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对舒婷《致橡树》的感悟,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9
舒婷的《致橡树》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首优美、深沉的抒情诗。它所表达的爱,不仅是纯真的、炙热的、而且是高尚的,伟大的。它象一支古老而又清新的歌曲,拨动着人们的心弦。
诗人以橡树为对象表达了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诗中的橡树不是一个具体的对象,而是诗人理想中的情人象征。因此,这首诗一定程度上不是单纯倾诉自己的热烈爱情,而是要表达一种爱情的理想和信念,通过亲切具体的形象来发挥,颇有古人托物言志的意味。
诗中的比喻和奇特的意象组合都代表了当时的诗歌新形式,具有开创性意义。另外,尽管诗歌采用了新奇的意象,但诗的语言并非难懂晦涩,而是具有口语化的特征,新奇中带着一种清新的灵气和微妙的暗示,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致橡树》舒婷描写的哪个季节的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帮帮啦,各路神仙!
以前超级喜欢朦胧诗;喜欢舒婷北岛顾城....还有一位是吉大的现在连名字都忘记了。他们为还是红色的大地引进了布尔乔亚的优雅的格调与品味,读她们的诗宛如在品尝一杯浓浓的咖啡(那个时候咖啡还很少...呵呵)。 他们的朦胧诗又有一种直击感,能使你与诗人在瞬间产生了共鸣;能清晰的感觉到诗人的情感与精神的灵魂在那里游走。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舒婷的《橡树》其主题一定是“爱”;可舒婷爱的是什么?我感觉她首先爱的是一种新的思想以及因具有统一思想而产生共鸣的友人。思想这个东西犹如橡树,其深深的扎根在人们脑子里,在夏季里根繁叶茂,冬季里也不会死亡而傲然耸立。思想也就是一种永存的生命,生命就会繁衍;生命通过风来传递着彼此的信息,传递着共鸣的逾越....这应该是诗人在以“思想者”自居的优越感的流露吧。你如果能感悟到舒婷的情怀,你也会跟着优越起来...... 其实,这是一首很沉重的诗,你问舒婷在写什么季节。我说“大约在冬季”。.....木棉花只有在冬季才能绽放。 接着就是“桃花盛开”的春天了。
9
舒婷的《致橡树》所表达的情感
舒婷的诗,构思新颖,富有浓郁的抒情色彩;语言精美,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致橡树》,是她的一首优美、深沉的抒情诗。诗人别具一格地选择了“木棉”与“橡树”两个中心意象,将细腻委婉而又深沉刚劲的感情蕴在新颖生动的意象之中。它所表达的爱,不仅是纯真的、炙热的、而且是高尚的,伟大的。它象一支古老而又清新的歌曲,拨动着人们的心弦。 诗人以橡树为对象表达了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诗中的橡树不是一个具体的对象,而是诗人理想中的情人象征。因此,这首诗一定程度上不是单纯倾诉自己的热烈爱情,而是要表达一种爱情的理想和信念,通过亲切具体的形象来发挥,颇有古人托物言志的意味。 首先,橡树是高大威仪的,有魅力的,有深度的,并且有着丰富的内涵——“高枝”和“绿阴”就是一种意指,此处采用了衬托的手法。诗人不愿要附庸的爱情,不愿作趋炎附势的凌霄花,依附在橡树的高枝上而沾沾自喜。诗人也不愿要奉献施舍的爱情,不愿作整日为绿阴鸣唱的小鸟,不愿作一厢情愿的泉源,不愿作盲目支撑橡树的高大山峰。诗人不愿在这样的爱情中迷失自己。爱情需要以人格平等、个性独立、互相尊重倾慕、彼此情投意合为基础。 诗人要的是那种两人比肩站立,风雨同舟的爱情。诗人将自己比喻为一株木棉,一株在橡树身旁跟橡树并排站立的木棉。两棵树的根和叶紧紧相连。诗人爱情的执著并不比古人“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逊色。橡树跟木棉静静地、坚定的站着,有风吹过,摆动一下枝叶,相互致意,便心意相通了。那是他们两人世界的语言,是心灵的契合,是无语的会意。 两人就这样守着,两棵坚毅的树,两个新鲜的生命,两颗高尚的心。一个像勇敢的卫士,每一个枝干都随时准备阻挡来自外面的袭击、保卫两人世界;一个是热情的生命,开着红硕的花朵,愿意在他战斗时为其呐喊助威、照亮前程。他们共同分担困难的威胁和挫折的考验;同样,他们共享人生的灿烂,大自然的壮美。 诗人要的就是这样的伟大爱情,有共同的伟岸和高尚,有共鸣的思想和灵魂,扎根于同一块根基上,同甘共苦、冷暖相依。 诗歌以新奇瑰丽的意象、恰当贴切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心中理想的爱情观。诗中的比喻和奇特的意象组合都代表了当时的诗歌新形式,具有开创性意义。另外,尽管诗歌采用了新奇的意象,但诗的语言并非难懂晦涩,而是具有口语化的特征,新奇中带着一种清新的灵气和微妙的暗示,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舒婷的致橡树表达怎样的思想
诗人以橡树为对象表达了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诗中的橡树不是一个具体的对象,而是诗人理想中的情人象征。因此,这首诗一定程度上不是单纯倾诉自己的热烈爱情,而是要表达一种爱情的理想和信念,通过亲切具体的形象来发挥,颇有古人托物言志的意味。

