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健康的八条标准是什么?结合标准谈谈自身健康状况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2
健康行为八条标准是什么?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关于人体身心健康在行为上的八条标准。
(1)饮食:三餐饮食痛快,感觉津津有味。食欲与进餐时间基本相等。不挑食,不偏食,不过饱,不狼吞虎咽,没有不饱的不满足感。
(2)睡眠:睡眠舒畅,一觉到天亮,醒后头脑清醒,精神饱满,睡眠质量高,入睡快,入睡深,时间适当。如果睡眠时间太长,且睡后仍感乏力不爽,则是心理生理的病态表现。快眠说明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功能协调,且内脏无病理信息干扰。
(3)排便:排便正常、感觉轻松自如,便前后精神状态感觉良好,心情舒畅,无疲劳感,说明胃肠功能良好。
(4)言语:说话流利,语言表达准确,头脑清醒,思维敏捷,中气充足,心肺功能正常。说话不觉吃力,无有话又不想说的疲倦之感,无头脑迟钝,词不达意的表现。
(5)行动:行动自如、协调,迈步轻松、有力,转体敏捷,反应迅速,动作流畅。证明躯体和四肢状况良好,精力充沛。
(6)个性信念:性格开朗,能很好地适应不同环境,无经常性的压抑感和冲动感;目标坚定,意志持衡,热爱生活,乐观豁达,胸襟坦荡。
(7)处世技巧:对事物的理解、处理,能以现象和自我情况为基础,人际交往能被多数人接受。不管社会风云如何变幻,都能保持稳定的、永久的适应性;能保持对社会外环境和身体内环境的平衡。
(8)人际关系:有热情、合群交往的强烈愿望,能善恶有别的结交朋友。珍视友情,尊重他人人格;宽大为怀,善待自己;自尊,自爱,自信;与人为善,助人为乐。

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饮食健康

一、新的健康观
  理论研究与实践证明,人是生理、心理与社会层面的统一。人不仅仅是一人生物体,而且是有复杂的心理活动,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完整的人。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并进一步指出健康的新概念:一是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工作和生活,而不感到疲劳和紧张;二是积极乐观,勇于承担责任,心胸开阔;三是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四是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五是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六是体重得当,身材匀称;七是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八是头发有光泽,无头屑;十是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步伐轻松自如。因此,健康是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统一,二者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我们经常用心身疾病或身心疾病。当生理产生疾病时,其心理也必然受到影响,会产生情绪低落,烦躁不安、容量发怒,从而导致心理不适;同样那些长期心情抑郁、精神负担重、焦虑的人易产生身体不适,因此,健全的心理有赖于健康的身体,而健康的身体有赖于健全的心理。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可以说,迄今为止关于心理健康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一般有四个标准,一是经验标准,即当事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感受来判断自己的健康,研究者凭借自己的经验对当事人的心理健康进行判定;二是社会适应标准,以社会中大多数人的常态为参照标准,观察当事人是否适应常态而进行心理是否健康的判断;三是统计学标准,依据对大量正常心理特征的测量取得一个常模,把当事人的心理与常模进行比较;四是自身行为标准,每个人以往生活中形成的稳定的行为模式,即正常标准。事实上,心理健康与否其界限是相对的,企图找到绝对标准是非常困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掌握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如何把握标准?我们认为应掌握三个标准,即相对性、整体协调性和发展性。我们在研究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时,应将目光投向发展的健康观,即更多的大学生在发展中面临许多人生的课题,心理危机与心理困难也都是在发展的大背景下产生的。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在实践中,我们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一是智力正常。这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与工作的基本心理条件,也是适应周围环境变化所必需的心理保证,因此衡量时,关键在于是否正常地、充分地发挥了效能:即有强烈的求知欲,乐于学习,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二是情绪健康。其标志是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包括的内容有,愉快情绪多于负性情绪,乐观开朗,富有朝气,对生活充满希望;情绪较稳定,善于控制与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能克制又能合理宣泄;情绪反应与环境相适应。

  三是意志健全。意志是人在完成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时,所进行的选择、决定与执行的心理过程。意志健全者在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意志健全的大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都有自觉的目的性,能适时地作出决定并运用切实有准备的方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采取合理的的反应方式,能在行动中控制情绪和言而有言行,而不是行动盲目、畏惧困难,顽固执拗。

