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和《背影》的体会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6
潘鸿海
朱自清,这位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巨匠,以其朴素、平常、深沉和饱蘸真情的独特风格,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坛的地位.“在朱自清的全部散文中,最为光辉绚丽的篇章,应属他的抒情小品.作家的名字已经跟他的抒情名篇融为一体,密不可分.”(蔡清富《〈朱自清散文选集〉序言》)《荷塘月色》正是这样的美文.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饱蘸着感情浆液的彩笔,情景交融地抒写了他特定时期的心情.”(同上)景移情转,融情入景,达到了情与景完美的统一,织就了朱自清散文中的一精粹.
作者一开头就这样写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正是本文的文眼,主旨所在,整个文章中都渗透着这种情绪.当时, *** 反动派继“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又发动了“四·一五”广州大屠杀.朱自清曾这样评论道:“近来广州的事变,杀了那么些人,烧了那么些房屋,也许是在恐怖的开始吧!”“在歧路之前,我只有彷徨罢了”,“那里走”这个问题,“只要有些余暇,它就来盘据心头,挥也挥不去”.(《那里走》)作者对反动派的暴行极其愤慨,但又对革命抱怀疑态度,看不清革命的前途,表现出极度的彷徨和烦闷.接着作者说夜已深了,孩子们都玩完回家了,“我”自然想起那清雅幽静的荷塘来,“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于是披衣出门,沿着“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走向荷塘.更深月淡,杨柳蓊郁,这可人的景色怎不令人忘乎身外呢?世界是那样的令人窒息,何不在这美景中赢得片刻的逍遥?正如作者所说,“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我也象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如果说以上是“我”刚刚进入景色,那么下面所描绘的“月下荷塘”和“塘上月色”则是作者完全把自己融入了了这“荷香月色”之中,完全“超出了平常的自己”,陶醉在这“荷塘月色”中了.对“月下荷塘”作者写到了田田的叶子、零星的白花、塘上的微风、缕缕的清香和叶下脉脉的流水,行文如流水,不紧不慢,娓娓道来,如轻风送来清香一样清新舒畅,又像密密的碧叶一样醇酽醉人.对“塘上月色”,作者写到如流水的月光、薄薄的轻雾、淡云中满月、参差斑驳的树影,用轻柔的笔触,皴画出一个朦胧的仙景,“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对于本两段精巧的结构和多姿的笔法等这里不作探讨.)
醉人的美景完全是作者超脱中淡淡的喜悦,然而景转位移,这片刻的逍遥也应付被打破.以下作者的笔锋略一侧转,景与绪便开始了偏移.全面地观察荷塘的全貌,难舍塘中塘上的梦景,却也感到了身居景外;塘外的“远山”和“路灯”虽悄然无言,却引出那淡淡的愁绪上心头,“蝉声”与“蛙声”也就难引起人丝毫的兴致,只感到缠人的烦闹又伏上身来.
于是“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的情景是详和舒心、热闹有趣的;刚刚领略了超脱的喜悦,怕敢触到那被现实折磨够了的心弦,不能不“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对于“惦着江南”,作者在写此文后两个月曾说过这样的话:“在北京住了两年多了,一切平平常常地过去.要说福气,这也是福气了.因为平平常常,正象‘胡涂’一样‘难得’,特别是‘这年头’.但不知怎的,总不时想着在那儿过了五六年转徙生活的南方.转徙无常,诚然算不得好日子;仅是一要说到人生味,怕倒比平平常常时候容易深切地感着.”表明在白色恐怖的年头,作者深感到世态的炎凉,因而特别向往过去在江南生活的“人生味”.
“——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以此作结,似是自然平常,实是冷水浇下的一激凌,使“我”完全从那种超脱中惊回到现实中来,不满现实而又找不到出路的苦闷情绪又袭上心头.
《荷塘月色》就是这样以感情作文章主题思想的根基,又作其内在联系的纽带,构结了一幅淡雅恬静的“荷塘月色”图,融进了他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抒写了他微妙难达的心绪,塑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
这篇文章,写得非常的经典,也非常的感人,我非常的喜欢.读后,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位高大的父亲的背影-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写得是那样的贴切,是那样的真实,让人不得不潸然泪下.
