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诛九族起源于何时?会连累多少人呢?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23

  夷九族”脱胎于在秦文公二十年所实行的“夷三族”法,如明末史学界张岱所言:“秦文公始族诛,公孙鞅始连坐”。《史记.秦本纪》载:“文公二十年,(秦国)初有夷三族之罪”,如秦时李斯就因被赵高诬陷谋反,从而被秦二世下令夷三族,《资治通鉴.秦纪》载:“遂具斯五刑论,腰斩于咸阳市…夷三族”(五刑即指墨、劓、剕、宫、大辟)吗,这里的九族指的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父族四即为:犯人自己这一脉的族人(爷父子孙全清)、出嫁的姑姑以及姑表姐妹和姑表兄弟一家、出嫁的姐妹以及外甥女和外甥一家、出嫁的女儿以及孙女和孙子一家。母族三即为:姥爷一家、姥姥娘家一家、母亲姐妹和兄弟及其子女一家。妻族二即为:岳父一家、岳母娘家一家。

  说这个可能大家感觉不到什么,参考秦末的夷三族,父母、继父继母、岳父岳母这算三族之内的亲戚。九族是什么概念,给大家举个例子,就是这个人可能从生下来到死他都没见过犯人,然后因为犯人被诛九族他就被拖向刑场了。封建统治者为了不留后患手段可见一斑,这其中就包括出嫁的女儿以及女婿,这都算近亲了,必然是在诛杀的行列之中。


  历史上被处以“诛九族”这种罪的人很少,不像影视剧中演的一样,说两句皇上不爱听就被诛九族。这个刑罚不但对受刑者极其残忍,在行刑者这边落实起来也颇有难度,因为涉及人数之多难以逐个排查,严格来说诛九族在历史上就被执行了两次。一次是隋朝杨素长子杨玄感谋反被隋炀帝杨广下令诛九族,另外一次就是燕王朱棣诛杀明代大文学家方孝孺。

  其中杨玄感趁着隋炀帝远征高丽的时候大举反旗,隋炀帝在辽东撤军平反,最终杨玄感兵败让手下砍下了自己的头颅。隋炀帝怒不可遏,将杨玄感分尸暴晒,又切成一段一段的放火焚烧,杨玄感的诸位义弟以及其父杨素等族人全部杀死,最后还剥夺了杨玄感的杨姓改为枭姓。

  不过虽然《隋书》记载杨玄感被处以诛九族,但是隋朝在诛九族上有了很大的调整,除了父子两代诛杀,其他皆免除死刑处以流放刑或者沦为奴隶。退一步说杨玄感毕竟为弘农杨氏,这一脉贯穿隋唐,为臣为相大权在握,想必隋炀帝也没有那个胆子连根拔起。


  而另一个方孝孺就比较惨了,方孝孺朝堂之上拒绝明成祖的收编,公然展开骂战,于诏书之上大笔一挥写上“燕贼篡位”把朱棣骂得狗血淋头。朱棣一忍再忍最终以株连九族威胁方孝孺,还把方孝孺的嘴撕开到耳朵根。方孝孺依然不从血沫横飞的对朱棣说:

  “要杀就杀,诛我十族又如何?”

  盛怒之下的朱棣,将方孝孺的学生朋友全部算在里面勉强凑齐了十族,与方孝孺有关系的亲朋好友共计两千余人,其中八百七十多人处以死刑,一千多人处以流放之刑。


  那么在诛九族的刑罚中,包不包括嫁出去的女性呢?

  秦汉时期在连坐之刑法上比较重视,无论是诛三族还是诛五族其中都包括女性。嫁出嫁入的全部算计在内,很多女性稀里糊涂的就被砍了,汉朝相对于秦朝稍微宽松一些,有过皇帝的特赦。

  发展到曹魏时期,执政者开始在“诛九族”这个刑法上进行改革,女性不再受父母和夫家的多重连坐。对此专门修改了法令:

  “未婚女子只连坐父母之罪,出嫁后只连坐夫家之罪。”

  可能大家感觉没啥大变化,但是我们要知道这是统治者对于自己人性反省的开始,这是难能可贵的。


  在西晋时期,这项刑法再次改革,规定女性无论是否出嫁连坐之时一律不再处死,而是夺其原有身份沦为奴婢。到了南北朝时期以及隋唐时期“诛九族”只剩一个名字了,隋朝《开皇律》规定:

  “大逆谋反叛者,父子兄弟皆斩,家口没官。”

  这也是为什么隋炀帝没有往深处摸的其中一个原因,而到了唐朝《唐律》进一步明确规定“族诛”范围为:

  “父子年十六以上一同处死,其它亲属均免死刑。”

  然而好景不长,到了明清时期,诛九族又死灰复燃了,朱元璋的《大明律》规定“谋反”之人其祖、父、子、孙、兄弟以及同居之人,无论姓氏,叔伯、兄弟之子,凡是十六岁以上的全部斩首。朱元璋凭借此律将开国功臣基本上抹平了,到了朱棣当政更来了个千古第一的诛十族,顺藤摸瓜只要你认识那你就入狱听候发落。


  清朝更残忍将诛九族和阉刑联系到了一起,清律规定凡“谋反”、“大逆”之罪,主犯处以凌迟之刑,三代以内的父、子、兄弟、及同居之叔伯兄弟,以及他们的孩子中十六岁以上男子处以斩首。不满十六岁的未成年男童阉割后罚为官奴,母亲、妻子、姐妹、小妾等女眷、不论长幼全部罚为官奴。

