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的相关知识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6
京剧的基础知识
京剧,曾称平剧,被誉为中国国粹,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要学习京剧,就必须掌握其基础知识。以下是对京剧基础知识的精要概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京剧的基本特征
1. 综合性:京剧中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和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将它们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
2. 虚拟性:通过高度虚拟化的表演,引发观众的想象,同时解决了舞台表演中空间与时间的问题。
3. 程式性:表演的过程和形式都已达到高度规范化和固定化。演员的动作、道具和服装都有严格明确的规定。
二、京剧的审美特征
1. 以表演为中心,多种艺术元素综合
2. 虚实相生,写意的戏剧观
3. 形神兼备,注重形象美
三、京剧的行当和流派
行当:根据角色的性别、年龄、类型、性格和气质等自然和社会属性,划分的不同角色。
七行:生(末)、旦、净、丑
武行、流行、上下手
七科:剧通科、音乐科、剧装科
盔箱科、容装科、交通科、经励(经理)科
生行:
- 老生:扮演中年以上(35岁以上)性格忠厚、正直、庄重的正面人物。
- 小生:扮演20-30岁左右青年男子,运用真假声结合的方法。
- 武生:扮演有武艺的正面男性。
- 娃娃生:扮演儿童角色。
旦行:
- 老旦:扮演50岁以上女性,演唱用真嗓,服装颜色深沉。
- 正旦(青衣):扮演20-40岁性格温柔、端庄的女性。
- 花旦:扮演性格活泼或泼辣的青年女子。
- 武旦:扮演青年女将或女侠。
- 刀马旦:扮演智勇双全的女性角色,唱念做打较全面。
- 彩旦:扮演幽默、诙谐或凶狠的女性。
- 闺门旦:扮演大家闺秀和稳重的青年女子,近似花旦,但念白不同。
净行:
- 净行(花脸):表现性格豪放、粗鲁、刚烈、忠诚或奸诈的男性。花脸在化妆、唱腔、形体上都与其他男性角色不同,讲究夸张表现。
- 正净(铜锤花脸):以唱功为主,扮演朝廷重臣、将帅等。
- 副净(架子花脸):以做工为主,扮演勇猛豪爽、刚烈强悍或阴险奸诈而有权势的人物。
- 武净(武二花脸):以武打为主。
丑行:
- 丑行(小花脸):化妆时在鼻梁、两眼之间画白块,是丑行的标志。表演诙谐幽默,滑稽风趣。
- 袍带丑:文丑中扮演有权势的人物,讽刺贪赃枉法的官员。
- 方巾丑:扮演知识分子,如儒生、谋士、书吏等。
- 褶子丑(公子丑):扮演花花公子、纨绔子弟。
- 茶衣丑:扮演下层贫民,表演憨态可掬。
- 彩旦:扮演狡猾刻薄或可笑的妇女。
- 武丑:擅长武艺的丑角,性格机警,语言幽默。
流派:
- 老生流派:如程长庚(徽派)、余三胜(汉派)、张二奎(京派)等。
- 旦行流派:如梅兰芳(梅派)、尚小云(尚派)、程砚秋(程派)等。
- 花脸流派:如金少山(金派)、郝寿臣(郝派)等。

  • 京剧常识知识点
    答:1.京剧行当 生就是指男子,又分老生,小生,武生。旦就是指女子,又分正旦(青衣),老旦,花旦,花衫,武旦,刀马旦,彩旦(揺旦)。净就是花脸,又分正净(铜锤花脸),副净(架子花脸),武净,毛净。丑就是丑角,俗称“三花脸”,又分文丑,武丑,铁丑。末就是指中年以上男子,多数挂须。又细分为...
  • 小学生必知京剧常识有哪些?
    答:二、京剧基本知识 京剧的行当——主要分生、旦、净、丑四种行当。生就是指男子,又分老生,小生,武生。旦就是指女子,又分正旦(青衣),老旦,花旦,花衫,武旦,刀马旦,彩旦(揺旦)。京剧四大名旦是指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他们是我国京剧旦角行当中四大艺术流派的创始人。净就是花脸,又...
  • 有关京剧的知识
    答:有关京剧的知识:1、起源与发展:京剧起源于北京,融合了昆曲、汉剧、秦腔等众多戏曲剧种的元素,在清朝时期逐渐形成并发展至今。它的表演形式包括唱、念、做、打四个方面,以表演者华丽的服饰、精湛的技艺和深邃的艺术内涵为特点。2、角色分类:京剧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种类型。生是指男性角色...
  • 关于京剧的知识
    答:关于京剧的知识如下:1.京剧的行当 京剧的行当是依据人物的自然属性(性别、年龄)及社会属性(身份、职业)来划分的。但是,更主要的是要按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作者对人物的褒贬态度来划分的。京剧的行当,最早分为生、旦、净、末、丑、副、外、武、杂、流十行。随着京剧不断地改革与发展,后来衍化为七...
  • 京剧知识
    答:京剧知识 篇1 一、京剧的发展史 清代初期,昆腔、京腔盛行北京。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相继进京,道光年间,徽汉合流。光绪年间,京剧艺术初步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展了京剧现代戏。 二、京剧的唱腔 京剧的唱腔分为“二黄”和“西皮”两种声腔。 “二黄”是一种节奏舒缓、旋律平稳、唱腔较为凝重、...
  • 京剧的知识有哪些
    答:京剧的知识有京剧的表现手法、行当分类和唱腔分类。1、京剧的表现手法: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唱、念、做、打,也是京剧表演四项基本功。唱指歌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相互结合。...
  • 京剧有关的知识
    答:关于京剧的知识有:起源、表现手法、角色类型、服装和化妆、经典剧目、唱腔等。一、起源 京剧作为中国三大国粹之一,其前身是徽剧,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
  • 京剧小常识7条有哪些?
    答:1、京剧脸谱起源于生活。每个人面部器官的形状、轮廓相似,生理布局也都有一定的规律,面部肌肉的纹理与人物的年龄、生理、经历、生活的自然条件也都有密切关系,所以京剧脸谱的勾绘是以生活为依据,也是生活的概括。2、在各个行当中,演唱方法及演唱风格不尽相同。唱功最重的当属老生、青衣和正净;其次...
  • 京剧小知识(简写)
    答:1.关于京剧的知识 京剧的起源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全国的重要剧种之一。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原来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4个徽调班社,陆续进京演出,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相互影响,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
  • 京剧常识知识
    答:1. 京剧都有什么知识知识 【发展简史】 一、孕育期 徽秦合流 清初,京城戏曲舞台上盛行昆曲与京腔(弋阳腔)。 乾隆中叶后,昆曲渐而衰落,京腔兴盛取代昆曲一统京城舞台。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秦腔艺人魏长生由川进京。 魏氏搭双庆班演出秦腔《滚楼》、《背娃进府》等剧。魏长生扮相俊美,噪音甜润,唱腔委婉,做工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