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彝族属于彝族的哪个分支?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1
四川凉山彝族是属于彝族那个分支?

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的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众多的民族之一。彝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的滇、川、黔三省之中,其中一大部分彝族集中在云南省金沙江、元江和哀牢山、无量山之间的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与西部小凉山的华坪、宁蒗、永胜等地;另一部分集中于四川省大渡河以南和安宁河两岸大凉山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峨边马边彝族自治县以及贵州省的威宁、安顺、毕节等地。

彝族历史悠久,族源为我国远古时期,生活在西南广大地区四大族群之一的“濮”人。而这些“濮”人是来自距今4、5千年以前,生活在我国西北部甘肃、青海省一带古羌部族的一个支系,南下后与当地土著融合、发展的后裔。这些落叶生根于西南地区的“濮”人,后继续与该地区古越人的分支“僚”及“昆明人”融合、发展,成为彝族的先民。在汉文和彝文的史料记载中,曾明确指出,彝族和白、纳西、哈尼、拉祜、僳僳等民族,与分布在我国西部的古代氐、羌部族有着密切的关系。大约在公元3世纪以后,彝族的先民迁徙到目前的集聚地生存下来。而且,彝族的语言与藏族、羌族语言有着近亲关系,以至有彝语来自于羌族语言的说法。

由于彝族历史悠久、支系繁多,分布地域广阔,因此形成并保存下6种不同的方言和70多种本民族的称谓,大相径庭的民族服饰以及异彩纷呈的歌舞形式。但出于共同的崇虎、崇拜葫芦等多种自然崇拜和尚黑、尚左习俗,使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彝族又都共有着相同的节日庆典与祭祀礼仪活动。

解放后由于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使不少人都知道夏季的“火把节”是彝族的民族传统节日,甚至知道在节日的夜晚彝人要围篝火跳《大三弦舞》。但彝族为什么在“火把节”上要跳《大三弦舞》?大概知道的人就不是很多了。对此要想得到了解,就必须先知道“火把节”的来历和与它相关的彝族历法。

彝族早在13世纪,就创造出了自己的“十月太阳历”,即现在天文学所称的“彝夏太阳历”。古代彝族把一年的365.25天平均分为10个月,每月36天,多余的5天多,作为每年的“过年”日。彝族的新年和“火把节”关系密切,因“十月太阳历”是根据日月星辰的方位变换而测定推算的。北斗星星柄每转动一周为一年,星柄上指时,恰逢夏季的“大暑”节气。再转半周,则时值冬季的“大寒”节气,彝族人民便把这两个节气统称为“星回节”。同时把冬季的“星回节”定为彝族的新年;而夏季的“星回节”则为我们大家所熟悉的“火把节”。

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以最大的热忱和最隆重的庆典迎接每个新年的来临。“过年”,已成为全人类共同欢乐的节日。但在彝族,“过年”时没有什么庆典活动,人们全部的热忱都放于制作美食上,使冬季星回节被俗称为“吃节”。而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左右“大暑”节气时的“星回节”,才是各地彝族进行隆重庆祝、热闹无比,俗称“玩节”的传统“火把节”。更有意思的是:有些彝族地区的人们,把“过年日”中的6天,特别留出3天来放在夏季“火把节”时使用,以便使人们在“火把节”时更为尽情、尽兴和难忘。尽管各地区的彝族同胞欢度“火把节”节日的形式不同,但目前由男子每人弹拨用彩绸挎于肩上的大三弦乐器,一起欢跳《大三弦舞》,已成为彝族共同的娱乐形式之一。

