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农村社会学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农村社会学主要讲什么内容?

1.社会学的涵义和研究对象
  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变迁的社会科学。社会学以社会关系、社会行动、社会结构、社会变迁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2.乡村社会学的涵义
  乡村社会学是研究以农业或相关产业为主要经济活动、居住在乡村地区的人们组成的乡村社区为对象的社会学分支学科。乡村社会学也称农村社会学。
3.农民、农业、农村(乡村)的关系
  农业是一个内涵不断变化的概念,传统农业即指农田种植业,这里是从劳动内容而不是劳动方式来使用传统这一概念的。实际上,从行业的角度来讲,农业并不局限于农田种植业,而是还包括林、牧、副、渔业。
  农民是从事农业、以农为生的劳动者,传统社会有士、农、工、商的职业分类方法。农民的涵义也是广义的。
  农村则是由众多农民家庭聚居而成的社会。它有与城市不同的经济类型、居住形态和生活方式。
  农民被看作农村社会活动的主体,农业是农民谋求生存和进行交往的手段。农村是农民及其家庭成员从事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活动的场所,是他们从事共同生活的社区。
4.乡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
  研究对象:乡村居民的社会生活、乡村社会关系、乡村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
  基本内容:
  从理论的角度来讲,乡村社会学是研究乡村社会的,包括乡村社会的涵义、特点、结构、运动规律等;
  从应用的角度来讲,乡村社会学是研究乡村社会问题的,包括人口问题、贫困问题、教育问题、生态问题等。
5.乡村社会学与与农村经济学的关系
  农村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属于部门经济学。它是研究乡村中人们的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及乡村经济发展的学科。以乡村经济过程为研究对象,目的是通过分析这一经济过程,找出经济发展的规律。
  乡村社会学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它是研究乡村社会的特点、结构、乡村社会问题及运动规律的学科。它以整个乡村社会为研究对象,其不仅研究经济,也研究其他现象。
  二者的研究对象有区别。
  当然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经济活动是乡村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是全部乡村社会的基础,因此只有研究经济现象才能认识乡村生活和乡村社会运动的本质规律。
6.乡村社会学与城市社会学的关系
  乡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乡村居民的社会生活、乡村社会关系、乡村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
  乡村社会学研究乡村社会,城市社会学研究城市社会。它们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因为乡村与城市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的体系。
  农业的发展、乡村的繁荣支持着城市的发展,乡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既支持着城市建设和城市运行,也给城市带来重大压力。城市文明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着乡村。无论是文化知识还是科学技术,都有一个由城市向乡村传播的过程。
  另外,乡村城市化是一个世界性的规律。现阶段我国采取发展小城镇的策略,小城镇就成为我国城----乡体制的连接点。
7.学习乡村社会学的意义
  (一)认识乡村社会的发展规律,为科学规划乡村发展服务。学习乡村社会学有助于全面地看待乡村发展、乡村现代化过程,有助于制定有利于乡村持续发展的计划,以推进乡村社会现代化进程。  
  (二)调查和分析乡村社会问题,为制定正确的乡村政策提供参考。学习乡村社会学有助于掌握科学的社会调查方法,为政府制定正确的政策提供参考。同时,学习乡村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也有助于乡村政策的实施、检测和评估。
  (三)推进乡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乡村社会学可以提供生活方式方面的知识,从提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推进的视角,为乡村的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8.乡村建设运动
  乡村建设运动是20世纪20-30年代由知识分子倡导并参加的、以建设和复兴中国农村和解决农村问题为主旨的社会改良运动。
  其中最有名的是梁漱溟领导的山东乡村建设运动和晏阳初领导的华平民教育运动。
9.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学研究的主要课题
  农民的分化。
  农民的社会流动。
  农村基层组织。
  农村的家族问题。
  农村的婚姻和家庭问题。
  农民生活方式问题。
  农村贫困问题。
  农民利益的保护问题。
  乡镇企业的发展问题。
  农村城镇化问题。