语文题目:舒婷的《致橡树》传达了怎样的爱情观?
全诗通过整体象征的艺术手法,用“木棉”对“橡树”的内心独白,热情而坦诚地歌唱自己的人格理想以及要求比肩而立、各自独立又深情相对的爱情观。 《致橡树》是中国诗人舒婷1977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这首诗共36行,前13行诗人用攀援的凌霄花、痴情的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六个形象,对传统的爱情观进行否定;14~36行正面抒写了自己理想的爱情观。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舒婷曾经谈过《致橡树》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实际上,这首诗的产生既简单又普通。”舒婷回忆说。1975年,福建有位曾经在写作上给予她很大帮助的归侨老诗人蔡其骄到鼓浪屿作客,一天晚上,舒婷陪他散步时,蔡其骄向她说起这辈子碰到过的女孩。 在20世纪70年代公开谈论喜欢的女孩子是件大胆的事。蔡其骄说,有漂亮的女孩子,却没有才气;有才气的女孩子又不漂亮;又漂亮又有才气的女孩子,又很凶悍,他觉得找一个十全十美的女孩子很难。 舒婷说,当时她听了后很生气,觉得那是大男子主义思想,男性与女性应当是平等的,于是,当天晚上,她就写了首诗《橡树》交给蔡其骄,后来发表时,才改作《致橡树》。 “实际上,橡树是永不可能在南国跟木棉树生长在一起的,在这首诗中,是将它俩作为男性与女性的指代物。”她补充说。 二、赏析 全诗采用抒情主体“木棉”对“橡树”做诚挚的表白,把二者人格化、心灵化,使这两个中心意象从外到内都闪射出思想和审美的光芒。木棉可以理解为是充满青春气息的柔中带刚的现代女性美的象征,也可以理解为那是炽热、丰富的感情及独有一份深沉的个性。 橡树则显示了种阳刚的气质,那是伟岸、刚强的性格象征。此诗有了这种独特、精美的意象作为象征核心,就自然地脱离了具体的有限的形体,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既可以看作是男女之间平等真诚的爱情,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亲密、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 诗人巧借“木棉”的表白,派生并组合了一系列蕴含丰富的具体意象。这些意象要么是暗示木棉对传统人生观中不和谐不平衡,甚至向一方倾斜的人际关系的看法,要么是大胆肯定在人格独立基础上的互相依存,显示了对和谐的人际关系、新型的爱情观、人生价值的向往和追求。 全诗章法及句法的精心安排,使抒情与议论自然融合,使丰富细腻的感情带有理性的光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致橡树

“《致橡树》”表达了怎样的情怀?
《致橡树》诗人以橡树为对象表达了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这首诗是中国诗人舒婷1977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全诗原文如下: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 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扩展资料 这首诗通过整体象征的艺术手法,用“木棉”对“橡树”的内心独白,热情而坦诚地歌唱自己的人格理想以及要求比肩而立、各自独立又深情相对的爱情观。 诗篇一开始用了两个假设和六个否定性比喻,表达出了自己的爱情观:她既不想高攀对方,借对方的显赫来炫耀虚荣;也不想一厢情愿地淹没在对方的冷漠浓荫下,独唱那单恋的歌曲。作为女性,她默认应该具有脉脉含情的体贴和温柔,但又认为不能仅仅停留在这种状态。 她承认铺垫和衬托能使对方的形象更加出众和威武,但又觉得这仍不能代表爱情的全部。为了对方,自己应奉献出“目光”般的温暖,应倾泻出“春雨”般的情意。诗人鲜明地表示她必须和对方站在同等的位置——你是树,我必须是树且是同样高大挺拔的树;你站着,我也必须站着。 全诗把“木棉”“橡树”二者人格化、心灵化,使这两个中心意象从外到内都闪射出思想和审美的光芒。木棉可以理解为是充满青春气息的柔中带刚的现代女性美的象征,也可以理解为那是炽热、丰富的感情及独有一份深沉的个性。橡树则显示了种阳刚的气质,那是伟岸、刚强的性格象征。