生活在云南省路南、弥勒、邱北等县,属于彝族支系的阿细人,在夏季星回节的黄昏时节,高举火把绕行田间以预祝来年丰收之后,便集中到村里的旷场上举行传统的欢庆活动。届时,成群的未婚男女,围绕着噼啪作响的熊熊篝火频频起舞。头戴环形头饰、身着手绣短上衣、百褶裙,斜挎绣包的盛装姑娘们,在着白衣黑裤、腰系红色绸带的英俊吹笛者带领下,随着铮铮作响的大三弦与男子相对而舞,在眉眼间传递着无限的情意、抒发着由衷的喜悦与欢乐。舞蹈中不时夹杂着的“阿啧啧!”呼号和尖啸的口哨声,为节日气氛更加欢快与热烈。虽说阿细人所跳的舞蹈也是“大三弦舞”,但认真地说,在男子所弹拨的大、中、小各式三弦和高、中、低不同音色竹笛的伴奏下,舞蹈始终保持跳跃状态,双臂左右摆动、按节拍击掌的同时,换脚跳三步,空中蹬两脚,由五拍组合成的这种“三步弦”,是阿细人在“火把节”时所特有的自娱性舞蹈。由于该舞多在月光下起舞,后又被人们称为《阿细跳月》。

至于阿细人为何在“三步弦”中始终要保持跳跃的舞姿,还有着一段传说。相传很久以前,阿细地区的人们一直过着刀耕火种的奴隶生活。每到播种季节,为了抢时间为奴隶主尽快烧荒、播种,人们等不到烧荒火星的熄灭,就赤着双脚在滚烫的田野上开始翻地、劳作。为使双脚少受田野上余火的灼烧,便两脚一边不停地跳跃一边进行劳作。后来,人们在这种不停跳跃动态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蹬脚和上肢的左右甩摆、击掌,而逐渐形成了今天被人们喜爱的《阿细跳月》。

彝 族


yi zu
Yi ethnic minority group








人口为7762286人。


民族概况


彝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有诺苏、纳苏、罗武、米撒泼、撒尼、阿西等不同自称。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其分布形式是大分散,小聚居,主要聚居区有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贵州毕节地区和六盘水地区。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彝族人口数为7762286。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为6个方言。原有一种表意文字,史称囊文,也有人认为它是音节文字;1975年制定四川《彝文规范试行方案》,确定819个规范彝字,并开始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推行使用。


彝族是古羌人南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西南土著部落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在六七千年前,居住在我国西北河湟地区的古羌人,开始向四面发展,其中有一支向祖国的西南方向游弋。到3000多年前,这支向西南游弋的古羌人以民族部落为单位,在祖国的西南地区形成“六夷”、“七羌”、“九氐”,即史书中常出现的所谓“越嵩夷”、“青羌”、‘‘侮”、“昆明”、“劳浸”、“靡莫”等部族。当古羌人游弋到西南时,西南地区已有与其先后到达的两大古老族群——百濮族群了百越族群。古羌人到西南后,他们了百濮、百越长期相处、互相融合,并吸收和百濮、百越的南方文化。魏晋以后,昆明人与焚(濮)的融合发展为对僚人的融合。汉至六朝,汉文史籍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四川南部的主要居民称为叟人,有时则以叟、濮并列。


隋唐以来,彝族先民地区有乌蛮与白蛮的分化,乌蛮系由昆明部落发展而成,白蛮系以叟、濮为主体,并与其他民族融合而成。


彝族先民在长期形成与发展中,活动范围曾遍及今云南、四川、贵州三省腹心地带及广西的一部分,其核心地区应是三省毗连的广大地区。


彝族历史上一个重要特征,是长时期保持着奴隶占有制度。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及其以前,彝族先民社会已出现游牧部落与定居农业部落的分化。东汉至魏晋时期,各彝族先民地区继续分化出一批叟帅、夷王,表明在征服濮人等部落的基础上,昆明部落已基本完成从原始部落向奴隶占有制度的过渡。


8世纪30年代,蒙舍诏统一六诏,云南彝族、白族先民联合各族上层建立了南诏奴隶制政权,统治中心在今云南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带,统治范围达到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与四川南部,基本上控制了彝族先民的主要分布地区。


南诏奴隶制王朝曾长期统治彝族先民地区,不能不对当地奴隶制的存在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唐天复二年(902),南诏奴隶制王朝的覆灭,不意味着彝族先民地区奴隶制随之消亡。两宋300多年中,戎(宜宾)、泸(泸县)、黎(汉原)3州的彝族先民,处在宋王朝与大理政权的相互争取之中,出现了奴隶制经济相对繁荣的局面。与之相配合,奴隶制生产关系出现了强大部落奴役小部落的情况。


