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绝句>>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9
李白的五言绝句100首

五言绝句
1.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
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4.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5.《鹿柴》
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6.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7.送崔九

裴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8.终南望馀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9.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0.
怨情

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11.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2.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3.
送灵澈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14.弹琴

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15.
送上人

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16.

秋夜寄邱员外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17.
听筝

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18.
新嫁娘

王建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19.玉台体

权德舆

昨夜裙带解,今朝〔虫喜〕子飞。
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20.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1.行宫

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22.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23.
何满子

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24.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5.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6.渡汉江

李频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27.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28.哥舒歌

西鄙人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李白的
29.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30.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31.对雪献从兄虞城宰
昨夜梁园里。
弟寒兄不知。
庭前看玉树。
肠断忆连枝。
32.口号 (一作口号留别金陵诸公 )

食出野田美。
酒临远水倾。
东流若未尽。
应见别离情。
33.别东林寺僧

东林送客处。
月出白猿啼。
笑别庐山远。
何烦过虎溪。
杜甫的
34.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5.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36. 即事

百宝装腰带
真珠络臂鞲
笑时花近眼
舞罢锦缠头
37.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一绝

百年已过半
秋至转饥寒
为问彭州牧
何时救急难
38 绝句

江边踏青罢
回首见旌旗
风起春城暮
高楼鼓角悲
39.王录事许修草堂资不到聊小诘

为嗔王录事
不寄草堂资
昨属愁春雨
能忘欲漏时
40. 武侯庙

遗庙丹青古
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
不复卧南阳
41. 规雁

东来万里客
乱定几年归
肠断江城雁
高高正北飞
42.江南春绝句 (唐) 杜 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43. 问刘十九
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44渡汉江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45. 五言绝句 长干行之一
: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怨情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李白五言绝句赏析
童昌森  清康熙年间曹寅主持编撰的《全唐诗》收录了李白的五言绝句八十六首。明高棅选编的《唐诗品汇》选录了李白的五言绝句二十三首,并把李白列为五言绝句的正宗诗人。《唐诗三百首》选录李白五绝三首。李白的五绝是精美绝伦的艺术奇葩,历来很受人们的喜爱,有许多五绝达到了妇孺皆知,脍炙人口的程度。笔者对李白的五绝也很喜欢,出于自我交流和与人交流心得的目的,特写此文。
一、对李白五绝格律规范的考察
  李白所作的八十六首五绝中,有三十首诗的格律不合后人所认定的规范,《唐诗品汇》所收录的李白绝句中就有四首是不合格律的。为了有所区别,通常就把格律不合规范的绝句称为古绝,把合乎格律的绝句称为律绝。
  在李白的三十首古绝中,有十首是仄声韵的。《王昭君二首》中的第二首是叶韵,《玉阶怨》是月韵,《襄阳曲四首》中第二首是马韵,第三首是屑韵,《估客行》则押邻韵(因为“欲”属沃韵而“迹”属陌韵),《秋浦歌十七首》中的第五首是月韵,第十六首是屋韵,《越女词五首》中的第一首是月韵,第二首是陌韵,第五首是屑韵。
  古绝中其他二十首平声韵的绝句中,有六首绝句仅仅是上下联失粘,也就是第二句和第三句失粘。
  《襄阳曲四首》中的第一首:“襄阳行乐处,歌舞白铜鞮;江城回绿水,花月使人迷。”第二句是━┃┃━━,第三句则是━━━┃┃,失粘。
  《高句骊》:“金花折风帽,白马小迟回;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第二句是┃┃┃━━,第三句是━━┃┃┃,失粘。
  《舍利弗》:“金绳界宝地,珍木荫瑶池;云间妙音奏,天际法蠡吹。”第二句是━┃┃━━,第三句是━━┃━┃,失粘。
  《系寻阳上崔相涣》:“邯郸四十万,同日陷长平;能回造化笔,或冀一人生。”第二句是━┃┃━━,第三句是━━┃┃┃,失粘。
  《巴女词》:“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十月三千里,郎行几岁归。”第二句是━━━┃━,第三句是┃┃━━┃,失粘。
  《自遣》:“对酒不觉暝,落花盈我衣;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第二句是┃━━┃━,第三句是┃┃┃━┃,失粘。
《巴女词》:“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十月三千里,郎行几岁归。”第二句是━━━┃━,第三句是┃┃━━┃,失粘。
  《自遣》:“对酒不觉暝,落花盈我衣;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第二句是┃━━┃━,第三句是┃┃┃━┃,失粘。
  另有十四首诗则是诗中有不合律的句子。
  《洛阳陌》:“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第一句和第二句不合律。
  《静夜思》:“床前看(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明)月,低头思故乡。”两联不粘,而且第一句和第二句不合律。
  《秋浦歌十七首》中的第九首:“江祖一片石,青天扫画屏;题诗留万古,绿宇锦苔生。”第一句犯孤平,不合律。
  《秋浦歌十七首》中的第十三首:“绿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第一句和第三句犯孤平。
