各民族相互依存的联络线,历朝历代长城的变迁,正反映了各民族在交流和纷争中不断融合发展的历史进程。

刘兆和说,用大中华的文化视野解读“长城”,有利于长城在国际上的宣传,也有利于我国各民族从心理上亲近长城,更大范围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护、保护长城的积极性。(记者高平)


长城之殇:破坏源于天灾人祸

万里长城正在缩短,一个重要原因是自然破坏。荒漠化等区域生态问题是长城保护面临的严重威胁。专家指出,目前长城分布的区域主要是干旱荒漠区、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这些都是中国荒漠化危害及影响最严重的地区。许多地方,长城常年遭受自然吞噬风化,濒临倒塌而无人修缮。例如内蒙古地区,由于当地风沙大、雨雪、水土流失、山 体滑坡和地震等灾害较多,给长城造成了极大危害。包头、固阳的秦长城曾在1995年的包头地震中破损严重。

同时,由于很多长城分布在草原和戈壁深处,一般的交通工具很难进去,给长城普查和保护带来相当大的难度。今年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北部,考古工作者新发现了一段汉代长城,长城由59座烽燧和土墙连绵组成,长达百里,是西汉时期汉武帝在居延设立都尉后,在修复秦长城的基础上加修的汉代长城。这是近年来我国长城遗迹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但是这个地区杳无人烟,很少有人能进去。

自然的破坏是导致长城衰老的重要因素,但是人为的破坏要远甚于此。随着人口的迅速增加、各类建设项目的大量上马和地方经济的盲目发展,人类对长城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和残酷的破坏。

77岁的岳邦湖老先生是原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长城考古专家。他指出,对长城的破坏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有风蚀、暴雨和洪水冲刷以及地震坍塌等。人为因素,一是建设性破坏,如修公路、修铁路、建民房等,这种破坏最厉害,往往直接推倒墙体;二是取土,多年以来,长城因其“年岁”较长被当地人挖去用作上等肥料;三是牛羊等牲畜践踏;四是在城墙上挖洞,用以避雨、避寒,或者在墙下挖洞修水渠。在对长城的破坏中,人为因素远大于自然因素,这是最让人痛心的。

对长城的人为破坏,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宁夏文物局原副局长周兴华告诉记者,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宁夏农村常常挖长城造田或把长城土当作肥料铺洒到农田里,许多农民认为长城土有肥力,可以压碱。后来,又有人随意在长城上取土、掏洞、修窑、建库房。到了最近二三十年,各类建设性破坏事件迅速上升。在建工厂、修公路、拓开发区、改造城市中,就有不少是以破坏长城为代价的!

仅2005年一年的时间内,宁夏就发生多起损毁长城的事件,其中被媒体曝光的就有十多起,而今年又连续发生多起。2006年9月,某单位在宁夏中卫市境内施工时,擅自将一段长城挖开近200米的豁口。当有关人员接到群众举报后,施工方感觉事态严重,又擅自用推土机将豁口堵上,并在上面插上蒿草,企图掩盖证据。结果,对长城造成二次破坏,原来的长城被彻底弄得面目全非。

无独有偶,记者在宁夏南部彭阳县的长城塬采访时,当地一位知情者干脆指着脚下的石子路告诉记者说,你站的这条路,就压在秦长城上!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张怀武曾指出:“在长城上私建庙宇、乱搭乱建,以长城为院墙、羊圈、厕所或在长城上掏洞居住、储物的情况,不胜枚举。”

长城是跨越多个省份的不可移动性文物,在对各地长城现状的考察中,我们发现了许多人类对长城的触目惊心的破坏:

2002年,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县修公路向农民征石头,农民找不着,索性上山把长城拆了,以15元一拖拉机的价格,把1000多里的长城砖卖给了建筑商。如今那里的长城连地基都不复存在,永远地消失了。

宁蒙交界的贺兰山三关口长城,由于毗邻采石场,经营者为通行方便,不惜在长城上打开豁口,让拉运石头的车辆在长城上穿行,采石的挖掘机甚至开到了长城上面。

宁夏中卫城北龙公庙附近有一段保存良好的长城。有人竟在距长城只有几百米远的地方挖湖蓄水。结果2005年湖水暴涨,水漫长城,三四百米的墙体坍塌。

2003年4月,陕西省定边县的三家施工单位在修建公路时,在长城上分别撕开了三个30-40米宽的大豁口。此处长城原来高约4米左右,城墙厚度约5-6米,是保存较好的夯土遗迹。三个大豁口一下子就破坏了105米长城,使这段明长城遗址遭到了毁灭性破坏。事件发生后,陕西省文物局迅速派人到现场调查,并对三家施工单位各罚款50万元。150万元罚款的确是个大数字,但对破坏了的国宝长城来说,即使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呢?

