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义的联系观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2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有哪些

每个人都有思想上的缺陷,包括很多被普遍认同的观念也是,不可能完美,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更多的是变化。你对你爸的观点不认同,认为他想的不够多,认识不够深入,但两个人的观念不可能完全相同,总有这样那样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在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不同、与时代不同的人的交流 面前会变得越发明显。

对于合理的观点,你可以认同并且讨论
对于有理但不同的观点,你可以尊重并且辩论
对于你认为毫无道理的观点,你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也可以不予理会,如果你表达的别人依旧不认同,也没必要因此生气

1、联系的普遍性 (1)联系是普遍的 (2)联系的定义: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2、联系的客观性 (1)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3)联系的客观性要求: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3、联系的多样性 (1)事物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2)事物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框题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 (1)整体和部分的相互区别。 (2)整体和部分的相互联系。 (3)处理好整体和部分关系。2、掌握系统化的方法 (1)系统的概念: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2)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3)掌握系统优化方法必须做到的三个方面 一是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二是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三是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二、重点讲解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理解这一观点,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正确理解联系的内涵 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首先,要知道联系既包括事物之间的联系、也包括事物内部的联系;其次,要知道联系是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这种作用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的。在现代科学中,相互作用是指控制系统的反馈过程以及物质系统中发生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和传递过程。 (2)正确理解联系的特性。 首先,联系具有普遍性。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不是个别事物具有的特点,而是一切事物所共有的普遍特性。就自然界而言,从客观世界的巨大星系到微观世界的基本粒子,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低等的简单的生命体到高级的复杂的生物个体,无不处在相互联系之中。就人类社会而言,政治、经济、文化、人口、资源、环境等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各种制度以及各种活动之间,均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思维领域而言,人的思维活动的进行以及思维活动所产生的各种观点、思想和理论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每一事物及其事物内部的每一因素都与其他事物或因素相互联系着,世界是一个具有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具体地说,普遍联系包括三方面的含义:其一,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同周围的其他事物联系着,世界上找不到同周围事物毫无联系的、孤立存在的事物;其二,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都同其他要素联系着,不与其他要素发生联系,或者不与整体发生联系的孤立存在的要素也是没有的;其三,整个世界就是一个万事万物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一个具体事物都是世界联系之网上的一个部分、环节或纽结。总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现象或过程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其次,联系具有客观性。所谓客观性,是指事物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属性。唯物辩证法所讲的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不仅自在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就是人为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客观的,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承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肯定人的实践活动的有目的性之间并不矛盾,人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有目的,但毕竟要建立在承认联系、尊重客观联系的基础之上。 再次,联系具有条件性。普遍联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世界上没有不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的事物。但是,世界上每一具体联系又都是有条件的。因此,认识和把握任何具体的联系都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由于条件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及其性质、作用也各不相同。 还有,联系具有多样性。所谓联系的多样性,就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性质、形式、地位和作用多种多样,各有自身的特点。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多种多样。不同的联系所处的地位不同,对于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唯物辩证法坚持联系的普遍性,同时又要求人们要具体地分析联系的多样性。2、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事物是由各个部分相互联系构成的,不仅各个部分之间相互联系,而且部分与整体之间也相互联系,因此,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就要正确地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1)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区别的。一是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各个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对同一事物来说,整体体现为数量上的一,部分表现为数量上的多,整体与部分之间有着确定的界限,不能混淆。二是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受着整体的制约,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2)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一是整体和部分相互依赖。整体离不开部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离不开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整体的部分就失去了它在整体中的意义,不成其为部分。二是整体和部分相互作用。整体的性质和功能状态影响着部分功能的发挥,整体的性质和功能状态变化了,部分的性质和功能状态也会随之而发生变化。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也影响着整体功能的发挥,特别是关键性部分的性质和功能状态的变化甚至会对整体功能状态起到决定性作用。三是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原来作为整体的事物,相对于更高层次的系统来说,它又成了部分;原来作为部分的东西,相对于更低的系统来说,它又成为整体。 理解整体和部分之间的辩证关系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应当树立全局观念或大局意识,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一个学校、一个企业、一个单位或者一个国家都是整体。整体总是由许多部分组成的,各个部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如果缺乏全局观念,把目光仅仅局限于一个部分,那就不可能处理好各个部分的问题,抛必陷入顾此失彼的境地,从而不利于整体的平衡发展。整体性的观点和方法,在现代科学发展和经济组织管理中,越来越显示出重要的意义。