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徐州、太原、台儿庄、平型关,今分别在中国的哪个省份?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02
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淞沪会战总是分不清,能详细介绍下吗?

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淞沪会战的具体解释如下:
1、太原会战(1937年9月—11月),是抗战爆发后,中国第2战区部队同日军华北方面军在山西省北部、东部和中部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的战略性防御战役,为中日双方在华北进行的第一场大规模会战。太原会战主要包括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娘子关战役、太原保卫战等。
太原会战历时2个月,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上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持续时间最长、战绩最显著的一次会战。日军参战总兵力约合4个半师团共14万人,伤亡近3万人。中国军队参战总兵力6个集团军计52个师(旅)共28万余人,伤亡10万人以上。最后会战以中国失利告终,从此国民革命军在华北的正规战争宣告结束。
2、平型关大捷(又称平型关战斗、平型关伏击战),是指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平型关附近,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由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
该战是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率领所部,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临危出征,与日本号称“钢军”的板垣征四郎第5师团第21旅团一部及辎重车队浴血死拼取得的首战胜利,有力配合了阎锡山负责的第二战区正面战场的防御作战,迟滞了日军的战略进攻,打乱了敌人沿平绥铁路右翼迂回华北的计划,是八路军出师以来打的第一个大胜仗。

3、台儿庄大捷,又称台儿庄战役、鲁南会战或血战台儿庄。台儿庄战役的起止时间有几种说法,一般认为从1938年3月16日开始至4月15日结束。战役由滕县战斗、临沂附近战斗、台儿庄战斗和日军的溃退,中国军队的追击作战等部分组成。
在历时1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约29万人参战,日军参战人数约5万人。中方伤亡约5万余人,毙伤日军约2万余人 (日军自报伤亡11984人)。
它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坚定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这次战役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改变了国际视听,消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风,歼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此次大捷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以来,继长城战役、平型关大捷等战役后,中国人民取得的又一次胜利,是抗日战争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也是徐州会战中国民革命军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战役由李宗仁、白崇禧、孙连仲、汤恩伯、张自忠、田镇南、关麟征、池峰城、王铭章等抗日将领指挥。战役期间,中国抗战最高统帅蒋介石曾三次赴徐州视察、督导、调配兵力,其中第一次,蒋介石在台儿庄战斗最激烈的时刻亲赴台儿庄南站观战,并亲自勉励池峰城,前线将士因而士气大振,大大增强了前线将士的战斗力。
4、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战役。
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2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中国军队投入最精锐的中央教导总队及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及148个师和62个旅80余万人,自己统计死伤30万人。
淞沪会战中日军因遭到国民党的顽强抵抗而损失惨重,这场战役对于中国而言,标志两国之间不宣而战、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卢沟桥事变后的地区性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并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

淞沪会战是1937年8月13日起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又称作“八·一三淞沪战役”,这场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第一场重要战役,也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这是国民党军队的一次大战役)。
平型关大捷是指八路军115师3个团于于1937年9月25日在平型关伏击日本第5师团21旅团辎重队,歼其1000余人的战斗。他是中国开战以来第一个歼灭战,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士气。平型关大捷属于平型关战役。第二战区(主力是国民党)组织的平型关战役基本是失败的。(一次伏击)
台儿庄大捷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重大胜利,也是徐州会战中中国(国民党)军队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是中国正面战场最大的胜利。(中国正面战场的一次战役)

淞沪,淞,指江苏省淞江,发源于中国太湖,东流至上海市与黄浦江合流入海,亦称"吴淞江"、"苏州河"。
沪,指上海。
淞沪:是指江苏吴淞江与上海黄浦江的回合流域地区。
徐州:隶属于江苏省管辖。
太原:隶属于山西省管辖。
台儿庄:隶属于山东省管辖。
平型关:隶属于山西省。平型关曾名瓶形寨,位于山西省繁峙县东北与灵丘县交界的平型岭下。

  • 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淞沪会战总是分不清,能详 ...
    答: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淞沪会战的具体解释如下:1、太原会战(1937年9月—11月),是抗战爆发后,中国第2战区部队同日军华北方面军在山西省北部、东部和中部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的战略性防御战役,为中日双方在华北进行的第一场大规模会战。太原会战主要包括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娘子关战役、太原保...
  • ...徐州会战、太原会战、百团大战、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枣宜会战特点...
    答:国军: 徐州会战 太原会战 淞沪会战 台儿庄战役 枣宜会战 淞沪会战 ,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徐州会战,是1938年1月至5月 包括了台儿庄战役 。五战区司令长官 李宗仁指挥 {书本上出现的是 藤县守城战 川军将领 王铭章师长殉国} 台儿庄 ,李宗仁 歼灭日军一万余人 枣宜会战 ...
  • 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淞沪会战总是分不清,能详 ...
    答:在以江苏省徐州为中心的津浦(天津至浦口),陇海(宝鸡至连云港)铁路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的防御战役。包括台儿庄大捷。 淞沪会战,是1937年8月13日起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又称作“八·一三淞沪战役”。
  • 抗日战争时期的三大著名战役
    答:平型关大捷(又称平型关战斗、平型关伏击战),是指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平型关附近,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由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2、淞沪会...
  • 淞沪、徐州、太原、台儿庄、平型关,今分别在中国的哪个省份?
    答:东流至上海市与黄浦江合流入海,亦称"吴淞江"、"苏州河"。沪,指上海。淞沪:是指江苏吴淞江与上海黄浦江的回合流域地区。徐州:隶属于江苏省管辖。太原:隶属于山西省管辖。台儿庄:隶属于山东省管辖。平型关:隶属于山西省。平型关曾名瓶形寨,位于山西省繁峙县东北与灵丘县交界的平型岭下。
  • 抗日战争时期三大战役是什么?
    答:1、淞沪会战: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
  • 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分别成功还是失败?
    答:并控制了中国的腹心地区,取得了胜利。平型关战役发生于1937年9月中旬,最终以八路军取得胜利告终。名称: 台儿庄大捷 地点: 山东枣庄台儿庄 时间: 1938年 参战方: 中国国民党军与日军 结果: 中国正面战场最大的胜利 主要指挥官: 李宗仁、孙连仲、张自忠等 平型关、台儿庄战役不属于上面会战 ...
  • 淞沪会战,百团大战,台儿庄战役,平型关大捷的各自的背景和过程分别是什...
    答:台儿庄战役 背景:日本侵略军1937年12月13日和27日相继占领南京、济南后,为了迅速实现灭亡中国的侵略计划,连贯南北战场,决定以南京、济南为基地,从南北两端沿津浦铁路夹击徐州。台儿庄是徐州的门户,它位于徐州东北30公里的大运河北岸,临城至赵墩的铁路支线上,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扼守运河的咽喉...
  • 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分别成功还是失败?
    答:台儿庄战役后,山东日军无力单独南下,欲与华中日军对我徐州国军形成合围。五战区李宗仁司令长官当机立断,果断撤出徐州,为我国军继续抗战保存了大量有生力量。\x0d\x0a\x0d\x0a武汉会战分好几次\x0d\x0a1938年10月,日军占领武汉,之后,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共组织了三次武汉会战,累计歼灭日军...
  • 台儿庄战役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淞沪会战讲的什么,
    答:台儿庄大捷(台儿庄战役)是一场从1938年3月16日至4月15日发生在台儿庄及其附近的战役。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25日)是由林彪指挥的八路军115师在山西大同平型关对日军的一场伏击战,以八路军获胜告终,是八路军出师以来取得的首次胜利。“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规模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