还有一种让人哭笑不得的情况。近年来,由于保护长城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一些地方政府和个人开始修复长城,但这种修复往往没有经过科学论证,画蛇添足,对长城造成了另一种不可恢复的破坏。陕西省府谷县麻镇残存有一段土夯长城的墩台,2005年,当地一位老人发起了修复长城墩台的募集活动,获得8万元资金,修复了一处明代成化年间的夯土长城墩台遗址,这个新墩台一部分用旧砖,一部分用红砖,都被青色涂料覆盖,与下面残存的黄色夯土极不协调,严重破坏了古长城。

宁夏文物局副局长卫忠告诉记者,曾有一个民营企业家,在未经自治区文物部门批准的情况下,擅自用新砖包砌了两公里长城,进行旅游开发。结果,崭新的砖砌结构,给这段在当地有“小龙头”之称的古长城造成了灾难性破坏,他投资的800万元也血本无归。而这个“狗尾续貂”的“杰作”,至今没有拆除。

长城之殇:破坏源于天灾人祸

万里长城正在缩短,一个重要原因是自然破坏。荒漠化等区域生态问题是长城保护面临的严重威胁。专家指出,目前长城分布的区域主要是干旱荒漠区、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这些都是中国荒漠化危害及影响最严重的地区。许多地方,长城常年遭受自然吞噬风化,濒临倒塌而无人修缮。例如内蒙古地区,由于当地风沙大、雨雪、水土流失、山 体滑坡和地震等灾害较多,给长城造成了极大危害。包头、固阳的秦长城曾在1995年的包头地震中破损严重。

同时,由于很多长城分布在草原和戈壁深处,一般的交通工具很难进去,给长城普查和保护带来相当大的难度。今年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北部,考古工作者新发现了一段汉代长城,长城由59座烽燧和土墙连绵组成,长达百里,是西汉时期汉武帝在居延设立都尉后,在修复秦长城的基础上加修的汉代长城。这是近年来我国长城遗迹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但是这个地区杳无人烟,很少有人能进去。

自然的破坏是导致长城衰老的重要因素,但是人为的破坏要远甚于此。随着人口的迅速增加、各类建设项目的大量上马和地方经济的盲目发展,人类对长城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和残酷的破坏。

77岁的岳邦湖老先生是原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长城考古专家。他指出,对长城的破坏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有风蚀、暴雨和洪水冲刷以及地震坍塌等。人为因素,一是建设性破坏,如修公路、修铁路、建民房等,这种破坏最厉害,往往直接推倒墙体;二是取土,多年以来,长城因其“年岁”较长被当地人挖去用作上等肥料;三是牛羊等牲畜践踏;四是在城墙上挖洞,用以避雨、避寒,或者在墙下挖洞修水渠。在对长城的破坏中,人为因素远大于自然因素,这是最让人痛心的。

对长城的人为破坏,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宁夏文物局原副局长周兴华告诉记者,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宁夏农村常常挖长城造田或把长城土当作肥料铺洒到农田里,许多农民认为长城土有肥力,可以压碱。后来,又有人随意在长城上取土、掏洞、修窑、建库房。到了最近二三十年,各类建设性破坏事件迅速上升。在建工厂、修公路、拓开发区、改造城市中,就有不少是以破坏长城为代价的!