  四是人格完整。人格指的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完善就是指有健全统一的人格,即个人的所想、所说、所做都是协调一致的。一是人格结构的各要素完整统一;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目标和行动统一起来。

  五是自我评价正确。正确的自我评价乃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大学生和自我观察、自我认定、自我判断和自我评价,做到自知,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摆事实正自己的位置,既不以自己在某些方面高于别人而自傲,也不以某些方面低于别人而自惭,面,能够自我悦纳,喜欢自己,接受自己,自尊、自强、自制、自爱适度,正视现实,积极进取。

  六是人际关系和谐。良好而深厚的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与生活幸福的前提。其表现为。乐于与人交往,既有广泛而深厚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心朋友;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自明,不卑不亢;能客观评价别人和自己,善取人之长工补己之短,宽以待人,乐于助人,积极的交往态度多于消极态度,交往动机端正。

  七是社会适应正常。个体与客观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秩序。做客观观察以取得正确认识,以有效的办法对应环境中的各种困难,不退缩,还要根据环境的特点和自我意识的情况努力进行协调,或改革环境适应个体需要,改造自我适应环境。

  八是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大学生是处于特定年龄阶段的特殊群体,大学生应具有与年龄与角色相应的心理行为特征。

  正确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标准的相对性,事实上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也并无明显界限,而是一个连续化的过程,如将正常比作白色,将不正常比作黑色,那么在白色与黑色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缓冲区域----灰色区,世间大多数人都散落在这一区域内。这也说明,对多数学生群体而言,在人生的发展过程中面临心理问题是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应积极加以矫正。与此同时,个体灰色区域也是存在的,大学生应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及时进行自我调整;人的健康状态的活动在于一个人产生了某种心理障碍并不意味着永远保持或行将加重。这是一个发展的问题。,反映到心理上形成心理冲突是非常正常的。许多发展性问题是可以自行解决的。二是整体协调性,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应以心理活动为本考察其内外关系的整体协调性。从心理过程看,健康的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完整统一的协调体,这种整体协调保证了个体在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的高度准确性和有效性。事实表明,认识是健康心理结构的起点,意志行为是人格面貌的归宿,情感是认识与意志之间的中介因素。从心理结构的几方面看,一旦不能符合规律地地进行协调运作时,可能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困扰或问题,从个性角度看,每个人都有自己长期形成的稳定的个性心理,一个人的个性在没有明显的剧烈的外部因素影响下是不会轻易发生变化的,否则说明其心理健康状况发生了变化。从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看,每个个人在其现实性上划分成不同的群体,不同群体间的心理健康标准是有差异的。三是发展性,事实上,不健康的心理可能是人的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发展性问题,其症状随着发展而自行消失。