  《赋得白鹭送宋少府入三峡》:“白鹭拳一足,月明秋水寒;人惊远飞去,直向使君滩。”第一句犯孤平。
  《望木瓜山》:“早起见日出,暮见栖鸟还;客心自酸楚,况对木瓜山。”前三句均犯孤平。
  《奔亡道中五首》之第一首:“苏武天山上,田横海岛边;万里关塞断,何日是归年。”第三句犯孤平。
  《怨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第一句和第三句犯孤平。
  《赠内》:“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第一句非律句。
  《邹衍谷》:“燕谷无暖气,穷岩闭严阴;邹子一吹律,能回天地心。”第一句和第三句犯孤平。
  《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三首》中的第三首:“水入北湖去,舟从南湖回;遥看鹊山转,却似送人来。”第一句和第三句犯孤平,而第三句却全是平声。
  《相逢行》:“相逢红尘内,高揖黄金鞭;万户垂杨里,君家阿那边。”第一句和第二句都不是律句,仄声贫乏。
  《秋浦歌十七首》中的第六首:“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第一句犯孤平。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中的第一首:“船上齐桡乐,湖心泛舟归;白鸥闲不去,争拂酒筵飞。”第二句是拗句。
  律绝五十五首中有十三首是通过补救才算合律的。补救的方法大体上有自救、对救和隔联救三种。
  第一种是自救。所谓自救,就是在本句得到补救。
  《秋浦歌十七首》中的第四首:“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第一句中的“入”和“秋”就是拗救。
  《杜陵绝句》:“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第一句中的“杜”和“陵”是拗救,第三句中的“明”和“落”也是拗救。
  《醉题王汉阳厅》:“我似鹧鸪鸟,南迁懒北飞;时寻汉阳令,取醉月中归。”第三句中的“汉”和“阳”是拗救。
  《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杨柳青。”第四句中的“杨”和“柳”是拗救。
  第二种是对句补救。所谓对句救就是当出句出现拗字时,在对句的相应位子上改用相反的平仄来补救。
  《襄阳曲四首》中的第四首:“且醉习家池,莫看堕泪碑;山公欲上马,笑杀襄阳儿。”第三句的第三个字和第四句的第三个字时互救的。
  《秋浦歌十七首》中的第三首:“秋浦锦驼鸟,人间天上稀;山鸡羞绿水,不敢照毛衣。”第一句的第三个字和第二句的第三个字时互救的。
  《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三首》中的第一首:“初谓鹊山近,宁知湖水遥;此行殊访戴,自可远归桡。”第一句的第三字和第二句的第三字时互救的。
  第二首:“湖润数千里,湖光摇碧山,湖西正有月,独送李膺还。”第一句的第三字和第二句的第三字时互救的。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中的第一首:“今日竹林宴,我家贤侍郎;三杯容小阮,醉后发清狂。”第一句的第三字和第二句的第三字时互救的。
  第三种是隔联救。所谓隔联救就是上联的对句有拗字,那么就改用下联出句相应位子上字的平仄来补救。
  《秋浦歌十七首》中的第七首:“醉上山公马,寒歌宁戚牛;空吟白石烂,泪满黑貂裘。”第二句的“宁”字与第三句的“白”字是互救的。
  《秋浦歌十七首》中的第八首:“秋浦千重岭,水车岭[山取]]奇;天倾欲堕石,水沸寄生枝。”第二句的“[山取]”字与第三句的“欲”字是互救的。
  《奔亡道中五首》之第二首:“亭伯去安在,李陵降未归;愁容变海色,短服改胡衣。”第二句的“降”字与第三句的“变”字是互救的。
  第三首:“谈笑三军却,交游七贵疎;仍留一只箭,未射鲁连书。”第二句的“七”字与第三句的“一”字是互救的。
  诗词之所以需要格律,仅是为了使诗词吟咏起来能够和谐流畅,而不佶屈聱牙。诗词的格律理论是后人从前人的好诗中分析归纳出来的,从前人的好诗中来,又反过来指导后人创作。通过上述考察,我们可以认为,在诗词创作方面,格律只是形式,不必拘泥,但是必须遵循使诗词诵读或吟唱起来能够和谐这个基本原则。已经有了格律理论后,今人创作格律诗词就得遵循其格律规范,这是非常必要的,是诗词创作的基本规范之一。有些时候,为了不因形式妨碍内容,只要不过多地影响韵律的和谐,适当改变格律应该是允许的。被认为五绝正宗的大诗人李白虽然有那么多的五绝诗不合律,那是在李白那时代,诗词创作对格律的要求并不像后世那么严格,而且李白也没有标明自己的诗就是绝句或律诗。所以李白作品中有不合律的诗不能成为现代人创作格律诗词可以不拘格律的理由。今天创作诗歌,只要不注明格式,那就是自由的,可以不受格律的约束,一旦注明了格式那就要合乎历来被公认的格律,这是规范。