仅2005年一年的时间内,宁夏就发生多起损毁长城的事件,其中被媒体曝光的就有十多起,而今年又连续发生多起。2006年9月,某单位在宁夏中卫市境内施工时,擅自将一段长城挖开近200米的豁口。当有关人员接到群众举报后,施工方感觉事态严重,又擅自用推土机将豁口堵上,并在上面插上蒿草,企图掩盖证据。结果,对长城造成二次破坏,原来的长城被彻底弄得面目全非。

无独有偶,记者在宁夏南部彭阳县的长城塬采访时,当地一位知情者干脆指着脚下的石子路告诉记者说,你站的这条路,就压在秦长城上!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张怀武曾指出:“在长城上私建庙宇、乱搭乱建,以长城为院墙、羊圈、厕所或在长城上掏洞居住、储物的情况,不胜枚举。”

长城是跨越多个省份的不可移动性文物,在对各地长城现状的考察中,我们发现了许多人类对长城的触目惊心的破坏:

2002年,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县修公路向农民征石头,农民找不着,索性上山把长城拆了,以15元一拖拉机的价格,把1000多里的长城砖卖给了建筑商。如今那里的长城连地基都不复存在,永远地消失了。

宁蒙交界的贺兰山三关口长城,由于毗邻采石场,经营者为通行方便,不惜在长城上打开豁口,让拉运石头的车辆在长城上穿行,采石的挖掘机甚至开到了长城上面。

宁夏中卫城北龙公庙附近有一段保存良好的长城。有人竟在距长城只有几百米远的地方挖湖蓄水。结果2005年湖水暴涨,水漫长城,三四百米的墙体坍塌。

2003年4月,陕西省定边县的三家施工单位在修建公路时,在长城上分别撕开了三个30-40米宽的大豁口。此处长城原来高约4米左右,城墙厚度约5-6米,是保存较好的夯土遗迹。三个大豁口一下子就破坏了105米长城,使这段明长城遗址遭到了毁灭性破坏。事件发生后,陕西省文物局迅速派人到现场调查,并对三家施工单位各罚款50万元。150万元罚款的确是个大数字,但对破坏了的国宝长城来说,即使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呢?

还有一种让人哭笑不得的情况。近年来,由于保护长城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一些地方政府和个人开始修复长城,但这种修复往往没有经过科学论证,画蛇添足,对长城造成了另一种不可恢复的破坏。陕西省府谷县麻镇残存有一段土夯长城的墩台,2005年,当地一位老人发起了修复长城墩台的募集活动,获得8万元资金,修复了一处明代成化年间的夯土长城墩台遗址,这个新墩台一部分用旧砖,一部分用红砖,都被青色涂料覆盖,与下面残存的黄色夯土极不协调,严重破坏了古长城。

宁夏文物局副局长卫忠告诉记者,曾有一个民营企业家,在未经自治区文物部门批准的情况下,擅自用新砖包砌了两公里长城,进行旅游开发。结果,崭新的砖砌结构,给这段在当地有“小龙头”之称的古长城造成了灾难性破坏,他投资的800万元也血本无归。而这个“狗尾续貂”的“杰作”,至今没有拆除

据史料记载,长城全长约6300公里,所以叫万里长城。但据我们最新的调查显示,明长城墙体和遗址总长已不超过2500公里。”中国长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董耀会惋惜地说,“现在的明长城,有较好墙体的部分已不到五分之一,有明显可见遗址的可能已不足三分之一,在一些自然条件恶劣或政府管理松散的地方,长城实际上已经消失殆尽了。

在长城保护过程中,专家们往往会听到一种声音:“长城不是很坚固吗?我昨天还跟家人一起参观了呢!”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长城学会名誉会长罗哲文痛心地说:“正因为长城的长,许多问题才被忽视了。人们看到保存完好的北京八达岭长城,认为其他地方即使不如八达岭也差不多少。如果这种观念不纠正,今后我们的长城很可能只留下几个雄伟的‘点’,而广大的地方很可能因为不受重视、得不到保护而不复存在。”

在北京,北京建筑工程设计院曾组织人员在今年3月对平谷、密云、怀柔、昌平、门头沟等地辖区内的696公里长城进行实地测绘,测绘人员发现,北京段长城有三成损坏严重。

在陕西,由于长城大部分建在山间或大漠之中,经过千百年的风吹日晒和雨水侵蚀,许多土墙已经坍塌消失。榆林是我国历代修筑长城比较早比较多的地区,有战国、秦、隋、明几个历史时期的长城。境内的明长城东起府谷的黄甫川、西至定边的花马池,沿途有819座守护壕墙、崖塞、780座小墩、15座边墩、36座营堡,其中镇北台是万里长城上最大的军事了望台。如此雄浑的建筑,经过多年的自然损害和人为破坏,现仅存遗址88个点,战国及明长城遗迹虽多,但80%的长城墙体已被风沙埋压。今年9月,记者沿榆林到定边的高速公路走了一段,公路两旁的长城遗迹断断续续,许多地方根本看不到长城的具体走向,只有登上尚存的烽燧遗址远眺,长城的痕迹才依稀显现。

