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图1:2005—2011年我国财政收入及支出情况 表1:2005—2011年我国财政收入及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率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图一 2005—2011年我国财政收入及支出情况 表 2005—2011年我国财政

(1)2005年--2011年,我国财政收入、财政支出都较快增长,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属于财政赤字的状况。2005年--2011年,我国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文教支出都有所提高,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2005年--2011年,我国财政收入及城乡居民收入都较快增长,财政收入的增速快于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速,不利于居民购买力的提高。(5分)(2)①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稳增长与保民生”的协调发展,有利于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稳增长与保民生”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实现效率与公平的一致性。③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稳增长与保民生”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9分) 试题分析:(1)本题以图示、图表的形式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及归纳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仔细阅读图表及图示并能用简练的语言归纳出图表及图示反映的全部信息。(2)本题限定的答题的具体范围是“生产与消费”、“收入与分配”的有关知识。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学生明确限定知识点包括哪些具体的小知识点;其次,要求学生带着这些明确的知识点去分析材料及设问,通过对材料及设问的理解来确定答题的方向。最后,要求学生结合材料,将答案弄完整。

(1)答案:图显示,2005~2009年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都在增长,但前者大大高于后者。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速;二者的差距有缩小的趋势,但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速波动较大。表显示,2009年浙江省农村居民纯收入来源多样化;工资性收入比重大大高于其他项的比重。 (2)答案:统筹城乡发展需要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的有机结合。生产是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省政府着力提升传统工业,推进新兴产业,发展现代农业,为工业反哺农业,发展农村经济,进一步拓宽农村居民收入来源,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创造了条件。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省政府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和转移支付的力度,建立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培育各类专业市场,有助于促进商品流通和城乡生产发展。消费是最终目的和动力。 (3)答案:农村的发展不仅需要经济的发展,还需要文化的发展。经济是文化的基础,然而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实施一系列农村文化建设工程,可以为农村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文化建设既需要物质载体,也需要正确引导。实施文化工程,不仅有助于农村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也有利于保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方向。因此,统筹城乡发展,政府既要给钱,也要加强文化工程建设。

(1)①2005年--2011年,我国财政收入、财政支出都较快增长,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属于财政赤字的状况。(2分)
②2005年--2011年,我国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文教支出都有所增长,发挥了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2分)
③2005年--2011年,我国财政收入及城乡居民收入都较快增长,财政收入的增速快于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速,不利于居民购买力的提高。(2分)
(2)①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稳增长与保民生”的协调发展,有利于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4分)
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稳增长与保民生”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实现效率与公平的一致性。(4分)
③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稳增长与保民生”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3分)
(3)①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就要求我按规律办事。若国家福利的制定、实施能从一国的实际出发,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充分考虑国家的经济承受能力,这是“福”;若脱离国家实际,违反经济规律则是“祸”(5分)
②人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基础上,制定并实行科学的福利政策造福于人类。因此,该观点是不正确的。(4分)

  • 材料一:图1:2005—2011年我国财政收入及支出情况 表1:2005—2011年我国...
    答:(1)①2005年--2011年,我国财政收入、财政支出都较快增长,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属于财政赤字的状况。(2分)②2005年--2011年,我国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文教支出都有所增长,发挥了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2分)③2005年--2011年,我国财政收入及城乡居民收入都较快增长,财政收入的增速快于...
  •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对外贸易取得巨大成就,现已成为世界出口...
    答:小题1:(1)2005年至2011年我国货物出口与进口总额总体趋势都在增加,出口总额始终大于进口总额;2008年到2009年出口与进口总额均有所下降,出口总额下降幅度大于出口总额;2005年至2008年出口总额增加幅度大于进口总额。(2)扩大进口先进技术设备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先进国家科技成果,更新改造传统工业,在...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图1:2005-2010年广东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
    答:(1)图1说明2005-2010年广东工业增加值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增长速度较快,但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有所下降。表1说明2010年广东轻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大,与全国平均水平有一定的差距。总之,广东节能降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工作任重道远。(2)①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材料一:图表:2005—2010年我国收入分配增长状况 注:2005年至2010年GDP...
    答:(1)2005—2010年,国家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都有较快增长,但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均低于财政收入增速,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降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但是居民收入增长幅度不如GDP增幅,国民收入分配不合理。城镇消费和农村消费都有提高,但增长太慢。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来增加消费要...
  •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1:2011年前三季度城乡收入持续增 ...
    答:试题分析:(1)回答本题不仅要指出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还要去综合分析其内在原因。通过图表我们可以的到以下有效信息: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都在增长,但实际增长远低于名义增长,原因是图二中的CPI指数不断攀高。本题难度不大。(2)本题考查学生调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注意范围指向是经济...
  •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图表:2005...
    答: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9分,答出前三点即给分) 试题分析:本题是图和材料相结合的试题,在提取图表的信息时,要注意四点:一要看清图的名称,反映的是2005—2009年我国收入分配增长状况;二要看清图的内容,注意分析数字的变化,从数字的变化中看出本题显示的经济...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图所示为2005年的日本新版教科书,该书对卢沟...
    答:(2)1937年7月7日,日本借口一名士兵在军事演习中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中日 双方正在交涉期间,日军突然开枪向宛平城射击,接着炮轰卢沟桥,制造了卢沟桥事变。(3)推卸战争责任,否认战争罪行。(4)日本应把对侵略战争的反省落实到行动上,不再做伤害中国和亚洲有关国家人民感情的事,以严肃慎重...
  • ...材料一 图1:我国三次产业在GDP中的占比 注:2011年,我国一、二、三...
    答:(1)信息:①图1中我国第一产业在GDP的占比明显下降,第二、第三产业产业占比有所提高,说明我国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三次产业结构仍然不协调。(3分)②图2中中部、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均有所提高,东部、东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
  • 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2005年11月8时49分38.6秒,江西...
    答:地面建筑强度、地质构造等有关。(2)震级是以一次地震中释放的能量来衡量的,故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由于震中距离等不同,导致一次地震中各地的烈度不同。(3)结合图示长沙距离震中最远,故震感最轻,而一次地震的震级始终相同。(4)保持头脑冷静,应有序、迅速的撤离。(5)台风属于气象灾害。
  • 读下面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1年7月9日,南苏丹正式宣布独立...
    答:(1)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甲图中的D海为红海,该海域面积正在逐渐增大,其原因是 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带上.(2)A河流是尼罗河,该河流干流自南向北主要流经了南苏丹、苏丹和埃及,最后流入地中海.(3)尼罗河主要流经热带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