二、诗中有酒有精神
  李白是诗仙,喜饮酒,酒后诗兴勃发,自然有精神。下面就从这八十六首绝句中,选十首与酒相关的诗进行简要的分析,以期领悟李白五绝中的酒与精神。
  《送殷叔三首》之第三首:“痛饮龙筇下,灯青月复寒;醉歌惊白鹭,半夜起沙滩。”龙筇是一种竹子。在一个寒凉的夜晚,人们在竹林下痛饮,灯光是青暗的,自有一种寒气,月光很皎洁,送来的也是寒气,醉后的人们高歌不歇,夜半了,歌声惊起白鹭,飞向沙滩。灯光与月光之寒,醉酒的人心之热,交融在在一起。竹是绿的,灯光是青的,月光如银,白鹭是白的,月下的沙滩也应该失败的,整体色调是那是冷冷的和谐,人高歌而白鹭惊飞,这是动态,宁静的夜晚的动态就显出了精神。这是一种令人进入神仙境界的浪漫。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之第一首:“今日竹林宴,我家贤侍郎;三杯容小阮,醉后发清狂。”这里用了是竹林七贤的故事。宴洞庭正如当年竹林七贤的饮宴,竹林七贤中有两个阮:阮籍和阮咸。因为阮咸是阮籍的侄子,所以这里的小阮当指阮咸。侍郎叔饮了三杯酒,就像阮咸那样狂歌不歇。这狂歌不是糊涂的歌,而是清醒地抒发情怀志向的歌。可见其醉非真醉而是将醉而未醉,或许根本没有醉而佯醉。由此可见,李白是推崇竹林七贤的,李白也在以竹林七贤自喻。
  第二首:“船上齐桡乐,湖心泛舟归;白鸥闲不去,争拂酒筵飞。”这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浩淼的洞庭湖波光粼粼,湖心游荡着小舟一叶,舟上人饮酒狂歌,蓝天下白鸥飞翔,白鸥始终不愿意飞向远处,而不时地拂着酒筵而低飞,人鸟共乐,天水一色,此时此景还有什么愁苦呢?在诗人笔下,白鸥通人性,所以它们不愿离开诗人们,它们也想参加宴饮,与人共乐。
  第三首:“划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酒后自然豪情齐天,在诗人的意象中,诗人借着酒力,轻轻抹去君山,使这洞庭湖更加广大,使这湘水更加浩淼。在诗人看来,这洞庭湖的水就是巴陵的酒,所以这洞庭的秋就会是长醉的秋,这好似多么有韵味又精神的洞庭湖之游啊。这君山,要被李白抹去的君山是否就是指自然中的君山呢?恐怕在李白的心理蕴藏着秘密,他暗中希望能把那些阻挡他们前程的势力轻轻抹去。
  《铜官山醉后绝句》:“我爱铜官乐,千年未拟还;要须回舞袖,拂尽五松山。”铜官山在安徽的铜陵,铜陵产铜。从“千年未拟还”出发理解“铜官乐”,当指诗人在铜官山所享受到的快乐。五松山亦在铜陵。酒醉以后,诗人兴奋地舞之蹈之,诗人舞蹈起来长袖飘拂,可以拂尽五松山,可见诗人豪气之博大。有酒可乐,诗人就不想再回长安去了,那自然是不愿低头折腰事权贵的傲慢者的心态,同时也是壮志难酬,满腹才华无处发挥作用的失意者的心态。
  《九日龙山饮》:“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这龙山应当指湖北的龙山。在菊花盛开的时节,被逐的诗人在龙山饮酒。醉了,帽子被风吹走了,诗人还在狂舞不歇,直到月光洒下了大地。在这里,诗人的帽子真的被风吹落了呢,还是诗人联想起了东晋孟嘉参加大将军桓温举办的重阳宴饮的事迹而有所感悟呢?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表现了诗人不拘小节的豪放心态。
  《鲁中都东楼醉起作》:“昨日东楼醉,还应倒接[罒离];阿谁扶上马,不省下楼时。”因醉了酒,倒系了头巾,不知道被谁扶下楼梯,也不知道被谁扶上马背。这真是一副醉态。这种醉态,只有山简将军拥有过。所以诗人一旦酒醉就会想起这位山简公来。
  《醉题王汉阳厅》:“我似鹧鸪鸟,南迁懒北飞;时寻汉阳令,取醉月中归。”鹧鸪鸟是很重感情的动物,对于离别而去的兄弟始终有驱之不去的怀念和担忧。诗人以鹧鸪鸟自比,就表明诗人对长安的人和事的牵挂,当然也有诗人对家人的牵挂。然而诗人有酒自乐,自然不愿意再北去入长安了。诗人醉了,连陪他的汉阳令也找不到了,那就只能在醉中踏着月光回去。
  《自遣》:“对酒不觉暝,落花盈我衣;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在花间饮酒,与花对饮,不觉醉了,就躺在了花下。落花装饰了他的衣服,他仍然沉醉不醒。后来渐渐醒来了,慢慢地起来,在溪边的月光下漫步,鸟儿回窝了,人们也渐渐地稀少了,他还在慢慢地走着走着。此时的李白是安逸舒适还是惆怅茫然?看来,两者兼而有之。
三、情抒月光下,美在朦胧中