在甘肃,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杨惠福介绍,甘肃境内珍贵的战国时代长城本来有600公里左右,但现在,从墙体到城基全部计算在内只有300公里,而2200公里的汉代长城只能看到1000公里,1400公里的明代长城也只剩下1000公里。而在一些不便于筑墙的山地,长城还以烽燧的形式体现,形成烽燧线。目前在甘肃境内已发现的烽燧有1334座。

在宁夏,通过初步调查和卫星遥感观测,宁夏境内长城总长约1507公里,其中可见墙体的只有506公里。这些长城分布在6万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城障、关隘、烽燧、墩台、壕堑、营池、寨堡等与长城有关的建筑星罗棋布。保存至今的营堡有282座、城台有706座、墩台有1065座。

宁夏文物局原副局长周兴华向记者讲述了一段50年前的往事:他上中学时,老师常常带他们在长城边上活动。那时的长城既高又宽,烽火台尤其雄伟壮观。不久,一条新路穿境而过并且修在了长城上面,从此,长城的壮观景象只能留在他的记忆里了。(记者 陈宗立 庄电一 杨永林 通讯员 董城)

长城之识:要有大中华文化视野

为了保护好长城,当前对长城的认识和定位应该有一个全面更新。内蒙古文物局局长刘兆和对记者说,过去一提起长城,就认为是地处中原的汉族为了抵御北方外族入侵而修筑的防御工事。其实,中国的长城是一个集合概念,它是中华各民族共同融合成长、共同维护国家统一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民族包括汉族、少数民族共同完成的世界 文化奇迹。

中国的长城最早是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修建的,汉族在修,同时少数民族也在修,是政权与政权之间的界线。

刘兆和认为,中国历史上强盛、开放的朝代从来不修长城,比如唐朝、元朝、清朝。它从一个侧面说明,长城是古代生活在中国版图上的各民族以及当时政权之间的象征性分界线。

一些内蒙古的学者研究认为,长城也是古代各民族相互依存的联络线,历朝历代长城的变迁,正反映了各民族在交流和纷争中不断融合发展的历史进程。

刘兆和说,用大中华的文化视野解读“长城”,有利于长城在国际上的宣传,也有利于我国各民族从心理上亲近长城,更大范围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护、保护长城的积极性。(记者高平)

长城之殇:破坏源于天灾人祸

万里长城正在缩短,一个重要原因是自然破坏。荒漠化等区域生态问题是长城保护面临的严重威胁。专家指出,目前长城分布的区域主要是干旱荒漠区、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这些都是中国荒漠化危害及影响最严重的地区。许多地方,长城常年遭受自然吞噬风化,濒临倒塌而无人修缮。例如内蒙古地区,由于当地风沙大、雨雪、水土流失、山 体滑坡和地震等灾害较多,给长城造成了极大危害。包头、固阳的秦长城曾在1995年的包头地震中破损严重。

同时,由于很多长城分布在草原和戈壁深处,一般的交通工具很难进去,给长城普查和保护带来相当大的难度。今年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北部,考古工作者新发现了一段汉代长城,长城由59座烽燧和土墙连绵组成,长达百里,是西汉时期汉武帝在居延设立都尉后,在修复秦长城的基础上加修的汉代长城。这是近年来我国长城遗迹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但是这个地区杳无人烟,很少有人能进去。

自然的破坏是导致长城衰老的重要因素,但是人为的破坏要远甚于此。随着人口的迅速增加、各类建设项目的大量上马和地方经济的盲目发展,人类对长城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和残酷的破坏。

77岁的岳邦湖老先生是原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长城考古专家。他指出,对长城的破坏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有风蚀、暴雨和洪水冲刷以及地震坍塌等。人为因素,一是建设性破坏,如修公路、修铁路、建民房等,这种破坏最厉害,往往直接推倒墙体;二是取土,多年以来,长城因其“年岁”较长被当地人挖去用作上等肥料;三是牛羊等牲畜践踏;四是在城墙上挖洞,用以避雨、避寒,或者在墙下挖洞修水渠。在对长城的破坏中,人为因素远大于自然因素,这是最让人痛心的。

对长城的人为破坏,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宁夏文物局原副局长周兴华告诉记者,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宁夏农村常常挖长城造田或把长城土当作肥料铺洒到农田里,许多农民认为长城土有肥力,可以压碱。后来,又有人随意在长城上取土、掏洞、修窑、建库房。到了最近二三十年,各类建设性破坏事件迅速上升。在建工厂、修公路、拓开发区、改造城市中,就有不少是以破坏长城为代价的!

