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市价格战熄火,慢恢复节奏成趋势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9

经过一段时间的价格竞争,汽车行业的“价格战”似乎有了停火的迹象。

统计局刚刚公布最新的数据,传递出汽车价格反弹的信号。4月,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分别下降4.8%和6.5%,降幅均有收窄。从中可以看出,汽车行业竞争环境有所好转,价格开始修复,价格战已阶段性趋缓,从近期上市的新车里也证实了这点。

去年年初以来,汽车市场价格战的激烈程度有目共睹。但随着国内车企财报陆续公布之后,我们才得以看到价格战的惨烈,中国车市的“战后创伤”正不断显现。不过,从统计局的数据和车企新车节奏来看,价格战呈现退潮趋势,火力较去年有所缓和。鏖战一年多,汽车业价格战结束了吗?

“价格战”没输过,亏损没停过?

2023刚刚开年,特斯拉率先打响价格战的枪声。时至3月,湖北省掀起史上最强购车优惠潮,将战火从电动车领域引到燃油车领域,此后,中国汽车市场大大小小的价格战就再也没停过。在巨额优惠刺激下,车市也出现热销现象,2023年国内产销量首次双双突破3000万辆,创历史新高。

虽然汽车市场看起来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但事实上,在这场内卷里,大多数选手的后果都一样——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波烈度空前的价格战,对全行业的盈利造成了巨大压力。据轱辘哥不完全统计,15家上市车企在2023年均实现营收增长,但其中多达9家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局面。

2024年一季度,车市大环境仍未改变,价格战甚至愈演愈烈。从已公布第一季度财报的8家上市整车企业来看,大部分车企销量基本呈现同比上涨,但净利润方面仅4家车企实现同比增长,大多数车企净利润出现了大幅下滑。

国内车企的财报证明了,当全行业内卷价格后,业内将没有赢家。价格战的本意是通过一定让利实现薄利多销,最终实现整体营收和利润的增长,但从上市车企的表现看,价格战的目标似乎并未达成。车企降下来的每一分钱,都在侵蚀公司利润。

也正因如此,车企都有点支撑不下去了。如果价格战再持续打下去,多数车企都将陷入越卖越亏的陷阱。特别是丰田一家车企利润碾压12家国内车企总和,这是值得自主品牌好好反思的。考虑到目前只有单个月的价格变动数据,至于价格降幅收窄能否延续仍有待观察。但是,希望行业参与者都应该关注到,亏损是难以为继。

持续多时的价格战,行业“伤痕累累”

业内流传着一句话,“只有盈利,企业才能持续经营。”

价格战让中国车企很头疼,大部分是硬着头皮在坚持。对于亏损的车企来说,只要价格战不结束,“赔钱赚吆喝”的情况还会持续下去,并且还会不断恶化。这种现象并不健康,但竞争到了这个阶段,似乎已经别无他法。因为在洗牌的关键期,如果大家不尽可能快速地抢占稍纵即逝的市场份额,一旦被挤下桌,再想上桌就很难了。

在市场竞争环境下,车企也许不想降价,但更不想离开“牌桌”。和以前相比,因为市场的主流玩家是合资品牌,汽车行业的价格战不会突破底线,恶性竞争很少会出现。但随着自主品牌的崛起和新势力的强行切入,行业诸侯林立的竞争格局,决定了汽车行业难以摆脱价格战。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价格战的子弹还将再飞一会,汽车行业的低价博弈仍将持续,价格战、市场份额的争夺依然是竞争的关键词。尽管短期内彻底“结束价格战”并不现实,但可以明确的是,单一的价格战已经不能成为中国车企长久依赖的竞争模式。对于那些“赔钱赚吆喝”的车企来说,正向利润循环如果不能保证,留在“牌桌”上的窗口期将越发短暂。

因此,打价格战虽然能够在短期内取得一定成绩,却可能付出更大的代价。当然,车企降价对于消费者来说肯定是好事,但如果这种短暂获利的背后影响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想必没有人愿意看到。总之,这场没有赢家的价格战,应当越快结束越好。