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搞活局部,充分发挥各个局部的积极作用,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3、掌握系统优化的思维方法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对于指导我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认识方面来说,系统优化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因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在联系中把握各个部分,在联系中把握事物整体,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的和准确的认识。 从实践方面来说,系统优化方法要求处理和解决问题时要着眼于整体功能状态的优化,力求系统的最佳效应。系统的性质是要素、结构、环境三者的函数,其中结构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要十分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协调有序,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功能。一个工厂,在人员、设备、资金和其他资源不变的情况下,如果组织管理工作做得好,使结构有序,配合默契,就会产生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国家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是“一盘棋”,个别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不利于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因此,必须从系统整体出发,搞好宏观调控。经济发展和人口、环境、资源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必须相互配合,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必须和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必须共同进步,所有这些都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系统优化的方法,统筹兼顾,大力协调,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难点剖析1、如何理解联系中的区别? 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观点,是以承认事物的区别为前提的。任何事物都有不同于它事物的特殊本质,都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正因为事物之间相互区别,各有自身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所以,才能有一事物同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如果不承认事物之间的区别,也就无所谓事物之间的联系。事物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这是事物的本来面貌。如果只见区别不见联系,就会把本来有联系的事物孤立起来,孤立地看问题,这是形而上学的特征之一。如果只见联系不见区别,就会抹煞事物之间的界限,把世界看成毫无区别的一团混沌,这是相对主义的特征。形而上学和相对主义都是错误的。2、如何理解“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 事物的联系就其与人类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在事物的联系,一类是人为事物的联系。在人类诞生之前或在人类认识与实践活动尚未涉及的领域中,存在着纯粹自在的客观联系,它们当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即使在人类实践活动范围内由人们按照一定目的、计划或方案而形成或建立的联系,如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联系、村庄或学校之间的联系、两个机械系统之间的联系等,尽管这些联系呈现“人化”的特点,渗透着人的目的性、能动性,但这并没有改变或者取消联系的客观性,这些“人为联系”只是人们依据客观联系创造条件,改变了联系的具体形式。因此,人们头脑中的联系观念并不是主观自生的,而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只有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联系观念才具有真实性和现实性。 列宁在《辩证法的要素))中把坚持“观察的客观性(不是实例,不是枝节之论,而是自在之物本身)”作为辩证法的第一原则,就是把辩证法建立在坚实的唯物论基础之上。是否承认联系的客观性,是唯物辩证法同唯心辩证法的根本区别所在。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是什么?
    答: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可变性。具体如下。一、普遍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具有普遍性,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的思维,都处在联系之中,孤立存在的事物是没有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相互联系,每一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这一世界...
  • 唯物主义的联系观
    答:1、联系的普遍性 (1)联系是普遍的 (2)联系的定义: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2、联系的客观性 (1)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3)联系的客观性要求: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
  •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答: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包括下述内容:一、联系的定义 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二、联系的普遍性 1、每个事物:每个事物内部诸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统一的整体。向左转|向右转 事物的内部联系是最根本的联系...
  • 唯物辩证法包含的基本观点有?
    答:辩证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基本观点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这两大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普遍联系的观点和运动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联系的定义 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
  •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答:2.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调整部分关系是整体以最优结构发挥出最大作用。3.重视关键部分在整体中的决定性作用,有所取舍以保证整体效用最大化。4.立足整体,以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5.片面的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属于形而上学。6。关键部分在整体中有决定作用,制约着整体的发展。【求追加悬赏求采纳求...
  • 什么是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
    答:发展观包括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量变与质变,内外因矛盾观包括对立统一,普遍性,特殊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与万物普遍联系”和“按自身规律永恒发展”是世界存在的两个总的基本特征,从总体上揭示了世界的辩证性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
  • ...相互作用的系统坚持什么体现了唯物主义普遍联系
    答:1、相互联系的整体观 唯物主义普遍联系观强调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没有任何事物是孤立存在的,它们都和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世界上的一切现象和规律都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事物所组成的。2、相互作用的系统观 唯物主义普遍联系观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作用的系统。各种...
  •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总结
    答: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
  • 什么是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答: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是指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由内部矛盾构成的。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孕育了事物的联系和发展。联系观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重要观点,它认为人们不能孤立地看待一切存在的事物,而应该把事物看作是内部联系和发展的一个整体。这种联系不仅是简单的相互关系,而且涉及方方面面,包括...
  •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原理有哪些
    答:联系的普遍性原理;联系的客观性原理;联系的多样性原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系统优化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