仅2005年一年的时间内,宁夏就发生多起损毁长城的事件,其中被媒体曝光的就有十多起,而今年又连续发生多起。2006年9月,某单位在宁夏中卫市境内施工时,擅自将一段长城挖开近200米的豁口。当有关人员接到群众举报后,施工方感觉事态严重,又擅自用推土机将豁口堵上,并在上面插上蒿草,企图掩盖证据。结果,对长城造成二次破坏,原来的长城被彻底弄得面目全非。

无独有偶,记者在宁夏南部彭阳县的长城塬采访时,当地一位知情者干脆指着脚下的石子路告诉记者说,你站的这条路,就压在秦长城上!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张怀武曾指出:“在长城上私建庙宇、乱搭乱建,以长城为院墙、羊圈、厕所或在长城上掏洞居住、储物的情况,不胜枚举。”

长城是跨越多个省份的不可移动性文物,在对各地长城现状的考察中,我们发现了许多人类对长城的触目惊心的破坏:

2002年,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县修公路向农民征石头,农民找不着,索性上山把长城拆了,以15元一拖拉机的价格,把1000多里的长城砖卖给了建筑商。如今那里的长城连地基都不复存在,永远地消失了。

宁蒙交界的贺兰山三关口长城,由于毗邻采石场,经营者为通行方便,不惜在长城上打开豁口,让拉运石头的车辆在长城上穿行,采石的挖掘机甚至开到了长城上面。

宁夏中卫城北龙公庙附近有一段保存良好的长城。有人竟在距长城只有几百米远的地方挖湖蓄水。结果2005年湖水暴涨,水漫长城,三四百米的墙体坍塌。

2003年4月,陕西省定边县的三家施工单位在修建公路时,在长城上分别撕开了三个30-40米宽的大豁口。此处长城原来高约4米左右,城墙厚度约5-6米,是保存较好的夯土遗迹。三个大豁口一下子就破坏了105米长城,使这段明长城遗址遭到了毁灭性破坏。事件发生后,陕西省文物局迅速派人到现场调查,并对三家施工单位各罚款50万元。150万元罚款的确是个大数字,但对破坏了的国宝长城来说,即使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呢?

还有一种让人哭笑不得的情况。近年来,由于保护长城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一些地方政府和个人开始修复长城,但这种修复往往没有经过科学论证,画蛇添足,对长城造成了另一种不可恢复的破坏。陕西省府谷县麻镇残存有一段土夯长城的墩台,2005年,当地一位老人发起了修复长城墩台的募集活动,获得8万元资金,修复了一处明代成化年间的夯土长城墩台遗址,这个新墩台一部分用旧砖,一部分用红砖,都被青色涂料覆盖,与下面残存的黄色夯土极不协调,严重破坏了古长城。

宁夏文物局副局长卫忠告诉记者,曾有一个民营企业家,在未经自治区文物部门批准的情况下,擅自用新砖包砌了两公里长城,进行旅游开发。结果,崭新的砖砌结构,给这段在当地有“小龙头”之称的古长城造成了灾难性破坏,他投资的800万元也血本无归。而这个“狗尾续貂”的“杰作”,至今没有拆除。