蒙古蒙哥汗三年(1253),蒙古骑兵自四川分三道进攻云南,经彝族地区,促使处于分裂状态的各彝族地区出现比较松散的反蒙古联合,开始统一于罗罗族称之下。与之相对应,蒙古贵族加强了对各地彝族兹莫即土长的争取工作,发展为在部分边疆民族地区分封各族首领世袭官职以统治当地人民的土司制度。自1263~1287年,相继在今越西、西昌、屏山、大方、昭通、威宁等地设立彝族土司。


明代276年间,地跨云、贵、川三省的水西(大方),乌撤(威宁)、乌蒙(昭通)、芒部(镇雄)、东川(会泽)、永宁(叙永)、马湖(屏山)、建昌(西昌)等地各彝族土司(兹莫)连成一片,相互支援,保持着基本上相同的奴隶制度,与低下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各彝族地区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土司及黑骨、白骨与家奴3个等级。在上述等级关系的基础上,明代水西、建昌、乌蒙等地彝族的土司制度仍然是奴隶制的上层建筑。


康熙、雍正年间,清王朝在彝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给土司、土目、奴隶主势力以沉重打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部分地区比较迅速地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


社会经济


新中国成立前,包括云南大部、贵州部分以及广西的全部彝族地区,以土地个体私有为基础的封建地主经济早已占着绝对统治的地位,实物地租是地主对佃农最主要的剥削方式。此外,对佃农一般还进行额外劳役剥削,雇工与高利贷剥削也十分普遍。部分地区由于某种历史原因,土司仍得到保存,或在“改土归流”时保全了大量的土目与中小奴隶主,因而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较长。如在乾隆初年,贵州威宁地区的彝族群众仍然“半为夷目家奴”。及至建国以前,所属百姓仍然保留某些农奴的特点,奴隶主的剥削虽以实物地租为主,仍不同程度地残存着奴隶制的痕迹。云南武定、禄劝以及红河南岸等地当时也保存不少大小彝族土司,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地主经济已有取代领主经济的发展趋势。


农业是广大彝族地区的主要经济部门,农作物主要有玉米、荞麦、土豆、小麦、水稻、大麦、燕麦、元根等。农具主要有犁、耙、条锄与板锄。在高原地区,人口稀少,牧草丰富,适宜于畜牧业的发展,主要牧养牛、马、猪、羊等。山地森林资源、山货资源十分丰富。河流湖泊中有各种鱼类和水产。狩猎,采集药材、木耳,捕鱼等成为群众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手工业基本上作为家庭副业而存在,主要采取定期赶集的形式进行商品交换。


彝族的社会生产力长期处于落后状态,自给自足的经济占主导地位。商品经济极不发达,尤其是在聚居区内一直保持着“以物易物’’的交换形式,仅用少量的牲畜、粮食、山货去换取针、线、盐之类的生活必需品。“耻于经商’’的观念一直统治着人们的思想,在彝族人民的观念中,牛羊是最有价值的东西,是衡量贫富的标准,也是衡量一个人(或一家人)能干与不能干、强与弱的标准。拥有百头牛羊是一般彝人的追求目标。


新中国成立后,彝族人民经过40多年的开发建设,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目前已经建起了钢材、生铁、煤碳、采矿、发电、伐木、化肥、农机、食品加工等轻、重工业部门,形成了一支本民族的产业队伍。云南个旧的云锡公司,已成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一个重要企业,贵州西部的六盘水特区,已发展成为著名的煤炭工业基地,四川渡口也成为著名的新兴钢铁工业城市。交通运输也得到了较大改善,各地普遍修建了公路,成昆、贵昆铁路干线也通过了彝族地区。政府还在各地设立了一些贸易机构和集市,使商品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经济上实行搞活的政策,彝族的城乡商品经济有了飞跃发展,彝人中建企业、经商者逐年增多,落后的自然经济正受到严重冲击。