  常言道:墙里开花墙外红。为什么墙里的人感觉不到花之红艳而墙外的人却感觉到了呢?这是因为墙里的人太熟悉这花了,连同这花的缺点都很了解,所以就削弱了对花的红艳的感觉。又有人说:月下看美人更要美计分。为什么会这样呢?月下看人是朦胧的,朦胧中看人看物总是会隐去许多弱点而凸现出更多优点的。所以说美往往存在于朦胧状态。李白是很善于捕捉美描写美的艺术家。所以在李白的五绝中就有不少写月下情朦胧美的诗。请看下面的例子。
  《玉阶怨》:“玉阶坐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伫立玉阶,直至露水侵湿了罗袜,是谁在玉阶上伫立那么长久呢?看来应该是少妇,而且还应该是美人。他为什么要伫立玉阶?可以猜想那是在盼望贵人的回来。久久未见人归来,那就只好退入房中。她失望了,打算不再想望了,于是就放下了帘幕。然而,思想无疆,帘幕挡不住,于是就隔着水晶帘望明月,思绪飞向了天涯。朦胧中,美人先是伫立远望,然后隔帘望月,这中间还有美人移步,玉手下珠帘的美妙动作,真是一幅画,又是一曲歌,情在月下,美在朦胧中。
  《静夜思》:“床前看(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明)月,低头思故乡。”过去所谓的“床”不一定就是现在所说的睡床,往往把一种坐具也叫作床。这里的床应该指睡床,如果人还坐在坐具上,那么就不会有是霜是月分不清的感觉。夜深了,人醒了,辗转翻侧,看到了床前的白光,是月光?是寒霜?心头疑虑,就举头看窗外,原来窗外月正圆,光皎洁,此时怎不钩起诗人的心绪而想起故乡的人和物来?月下之情真,朦胧之美凄楚。
  《渌水曲》:“绿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苹;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秋月凉如水,湖水明似月,月光下小舟荡漾,那是人在南湖采白萍。迟开的荷花在月光下娇艳欲语,与采萍人交相辉映。面对如此美艳的荷花,荡舟人开始犯愁了,为什么?原来荡舟的人是美女,她正与荷花比美,她确信自己胜过荷花,然而又怕万一被心爱的人误解,心里总是忐忑不安。正是月下之情切,朦胧之美艳。
  《秋浦歌十七首》之第十三首:“绿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水绿而净,月白而明,白鹭惊飞,采菱女和她的情郎一同唱着夜歌归来,绿水和明月是静态的,白鹭、采菱女和其情郎是动态的,静中有动,富有生气,水绿月白是视觉的感受,歌声回荡是听觉的感受,这是画是诗又是音乐,既宁静闲适又欢快活泼,这种情和美洋溢在整个空间。
  《赋得白鹭送宋少府入三峡》:“白鹭拳一足,月明秋水寒;人惊远飞去,直向使君滩。”明月下,秋水寒,白鹭已经本来拳起一足歇息了,然而却被人惊动,惊飞的白鹭飞向了使君滩。万县有使君滩,湖北宜昌也有使君滩,两者都在三峡边上。诗人借白鹭的去向来交代宋少府的去向。明月、秋水、白鹭、人是这幅壮丽图画的基本元素。水静、月寒,是多么静谧的夜啊!就在这静谧的夜里,突然白鹭惊飞,显然这是人之动引发的,动静相映,生趣盎然。白鹭是受惊以后“远飞去”的,那么宋少府是不是也是因为某种原因而被迫去三峡的呢?这就给了人们许多想象的空间。
  《夜下征虏亭》:“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征虏亭是晋朝建立的,建在金陵石头坞。在月光下,诗人驾小舟去扬州,在舟上仰望征虏亭。月光下的征虏亭,清晰可辨,征虏亭旁边山花烂漫犹如少女露出笑脸,江上有不少行舟,行舟上的灯火犹如流萤。月光、山花、小亭、行舟、灯火、江水等物景鲜明真切,其中的情景欢快深沉,此情此景构成了一幅朦胧而美丽的画卷。
  《清溪夜半闻笛》:“羌笛梅花引,吴溪陇水情;寒山秋浦月,肠断玉关声。”渭水与崖水合成陇水,《陇头歌》:“陇头流水,鸣声幽咽”,可见陇水之情乃是悲愁之情。李白《秋浦十七首》之第二首有“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之句,可见这里的“清溪陇水情”乃是断肠之情。诗人夜半闻笛声,或许笛子所奏的是梅花引之曲调,或许根本不是悲愁的曲调,但是诗人却就联想到了悲愁的身世和处境,从而引发了悲愁之情。此处的寒山当在秋浦。玉关声应该是使人肠断的悲声,因为“春风不度玉门关”。月光、流水、笛声、断肠人是构成这幅画图的基本元素。月光下的情,月光下的景,总是朦胧的美。
四、平实叙事情景在,不事雕饰境界开
  李白的五绝中有不少是叙事诗,李白的五言叙事诗语言朴素平实,不事雕饰,而然却更显得情真意切,自有境界。
  《相逢行》:“相逢红尘内,高揖黄金鞭;万户垂杨里,君家阿那边。”在繁华的都市相逢,带着黄金鞭高高作揖,在垂杨里的万户人家中,你的家在哪里?这应该是老朋友不期而遇,欣喜之情跃然纸上。词句平淡,意味深长。有物景有情景,当然也寓有“人生何处不相逢”的意景,所以自有境界。