对于8项心理健康概念内涵,绝大多数教师都持赞成的态度。其中对t2、t3、t8、t7赞成的比例分别高达94.1%、93.0%、91.3%、90.2%;对t1、t4、t6、的赞成的比例也分别到达86.0%、85.3%、84.6%;而对t5的赞成比例为63.2%,说明中学教师对该项内容是否属于心理健康内容的认识不如其它几项内容的认识清楚,在对t5的态度中,不清楚这一态度占34.4%,还有14.4%的教师持反对态度。对各项学生心理健康概念内涵的表述,持三种态度人数分布的χ2检验结果见表1。 表1 t1 t2 t3 t4 t5 t6 t7 t8 x2 357.259 474.678 458.629 347.944 121.203 339.489 421.517 431.965 df 2 2 2 2 2 2 2 2 显著度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很显然,对各项表述持不同态度人数的分布是不均匀的。t5一项χ2值最低,说明教师在三种态度上的人数分布相对要均匀些,即教师对t5的态度相对不一致。3.1.2教师对心理健康概念内涵认识的差异 本研究对教师变量中的性别、教龄、职称、是否当过班主任、班主任工作年限以及所教年级、所在学校的类别等教师变量与其对各项陈述的三种态度作了2×3或3×3列联表分析。表2报告了不同类别的教师变量与其态度的独立性检验结果。 表2 教师对心理健康内涵认识的χ2分析表陈述项目性别高初中教师是否当班主任城乡教师χ2pχ2pχ2pχ2pt1----15.980.000----6.6550.036t2----------------t3----------------t4--------12.650.029----t5----------------t68.7060.0137.8830.019----7.5250.023t7----------------t8--------12.560.014---- χ2分析发现:⑴、不同教龄、班主任工作年限、职称以及不同类别学校的教师对8项内涵的认识差异均末达显著水平,他们的认识是独立的,对8项内涵所持三种态度的构成比是一致的。说明对学生心理健康概念内涵的认识不受教龄、班主任工作年限职称以及学校类别的影响(注:这四种教师变量未列入表中)。⑵、表2-3显示:对t2、t3、t5的认识与教师的教龄、性别、职称、班主任工作年限以及所在学校类别的不同和所教年级的不同等均无关联。⑶、在对t6即“行为与学生这一阶段的年龄特征相符合,与学生这一角色相一致”这一项上,不同性别的教师以及高中教师与初中教师之间、城市教师与农村教师之间,他们的态度构成比是不一致的,即认识是有差异的。具体结论是:女教师、城市教师、高中教师更赞成这一条,其频数高于期望值。在对t1即“正确了解自己,对待自我”这一项上,初中教师持赞成态度的人数比期望值低,而高中教师高于期望值。城市教师比农村教师更赞同这项陈述作为心理健康概念的内涵。另外从该表中还能看出:是否当班主任与t4即“学习上能克服困难,对其它方面的挫折也有一定的耐受能力”、t8即“适应性良好,能很好适应学校、班集体生活”这两项内涵陈述是相关联的,当过班主任的教师更赞同t4和t8。3.1.3对8项陈述持不同态度的教师与其所掌握的条件性知识的相互关系。参加条件性知识测试的有72名教师,本研究用方差分析的方法,比较了三种不同态度的教师其条件性知识得分的差异。结果如表3 表3条件性知识得分的差异考验 8条心理健康概念的内涵 不同态度组的平均分 t1 t2 t3 t4 t5 t6 t7 t8 不赞成 38.5 48.0 42.5 45.3 38.0 44.0 35.4 42.7 不清楚 46.3 48.0 37.7 42.2 38.1 39.0 43.3 44.2 赞成 41.6 41.5 42.0 41.5 43.2 41.9 42.3 41.7 方差检验 (f值) (f值) 1.82 1.38 .472 .791 3.35 .507 2.02 .269 显著度 .170 .259 .626 .457 .041 .605 .141 .765 表3显示:在对t5持不同态度的教师之间,条件性知识的得分存在着显著差别(p=0.041),在进一步的用lsd法对条件知识得分均值的多重比较结果中:对t5持赞成态度的教师与持不清楚态度的教师条件知识得分的均差为5.0726,标准误为2.2887,(p=0.30)。其它的两两比较中,均差均未达显著水平。可见持赞成态度的教师其条件性知识要比不清楚的教师掌握得好,反过来也可说明,条件知识掌握得好坏,影响到对t5这条心理健康概念内涵的理解。 3.2教师内隐的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教师总体上对学生心理健康概念陈述的赞成态度与实际的内隐理是否有一定的差距?下面报告相关的研究结果:3.2.1对32条词句在判定学生心理健康时的重要性作等级排序的研究 在重要性排序中,被排在前7位的是:自信、求知欲强、心情开朗、上课能集中注意力、办事有恒心有毅力、乐于学习、热心学校和班集体的活动。从整体上说教师评判断学生心理是否健康时,与普通公众判断一般人的心理健康一样,首先考虑到了情绪这一维度,的确用心情开朗来表示心理健康就象用体温来表示身体健康一样具有普遍性。另外教师已充分认识到了自信这一条在评判学生心理健康时的重要性。同时我们也可看出:作为教师这一群体,他们在判断学生心理健康时,主要考虑的是学生的在校活动,尤其偏向学习活动。有的教师在判断学生心理是否健康时,把一些道德、纪律方面的要求这些非心理健康标准混淆了进来。 在重要性排序中,得分最低的7项依次是:乐于交际;少有逆反心理;与同学相处融洽;不固执己见;机灵精明;自知之明;动作协调、反应适度。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时,不太看重有关学生交往这一维度的判断标准,勿视学生间交往和师生间交往中表现出的问题。认为“乐于交际”这一条在判断学生心理是否健康时重要或非常重要的只有38.7%,认为“与同学相处融洽”这一条重要或非常重要的只有41.7%。下面进一步的实证研究中,将报告教师内隐的判断标准中所存在的偏差。 3.2.2有关标准与非标准相混淆的研究 为研究方便起见,本研究把32条学生心理、行为描述句中那些反映道德标准和学校规章制度的要求,易混同于心理健康标准的描述句定义为“非标准句”,这类句子共5条,他们是许多专家学者撰文指出的不能混同于心理健康问题的有关学生的心理、行为特征描述性词句。同时,在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从所剩的27条中删除值得商榷句子,选出18条词句作为在判断学生心理健康时重要性程度最高的句子,定义为“标准句”。