文化艺术


彝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源远流长、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各地彝族流传许多记载本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彝文手抄本,已发现的有上千种之多,现已陆续翻译、整理出版,内容涉及哲学、史学、文学、宗教学等方面。还有一些彝文铸铜、碑刻及丰富多彩的民间口头文学。在医药学方面,彝文著作中也保存了丰富的资料。彝族普遍采用夏历。近年来,也有人认为古代彝族先民使用过十月历。


彝族人民能歌善舞。彝族民间有各种各样的传统曲调,诸如爬山调、进门调、迎客调、吃酒调、娶亲调、哭丧调等。有的曲调有固定的词,有的没有,是临时即兴填词。山歌分男女声调,各地山歌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彝族乐器有葫芦笙、马布、巴乌、口弦、月琴、笛、三弦、编钟、铜鼓、大扁鼓等。彝族舞蹈也颇具特色,分集体舞和独舞两类,其中多为集体舞,如“跳歌”、“跳乐”、“跳月”、“打歌舞”和“锅庄舞”等。动作欢快,节奏感强,通常由笛子、月琴、三弦伴奏。


彝族传统工艺美术有漆绘、刺绣、银饰、雕刻、绘画等。漆绘主要多施于碗、盘、壶、杯、盔甲、护腕、盾牌、箭筒、马鞍、马笼头、月琴、口弦之上,颜色以黑、红、黄三种色彩为主。刺绣为彝族妇女所善长,常绣在头帕、擦尔瓦、衣袖、衣大襟、裤脚、挂带、烟荷包、腰带等上。


风俗习惯


彝族服饰,各地不尽相同。凉山、黔西一带,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有的地区穿小裤脚长裤,并在头前部正中蓄小绺长发头帕,右方扎一钳形结。妇女较多地保留民族特点,通常头上缠包头,有围腰和腰带;一些地方的妇女有穿长裙的习惯。男女外出时身披擦尔瓦。首饰有耳坠、手镯、戒指、领排花等,多用金银及玉石做成。


彝族生活中的主要食物,大部分地区是玉米,次为荞麦、大米、土豆、小麦和燕麦等。肉食主要有牛肉、猪肉、羊肉、鸡肉等,喜欢切成大块大块(拳头大小)煮食,汉族称之为“砣砣肉”。大、小凉山及大部分彝族禁食狗肉,不食马肉及蛙蛇之类的肉。彝族喜食酸、辣,嗜酒,有以酒待客的礼节。酒为解决各类纠纷,结交朋友、婚丧嫁娶等各种场合中必不可少之物。


彝族的房屋结构有的地区和周围汉族相同,凉山彝族居民住房多用板顶、土墙;广西和云南东部彝区有形似“干栏”的住宅。


各地彝族盛行父系小家庭制,幼子往往和父母住在一起。妇女地位较低。遗产由诸子平分,绝业一般归近亲所有。彝族历史上盛行父子连名,此俗在凉山彝族居民中一直继续到建国前。一夫一妻是彝族婚姻的基本制度,娶媳需付较高的聘金,交错从表婚比较流行,夫死实行转房。建国前云南部分彝族地区还保持着公房制度,凉山彝族保持着严格的等级内婚。历史上彝族多实行火葬,建国前,凉山及云南沿金沙江一带居民仍行此葬俗。其他地区自明、清以来逐渐改为上葬。


宗教信仰与重要节日


彝族宗教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崇奉多神,主要是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自然崇拜中,最主要是对精灵和鬼魂的信仰。人们认为大自然中许多没有生命的东西都附有精灵,一个家庭中凡是祖先遗留下的一切东西如衣服、首饰、银子、用具,都可附上精灵“吉尔”,认为它具有保护家人的魔力。由于历史上长时期的民族文化交流,佛教传入彝族区已有长久历史。清代初年,道教在一些彝族地区盛行。随着帝国主义势力的侵入,天主教与基督教也于19世纪末年先后传入彝族地区。


