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凭借哪处险要,才最终横扫六国而一统天下?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6

西汉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 “秦……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六国之士……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这其中所说的“关”即是指函谷关。

函谷关自古便是西去长安、东达洛阳的通衢咽喉,千百年来的兵家必争之地,两千余年的风云际会间,演绎了一出出金戈铁马的壮烈篇章。

历史上有三座函谷关:秦关、汉关和魏关,远近相距不过150公里,我们这里主要说的是秦关。它位于豫陕晋三省交界的稠桑原峡谷东部入口处,这条峡谷长约七公里多,谷底最狭窄的地方仅两三米宽,素有“车不分轨,马不并鞍”之名,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西高东低的构造作为军事要塞再合适不过,因为如果想要跨越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渡过黄河,再翻过秦岭,对于冷兵器时代的人们简直太难了。

函谷关依险而立,纵观中国的战争史,分裂局面的形式通常为南北政权的对垒或者东西对垒。函谷关便是东西方政权必争之地,因为它卡在了沟通东西的主干道——崤函要道上,通过函谷关一路向东,就是无险可守的豫东平原了。如果关中一方占据函谷关,则足以保障关中东部门户;倘若中原一方占据,则关中必危。

战国时期,盘踞在关中的秦国人很早就意识到函谷关的重要性。秦孝公从魏国手中夺取崤函之地,将关口设在这段素有“车不方轨,马不并辔”说法的狭窄位置,因其紧靠黄河岸边,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

后来在苏秦、张仪的“合纵连横”下,山东六国与秦军在函谷关前先后进行过五次对决,可自始至终都没能突破关卡重创秦国。而随着商鞅变法的成效日渐显著,秦的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反而开始主动出兵,其中一次便是意图迫使韩国割让出上党之地。

这是六国绝不能答应的,因为如果上党没了,韩、赵、魏就会直接暴露在秦军的攻击范围内,根本无险可守。而秦国也无比重视,因为如果六国一举从上党西进,攻破了函谷关,那么自己也将陷入亡国的险境。

一场势在必行的战争随即便就在秦和赵两国间展开了,这就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长平之战”。秦王派出名将白起对战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结局可想而知,赵军大败,仅此一战就被坑杀了40余万人,至此后六国再无力与秦抗衡,秦国一统天下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了。

再说六国既然知道函谷关这么难打,为什么不绕道走呢?不是不能,而是成本会很大。纵观战国时期的中华大地,除了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关中平原这三块平地以外(长江中下游当时水系发达,也不好走),剩下的路况基本上就没有让人省心的。

如果从北边绕过函谷关,就要翻越中条山,而那整个山西地区就是千沟万壑,南面一道秦岭巍峨耸立,再加上黄河恰到好处的一个大转弯,形成了天险三门峡,急流从鬼、神、人三门间激淌而过。六国军队可能还没等打仗,就在行军过程中遭遇溺亡、坠崖、困饿而损失大半了。

时至始皇,秦国奋六世之余烈已经拥有了足以俾睨天下的实力,然而受制于黄土高原和秦岭的夹持,要想征伐山东六国一统天下,只有三条路可以进军中原:北端的晋南豫北通道、中间的崤函要道(豫西通道)、南端的商洛南阳通道。

之所以秦国最终选定崤函要道的原因大致基于以下两点:第一,崤函要道的距离最短;第二,距离韩、魏的国都最近;第三,可以利用周王室统治的洛阳地段索取给养;第四,不用涉渡江河;第五,豫西没有强兵,受到的抵抗较为薄弱。而秦国只要控制函谷关,就可以守住关中门户,保八百里秦川不失;进可以出兵豫东,争雄天下。

自春秋战国以来的两千多年中,函谷关历经了七雄争霸、楚汉相争、安史之乱等数不清的狼烟烽火。时至近代,纵观14年的抗日战争,从头到尾日军都未曾突破函谷关,只能利用空中优势,对西安进行轰炸。

然而关隘再险恶,也只能保国家一时之安稳,并不是决胜的条件。就如魏武侯曾经感叹西河地势险峻,而吴起则不赞成,表示河山纵然险固,但不足以保全霸业,霸王之业,从来不是凭借和善的险要得来的。



秦国凭借的是咸阳。咸阳地势险要,自然条件优越,同时又是秦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具有战略意义。秦国王朝的开国皇帝秦始皇就将咸阳国都,并且在此修建了规模宏大的阿房宫和其他城市建筑。在战争中,秦国的军队基本上从咸阳出发,占据了六国的重要据点,并最终统一天下。

