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刘伯温才被封了伯爵?为何没有被封公爵?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31

后世人对于刘伯温的名号可以说是非常熟悉的了,刘伯温的名声也是很大的,很多人都很了解他,但是很多人想象中的刘伯温,其实是添加了很多传说的,换句话说,真实的刘伯温可能并没有那么厉害,也没有那么神奇。在朱元璋对功臣们进行封赏的时候,很多人都封了公爵、侯爵,唯独给刘伯温只封了伯爵,这个地位其实真的是并不高的,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真实的刘伯温其实没那么厉害,还是朱元璋另有考虑呢?

1、刘伯温是个怎样的人

刘伯温是浙江温州人,生于1311年,自小就有神童之名。阅读速度极快,据说七行俱下,且能过目而识其要。12岁考中秀才,乡间父老皆称其为神童。17岁时,刘伯温师从处州名士郑复初学程朱理学,接受儒家通经致用的教育,郑复初断言刘伯温未来一定能够出人头地、光大门楣。

除了儒学之外,刘伯温博览群书,诸子百家无一不窥,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数学,更有特殊爱好,潜心钻研揣摩,十分精通,这应该是刘伯温此后能够辅佐朱元璋的知识储备。

1333年,二十三岁的刘伯温赴元朝京城参加会试,一举考中进士。但元朝文人地位低下,也不太注重科举考试,于是刘伯温在家闲居三年,直到1336年才被任命为江西高安县丞(正八品),协助县令处理政务。在任官五年内,刘伯温处理地方事务的原则是严而有惠爱,能体恤民情,但不宽宥违法的行为;对于发奸摘伏,更是不避强权,深受当地百姓爱戴,深受当地豪强痛恨。

与元末明初朱升等诸多名仕一样,由于元朝官场过于腐败黑暗,汉官难以掌权,升迁基本无望,1346年刘伯温辞官隐居。但透过刘伯温的经历来看,这是一个能力惊人的名仕,之所以归隐,只是不愿在官场沆瀣一气。

1359年,朱元璋当打下浙江金华之后,听说刘伯温、宋濂等人,就以币聘,开出高薪,结果刘伯温根本没有响应,《明史》记载是及太祖下金华,定括苍,闻基及宋濂等名,以币聘,基(刘伯温)未应。

本世纪之初,在江苏南京聚宝山,考古专家挖出孙炎墓志铭,上面提到孙炎招募刘伯温的一些辛密,除了开始以币聘之外,还有两次招聘。

1,墓志铭中谈到,太祖命炎招刘基,基不出。使炎再往,基馈以宝剑。炎曰:剑当献天子,斩不顺命者,人臣不敢私。封还之。孙炎第二次见刘伯温时,恐吓刘伯温,不听话就斩,但刘伯温依然封还之,没有答应为朱元璋效力。

2,随后,孙炎写了一封书信给刘伯温:遗基书,言方今四方鼎沸,豪杰并争,皆志在子女玉帛,非有救天下之心。唯太祖据金陵,神武不杀,顺天应人,心怀天下。孙炎以朱元璋志在天下,拯救万民于水火,与其他割据军阀大不相同,最终打动了刘伯温,所谓基动容,始就见,送之(宝剑)建康。

古有刘备三顾茅庐,时有朱元璋三请刘伯温。通过刘伯温两次拒绝不难看出,刘伯温是一个心怀天下之人,不在意金钱、不在意权位,而在意主公是否能够拯救天下万民。其实,当时比朱元璋势力大的军阀有不少,比如陈友谅、张士诚等,刘伯温是在择主、挑选值得辅佐之人,最终朱元璋打动了他。

2、刘伯温跟随朱元璋

1360年,刘伯温来到南京,成为朱元璋的谋臣,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倍受宠信,被朱元璋称为吾之子房,以下是实打实的三件功劳。

1,针对当时形势,刘伯温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建策,被采纳。随后,辅佐朱元璋集中兵力先后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

尤其陈友谅攻陷太平(今安徽当涂县),意欲东向,气势甚为嚣张时,朱元璋手下不少大将有劝朱元璋投降,有认为必须避其锋芒,但刘伯温指出天道后举者胜,吾以逸待劳,何患不克,莫若倾府库,开至诚,以固士心,伏兵伺隙击之,取威制胜,以成王业,在此举也,在危难紧急的关头,刘伯温坚定了朱元璋势力的信心,最终果不其然,朱元璋战胜陈友谅,奠定了争夺天下的基础。

2,刘伯温建议朱元璋一方面脱离小明王韩林儿自立势力,却另一方面以大明为国号来招揽天下义师的民心,为朱元璋在政治上赢得主动。

3,1367年,朱元璋任命刘伯温为太史令,刘伯温进献《戊申大统历》,奏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1368年朱元璋称帝之后,刘伯温又奏请设立军卫法,又请肃正纪纲。

在辅助朱元璋消灭群雄、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历史活动中,刘伯温发挥了顶级智囊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刘伯温功劳来看,足以封公爵,至少可以封侯,为何朱元璋只封了他一个诚意伯呢?