  《对雪献从兄虞城宰》:“昨夜梁园里,弟寒兄不知;庭前看玉树,肠断忆连枝。”这里的梁园当在河南开封。李白与宗氏结合,寄居梁园。昨夜下了大雪,梁园里很寒冷,兄可能不会知道弟的寒冷。就在寒冷入骨的时候,我对着庭前的玉树伤感。在愁肠欲断的时候,我想起了连枝的从兄。此时天气寒冷,李白的心境也是寒冷的,因为宗氏失势,李白的处境也很凄凉。用词造句平白直露而情感却很真切。“肠断忆连枝”乃是人之常情,用诗来道出人间的常情就是一种境界。
  《闻谢杨儿吟猛虎词因此有赠》:“同州隔秋浦,闻吟猛虎词;晨朝来借问,知是谢杨儿。”这是一首平平实实的记事诗。夜晚,从隔着秋浦的远处传来了朗诵《猛虎词》的声音,第二天早晨就打听是谁在朗诵,原来是谢杨儿。《猛虎词》为唐代与王维齐名的储光羲所作,李白很欣赏《猛虎词》。词写得好,而且朗诵得也好,所以一早就要打听是谁在朗诵。这里自然地流露出李白的爱憎和喜好,以及被词的内容所激起的情感。
  《别东山寺僧》:“东林送客处,日出白猿啼;笑别庐山远,何须过虎溪”东林寺在江西庐山北面,东林山南麓。进出东林寺须过虎溪桥,寺僧送客一般不送过虎溪桥,否则会引来山上猛虎的吼叫。在东林寺送诗人出发时,正是日出白猿啼的时候,诗人含笑离别东林寺,离别庐山,行向远方,而且离开庐山会越来越远。送君千里终有别,又何须非得送过虎溪桥呢?在这幅图景里,有僧人、有诗人、有白猿、有日出、有溪桥和流水、当然还有庐山上的景物和东林寺的一切,这是物境。僧人送客之情意,使人闻白猿啼的悲情,乃是情境。“笑别庐山远,何须过虎溪?”实质如此,何须拘于形式?乃是意境。所以说此诗自有境界。
  《答友人赠乌纱帽》:“领得乌纱帽,全胜白接[罒离];山人不照镜,稚子道相宜。”有人赠给他乌纱帽,他觉得乌纱帽比白头巾要好得多,就把乌纱帽带起来。他自己不照镜看不到自己戴上乌纱帽的样子,但小孩子们看到了,觉得很相宜。随手写来,非常真切,这就是生活,是活生生的人的生活。这里同样寓有自己不能全面认识自己,别人才能看清自己的一切,这就是意境。
  《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三首》之第一首:“初谓鹊山近,宁知湖水遥;此行殊访戴,自可远归桡。”鹊山湖在山东省历城县鹊山南麓,现济南市北面。当初听说鹊山很近,哪知湖水却浩渺无边,反正这次不是去拜访友人,那就随意行舟吧!一种怡然自得自由放任的心情跃然纸上。此时,李白正被赐金还山,所以没有任何羁绊和约束,因而也就有了这种悠然的情怀。
  第二首:“湖润数千里,湖光摇碧山,湖西正有月,独送李膺还。”第一首诗说“湖水遥”,那是概括性地描写水面之浩渺,这一首的前两句则具体写湖水的情状。“湖润数千里”可见湖水之遥,“湖光摇碧山”引人联想湖水环绕着鹊山的情景:红日当空,水面波光粼粼,微风吹拂,鹊山在水中微微摇荡。诗人一行在湖中荡舟直至夜晚月明,明月护送李膺归来。李膺是东汉时人,气节高昂,与宦官作斗争,受到迫害而不屈。李白以李膺自喻,表现出了李白不畏权贵,不阿附权贵的高贵气节。
  第三首:“水入北湖去,舟从南湖回;遥看鹊山转,却似送人来。”李白一行驾舟从北湖去,从南湖回,绕着鹊山荡舟。在舟上的人看来,船未动而水在流山在转,这就是运动的相对性,参照系不同运动的状态也不同。
  《杜陵绝句》:“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杜陵在今西安市东南的杜陵原上,是西汉后期宣帝刘询的陵墓。五陵是汉代长安城外五个汉代皇帝陵墓所在地,分别是高祖的长陵.惠帝的安陵.景帝的阳陵.武帝的茂陵.昭帝的平陵。李白登杜陵望五陵能望到吗?不能。这就留给我们许多想像的空间,登高望远,就有一种透视的效果,远远望去,迷蒙一片,什么都隐在在朦胧中,落日的余晖照在秋水上仍然是明朗的,那是想像,是虚的,而远山却被落日的流光湮灭了,这是可见的,是实写。五陵被湮灭了,寓意是什么?那就是时间和空间能够改变一切。对于李白来说,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处,他可以浪迹天涯,四海为家,这是空间对人的检验。李白的诗句千古不朽,而帝王的豪华的陵墓却被时间所淹没,这就是时间对人的检验。
  《望木瓜山》:“早起见日出,暮见栖鸟还;客心自酸楚,况对木瓜山。”木瓜山在安徽青阳。李白流放夜郎时经过此地,可想而知,诗人此时的心境。早上看日出,晚上见归鸟,那是物境;李白的心理是酸楚的,何况整日面对着这木瓜山,那是情境;木瓜山以产木瓜而得名,木瓜有香气,成熟的果子可以入药,也可以馈赠友人。面对木瓜山自然会使人想起各种人情世故,更增一份凄楚。李白的心理是矛盾的,他看透了现实世界的混沌,他想要过神仙那样的无拘无束的生活,然而真当他处于寂寞境地的时候,又难免生出许多忧伤和悲愁。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的感情世界,没有人的内心世界是不矛盾的,没有人的思想是不多元的。李白日日面对木瓜山所产生的凄楚之情是自然的也是必然的。