彝族的节日主要有“火把节”、“彝族年”、“拜本主会”、“密枝节”、“跳歌节”等。“火把节”是彝族地区最普遍而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一般多在夏历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每到火把节,彝族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打牲畜祭献灵牌,尽情跳舞唱歌、赛马、摔跤。夜晚,手持火把,转绕住宅和田间,然后相聚一地烧起篝火,翩翩起舞。
彝族的虎图腾崇拜


在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人们出于对动植物的一种特殊的亲近感,把某种动物或植物作为崇拜的对象。他们以自己信奉的图腾,作为本氏族的标志,甚至将其作为本民族的祖先。中国云南的彝族人,对虎的崇拜就是源于这种古老的图腾信仰。

据彝族的民间史诗《梅葛》记载,天神在创世之初,派了他的五个儿子去造天。天造好了之后,便用雷电来试天,结果天裂开了,用什么补天呢?天神们认为世界上的东西虎最威猛,于是天神又派五个儿子去将虎制服了,然后他们用虎的一根大骨做撑天柱,这样天就稳定下来了。他们又用虎头做天头,虎尾做地尾,虎鼻做天鼻,虎耳做天耳,左眼做太阳,右眼做月亮,虎须做阳光,虎牙做星星,虎油做云彩,虎气做雾气,虎心做天心地胆,虎肚做大海,虎血做海水,大肠做成江,小肠做成河,虎肋做道路,虎皮做地皮,硬毛做树林,软毛做青草,细毛做秩苗……于是便有了今天的世间万物。

黑虎氏族是彝族的远古先民,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崇黑尚虎,即以黑虎为图腾,并且一直保持到现在。彝族人称虎为罗,许多地方的彝族人至今自称罗罗,即意为虎族。他们自认为是虎的民族,每年都要过虎节,日期从农历正月初八的接虎祖开始,到正月十五日的送虎祖结束。虎节期间,全族人共同欢乐,跳老虎笙、祭虎祖,以祈福消灾。他们在举行祭祖仪式时,用画有虎头的葫芦瓢来象征自己的祖先。

许多彝族人认为自己是虎人。有的村寨至今还流传着"人死一头虎,虎死一只花"的俗语。在他们的姓氏中,常见的罗就表示他们是虎的后代。男人自称罗罗濮或罗颇,意思是雄虎;女人则自称罗罗摩,意思是母虎。彝族人过去就通行火葬,他们认为遗体火化之后便可返祖为虎了。在彝族人聚居的地方,还有许多以虎称呼的山岗、水流和村寨,因为虎人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就应以虎来为其命名。

虎被中国人视为百兽之王。它是力量和威严的象征,被彝族先民敬奉为原始图腾,成为吉祥与幸福的象征。由于虎被他们奉为祖先,因而在一些彝族人家中的神龛上供奉虎形祖灵,大门上挂着虎形辟邪,墙壁上挂着虎图腾壁挂,在村寨路口设有形状像虎的石虎神。彝族人称虎神为罗尼,这是他们心中最灵验最崇高的神。虎神可以为他们消灾驱邪,可以保佑他们称心如意、吉祥平安。他们把自己、家庭、家族的幸福,都寄托在虎神的护佑之下。