教师对标准句与非标准句所给分值的平均分的配对t检验结果见表4: 表4 标准句与非标准句的配对t检验 均差 标准差 标准误 t值 df 显著度 标准句-非标准句 -.1076 .4618 2.730e-02 -3.939 285 .000 结果发现,教师给非标准句的平均分高于标准句的得分。且p小于0.05,差异显著。这说明教师对正确的标准和不正确的标准是没有严格区分开来的,在判断学生心理是否健康时,混用了一些道德的、纪律要求的标准。 有哪些因素影响到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混淆程度,以及哪些类别的教师混淆的程度更严重些?通过对“非标准句”重要性得分的复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教师性别、教龄、职称、是否当过班主任、所在学校的类别(重点或非重点;农村中学或城市中学)这些因素的主效应作用均不显著,且交互作用也末达到显著水平。对此本研究作了进一步的探索,首先,我们将非标准句的得分与教龄、班主任工作年限、条件知识得分这些连续变量作相关分析,结果见表5。 表5相关分析 *表示p<0.05结果表明:非标准句的分数与班主任工作年限成正相关,年限越长越看重道德和纪律方面的要求。另外条件知识分数的高低与教师是否混同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没有相关性。其次,计算出标准句与非标准句分值之差(称为△分),探索影响△分的相关因素。通过t检验和方差分析,发现不同班主任工作年龄组的教师,在△分上有显著差异。结果与相关分析吻合。见表6: 表6 各班主任工作年限组△分的方差分析 1-3年(n=81) 4-10年(n=105) 11-20年(n=49) 21年以上(n=6) 显著性差异 (f值) 平均分 标准差 平均分 标准差 平均分 标准差 平均分 标准差 .0103a .4405 -.1651 .4988 -.1904 .3629 -.0944 .3285 2.66* 注:a表示1-3年这一组与4-5年、11-20年这两组有显著差异,显著度分别为0.009、0.015。*表示p<0.05。 从以上结果可知:除1-3年这一组,各年限组中△分均值均小于零。随着年限的增加,对标准与非标准的混淆越来越严重,20年以上这一组混淆程度有所下降。 通过上述的几项分析,让我们看到: ①、在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中混进道德的标准、学生操行的标准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复杂现象。②、班主任工作年限的增加,并不能使教师很好地区分标准和非标准的界线。③、被试所掌握的条件性知识虽有利于对心理健康概念某些陈述句的理解,但还不能有助于准确区分标准与非标准。 3.2.3有关教师对交往维度重要性认识的研究 本研究计算出有关学生人际交往维度上各句的平均得分,(命新变量名为“交往句”)。将其与“标准句”的平均得分进行配对t检验。t检验结果如表7 表7 交往句与标准句的配对t检验 均差 标准差 标准误 t值 df 显著度 交往句-标准句 -.4112 .5133 3.023e-02 -13.600 285 .000 很显然交往句的平均得分低于标准句,且差异显著。这说明教师在对心理健康标准的认识上,对交往这一维度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 4.讨论 4.1正确观念的构建对把握学生心理健康概念的影响 研究表明对专家所界定的心理健康标准的认同与具体所使用的标准之间实际上是有距离的,态度上的认同与真实的观念还不能完全等同。osterman等(1993)将教师的理论知识分为两大类:一是“所倡导的理论”,这种知识教师容易意识到,容易报告出来,它更容易受到外界新信息的影响而产生变化,但它并不能对教学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另一类是“所采用的理论”,这类知识直接对教学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但不易被教师意识到,而且不容易受新信息的影响而产生变化,而是更多地受文化和习惯的影响。由此理论,我们推广设想: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认识也分为“所倡导的标准”和“所采用的标准”,本研究表明,这二者之间也是有差异的。教师具有的倡导的标准中,反映出绝大多数教师对专家学者所表述的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持认可肯定的态度,而在教师实际采用的学生心理健康判断标准里,则会反映出与“所倡导的标准”不一致的地方。教师对各项学生心理健康概念的内涵表述赞同率较高,而被分析出来的实际判定标准问题却不少,其中还有与其所赞同的条目相佐的现象,教师间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解和把握也有不少差异,这显然是教师内隐观念的差异所至,而真正影响教师行为以及判断标准操作的正是这种教师的内在观念。 要使教师真正掌握正确的学生心理健康的判定标准,分清学生中的各种不同性质的行为表现,进而施加正确的影响,离不开正确的教育观念。而教师观念的构建是较复杂的问题,它受到包括学校环境、学生群体特征在内的环境因素、文化因素的影响,也受到个人知识背景、工作经验的影响。正确的态度仅仅是正确观念形成的一个前提条件,要内化为指导行动的内在观念还离不开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修养。对心理健康概念的理解更是与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密不可分。当前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在教师中普及状况是不理想的,许多最新的研究成果、思想观念还没有真正为多数教师所理解和接受,从而转化为教师的思想动力。就对“人格和谐完整”这一条心理健康标准的内涵概念的理解来说,很多教师不清楚“人格”涵盖的心理学上的真正含义,更难分清各阶段的人格特征,这就很难从人格维度上去理解、把握学生心理健康概念的内涵。我们知道,人发展的每个阶段其人格特征有所不同,不同的人也存在个性差异,然而对人格和谐、完整发展的要求却是共同的。随着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人们会越来越认识到完善的个性和人格在人的成长中的重要性。 人格的和谐发展可以说是心理健康的最高标志,毫无疑问是心理健康概念的重要内涵之一。