据史料记载,长城全长约6300公里,所以叫万里长城。但据我们最新的调查显示,明长城墙体和遗址总长已不超过2500公里。”中国长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董耀会惋惜地说,“现在的明长城,有较好墙体的部分已不到五分之一,有明显可见遗址的可能已不足三分之一,在一些自然条件恶劣或政府管理松散的地方,长城实际上已经消失殆尽了。
在长城保护过程中,专家们往往会听到一种声音:“长城不是很坚固吗?我昨天还跟家人一起参观了呢!”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长城学会名誉会长罗哲文痛心地说:“正因为长城的长,许多问题才被忽视了。人们看到保存完好的北京八达岭长城,认为其他地方即使不如八达岭也差不多少。如果这种观念不纠正,今后我们的长城很可能只留下几个雄伟的‘点’,而广大的地方很可能因为不受重视、得不到保护而不复存在。”
在北京,北京建筑工程设计院曾组织人员在今年3月对平谷、密云、怀柔、昌平、门头沟等地辖区内的696公里长城进行实地测绘,测绘人员发现,北京段长城有三成损坏严重。
在陕西,由于长城大部分建在山间或大漠之中,经过千百年的风吹日晒和雨水侵蚀,许多土墙已经坍塌消失。榆林是我国历代修筑长城比较早比较多的地区,有战国、秦、隋、明几个历史时期的长城。境内的明长城东起府谷的黄甫川、西至定边的花马池,沿途有819座守护壕墙、崖塞、780座小墩、15座边墩、36座营堡,其中镇北台是万里长城上最大的军事了望台。如此雄浑的建筑,经过多年的自然损害和人为破坏,现仅存遗址88个点,战国及明长城遗迹虽多,但80%的长城墙体已被风沙埋压。今年9月,记者沿榆林到定边的高速公路走了一段,公路两旁的长城遗迹断断续续,许多地方根本看不到长城的具体走向,只有登上尚存的烽燧遗址远眺,长城的痕迹才依稀显现。
在甘肃,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杨惠福介绍,甘肃境内珍贵的战国时代长城本来有600公里左右,但现在,从墙体到城基全部计算在内只有300公里,而2200公里的汉代长城只能看到1000公里,1400公里的明代长城也只剩下1000公里。而在一些不便于筑墙的山地,长城还以烽燧的形式体现,形成烽燧线。目前在甘肃境内已发现的烽燧有1334座。
在宁夏,通过初步调查和卫星遥感观测,宁夏境内长城总长约1507公里,其中可见墙体的只有506公里。这些长城分布在6万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城障、关隘、烽燧、墩台、壕堑、营池、寨堡等与长城有关的建筑星罗棋布。保存至今的营堡有282座、城台有706座、墩台有1065座。
宁夏文物局原副局长周兴华向记者讲述了一段50年前的往事:他上中学时,老师常常带他们在长城边上活动。那时的长城既高又宽,烽火台尤其雄伟壮观。不久,一条新路穿境而过并且修在了长城上面,从此,长城的壮观景象只能留在他的记忆里了。(记者 陈宗立 庄电一 杨永林 通讯员 董城)
长城之识:要有大中华文化视野
为了保护好长城,当前对长城的认识和定位应该有一个全面更新。内蒙古文物局局长刘兆和对记者说,过去一提起长城,就认为是地处中原的汉族为了抵御北方外族入侵而修筑的防御工事。其实,中国的长城是一个集合概念,它是中华各民族共同融合成长、共同维护国家统一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民族包括汉族、少数民族共同完成的世界 文化奇迹。
中国的长城最早是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修建的,汉族在修,同时少数民族也在修,是政权与政权之间的界线。
刘兆和认为,中国历史上强盛、开放的朝代从来不修长城,比如唐朝、元朝、清朝。它从一个侧面说明,长城是古代生活在中国版图上的各民族以及当时政权之间的象征性分界线。
一些内蒙古的学者研究认为,长城也是古代各民族相互依存的联络线,历朝历代长城的变迁,正反映了各民族在交流和纷争中不断融合发展的历史进程。
刘兆和说,用大中华的文化视野解读“长城”,有利于长城在国际上的宣传,也有利于我国各民族从心理上亲近长城,更大范围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护、保护长城的积极性。(记者高平)
长城之殇:破坏源于天灾人祸
万里长城正在缩短,一个重要原因是自然破坏。荒漠化等区域生态问题是长城保护面临的严重威胁。专家指出,目前长城分布的区域主要是干旱荒漠区、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这些都是中国荒漠化危害及影响最严重的地区。许多地方,长城常年遭受自然吞噬风化,濒临倒塌而无人修缮。例如内蒙古地区,由于当地风沙大、雨雪、水土流失、山 体滑坡和地震等灾害较多,给长城造成了极大危害。包头、固阳的秦长城曾在1995年的包头地震中破损严重。