有时候,我们只能感受到母亲的慈祥与关爱,因为,母爱是伟大的,其实父亲的爱也是同样的伟大.也许,有时候你甚至感受不到父亲的爱,因为每个父亲表达对子女的爱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有的是严厉的(严父慈母就是这个道理),有的是内敛的(其实是关爱孩子的,但是却不表现出来),正如朱自清的父亲一样,他的父亲对他的爱就属于那种内敛的爱,有的是……
因此,每个子女都应该孝顺自己的父母,否则,就太对不起自己的父母了!因为每个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都付出了自己的全部精力.
愿天下的父母都永远健康快乐,愿天下的父母都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愿每个家庭都幸福美满,和谐安宁!

  •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和《背影》的体会
    答:朱自清,这位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巨匠,以其朴素、平常、深沉和饱蘸真情的独特风格,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坛的地位.“在朱自清的全部散文中,最为光辉绚丽的篇章,应属他的抒情小品.作家的名字已经跟他的抒情名篇融为一体,密不可分.”(蔡清富《〈朱自清散文选集〉序言》)《荷塘月色》正是这样的美文.在这篇文章...
  • 结合《荷塘月色》《背影》说说朱自清的散文特色
    答:然而,朱自清却能够把一个月夜死荷塘写得那样的饶有生意,不愧为现代语言大师;我们在这短短的《荷塘月色》里,看不到什么宏伟的结构和华赡的文字,作者只凭着一时的感受,委婉细致地写来,却十分迷人。作品中的景,重点自然是“荷塘月色”。作者以缜密细致的笔触,把“荷塘”和“月光”表现得出神入...
  • 背影与荷塘月色的区别
    答:文章既写荷塘又写月色,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这样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 文章第4、5、6段紧扣标题,集中描写荷塘与月色。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出了荷塘月色的美景。 第4段写月光下的荷塘,从密密层层的荷叶推出各色各样零星点缀着的荷花,这是实...
  • 《荷塘月色》是一篇什么文体的文章。
    答:《荷塘月色》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写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后人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寄托了作者一种向往于未来的政治思想,也寄托了作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之情。《荷塘月色》是中国文...
  • 朱自清的《背影》和《荷塘月色》原文
    答: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出处:《背影》和《荷塘月色》都出自近代散文家、诗人朱自清。 扩展资料: 1、《背影》的创作背景: 1917年,作者的祖母去世,父亲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的差事也交卸了。办完丧事,父子同到南京,父亲送作者上火车北去,那年作者20岁。 在那特定的...
  • 举例说明朱自清散文的主要风格特点
    答:1、构思缜密,布局精巧(如《荷塘月色》,全篇以时间为顺序,以感情的发展变化为线索,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来描绘景物,抒发感情。这样的结构严谨细密,脉络清楚,又不露人工斧凿的痕迹,像行云流水一般,达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可贵境界。2、浓郁的抒情色彩(《背影》是朱自清誉满文坛的代表作,叙写的是一些...
  • 《荷塘月色》的结构是怎样的?
    答:二、《荷塘月色》的结构,是圆形的,外结构、内结构均如此。1、从外结构看,这篇作品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2、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也呈一个圆形。内外结构的一致性,恰到好处地适应了作者展现一段心理历程的需要。他知道,作为...
  • 背影是谁写的
    答:《背影》是朱自清写的。朱自清,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父定居扬州。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所作《背影》《荷塘月色》等篇,为中国现代散文早期代表作,有《朱自清全集》出版。朱自清散文的主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其一,言志表意;其二,览胜记游;其三...
  • 朱自清与他的散文
    答:朱自清的散文作品广受欢迎,其中《荷塘月色》和《背影》尤为著名。《荷塘月色》描绘了作者在夜晚漫步荷塘的所见所感。文中,朱自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荷塘的宁静与美丽,以及月光下荷叶与花儿的微妙变化。他通过自己的感受,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夜晚。《背影》则讲述了一个关于父爱的故事。文中,...
  • 朱自清的《背影》文章的分段概括、作者简介(朱自清)及中心文章评析_百 ...
    答: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第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