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遥感探测赤潮的分布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3
什么卫星将加强我国自有卫星遥感数据在赤潮灾害监测

风云3号。

风云3号

美国、日本、俄罗斯、加拿大较早利用卫星资料监测赤潮,加拿大用卫星NOAA的VHRR短波段建立了近海赤潮观测系统。美国水色卫星SeaWIFS发射成功,提供了比以往更有效的监测资料。

海水发生富营养化后并在一定气候条件下暴发赤潮,引发赤潮的海水主成分是叶绿素(指叶绿素a),这里重点说明根据卫星遥感数据估算叶绿素的浓度。

常规的叶绿素浓度测定方法,都是取样后在实验室测定,不仅耗时,费钱,而且难以实现大面积水域同步测量,利用卫星遥感方法估算海水中叶绿素浓度可以弥补常规方法的缺陷。

用卫星遥感方法估算水体叶绿素浓度,各国学者做了许多试验研究工作。舒守荣等用多波光谱仪对不同叶绿素浓度的水体进行了光谱测量,提出用光谱辐射值估算水体叶绿素浓度的数学模型;LiJilong利用TM卫星资料对水体叶绿素浓度进行计算;S.Ekstrand利用TM资料和实测数据建立了估算叶绿素浓度的回归方程;S.Tassan和Simth等利用TM资料和海岸带水色扫描仪(CZCS)资料建立了估算叶绿素浓度的数学模型。由于叶绿素光谱强度比较弱,因此,各种估算公式计算结果误差都比较大(20%~30%)。

广东大亚湾海域地处热带,年平均气温22℃。海水含沙量较少,平均为9.8 mg/L(变化在0.5~42.6 mg/L范围)。表层含沙量平均6.5 mg/L。

赤潮暴发后海域附近呈现褐色,通过通道遴选、合成假彩色图像,提取出异常区反射率曲线(如图11.3.1所示)对比正常海水的反射率曲线,可见第一反射峰,最有标志性的是在赤潮水体特征波段(680~710 nm)具有明显的第二反射峰(图11.3.1),这是典型的赤潮波谱特征,可以断定该褐色区域是赤湖分布区。

图11.3.1 褐色(赤潮)异常区反射率曲线

叶绿素具有特定的吸收和反射光谱:在440 nm附近有一吸收峰,在550 nm附近有一反射峰,在685 nm附近有较明显的黄光峰,与陆地卫星TM1波段(450~520 nm),TM2波段(520~600 nm),TM3(包含叶绿素黄光峰685 nm)与TM1(包含叶绿素吸收峰440 nm)之比值,是估算叶绿素浓度的最佳方法。

如果出现悬浮泥沙与叶绿素并存的海水将给估算叶绿素浓度带来困难。有人提出用灰色系统(陈楚群,1996)先对TM数据进行处理,建立灰色系统(陈楚群,1996)的方法。先对TM数据进行处理,建立灰色模型,可找出与叶绿素浓度的对应关系。



  • 上海的海洋灾害主要是什么?
    答:二、赤潮 赤潮可以引起水体变色,对海洋生物带来危害。自然资源部北海环境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赵升介绍,对于赤潮主要通过海上船舶监测方式,结合卫星遥感监测,确定赤潮发生的位置、范围大小等。通过海上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等,获取赤潮种类、是否有毒等信息,综合海上风场、海流等资料,利用数值模拟手段进行漂移...
  • 遥感技术应用发展动态
    答: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建设的海洋赤潮卫星遥感监测系统由卫星图像接收天线、图像接收机、图像处理终端和赤潮卫星遥感信息提取软件组成,系统能够进行NOAAAVHRR、SeaWiFS、MODIS、FY-1C、D和HY-1a卫星数据的读取和处理工作,通过内置的赤潮提取算法自动识别出赤潮发生分布区,并完成赤潮卫星监测通报制作。目前,用于赤潮遥感监测的...
  • 卫星遥感探测原理与数据应用
    答:用卫星资料能准确及时作出海冰分布图,为我国航行事业提供有用资料。 2)海洋环境监视:利用卫星资料能实现环境监视,发现海洋上大范围的污染、赤潮,能获取海洋表面温度、洋流、悬浮物质浓度、叶绿素浓度等海洋表面状态;如石油污染、热污染和固体垃圾污染等海洋污染对生态破坏极大,这些都有可以由卫星监视检测。 3)河口、海岸...
  • 海洋遥感卫星为什么有“千里眼”之称?
    答:探测到的海面状况、波高、风场、海冰和海流等情况,将是航海指挥人员决定航向的重要决策依据。探测到 的叶绿素分布、海温和海流等,是判断鱼群分布的有力依据, 为提高渔业产量提供了帮助。探测到石油污染、化学污染及赤潮分布时,可为人们及时进行控制污染和减少损失赢得时 间。此外,遥感卫星探测的结果,...
  • 大家有没有遥感与赤潮方面的资料?
    答:即不直接接触物体本身,从远处通过仪器(传感器)探测和接收来自目标物体的信息(如电场、磁场、电磁波、地震波等信息),经过信息的传输及其处理分析,识别物体的属性及其分布等特征的技术。 通常遥感是指空对地的遥感,即从远离地面的不同工作平台上(如高塔、气球、飞机、火箭、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通过...
  • 上海的海洋灾害主要有哪几种?
    答:绿潮灾害的监测则利用卫星遥感技术,通过识别绿藻聚集区域,获取绿潮的整体范围。我国的海洋预警部门建立了综合立体的观测系统,通过多种方式对绿潮进行监测,获取准确的分布范围。除了上述海洋灾害,我国还受季风气候影响,易发生旱涝灾害。季风气候虽然为我国带来充沛水分,但也导致降水分布不均,引发地区间的...
  • 海洋一号A卫星主要目的、目标和用途
    答:海洋一号A卫星的主要目的是深入探测中国海及其周边的海洋环境参数,包括叶绿素浓度、悬浮泥沙含量、污染物分布以及海表面温度等关键信息。这一任务对于多个领域具有深远影响:首先,它在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如通过监测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分布,为评估海滩场和养殖场的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其次...
  • 海洋一号A卫星参数用途
    答:环境保护以及执法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它还能收集关于海水、浅海地形、海流特征和大气气溶胶的信息,进一步丰富我们对海洋环境的认识。2002年5月29日,中国海洋卫星地面站在北京和三亚成功接收到了海洋一号A星的首批遥感图像,图像清晰,显示了海洋的显著特征,标志着卫星的运行和数据获取正式开始。
  • 环境遥感的应用
    答:海洋遥感覆盖面积大,具有同时性,能够几乎在同等条件下把获得的资料同船舶测点取样进行对比,能连续、长期而且快速地观测海洋的特点,而且可以得到用船舶观测法不能完整观测到的海洋特征,如海洋表面水温、海流移动、海水分布、波浪、沿海岸泥沙混浊流,以及赤潮、海面油污染等。在进行海洋遥感的同时,仍可...
  • 赤潮的研究过程
    答:2003年,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在巩固海洋赤潮预防、控制和治理工作所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将中国赤潮监控区由上年的10个增至18个,同时,充分利用船舶、海监飞机和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加大赤潮监测监视频率,提高了赤潮发现率,进一步完善了赤潮的应急响应系统。2003年全海域共发现赤潮119次,累计面积约14 550平方公里。其中,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