3、朱元璋为何封刘伯温伯爵

其实,朱元璋并未苛待刘伯温,封他伯爵的确不算差。

1,150位功臣之中,文臣极为稀少,其中最高的是李善长,其次就是伯爵之首的刘伯温。整个明初功臣表中,就只有李善长与刘伯温,充分说明朱元璋对刘伯温的重视。

2,秦汉有非军功不得封侯,明朝是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封号非特旨不得予。李善长犹如汉之萧何,对明朝建立功勋卓著,没有李善长很难有朱元璋的明朝,所以才被封公爵。相比李善长的功劳,刘伯温肯定略逊一筹,只能退而其次成为伯爵之首。

之后明朝,唯一军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一是三征麓川、平定苗乱的王骥,被封为靖远伯,二是从军三十年三出塞外夺取河套的王越,被封为威宁伯,三是平定宁王叛乱的王阳明,被封为新建伯。这三个文臣都是奇才,都立下不世之功,却都只被封为伯爵,可见明朝对文臣封爵之严苛。

当然,以刘伯温功绩而言,朱元璋封刘伯温公爵也不为过,可能是朱元璋出于某种考虑,而给了一个伯爵之首吧。

1531年,明世宗嘉靖十年,刑部郎中李瑜上书:基(刘伯温)宜侑享高庙,封世爵如中山王达(徐达),于是朝廷再度讨论刘基的功绩,最终决议刘伯温应该和徐达等开国功臣一样,配享太庙。在这一年,刘基的九世孙处州卫指挥刘瑜袭封为伯爵。



  • 为什么刘伯温没被封公爵,只封了伯爵?
    答:2、起始刘伯温不愿出山帮朱元璋,是朱元璋请了多次才出来的,朱元璋无法忘怀,所以封了他个诚意伯。3、朱元璋的猜忌之心不是当皇帝后才有的,只不过当皇帝后更厉害了。刘伯温的神机妙算是朱元璋所嫉怕的。那么,朱元璋就借此敲打,如有不满,正好收拾掉。刘伯温当然知道朱元璋心思,所以,他根本不在意,让...
  • 朱元璋为什么只封刘伯温为伯爵?原因是什么
    答:刘伯温是明朝的开国元老之一,自从朱元璋建国后大封功臣,先给刘伯温称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但是刘伯温却不敢以勋臣自居,最后领到了一个伯爵的封号,这也是他视为自保术,因为他的性格非常刚直,敢于真言,很容易得罪人,他曾经也得罪了李善长跟胡惟庸等人,最后还渐渐的失去了朱元璋的信任。而且那时候的朱...
  • 为何刘伯温才被封了伯爵?为何没有被封公爵?
    答:2,秦汉有非军功不得封侯,明朝是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封号非特旨不得予。李善长犹如汉之萧何,对明朝建立功勋卓著,没有李善长很难有朱元璋的明朝,所以才被封公爵。相比李善长的功劳,刘伯温肯定略逊一筹,只能退而其次成为伯爵之首。之后明朝,唯一军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一是三征麓川、平定苗乱的王...
  • 刘伯温为什么只封了伯爵?刘伯温的后代现在在哪里
    答:但这么努力的为朱元璋效力,还是没有得到朱元璋的认同和后用,因为自身因素,仅仅被封为地位最低的伯爵。虽然刘伯温没有得到重用,但他的后代都是很有能力的,为国家做出很多的贡献,目前刘伯温的后代分布在全国各地。
  • 刘伯温为什么只封个伯爵
    答:首先,明朝有“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其次,朱元璋曾在称帝后多次想要给刘伯温进爵,但都被刘伯温推辞了,所以最后才有了这么一个大名鼎鼎的伯爵之首刘伯温。1360年,被朱元璋请到南京,做了谋臣,首先,刘伯温针对时势,提出避免两线作战,逐个击破的建议,朱元璋采纳了,最终成功击败了陈友谅、张士诚等...
  •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何只给了刘伯温一个伯爵位?
    答:我来说下个人的看法。朱元璋只肯给帮他获得天下的刘伯温一个伯爵,与双方关系和刘伯温才能有关。我们知道明王朝刚建立之时,曾经设置五等爵位以奖励文臣武将,其中,最高等的为公爵,还有侯、伯、子、男四级。以刘伯温的伽位,公爵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但朱元璋除了封李善长为韩国公外,与之旗鼓相当的...
  • 刘伯温为什么没有被朱元璋封王封侯,却只封个诚意伯?
    答:不过朱元璋对刘伯温还是重用的,很多大事都问计于他。开国皇帝登基后,首先要安抚的是武将,历代均如此。所以封赏时武将的爵位普遍高于文官,毕竟还是主要靠武将打的天下。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刘伯温是一位被民间神话了的人物,历史上的他并没有这么神乎其神,看看明史丽的《刘基传》就知道了。
  • 刘伯温战功赫赫,为什么才被封了个“伯爵”?
    答:而是用在阴谋政变上吗?再说了刘伯温劝阻朱元璋不要出兵安丰的一个理由就是让他借张士诚的手,除掉小明王。你说朱元璋夜晚想起此事的话,还会睡的着吗?总而言之,刘伯温虽然功劳甚大,但是由于他太过聪明,不是淮西集团,资格也不如李善长等原因,最后只能封个伯爵。
  • 刘伯温的功勋那么大,为什么朱元璋没有给他好的待遇?
    答:”后来的结论也证明,朱元璋的选择没有错,刘伯温确实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后来朱元璋和陈友谅的决战之中,正因为刘伯温的正确建议,朱元璋才击败了自己最大的敌人陈友谅,最终一统南方,为以后征讨元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人可能就会推测,是不是因为刘伯温不是淮西人,朱元璋任人唯亲,所以才给了...
  • 明朝开国六公爵为什么没有刘伯温?第一究竟是谁?
    答:第一位是韩国公李善长。刘伯温之所以未入选,是因为《大明律》中有相关规定,对文臣做出封公封侯做出了严格的限制规定。刘伯温不符合这些规定,故此未能封公。一、刘伯温为何不能与六公一样,获得公爵的爵位 明朝初年,朱元璋曾在《大明律》中对文臣封公封侯的条件做出严格限制,相关条款如下:“凡文官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