当前我们开展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纠正偏重智力发展,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倾向,着眼于健全人格的培养。素质教育强调健全和谐的人格,就是基于对人本身的尊重,而不是那种忽视人自身知、情、意的协调发展以及自我意识水平、动机水平不断提高的适用主义教育。 研究中发现:条件性知识掌握好的教师对人格的理解要比条件性知识测试不及格的教师更清楚,更认同这条标准。这与桑标(1998)对上海公众心理健康观的调查研究结果相类似。桑标的研究发现:上海公众的文化程度越高,越认识到“人格完整和谐”乃心理健康的重要内涵之一。当然若把人格和谐发展作为一个具体的断定标准,也有专业性、理论性过强,难以操作的问题。只有广大中学教师心理学理论水平普遍提高,这才即有助于对人格和谐发展的深层次把握又有助于这一维度下有关可操作的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界定。 4.2标准与非标准的混淆 教师对正确的标准和不正确的标准是没有严格区分开来,在判断学生心理是否健康时,混用了一些道德的、纪律要求的标准。这从一个测面反映了目前道德纪律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内容上相混淆的现状。在各种版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中,有的把德育的内容编了进来,而在品德教育的教材中含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姚岚,1999)。另外教师在解决学生成长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时,也常常习惯采用品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对心理健康的评价等同于对人品的评价。标准与非标准的混淆与什么因素有关?本研究在教龄、职称、性别、是否当过班主任、学校类别(重点或普通;城市或农村)、条件性知识掌握的好坏,这些变量中均未找到相关的影响因素,说明在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中混进道德的标准、学生操行的标准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复杂现象,这有其深层次的原因。我们知道,道德的要求和纪律的约束是对学生行为的外在规定,人们长期习惯于用这些外在的规定来衡量学生的行为表现,甚至泛化到对学生心理健康与否的判断上来,而忽视学生内在的心理发展的需要,勿视判断学生心理健康与否的内在规定性。值得注意的是:班主任工作年限的增加,并不能使教师很好地区分标准和非标准的界线,这与心理健康教育才刚刚起步,教师普遍对与学生心理健康有关的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有关。现实中确有这种现象:有老师会做耐心细致的学生政治思想工作,却不一定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技巧。4.3教师对人际关系、交往活动这一维度上的判断标准认识 教师对学生在人际交往这一维度上的心理健康判断标准重视得不够,这里面包含了文化背景方面的复杂原因。在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中,我们发现:我们往往较轻视人的交际、交往,勿视外向性在人格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长期的习惯思维中,我们往往强调社会性而勿视个性,过于强调人的“螺丝钉”的角色地位以及呆板的角色等级地位,勿视人积极主动、平等健康的交往。这也许是我国文化背景中消极面长期积淀的结果。反映在教师对心理健康判断的标准中,就表现在对学生交往这一维度的特征重视不够。 也有部分教师认为:是否乐于交际仅仅是学生个性特征所致。其实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现代社会的必然要求,它的好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紧张的人际关系背后往往隐藏着一系列心理不健康的情绪表现形式,如过度愤慨、压抑、焦虑、孤独感等。其实,良好的人际关系既是健康心理维持的外部条件,又是可作为判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它是任何性格类型的学生健康成长所必需的。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人际交往,有意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在师生交往中想方设法消除学生同教师的陌生感和自我孤独感。 心理健康的人与人相处时,诚实、公正,谦虚、宽容,对周围的人持信任友好的态度,因此他能获得和谐的人际关系。而心理问题较多的人,人际关系的矛盾也较多些,如1984年,对江苏泰明市四所中学中抽取的554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研究表明,与正常学生相比,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人际关系往往较差。(张承芬,1997) 陈会昌(1998)在研究人格“大五”理论的基础上指出:全面的个性就是要培养具有一定外倾性,人际关系好,认真负责而又刻苦努力,情绪稳定,善于适应环境,求新求异,聪明敏捷的人才。可见良好的交往能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和谐完整人格的组成部分。 5结论 5.1教师对专家学者界定有关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内涵的陈述绝大多数持赞成态度,但对“人格和谐完整”一条不清楚和不赞成的比例相对较高。条件性知识掌握得好坏与对这一内涵的理解是有关的。但条件性知识对教师准确把握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尤其是在区分标准与非标准以及行为不良与心理不健康上,没有体现出应有的作用。 5.2教师对某些标准的赞成态度与实际内隐的标准是不一致的。在教师内隐的标准里有两方面的不足,一是对学生交往及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把一些道德的标准、学校规章制度的要求与心理健康标准相混同。

