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很温暖的一首诗,你读过这首诗吗?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2
北宋大文豪苏轼,这一生便是至雅与至俗的结合。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爱竹子,爱写词,还爱吃肉。这位北宋顶尖的大文学家,不仅精于挥毫弄墨之事,更是第一流的大饕餮。大名鼎鼎的东坡肉,相传便是苏轼被贬黄州之时,所“研发”出来的。
要知道,东坡肉的原材料是猪肉。而在中国古代,猪肉是非常不受待见的。
历史记载,在北宋时期,虽然政府鼓励百姓食用猪肉,连大相国寺都有专门的“烧朱院”卖炙猪肉,但百姓们每每吃掉一百头羊,才能吃掉一头猪。
对于这样无人问津的“窘境”,猪猪们估计不太开心,苏轼却高兴得不得了。
为此,他专门做了一首诗,来歌颂猪肉低廉的价格。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苏轼《猪肉颂》
看着“价贱如泥土”的黄州猪肉,不知道深深为现代物价所困的读者们,有没有想要泪流满面的冲动呢。
这一首诗苏轼最温暖的一首诗,看似又土又俗,其中却蕴含着最高级的人生哲学。
这一生,苏轼不是在被贬谪,就是在被贬谪的路上。“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这话虽然讽刺,却不得不说,正是中国古代许多仕途百般不如意的士大夫们最真实的写照。
古代的每一位仕子,在踏入考场之前,心里想的一定是高中之后种种宏图伟业。这些理想,后来被北宋大儒张载总结成了著名的“横渠四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宰相的举子也不是好举子。
苏轼心里有多么想做一个清官,一个好官,我想每一位读过苏轼词的读者都应该懂得。天下每一位士大夫的理想,就是他的“心比天高”。
然而,命运却最喜欢捉弄不服输的人。
当你垂垂老矣,一生竭尽心力,仍未达到自己期望的那个目标。命运扼住了你的喉咙,你才终于明白,自己的人生,其实跟黄州的猪肉是一样的。
你很好,只是他们不需要。
但每一种食材,最终都能实现它的价值。
黄州的猪肉遇到了苏轼,从此蜕变为一道美食,引得当地居民纷纷追捧,猪肉盛行一时,宋朝的家猪养殖业也开始逐渐的回归。
连连贬官的苏轼遇到了诗词,从此徜徉于山水与美食之间,成为北宋一朝人气最旺、粉丝最多的“美食、旅游双料大V”,为后世留下了无数动人的诗篇。
我不知道做一个默默无闻的权臣,和做一个名动天下的海南地方官,究竟哪个更令人同情。每一个时代,都是最好的时代,也都是最坏的时代。
沉迷“旅游”的苏东坡却开悟了。
在黄州研发东坡肉,还想着吃江鱼和鲜笋;在江阴看鸭子和河豚,也不知道有没有边看边流口水;在惠州更是爱上了羊蝎子,左手烤羊蝎子,右手卢橘杨梅和荔枝,这是什么神仙生活!被贬到几乎是蛮荒之地的儋州,他又迷上了生蚝,甚至煞有介事地作了一篇《食蚝》:
“肉与浆入与酒并煮,食之甚美,未始有也。又取其大者,炙熟,正尔啖嚼……每戒过子慎勿说,恐北方君子闻之,争欲为东坡所为,求谪海南,分我此美也。”
小老头还得意洋洋地跟人嘚瑟:嘿,我真害怕在北方做官的那些人,听说我过得这么美,都求着来海南,跟我抢生蚝吃!
