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吗?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5
农业是人类“母亲产业”,远在人类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农业就已经是人类抵御自然威胁和赖以生存的根本,农业养活并发展了人类,没有农业就没有人类的一切,更不会有人类的现代文明。社会生产的发展首先开始于农业,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只有在农业和工业发展的基础上,才会有第三产业的发展。可见,农业是当之无愧的“母亲产业”。农业的地位和作用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国民经济的基础”。
1.首先,从经济角度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因为,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左右着国民经济全局的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农业是工业特别是轻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重工业中的橡胶工业、化学工业(如硝酸甘油的生产)等所用的原料来自农业;轻工业中的食品工业、纺织工业、皮革工业、烟酒业等所用的原料也来自农业。农业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农村既是重工业商品的广阔市场,也是轻工业商品的广阔市场。农业是国家建设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农业以上缴农业税的方式直接国家积累资金,还通过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间接地为国宾积累了相当多的资金。农业能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劳动力。随着农业的发展,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日益增多,这些剩余劳动力被充实到了国民经济的其他劳动部门。农业也是出口物资的重要来源。在出口商品构成上,工业品出口的比重逐年上升,但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仍占重要地位。农业在商品出口创汇方面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农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
2.其次,从社会角度看,农业是社会安定的基础,是安定天下的产业。农业能否稳定发展,能事提供与人们生活水准逐渐提高这一基本趋势相适应的农、副产品,关系到社会的安定。“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资料,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突出地表现在粮食的生产上。如果农业不能提供粮食和必需的食品,那么,人民的生活就不会安定,生产就不能发展,国家将失去自立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业是安定天下的产业。
3.第三,从政治角度看,农业是国家自立的基础。我国的自立能力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农业的发展。如果农、副产品不能保持自给,过多依赖进口,必将受制于人。一旦国际政局变化,势必陷入被动,甚至危及国家安全。因此,农业的基础地位是否牢固,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是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能否坚持独立自主地位的大问题。
4.第四,从我国农业发展现状看,20世纪后半叶我国广大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条件大大改善,农副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仍然比较脆弱,农业发展速度仍然相对滞后,农业仍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不兴,无从谈百业之兴,农民不富,难保国泰民安。13亿人口的中国,如果农业发展上不去,恐怕谁也不敢打保票,中国人不会饿肚子。面对国际竞争,中国民族工业的底牌,是背靠农村这个巨大的国内市场,没有农民增收作支撑,扩大内需战略便如同沙中建塔、纸上谈兵,中国经济迟早会有逆水行舟,不进反退的风险。我们同样也难以想像,未来中国能够在城乡二元化、工商业发达农业羸弱的基础上,实现现代化强国之梦。“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中国经济发展远景规划,如果让农业拖了后腿,最终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
我国农业生产技术装备水平与劳动生产率水平均较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害能力差。我国农产品供给尤其是粮食供给始终处于基本平衡但偏紧的状态。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可耕地少、人口多的具体国情,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属低水平,这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

  •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农业,是否正确?
    答:【错误】【答案】N。解析: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公有制,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故本题判断错误。
  •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的基础作用有()。
    答:【答案】:A、B、C、D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的基础作用主要表现在: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产品是轻工业的重要原料,是重要的出口商品;农村又是工业品的重要市场,农业的发展能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提供劳动力等。故本题答案为ABCD。
  •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吗?
    答:社会生产的发展首先开始于农业,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只有在农业和工业发展的基础上,才会有第三产业的发展。可见,农业是当之无愧的“母亲产业”。农业的地位和作用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国民经济的基础”。1.首先,从经济角度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因为,...
  •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答: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而且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况且我国是人口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才有精力发展其他产业,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所以基础是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
  • 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什么
    答: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1、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我国是人口大国。2、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农业是工业特别是轻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是国家建设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是出口物资的重要来源。3、农业是支撑...
  • 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什么
    答:农业: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研究农业的科学是农学。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农业是提供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是指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产业。农业是指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
  • 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什么?
    答: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农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反映农业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之间本质联系的规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自主的基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在我国表现得尤为突出重要。因此,农业的发展将最终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在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始终...
  • 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角色发生哪些变化
    答: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如果将国民经济比作一座高楼大厦,那么农业就是这座大厦的基石.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和...
  • ...农业放在首要地位,因为 ‘多选题 ’ A、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答: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因为,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左右着国民经济全局的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农业是工业特别...
  •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也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吗?
    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不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也不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国家已经取消农业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