  • 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答: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善待人的自己、善待他人、适应环境、情绪正常、人格和谐。 热心网友| 发布于2016-01-11 举报| 评论 8 10 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是有良好的心态,有稳定的情绪,有完善的个性。 一、良好的心态 正确的心态同样也是智慧的具体表现,那么什么样的心态是正确的心态呢?好,不喜不贪;坏,不恼不弃;来,...
  • 心里健康的八条标准是什么?结合标准谈谈自身健康状况
    答:一般有四个标准,一是经验标准,即当事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感受来判断自己的健康,研究者凭借自己的经验对当事人的心理健康进行判定;二是社会适应标准,以社会中大多数人的常态为参照标准,观察当事人是否适应常态而进行心理是否健康的判断;三是统计学标准,依据对大量正常心理特征的测量取得一个常模,把当...
  • 心理健康的八条指标是什么
    答:心理健康的的八大标准: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4.热爱生活,乐于工作。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6.人格完整和谐。7.智力正常,智商在80分以上。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 简答题简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八条标准?
    答: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八条标准:1、智力正常。2、情绪健康。3、意志健全。4、人格完整。5、自我评价正确。6、人际关系和谐。7、对环境适应能力强。8、心理年龄符合实际年龄。
  • 从八个方面简要论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答:1.智力正常。这是大学生工作、生活和学习的最基本心理条件,也是适应周围环境变化必需的心理保证。2.情绪健康。标志是情绪稳定,心情愉快。善于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3.意志健全。意志健全的大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都有自觉性和目的性。4.人格完整。有健全统一的人格。5.自我评价正确。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
  •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八个标准
    答:大学生心理健康八个标准如下:一、智力正常 这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与工作的基本心理条件,也是适应周围环境变化所必需的心理保证,因此衡量时,关键在于是否正常地、充分地发挥了效能:即有强烈的求知欲,乐于学习,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二、情绪健康 情绪健康的主要标志是,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乐观开朗,...
  • 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答: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一、心理健康的的八大标准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4、热爱生活,乐于工作。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6、人格完整和谐。7、智力正常,智商在80分以上。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二、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身心健康八大标准 1、食得快...
  • 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八个标准是什么?
    答: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八个标准是什么?介绍如下:(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能接受自己。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泰然处之。(2)接受他人,善于人处。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不仅能接受自我,也能接受他人,悦纳他人,因而在社会生活中有...
  • 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答: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 1. 充分的安全感 2. 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 3. 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4. 与现实的环境保持接触 5. 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 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 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 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 9. 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
  •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
    答:心理学家将心理健康的标准描述为以下几点:①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②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③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④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⑤适度地接受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