  要是生活在古代,你不光要管好自己,但凡有一个亲戚犯事了就非得给你吓一跳,哪怕你勤勤恳恳善良了一辈子,最后突然一个连坐就把你给带走了,到时候你哭都没地哭啊。当然,诛九族的话语也不过是吓吓人,毕竟整个历史上来看,有记载可查的仅有两例,而且还存在争议。



诛九族的起源,来自战国时期的秦朝,商鞅变法。那时候为了让百姓们重视法律,服从国君的指挥,便推出了这样的法律,最少要连累100多人

诛九族应来自于秦变法后的夷三族法。 即始于秦代。 “九族”也是指亲属。但“九族”所指,同样诸说不同。一说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即玄孙、曾孙、仍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一说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姊妹之子

"九族"指的是亲属,但不同朝代所包括的范围稍有不同,一般都是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在古代九族下来估计得有几百人。

  • 古代的诛九族起源于何时?会连累多少人呢?
    答:夷九族”脱胎于在秦文公二十年所实行的“夷三族”法,如明末史学界张岱所言:“秦文公始族诛,公孙鞅始连坐”。《史记.秦本纪》载:“文公二十年,(秦国)初有夷三族之罪”,如秦时李斯就因被赵高诬陷谋反,从而被秦二世下令夷三族,《资治通鉴.秦纪》载:“遂具斯五刑论,腰斩于咸阳市…夷...
  • 夷三族和诛九族有什么区别
    答: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年代不同:诛九族起源于秦朝变法后,约公元前350年左右;而夷三族最早可追溯至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65年间。诛杀范围不同:诛九族的“九族”包括上至高祖、下至玄孙,即玄孙、曾孙、仍孙(古时称从本身下数第八世孙为仍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另一...
  • 古代皇帝动不动诛九族,到底诛了多少例?
    答:株连族人的说法在秦朝时候就已经有了,但是那个时候只是诛三族,后来才增加到诛五族、七族和九族。古代皇帝动不动诛九族,到底诛了多少例?说出来别不信,仅此2例。关于“九族”,官方比较统一的说法是“父四族”、“母三族”和“妻二族”。“父四族”指的是自己这一族(包括自己的母亲、父亲、...
  • 诛九族和夷三族的区别
    答:1、起源年代不同:诛九族起源于秦朝变法后,大约在公元前350年左右,而夷三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朝,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65年间。2、诛杀范围不同:诛九族涉及的范围是从高祖到玄孙,即从古代第八世孙到现代的孙子,包括玄孙、曾孙、仍孙(古时称从本身下数第八世孙为仍孙)、子、身、父、祖...
  • 诛九族是哪九族有哪些人?
    答:诛九族据传闻是起源秦朝时期,但是史书中关于“诛九族”最早的记载来自隋朝。“诛九族”实际上是从“夷三族”演变而来的,夷三族起源秦朝,它的概念是作案人的父母、兄弟姐妹和妻子会同作案人一同处死,作案人的孩子会得到保留,交由类似于福利院的机构收养。虽然夷三族的惩罚要比诛九族轻得多,波及...
  • 古代被判「 ”诛九族”是哪九族?大家为何不逃跑?
    答:「 ”诛九族”起源于秦朝变法后,约公元前350年左右,包括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即玄孙、曾孙、仍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另一说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 ”夷三族”最早可追溯至商朝时期,包括父、子、孙三代。另一说是父族、母族、妻族。 「 ”满门抄斩”是指除了官...
  • 古代皇帝动不动诛九族,那么历史长河中到底真实诛了多少族?
    答:诛九族起源于商鞅变法中的夷三族法。夷三族中的“三族”,指父母、兄弟和妻子,但也有的说是指“父亲、母亲和妻子”三族,前者只牵连几个人,后者则要牵连3个家族。夷三族法,随着秦汉等时期的发展,逐渐从夷三族,变成了夷五族、夷七族,以至到隋炀帝时期,发展成了诛...
  • 古代的诛九族是什么意思
    答:诛九族”起源于秦朝变法后“夷三族法”,包括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即玄孙、曾孙、仍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另一说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中国古代“抄家”和“灭族”经常是伴随使用的,目的在斩草除根。完全除去复仇的实力和人脉。少康中兴“有田一成,有众一旅”就是除之不...
  • 诛九族连婴儿都杀吗 古代诛九族刑罚有多残忍
    答:古代的诛九族最早起源于秦朝变法时的夷三族的刑罚,这种制度直到大清灭亡才被废除。诛九族究竟有多么的灭绝人性呢?这么说吧,如果一个人犯了诛九族的大罪的话,那么他们家族里上到七八十岁的老翁,下到嗷嗷待哺的婴儿,都难逃厄运。其中诛九族的九族一般是从高祖,曾祖之辈的,依次往下顺延,直到家族里...
  • 在古时候,诛九族究竟会诛多少人,有何记载?
    答:“夷九族”到底起源于何时,尚不可知。直知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一次明确记载有“诛九族”的是发生在隋末,《隋书.刑法志》载:“及杨玄感反,帝诛之罪及九族”,613年,隋炀帝二次出征高句丽时,杨玄感趁机反叛,屯兵于黎阳,后为大将军宇文述所败,随后隋炀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