普普通通的人间烟火,写在苏轼笔下,却总有让人会心一笑的魔力。
“响松风于蟹眼,浮雪花于兔毫。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阔而天高。”
——苏轼《老饕赋》
他真正做到了“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人之一生,也可以不必走得那么急。
小火慢炖,才能把肉的香气慢慢煮出来;沉吟细品,才能知道人生这盏茶里,究竟有多少酸甜苦辣咸。
人生处处是风景,因为“此心安处是吾乡”,“人间有味是清欢”。每到一处,都有一处的乐趣。
苏轼词中,多得是潇洒恣意的快活,和既来之则安之的从容。下雨没带伞,他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半夜回家敲门没人应,他干脆幻想着“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年纪渐渐大了,他却不服,嚷嚷着“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读懂了苏轼,你就读懂了人生。
理解了苏轼,你就能够明白,我们究竟该如何过好这一生。
“浪漫古典行”这套书目将苏轼的作品整理成册,不仅收录了苏轼的诗词作品,而且从苏轼的生平切入,以独特的视角,将每一首词背后的故事都做了详细的介绍。并通过诗词的赏析,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到,苏轼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苏轼的一生又是怎样度过的。
同为北宋著名词人的李清照,则是词坛上不同于苏轼的另一抹清新的亮色。从“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天真小姑娘,到“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哀婉悲愁,李清照的词,是北宋末年仓皇离乱的一段真实的写照。

  • 苏轼很温暖的一首诗,你读过这首诗吗?
    答:这一首诗苏轼最温暖的一首诗,看似又土又俗,其中却蕴含着最高级的人生哲学。这一生,苏轼不是在被贬谪,就是在被贬谪的路上。“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这话虽然讽刺,却不得不说,正是中国古代许多仕途百般不如意的士大夫们最真实的写照。古代的每一位仕子,在踏入考场之前,心里想的一定是高...
  • 苏轼无可超越的经典诗作,短短28字,温暖了千年时光,值得收藏
    答:试题中的刘景文是苏轼的一位朋友,深受苏轼敬重,被苏轼称为国士。 写这首诗的时候,刘景文已经五十八岁了,却仍然只是一个七品小官。 后经苏轼竭力保举,才得已小小升迁。然而只过了两年,刘景文就去世了。或许是有感于朋友的坎坷不幸,苏轼写下了这首诗给朋友予以勉励。这首诗虽是为赠朋友而作,描...
  • 语文题-关于一首诗拜托各位大神
    答:) 不思量,自难忘 ——浅析苏东坡婉约词《江城子》及苏子的创作心态 苏轼是宋词豪放派的开创人。王灼《碧鸡漫志》卷二说:“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 词自晚唐五代发展以来,词的风格一直是比较婉弱的,苏轼有意识的进行词体的革新,从词的内容、题材、格调...
  • 苏轼非常唯美清新的一首小令,诗酒趁年华,说尽世间最美的生活!
    答:苏轼写景善用纯白描,把景色景物描绘刻画地无比生动形象。这首小令开篇就是一幅淡雅的密州春色图: “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暮春时节,春天还在。温和的微风吹拂着柳枝,柳枝在风中轻轻飘扬。这短短的一句词中,一片暮春时节的温和安详恬静舒适。“ 春未老 ”,一个“未老”写出了春天的精神和...
  • 苏轼这一首诗很神奇,顺着读是天亮了,倒着读是天黑了
    答:在苏轼所留下来的众多文学作品当中,其中有一首被称为最神奇的诗,它顺着读是天亮了,而倒着读就是天黑了,这就是《题金山寺》。释义涨潮之后带来的惊涛巨浪拍打在河岸边,激起了朵朵浪花,此时形成的景象以及所带来的声音就如同雪山崩塌一样,十分壮观。抬眼望去,远处的江面上有一个渔夫正在划着...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话的具体意思是什么?
    答: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意思是: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都能平安健康长寿,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赏明月。 先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原文。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宋代〕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
  • 你听过、见过、写过最有感觉的一段话或者一首诗是什么?
    答:我见过的最有感觉的一段话,应该就是在小说《追风筝的人》中的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如果真有一个人愿意千千万万遍的为你,那真的是一件特别幸运的事。
  • 惠崇春江晚景的诗意是什么?
    答: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意: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这首诗再现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又融入诗人合理的...
  •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首诗句是什么意思?
    答: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的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有人带着雨具先走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放开喉咙吟咏长啸从容...
  • 常说“春宵一刻值千金”,它的下半句是啥?为什么人们都不愿意说?_百度...
    答:这一首诗的全部内容是:“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而这首诗诗人想表达的情感并不是对结婚的新人的祝福,孙庙会的是一个春天的夜景,苏轼想说在这个美好的夜里,发现春天过得非常快,所以发出了珍惜时光这样的感慨。劝诫后人们应该珍惜时光。这句话被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