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的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众多的民族之一。彝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的滇、川、黔三省之中,其中一大部分彝族集中在云南省金沙江、元江和哀牢山、无量山之间的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与西部小凉山的华坪、宁蒗、永胜等地;另一部分集中于四川省大渡河以南和安宁河两岸大凉山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峨边马边彝族自治县以及贵州省的威宁、安顺、毕节等地。 彝族历史悠久,族源为我国远古时期,生活在西南广大地区四大族群之一的“濮”人。而这些“濮”人是来自距今4、5千年以前,生活在我国西北部甘肃、青海省一带古羌部族的一个支系,南下后与当地土著融合、发展的后裔。这些落叶生根于西南地区的“濮”人,后继续与该地区古越人的分支“僚”及“昆明人”融合、发展,成为彝族的先民。在汉文和彝文的史料记载中,曾明确指出,彝族和白、纳西、哈尼、拉祜、僳僳等民族,与分布在我国西部的古代氐、羌部族有着密切的关系。大约在公元3世纪以后,彝族的先民迁徙到目前的集聚地生存下来。而且,彝族的语言与藏族、羌族语言有着近亲关系,以至有彝语来自于羌族语言的说法。 由于彝族历史悠久、支系繁多,分布地域广阔,因此形成并保存下6种不同的方言和70多种本民族的称谓,大相径庭的民族服饰以及异彩纷呈的歌舞形式。但出于共同的崇虎、崇拜葫芦等多种自然崇拜和尚黑、尚左习俗,使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彝族又都共有着相同的节日庆典与祭祀礼仪活动。 解放后由于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使不少人都知道夏季的“火把节”是彝族的民族传统节日,甚至知道在节日的夜晚彝人要围篝火跳《大三弦舞》。但彝族为什么在“火把节”上要跳《大三弦舞》?大概知道的人就不是很多了。对此要想得到了解,就必须先知道“火把节”的来历和与它相关的彝族历法。 彝族早在13世纪,就创造出了自己的“十月太阳历”,即现在天文学所称的“彝夏太阳历”。古代彝族把一年的365.25天平均分为10个月,每月36天,多余的5天多,作为每年的“过年”日。彝族的新年和“火把节”关系密切,因“十月太阳历”是根据日月星辰的方位变换而测定推算的。北斗星星柄每转动一周为一年,星柄上指时,恰逢夏季的“大暑”节气。再转半周,则时值冬季的“大寒”节气,彝族人民便把这两个节气统称为“星回节”。同时把冬季的“星回节”定为彝族的新年;而夏季的“星回节”则为我们大家所熟悉的“火把节”。 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以最大的热忱和最隆重的庆典迎接每个新年的来临。“过年”,已成为全人类共同欢乐的节日。但在彝族,“过年”时没有什么庆典活动,人们全部的热忱都放于制作美食上,使冬季星回节被俗称为“吃节”。而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左右“大暑”节气时的“星回节”,才是各地彝族进行隆重庆祝、热闹无比,俗称“玩节”的传统“火把节”。更有意思的是:有些彝族地区的人们,把“过年日”中的6天,特别留出3天来放在夏季“火把节”时使用,以便使人们在“火把节”时更为尽情、尽兴和难忘。尽管各地区的彝族同胞欢度“火把节”节日的形式不同,但目前由男子每人弹拨用彩绸挎于肩上的大三弦乐器,一起欢跳《大三弦舞》,已成为彝族共同的娱乐形式之一。 生活在云南省路南、弥勒、邱北等县,属于彝族支系的阿细人,在夏季星回节的黄昏时节,高举火把绕行田间以预祝来年丰收之后,便集中到村里的旷场上举行传统的欢庆活动。届时,成群的未婚男女,围绕着噼啪作响的熊熊篝火频频起舞。头戴环形头饰、身着手绣短上衣、百褶裙,斜挎绣包的盛装姑娘们,在着白衣黑裤、腰系红色绸带的英俊吹笛者带领下,随着铮铮作响的大三弦与男子相对而舞,在眉眼间传递着无限的情意、抒发着由衷的喜悦与欢乐。舞蹈中不时夹杂着的“阿啧啧!”呼号和尖啸的口哨声,为节日气氛更加欢快与热烈。虽说阿细人所跳的舞蹈也是“大三弦舞”,但认真地说,在男子所弹拨的大、中、小各式三弦和高、中、低不同音色竹笛的伴奏下,舞蹈始终保持跳跃状态,双臂左右摆动、按节拍击掌的同时,换脚跳三步,空中蹬两脚,由五拍组合成的这种“三步弦”,是阿细人在“火把节”时所特有的自娱性舞蹈。由于该舞多在月光下起舞,后又被人们称为《阿细跳月》。 至于阿细人为何在“三步弦”中始终要保持跳跃的舞姿,还有着一段传说。相传很久以前,阿细地区的人们一直过着刀耕火种的奴隶生活。每到播种季节,为了抢时间为奴隶主尽快烧荒、播种,人们等不到烧荒火星的熄灭,就赤着双脚在滚烫的田野上开始翻地、劳作。为使双脚少受田野上余火的灼烧,便两脚一边不停地跳跃一边进行劳作。后来,人们在这种不停跳跃动态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蹬脚和上肢的左右甩摆、击掌,而逐渐形成了今天被人们喜爱的《阿细跳月》。