秦国凭借的是陕峪关,这是连接秦国和赵国的一处峡谷,位置十分重要。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前,就曾经多次攻打赵国的陕峪关,最终以大胜告终。在战国时期,这里被誉为“兵家必争之地”。攻占陕峪关后,秦国打通了北方、中原和东南沿海的交通要道,便有了可以打通天下的始皇之路。

  • 秦国凭借哪处险要,才最终横扫六国而一统天下?
    答:之所以秦国最终选定崤函要道的原因大致基于以下两点:第一,崤函要道的距离最短;第二,距离韩、魏的国都最近;第三,可以利用周王室统治的洛阳地段索取给养;第四,不用涉渡江河;第五,豫西没有强兵,受到的抵抗较为薄弱。而秦国只要控制函谷关,就可以守住关中门户,保八百里秦川不失;进可以出兵豫东...
  • 秦国三次遭灭国危难,却又是如何一次次化险为夷的呢?
    答:战国时期,七雄并立,彼此攻伐,空前激烈。常年的战争破坏了社会经济的基础,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秦国偏居西北一隅,以八百里秦川起家,重视耕战,励精图治,最终横扫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然而在秦国发展的道路上,也曾遭遇三次危机,差点灭国。第一次危机的起因与一块地有关。河西之地...
  • 秦国横扫六国?关键是兵力还是谋略?
    答:秦灭六国的原因之二——经济(或者说综合国力)在那个生产力还很垃圾的年代,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就看两个:其一,人口;其二,就是粮食(或者说农业生产)。秦的综合国力后期远超山东六国的原因不全是地理因素,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它的水利工程(追根求源还是它的动员体制——商君之法,这点后面再说)。
  • 秦国为什么能灭六国
    答:齐国,嬴稷在位的前中期,是六国中最强,当时唯一能够和秦国匹敌的国家,而后秦国策划五国攻齐,五国联合攻齐导致齐国大败,被夺城池70余座,险遭灭国后期各国联军撤回本土,燕国占据齐国,齐人反抗复国,燕军被击败退回燕境,齐国得以复国,但国力被大幅削弱,已无力对抗秦国,后来秦国实施远交近攻,齐国选择与秦国交好至此种种,...
  • 秦始皇嬴政为什么能够灭六国?灭掉六国后秦始皇做了什么?
    答:最后被拖死的极有可能是自己。而且贸然托付于王翦六十万军权更是一种君臣间的博弈,毕竟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这个帝王还是选择孤注一掷,最终他成功了,灭掉楚国后,其他国家就是小蚂蚁,碾压分分钟的事。所以,秦始皇横扫六国,不仅是站在了前人的基础上,还有自己远见的政治卓识。
  • 秦国为什么能横扫六国?能征善战的名将一代接一代
    答:那么秦始皇横扫六国所依仗的大将们都有哪些呢?白起提到秦国第一名将乃至战国第一名将就不得不提到一代杀神白起。白起:又称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_县人,中国古代著名的将领、军事家。白起声称一生大小战役七十多个无一败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长平之战坑杀赵军四十多万人。其实长平之战秦赵两国的军事投入都差不多,赵军总...
  • 秦国能统一六国靠的是商鞅变法还是善用人才?
    答:秦国能够最终实现一统华夏,是因为它有先进的社会制度和雄才伟略的君王。韩赵魏三家分晋之后,天下进入了战国,魏国首先开始变法,经过魏文侯和魏武侯两代人的经营,到了魏惠王时,国力达到鼎盛,成为当时最强的诸侯国。魏国强大之后,有一个诸侯国的日子最难过,那就是秦国,魏国常年累月的对秦开战,...
  • 秦始皇横扫六国是凭超凡的运气还是强悍的
    答:秦始皇横扫六国,凭借的并非全是运气,其强悍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实力。从《过秦论》中可知:“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也就是说秦始皇在之前秦国王室的一代代的基础上,灭六国,实现了大一统。由此可见,秦国早有一统山河之想法,苦心经营,才有了秦始皇横扫六国...
  • 秦为何横扫六国实现大统一400字?
    答:第一,得益于商鞅变法的成功。秦孝公时期推行的商鞅变法让秦朝废除了旧的制度,经济得到了发展,同时秦国的实力也一步步的强盛起来。第二,得益于秦朝地理位置。秦朝位于西边,除了东面是当时的各大列强,剩下的都是一些蛮夷部落,还有函谷关等天险只要遏守天险就可以安心发展内部经济,不会像韩、赵等国一...
  • 秦国到底凭什么强大起来横扫六国
    答:秦国经过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使得后来的秦国有能力吞并六国,实现了大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