详见:http://www.guoxue.com/?p=489;内容宏大,无法全部输入

李白七言绝句摘抄
1、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3、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4、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5、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6、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
  7、客中行——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8、清平调——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http://www.3lian.com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槛杆。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怨情
美人卷珠帘, 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 不知心恨谁。

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对雪献从兄虞城宰
昨夜梁园里。
弟寒兄不知。
庭前看玉树。
肠断忆连枝。

口号 (一作口号留别金陵诸公 )

食出野田美。
酒临远水倾。
东流若未尽。
应见别离情。

别东林寺僧

东林送客处。
月出白猿啼。
笑别庐山远。
何烦过虎溪。

  • 李白的五首名诗
    答:一、《静夜思》作者:唐代李白 1、原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翻译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二、《将进酒》作者:唐代李白 1、原文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 李白著名诗词20首
    答:一,早发白帝城 唐 ·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二,赠汪伦 唐 ·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三,望天门山 唐 ·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四,闻...
  • 李白最著名的10首诗
    答:1.《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3.《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4.《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
  • 李白 生平简介
    答: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
  • 李白诗词大全100首
    答:李白诗词大全100首: 1.《将进酒》唐朝·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蜀道难》唐朝·李白 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
  • 李白被称为什么
    答:李白被称为诗仙。别称:李十二、李翰林、李供奉、李拾遗。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
  • 李白生平的四个阶段???及其代表诗作
    答:李白生平的四个阶段是: 1、四十二岁之前:读书和漫游(豪放主义 浪漫主义) 2、四十二至四十五:长安之乱(现实) 3、四十五至五十五:再度漫游(现实主义) 4、五十五至六十一:安史之乱(爱国主义) 其各阶段诗作有: 一、四十二岁之前 《将进酒》唐代: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
  • 李白最有仙气的十首诗
    答:1、《送友人》唐代: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诗中青山,流水,红日,白云,相互映衬,色彩璀璨。班马长鸣,形象新鲜活泼,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
  • 李白写的诗
    答:李白写的诗 1、《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
  • 李白的诗有哪些
    答:1、《静夜思》李白 〔唐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我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唐代〕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