《农村社会学》内容简介:农村社会学是研究农村社会结构、农村社会关系及农村社会发展的社会学分支学科。《农村社会学》以农村社会结构为主线,动态地考察了二元社会结构及农村与渔区的社区发展、社会保障与社会发展及社会问题,对农民与渔民群体、组织、社会分层与流动等内容进行客观地阐述,特别是对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及新渔村建设面临的问题的考察很富有创新意义。《农村社会学》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富有知识性,尤其是将“三渔”问题渗透到各章节中,彰显了《农村社会学》不同于其他同类书籍的特色。

农村社会学是农民、农业、农村三个相互联系、相互依托的要素为核心,以农村社区发展的历史性和不同社区发展的共时性为网络,对农民的生育、生产和生活三个主要方面综合性的分析。

  • 什么是农村社会学
    答:农村社会学是农民、农业、农村三个相互联系、相互依托的要素为核心,以农村社区发展的历史性和不同社区发展的共时性为网络,对农民的生育、生产和生活三个主要方面综合性的分析。
  • 农村社会学名词解释
    答:农村社会学名词解释:农村社会学是一门研究农村社区、农村社会结构、农村社会问题、农村社会变迁的学科,旨在了解农村社会的形成、发展及其变化规律,为农村社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实际内容:农村社会学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农村社区、农村社会结构、农村社会问题、农村社会变迁等多个方面。例如,...
  • 农村社会学的含义
    答:农村社会学是研究农村社会结构、社会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 如何理解中国农村的社会学?
    答:一般来说,农村社会学是研究农村社会结构、农村社会关系、农村社会发展及农村社会建设的社会学分支学科。在中国,农村社会学研究已经成为农村社会研究的重要领域。尽管农村社会学研究者试图为农村社会做出贡献,但部分研究成果仍然主要面向同行学者。有的研究则更注重提出可能获得学术认可的观点,研究目的在不经意...
  • 试论述城市社会学和乡村社会学的区别与联系
    答:农村社会学是研究以农业或相关产业为主要经济活动、居住在农村地区的人们组成的农村社区为对象的社会学分支学科。农村社会学也称乡村社会学。乡村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乡村社会学的产生 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1915年,加尔平《一个农业社会的解剖》是标志 (二)在中国的发展 1、1899....
  • 农村社会学名词解释
    答:农村-指以在进比活动为主的地域补会,有同质性人口组成的,有一定地域的,相则独立的社会共同体,农民-从职业上讲是以土为谋生方式;从阶级上讲是“耕者有其田”的助人,解放前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从户籍上看是户籍在农村的农民。农业-狭义上讲是指种植业,广义上讲是农、林、牧、副、渔,指...
  • 农村社会学的发源地
    答:1. 乡村社会学,又称“农村社会学”,涉及农村地区农业生产者的居住形态。这些地区通常是人口较为集中的村落或分散的田野。2. 该学科的起源可追溯至原始农业时期,当时人类开始由游牧生活转向定居的农耕生活。3. 随着生产水平的提升和社会分工的出现,手工业者和商人开始向城市迁移,从而形成了农村与城市...
  • 农村社会学的介绍
    答:《农村社会学》内容简介:农村社会学是研究农村社会结构、农村社会关系及农村社会发展的社会学分支学科。《农村社会学》以农村社会结构为主线,动态地考察了二元社会结构及农村与渔区的社区发展、社会保障与社会发展及社会问题,对农民与渔民群体、组织、社会分层与流动等内容进行客观地阐述,特别是对新农村建设...
  • 简述农村社会学与农业经济学的关系。
    答:【答案】:农村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属于部门经济学。它是研究乡村中人们的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及乡村经济发展的学科。以乡村经济过程为研究对象,目的是通过分析这一经济过程,找出经济发展的规律。农村社会学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它是研究农村社会的特点、结构、农村社会问题及运动规律的学科。它以整个...
  • 简述农村社会学的特征
    答:农村社会学的特点:整体性、实用性、本土性。农村社会学是研究农村社会结构、农村社会关系及农村社会发展的社会学分支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