同时,由于很多长城分布在草原和戈壁深处,一般的交通工具很难进去,给长城普查和保护带来相当大的难度。今年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北部,考古工作者新发现了一段汉代长城,长城由59座烽燧和土墙连绵组成,长达百里,是西汉时期汉武帝在居延设立都尉后,在修复秦长城的基础上加修的汉代长城。这是近年来我国长城遗迹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但是这个地区杳无人烟,很少有人能进去。
自然的破坏是导致长城衰老的重要因素,但是人为的破坏要远甚于此。随着人口的迅速增加、各类建设项目的大量上马和地方经济的盲目发展,人类对长城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和残酷的破坏。
77岁的岳邦湖老先生是原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长城考古专家。他指出,对长城的破坏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有风蚀、暴雨和洪水冲刷以及地震坍塌等。人为因素,一是建设性破坏,如修公路、修铁路、建民房等,这种破坏最厉害,往往直接推倒墙体;二是取土,多年以来,长城因其“年岁”较长被当地人挖去用作上等肥料;三是牛羊等牲畜践踏;四是在城墙上挖洞,用以避雨、避寒,或者在墙下挖洞修水渠。在对长城的破坏中,人为因素远大于自然因素,这是最让人痛心的。
对长城的人为破坏,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宁夏文物局原副局长周兴华告诉记者,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宁夏农村常常挖长城造田或把长城土当作肥料铺洒到农田里,许多农民认为长城土有肥力,可以压碱。后来,又有人随意在长城上取土、掏洞、修窑、建库房。到了最近二三十年,各类建设性破坏事件迅速上升。在建工厂、修公路、拓开发区、改造城市中,就有不少是以破坏长城为代价的!
仅2005年一年的时间内,宁夏就发生多起损毁长城的事件,其中被媒体曝光的就有十多起,而今年又连续发生多起。2006年9月,某单位在宁夏中卫市境内施工时,擅自将一段长城挖开近200米的豁口。当有关人员接到群众举报后,施工方感觉事态严重,又擅自用推土机将豁口堵上,并在上面插上蒿草,企图掩盖证据。结果,对长城造成二次破坏,原来的长城被彻底弄得面目全非。
无独有偶,记者在宁夏南部彭阳县的长城塬采访时,当地一位知情者干脆指着脚下的石子路告诉记者说,你站的这条路,就压在秦长城上!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张怀武曾指出:“在长城上私建庙宇、乱搭乱建,以长城为院墙、羊圈、厕所或在长城上掏洞居住、储物的情况,不胜枚举。”
长城是跨越多个省份的不可移动性文物,在对各地长城现状的考察中,我们发现了许多人类对长城的触目惊心的破坏:
2002年,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县修公路向农民征石头,农民找不着,索性上山把长城拆了,以15元一拖拉机的价格,把1000多里的长城砖卖给了建筑商。如今那里的长城连地基都不复存在,永远地消失了。
宁蒙交界的贺兰山三关口长城,由于毗邻采石场,经营者为通行方便,不惜在长城上打开豁口,让拉运石头的车辆在长城上穿行,采石的挖掘机甚至开到了长城上面。
宁夏中卫城北龙公庙附近有一段保存良好的长城。有人竟在距长城只有几百米远的地方挖湖蓄水。结果2005年湖水暴涨,水漫长城,三四百米的墙体坍塌。
2003年4月,陕西省定边县的三家施工单位在修建公路时,在长城上分别撕开了三个30-40米宽的大豁口。此处长城原来高约4米左右,城墙厚度约5-6米,是保存较好的夯土遗迹。三个大豁口一下子就破坏了105米长城,使这段明长城遗址遭到了毁灭性破坏。事件发生后,陕西省文物局迅速派人到现场调查,并对三家施工单位各罚款50万元。150万元罚款的确是个大数字,但对破坏了的国宝长城来说,即使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呢?
还有一种让人哭笑不得的情况。近年来,由于保护长城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一些地方政府和个人开始修复长城,但这种修复往往没有经过科学论证,画蛇添足,对长城造成了另一种不可恢复的破坏。陕西省府谷县麻镇残存有一段土夯长城的墩台,2005年,当地一位老人发起了修复长城墩台的募集活动,获得8万元资金,修复了一处明代成化年间的夯土长城墩台遗址,这个新墩台一部分用旧砖,一部分用红砖,都被青色涂料覆盖,与下面残存的黄色夯土极不协调,严重破坏了古长城。
宁夏文物局副局长卫忠告诉记者,曾有一个民营企业家,在未经自治区文物部门批准的情况下,擅自用新砖包砌了两公里长城,进行旅游开发。结果,崭新的砖砌结构,给这段在当地有“小龙头”之称的古长城造成了灾难性破坏,他投资的800万元也血本无归。而这个“狗尾续貂”的“杰作”,至今没有拆除。

