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城,为什么会有“朝半陕,陕半韩,韩半解卫”的说法?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9

曾看到有小伙伴在百度、知乎上问及“朝半陕,陕半韩,韩半解卫”是什么意思,还有一代史圣、两朝状元、三朝宰相、四代世家、五子登科??都是哪些大神。好吧,小编之前也不是很清楚。。。所以,一起来涨姿势吧~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43a7d933c895d1431661f4eb78f082025baf07e6?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说起韩城的历史文化名人,很多人可能只知道司马迁,然而,在韩城数千年的历史长河里曾出现过无数名人。列其荣耀,有司马家族、薛氏家族、党氏家族、卫氏家族、解氏家族、师氏家族等,且在明清时期达到高潮。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d31b0ef41bd5ad6e7bcc74228acb39dbb7fd3cc4?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据统计,仅明清两代,韩城科举中试者高达1396人(其中进士119人,举人550人,贡生727人。官居五品以上者一百三十余人),位列陕西之最,全国罕见。于是,就有:“下了柿谷坡,秀才比驴多”和“朝半陕,陕半韩,韩半解卫”之说。意思是当时在朝做官的有一半是陕西籍人,而这陕西籍里面有一半是韩城人,在韩城人里面有一半是解家和卫家人。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3801213fb80e7bec1ba61329242eb9389a506bfd?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明代韩城不过六万多人口,清代也不过十余万人,但是竟然出了很多京官,五品以上的有130多人,有学者直呼韩城为“高官摇篮”。因此,韩城被誉为“解状盛区”、“士风醇茂”“户尽可封”之域。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8435e5dde71190ef2c878217c51b9d16fcfa60fd?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自明至清,解卫两家名人辈出。卫氏家族共出进士十二名,举人十二名,贡生十二名,例贡四名,例监二十四名,官阶自巡抚、御史至县令,遍布全国各地。解家出现了文武进士11名,举人13人,贡生14人,其他学历官职的更是数不胜数。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32fa828ba61ea8d37f7a64cc9c0a304e241f5899?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史圣司马迁

所以,韩城也一直流传着这样的佳话:“一代史圣(司马迁)、两朝状元(金代郝鼎臣、清代王杰)、三朝宰相(宋代张升、明代薛国观、清代王杰)、四代世家(薛氏家族)、五子登科“一母三进士一举一贡生”(解经雅、解经傅、解经邦、解经达、解经铉)。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bd315c6034a85edfe0f0eeeb42540923dc5475fd?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状元王杰

甭着急,还没完呢。还有这些:父子御史(卫桢国、卫执薄)、父子知州(薛同术、薛之屏)、祖孙巡抚(明代刘永柞、清代刘萌枢)、兄弟侍郎(解经傅、解经邦)、南北尚书(张士佩,张廷枢)。嗯,难怪韩城被誉为“文史之乡”,这里面文化深着哩。

来源:韩城古城



  • 在韩城,为什么会有“朝半陕,陕半韩,韩半解卫”的说法?
    答:意思是当时在朝做官的有一半是陕西籍人,而这陕西籍里面有一半是韩城人,在韩城人里面有一半是解家和卫家人。明代韩城不过六万多人口,清代也不过十余万人,但是竟然出了很多京官,五品以上的有130多人,有学者直呼韩城为“高官摇篮”。因此,韩城被誉为“解状盛区”、“士风醇茂”“户尽可封”之域...
  • 韩城为什么被称为小北京
    答:在明清之际,特别是清乾隆年间,韩城在京城做官的人太多,故而出现了“朝半陕、陕半韩”之说。韩城虽然是4A级旅游景区,但不像其他的古城景区那样有浓厚的商业气息,仍是当地人日常生活的地方。作为秦晋交通的战略要冲,韩城承东启西、襟带南北。古往今来,文化是韩城千年不变的底色,这里...
  • 赵廉坟的传说
    答:时逢韩原大地文化昌盛,读书成为时尚,取功名者之多。明清时期,曾有“朝半陕,陕半韩”之说。也就是说:在朝中为官者,有一半是陕西人;在陕西人士中,又有一半则是韩城人。因此,赵廉的祖爷爷对功名利禄,非常看重。供子孙读书,光宗耀祖心切,对后人功名,是他最大的心愿。有一天赵廉的老爷爷在山...
  • 为什么是韩城?
    答:并且其中出了很多京官,当时有“朝半陕、陕半韩”的说法。韩城的人才输送能力如此之强,乾隆于是下旨:韩城百姓结婚可用龙袍凤冠、民宅可仿北京贵族四合院修建、人死后可沿袭北京贵族之制。因此,韩城有了“小北京”这样的美誉。被称为“小韩城”的则是党家村。村中现保存有120多座四合院、11座祠堂,家家...
  • 渭南旅游景点有哪些
    答:9、韩城古城韩城古称龙门,地处关中平原,秦晋交界,拥有3000多年的历史名城。这里是司马迁的故乡,鱼跃龙门、赵氏孤儿、大禹治水的发生地。奕奕梁山、维禹甸之,从此溥彼韩城出现在大家的视野。据说明清时还有“朝半陕,陕半韩”的自诩。地址:位于陕西省韩城市金城街道办事处 10、丰图义仓丰图义仓位于大荔...
  • 韩城为什么被称为小北京
    答:韩城被称为小北京有三个原因,一:韩城百姓结婚可用龙袍凤冠。二:民宅可仿北京贵族四合院修建。三:人死后可沿袭北京贵族之制。因此,韩城有了小北京这样的美誉。韩城的简介 在明清之际,特别是清乾隆年间,韩城在京城做官的人太多,故而出现了朝半陕、陕半韩之说。韩城虽然是4A级旅游景区,但不像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