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二三里诗词是五绝吗?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7
文学——古诗词

按你说的几个诗人,你应该会喜欢:
韦庄:
思帝乡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菩萨蛮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温庭筠
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贴绣(一作著绮)罗襦,双双金鹧鸪。
李商隐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还有白居易的当然不能不提
张若虚的
杜牧的
柳永,苏轼,秦观,辛弃疾,范仲淹,王维的诗歌都不错,李白和杜甫当然不用提也知道,只要搜名字,网上很多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
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


也许
我是被妈妈宠坏的孩子
我任性

我希望
每一个时刻
都像彩色蜡笔那样美丽
我希望
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
画出笨拙的自由
画下一只永远不会
流泪的眼睛
一片天空
一片属于天空的羽毛和树叶
一个淡绿的夜晚和苹果
我想画下早晨
画下露水
所能看见的微笑
画下所有最年轻的
没有痛苦的爱情
她没有见过阴云
她的眼睛是晴空的颜色
她永远看着我
永远,看着
绝不会忽然掉过头去
我想画下遥远的风景
画下清晰的地平线和水波
画下许许多多快乐的小河
画下丘陵——
长满淡淡的茸毛
我让它们挨得很近
让它们相爱
让每一个默许
每一阵静静的春天激动
都成为一朵小花的生日

我还想画下未来
我没见过她,也不可能
但知道她很美
我画下她秋天的风衣
画下那些燃烧的烛火和枫叶
画下许多因为爱她
而熄灭的心
画下婚礼
画下一个个早早醒来的节日——
上面贴着玻璃糖纸
和北方童话的插图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我想涂去一切不幸
我想在大地上
画满窗子
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
都习惯光明
我想画下风
画下一架比一架更高大的山岭
画下东方民族的渴望
画下大海——
无边无际愉快的声音

最后,在纸角上
我还想画下自己
画下一只树熊
他坐在维多利亚深色的丛林里
坐在安安静静的树枝上
发愣
他没有家
没有一颗留在远处的心
他只有,许许多多
浆果一样的梦
和很大很大的眼睛

我在希望
在想
但不知为什么
我没有领到蜡笔
没有得到一个彩色的时刻
我只有我
我的手指和创痛
只有撕碎那一张张
心爱的白纸
让它们去寻找蝴蝶
让它们从今天消失

我是一个孩子
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
我任性

一去二三里又名《山村咏怀》宋·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这是一首五绝体裁;
小故事剧场释义:

一个小孩,牵着妈妈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娘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的繁茂,小孩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嘴里念叨着“八枝 ,九枝,十枝,...... ......”。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自己的身上。他刚要动手,他的妈妈便喝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的人就不能看美丽的花儿了。”后来,这儿的花越来越多,数也数不过来,变成了一座大花园。
望采纳!!!

是的
这首诗全诗为北宋哲学家邵雍写的《山村咏怀》 的第一句
山村咏怀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七言七言,是七个字,一去二三里是五言绝句,《山村咏怀》中的,作者是宋·邵康节。

肯定是啊。。。。。

  • 古诗词中的数字
    答:李商隐《无题》:“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邵康节《五绝》:“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孔雀东南飞》:“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张祜《...
  • 有数字诗吗?
    答:宋代理学家邵康有一首五绝:“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诗人把一至十这些单调的数字,独具慧心地融于诗行,看似轻描淡写,平淡无奇,实则浓墨重彩,平中蕴奇。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清新别致的田园风景画。清代文学家李调元写过一首七言诗:“一名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
  • 唐诗中“一望二三里”是谁写的?
    答:无题》【作者】徐再思【朝代】元 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译文:一眼望去二三里的地方,有一个小小的村落,炊烟袅袅,远远的散布着几座楼台,近处的小路上开着几枝鲜花。描述的是乡村野趣,童趣美好的景色。
  • :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门前六七树,八九十支花:。;;这诗是谁写的呀...
    答:徐再思写的。无题【作者】徐再思 【朝代】元 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译文: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薄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村庄旁有六七座凉亭,还有许多鲜花正在绽放。
  • 李白<<绝句>>
    答:《奔亡道中五首》之第二首:“亭伯去安在,李陵降未归;愁容变海色,短服改胡衣。”第二句的“降”字与第三句的“变”字是互救的。 第三首:“谈笑三军却,交游七贵疎;仍留一只箭,未射鲁连书。”第二句的“七”字与第三句的“一”字是互救的。 诗词之所以需要格律,仅是为了使诗词吟咏起来能够和谐流畅,...
  • 什么是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答:此诗平仄粘缀,完全符合唐人格律,第二、四句尾是平声韵,第一、三句尾都用仄声字,诗题已称为“绝”。但在唐以前如此工整的五言绝句并不多,直到了初唐以后,产生了近体诗,五言绝句才被逐步地得以完善和定型,而此前的五言诗便通称为“五言古诗”或“五古”。由于受字数的限制,较之其他体制的诗歌,五言绝句在创作...
  • 请懂的说一些古诗五绝,七绝,律诗的规则和禁忌。
    答:律诗(七律、五律)和绝句(七绝、五绝)叫做格律诗,也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七律每首八句,每句七个字;五律每首八句,每句五个字。七绝、五绝的句数,分别是七律、五律的一半。一、格律诗讲究用韵,韵脚一般押在1、2、4、6、8句上。近体诗的押韵,必须严格地只用同一韵部的字,即使这个韵部的...
  • 绝句中的押韵是什么规律
    答:1.平声.后代演变成阴平和阳平.2.上声.后代有一部分演化成去声.3.去声.后代绝大部分仍然是去声.4.入声.在普通话里完全消失.分别并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辨别四声是辨别平仄的基础.下面我们,来讨论平仄的问题. 三.平仄 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四声分成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阴平.阳平).仄就是...
  • 适合一级写古诗词(适合一级背的古诗50首)
    答:一年级上册 古诗 1、一去二三里 宋. 理学家. 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2、画 唐·王维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3.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4、咏鹅 唐. 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
  • 五绝诗大全
    答:1、《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3、《终南望余雪》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证明霁色,城中增暮寒。4、《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5、《江雪》千山鸟飞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