两次。一次被你破坏的,一次被他破坏的

  • 长城经过了多少次破坏?
    答:结果,对长城造成二次破坏,原来的长城被彻底弄得面目全非。 无独有偶,记者在宁夏南部彭阳县的长城塬采访时,当地一位知情者干脆指着脚下的石子路告诉记者说,你站的这条路,就压在秦长城上!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张怀武曾指出:“在长城上私建庙宇、乱搭乱建,以长城为院墙、羊圈、厕所或在长城上...
  • 长城的历史
    答:三是促进边境地区的开发和建设.万里长城不仅保护了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免遭匈奴之破坏,而且对边境地区的开发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秦代在长城沿线设置陇西,北地,上郡,九原,云中,雁门,代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等12郡,有些郡的辖境远出长城之外.这些地区在长城的庇护之下,人民得以安居乐业,土地得到开发,农业生...
  • 关于长城人为和自然破坏的资料.
    答:然而,令人心痛的是,这些曾被专家们称为“长城博物馆”的古长城遗址,多年来由于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许多城段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中卫县为建设引水桥、煤矿和铁路推平了一段古长城;灵武至陶乐的公路切断了长城;惠农县红果子镇修建盘山公路也造成沿途长城被毁……一段一段的长城被弄“丢了”,只...
  • 从西周到明朝,长城经历了哪些变化?
    答:虽屡遭破坏却依然能看出其当年的雄伟,其中尤以榆林至神木一段保存最为完好。
  • 长城被破坏的情况
    答:长城的破坏史与长城的修造史一样悠久。这是符合世间法则的,既然是缘起于战争,亦必然受虐于战争。二千多年来,对长城的破坏从来没有停止过。然而,直接针对长城的破坏则是近100年的事情。对长城的大规模的人为破坏,以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为肇始。张家口怀来县境内的长城,相当部分遭到日军拆毁。此外在...
  • 长城破损的资料
    答:4、相比于自然损坏,人为的破坏更让人心痛。在我国保存长城朝代跨度最大的山西省境内,现存战国至清代长城共有2500多公里,大都破坏比较严重,保存较好的是处在荒山野岭之中,人们难以攀登的古长城。而在公路边、村边、耕地上的一些古长城,许多村民直接将长城砖拿走用于建造房屋;在城市建设或其他工业、...
  • 长城遭到了哪些破坏
    答:二、战争破坏 历史上,长城经历了多次战争的洗礼。在战争中,长城及其附属设施往往成为攻击和争夺的焦点。一些敌军可能会挖掘地道、炮轰城墙,或者直接对城墙进行破坏,以达到攻陷城池的目的。这些战争造成的破坏,对长城造成了很大的损害。三、人为破坏 除了自然和战争因素,人为破坏也是长城遭受破坏的重要原因...
  • 长城世界产遭受了什么破坏
    答:. 炎帝陵主殿被焚,陵墓被挖, 焚骨扬灰。 2. 造字者仓颉的墓园被毁, 改造成了“烈士陵园”。 3. 山西舜帝陵被毁,墓冢挂上了大喇叭。 4. 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大禹庙被拆毁,高大的大禹塑像被砸烂,头颅齐颈部截断,放在平板车上游街示众。
  • 破坏长城的资料万里长城遭到破坏的资料
    答:”2、记者调查发现,造成长城损毁严重的原因一部分是自然因素。500多年来,受风雨、地震等的侵袭和破坏,年久失修的砖石城墙和敌楼等墙体建筑,普遍存在着内部结构改变、坍塌隐患很多的问题。在北京、河北等保存较好的墙体和敌楼上,由于长年积尘并长了许多植物,使得墙体含水量加大,墙体强度降低,倒塌...
  • 有关八达岭长城的资料
    答:八达岭长城外的东、西山上,各有一座墩台。墩台高均五丈,周围建小城,高一丈五尺,上设悬楼垒木,下设壕堑吊桥,外设塌窖陷阱;门道上置水柜,冬日盛冰、夏日盛水;不修台阶,以绳梯上下;每台有火铳、火炮2门,有守卒10人,由附近城堡驻军防守,与城堡组成一个纵深防御网。明成化二年(146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