  • 云南的彝族属于彝族的哪个分支?
    答: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的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众多的民族之一。彝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的滇、川、黔三省之中,其中一大部分彝族集中在云南省金沙江、元江和哀牢山、无量山之间的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与西部小凉山的华坪、宁蒗、永胜等地;另一部分集中于四川省大渡河以南和...
  • 云南的彝族属于彝族的哪个分支?
    答:彝族,作为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的一个分支,是我国人口众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滇、川、黔三省交界的金沙江、元江和哀牢山、无量山之间的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以及云南省西部的小凉山地区,还有四川省的大渡河以南和安宁河两岸的大凉山地区,以及贵州省的威宁、安顺、毕节等地。
  • 云南的彝族属于彝族的哪个分支?
    答:云南的彝族属于彝族的哪个分支?彝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有诺苏、纳苏、罗武、米撒泼、撒尼、阿西等不同自称。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其分布形式是大分散,小聚居,主要聚居区有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贵州...
  • 请问彝族有多少支系?
    答:彝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由于历史和地域的因素,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省份。彝族人口众多,占据着中国少数民族中的第七大民族。彝族的支系非常多,大致可以分为九支、十支、七十二支等不同的分支系统,不同的支系有着不同的祖先和起源。根据不同的地区和学者的研究,对彝族支系的划分略有...
  • 彝族分哪几支?
    答:彝族祖先为了生存、发展的需要而产生了分支,有了武、乍、糯、恒、布、慕的六个分支。分别迁徙到云南、四川、贵州等地,经过长期了历史发展,形成比较多的彝族支系。目前较大的几个支系是:阿细、撒尼、阿哲、罗婺、土苏、诺苏、聂苏、改苏、车苏、阿罗、阿扎、阿武、撒马、腊鲁、腊米、腊罗、里泼...
  • 彝族分为哪几支
    答:彝族分为武、乍、糯、恒、布、慕的六个分支。目前较大的几个支系是:阿细、撒尼、阿哲、罗婺、土苏、诺苏、聂苏、改苏、车苏、阿罗、阿扎、阿武、撒马、腊鲁、腊米、腊罗、里泼、葛泼、纳若等。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地区和方言不同,彝族支系繁多,有许多...
  • 谁知道云南的彝族有多少支系
    答:三、在电影《花腰启巧新娘》(主演印小天、张静初)中,所提到的花腰彝族,其实是指尼苏彝族的一个分支,他们主要分布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北部的山区。四、历史上与刘伯承结盟的小叶丹,其所属的彝族支系应为罗武,他们主要居住地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以及云南的小凉山地区。
  • 四川凉山彝族是属于彝族那个分支?
    答:彝族,作为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的一个分支,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云南、四川和贵州三省。主要集中在云南的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以及四川的凉山彝族自治州等地。彝族的历史悠久,其族源可追溯至远古时期的“濮”人,这一群体是古羌部族的一个支系,从甘肃、青海地区南下并与当地土著融合...
  • 彝族有多少个支系?还有每一个支系的服装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特点?
    答:在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历史阶段,彝族祖先为了生存、发展的需要而产生了分支。大约几千年前,有了武、乍、糯、恒、布、慕的六个分支。分别迁徙到云南、四川、贵州等地,经过长期了历史发展,形成比较多的彝族支系。目前较大的几个支系是:阿细、撒尼、阿哲、罗婺、土苏、诺苏、聂苏、改苏、车苏、阿罗、...
  • 彝族有哪些分支?
    答:彝族yi zu Yi ethnic minority group 人口为7762286人。 民族概况 彝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有诺苏、纳苏、罗武、米撒泼、撒尼、阿西等不同自称。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其分布形式是大分散,小聚居,主要聚居区有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