今年价格战是否停止还有待验证,但在车企、经销商与供应链企业的角度看,价格战带来的损失是显而易见。虽然现阶段价格降幅已收窄,但仍未回归良性发展,市场还在调整期。随着价格的触底反弹,汽车行业的“内卷”之风能否就此打住?只有时间能给我们答案。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My车轱辘,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 中国车市价格战熄火,慢恢复节奏成趋势
    答:去年年初以来,汽车市场价格战的激烈程度有目共睹。但随着国内车企财报陆续公布之后,我们才得以看到价格战的惨烈,中国车市的“战后创伤”正不断显现。不过,从统计局的数据和车企新车节奏来看,价格战呈现退潮趋势,火力较去年有所缓和。鏖战一年多,汽车业价格战结束了吗?“价格战”没输过,亏损没停...
  • 【汽车人】从半年报看车企:主流合资品牌仍是中流砥柱
    答:但不可否认,不合理的价格战也对像广汽丰田这样坚持价值导向、不主动挑起价格战的品牌带来短期冲击。 第三,从广汽丰田自身来看,2023年是广丰的产品小年,只有改款车型,没有全新车型上市。没有全新产品就没有新的增量,这是企业自身发展节奏所决定的,不仅是广汽丰田,包括大众汽车、通用汽车、日产等品牌也一样,属于正常...
  • 中汽协:消费需求持续低迷,中国车市如何迈入下半场?
    答:表面上看,年初特斯拉官降,成为随后车市“价格战”的导火索。但实际上,《汽车K线》曾在分析2月车市文章中指出,透过1-2月累计销量不难发现,面对一汽集团超过三成,甚至东风集团股份逼近五成的同比跌幅,借助当地政府补贴促销降价似乎是最直接有效的救市手段。然而回看上半年销售业绩,仅一汽集团实现了累...
  • 一锤定音:合资车企陷转型阵痛,广汽丰田何以行稳致远
    答:有分析认为,当下传统燃油车销量下行,与合资车企切入新能源赛道节奏慢、优质车型数量少,甚至在一些市场行为上出现了“水土不服”有关,是造成当下合资品牌集体销量下滑、口碑下降、品牌式微的主要诱因。 面对价格与价值、产品与生态的多维厮杀“淘汰赛”,合资车企要想继续领跑,必须尽快释放各自的竞争优势,快速实现智能化...
  • 合资领跌,4月零售销量下滑,车市大牛结束了吗?
    答:所以,价格战是一柄双刃剑,尽快能让车企收获短期的销量,但持续一年多的价格战负面作用以及呈现,不仅让市场产生了观望情绪,导致4月出现了销量的同比下滑,更让部分车企失去了盈利能力,这种重量不重质的发展模式,对行业的发展来说是不健康的。这方面丰田就是中国车企很好的老师,即使在如今中国市场...
  • 车市半年报,新能源车恶性内卷,淘汰赛定生死
    答:2023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经历了摆脱疫情影响的艰难过程,逐渐恢复到正常的发展轨迹。然而,今年的轨迹充满曲折,从年初的价格战,到车企之间的暗讽和炮轰,再到品牌出局的事件,中国车市上半年的发展历程充满了起伏。尽管面临前所未有的动荡和挑战,汽车产业的新四化趋势仍然强劲,新能源车的渗透率持续上升...
  • 卷价格之下车企如何抠利润?工程师视角聊车市价格战
    答:对于中国汽车市场而言,龙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年伊始,去年狂揽百亿利润的比亚迪就打响了新能源价格战的第一枪,其余车企为了自保也纷纷入局跟进。 没错,新能源市场此前百花齐放,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模式正式开始。 后台也收到很多私信,来问我这位曾经奋斗在汽车研发一线的工程师:新能源车现在降价这么狠还有多少...
  • 车市价格战血流成河,长城汽车凭什么一季度利润暴涨18倍?
    答:车市价格战血流成河,长城汽车凭什么一季度利润暴涨18倍?作者 | 牛莉出品 | 车旅人车市价格战如狂风骤雨,波及面越来越广。大多数企业都叫苦连天,销量不好的不用说,即使是销量看着还可以的也有苦难言,销量涨了,
  • 全球车市停摆,国内新车价格有望继续降低,抄底买车真能占便宜?_百度知 ...
    答:所以其实在我们看来,全球车市短暂停摆,中国车市销量低迷,很多厂商和经销商可能会通过持续降价来获得市场销量和份额,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抄底买车还是会有很大风险的,消费者还是擦亮眼睛,万一这些厂商低价卖车,但是最终还是没有扛过车市寒冬,厂商倒闭,经销商作鸟兽散,可能买到车之后,这辆车便成了没人...
  • 林肯:在内卷中坚守价值,开创中国车市长期主义新样本
    答:在激烈的“价格战”之下,车企品牌的打造完全无从说起,更别说豪华品牌的本质是一定是价值而不是价格。所以林肯品牌的成功,其在于它在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通过提升品牌、产品、服务的“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良性”道路,它也成为了坚守“长期主义”的典型样本。图片来源于官方 【本文来自易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