  第一层诗人从现代女性觉醒意识出发,借助诗歌的意象,表达了争取女性尊严、独立自主的决心,这是对旧的爱情观的“破”。第二层诗人对爱情的要求和憧憬,表现了她对爱情、婚姻关系的认真思考,流露出一个现代女性内心的期待和渴望,这是对新时代的爱情观的“立”。
  以橡树和木棉树两种高大壮美的乔木象征男性美和女性美,用它们比邻而活,并肩站立的形象来象征男女之间理想爱情。诗人通过木棉树的自白,表达了一种独立平等、互依互助、坚贞热烈,既尊重对方,又珍视自身价值的新时代崭新的爱情观
  :《致橡树》以木棉和橡树这两种乔木为象征,构思奇特、巧妙,意蕴深邃。它们都是常绿的乔木,同样生活在热带地区,却又各有自己独立的特点。一个又称英雄树,开红花,给人以热烈和温暖;一个高大雄伟,乐于造福人类,使人感到有一种内在的力量。两株相傍,“站在一起”,表现了诗人的既独立、又自尊的崇高而坚贞的爱情观。
  诗人在诗中所否定的传统的爱情观,往往并非是人的感情和价值的平等的结合,而是权势和财势的结合,于是双方自然成为主导和从属、依附和被依附、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这样就失去了爱的本质。这种陈腐的观念,至今仍可见其影响和潜流。因此,诗人在《致橡树》中对爱情的追求和理解,显然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这也是这首诗发表之后,受到广大读者的赞赏,引起文艺界重视的原因。
  《致橡树》的语言饱含着感情色彩.又具有深刻的哲理。一句句形象的比喻,寄寓着诗人细腻的情和爱,表达了“终身相依”的忠贞不渝,而又绝非忘乎所以的狂热和感情用事的宣泄,处处包含着清醒的理性的思考。也正因为它的这个特点,使这首诗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内涵,耐人咀嚼,令人回味。
  这首诗的韵律舒畅而有节奏感,读之琅琅上口,韵味售永、悠长。首先,它的诗句排列大体整齐而有变化,既不呆板,也不感重复。有些诗句是成双成对的,这不仅增强了语势,更有节奏感。两个“我如果爱你”,又引出两个“绝不”和两个“也不止像”。“根,紧握在地上,叶,相触在云里”,不仅情趣盎然,而且在形式上字数相同,词性相对,不求严格对仗,却有中国古典诗歌的韵律美。其次,全诗从头至尾押一个韵,音节连贯绵长,一气呵成,蕴含着脉脉深情,又富于音乐美。
  总之,舒婷的诗善于把抽象的感情凝聚为形象,用精心描绘的细节去概括生活的面貌,揭示事物的本质。她大量使用隐喻和象征的方法,来表现自己的意象。这样利于表现当代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很明显,她接受了一些欧美现代诗歌艺术的表现手法,构成了她特异的艺术风格。她虽然显露出可贵的诗的才华,还需要吸取更丰富的艺术营养,使之日臻成熟。

全诗采用抒情主体“木棉”对“橡树”做诚挚的表白,把二者人格化、心灵化,使这两个中心意象从外到内都闪射出思想和审美的光芒。木棉可以理解为是充满青春气息的柔中带刚的现代女性美的象征,也可以理解为那是炽热、丰富的感情及独有一份深沉的个性。

橡树则显示了种阳刚的气质,那是伟岸、刚强的性格象征。此诗有了这种独特、精美的意象作为象征核心,就自然地脱离了具体的有限的形体,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既可以看作是男女之间平等真诚的爱情,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亲密、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

作品赏析

这首诗通过整体象征的艺术手法,用“木棉”对“橡树”的内心独白,热情而坦诚地歌唱自己的人格理想以及要求比肩而立、各自独立又深情相对的爱情观。

可以看出,诗人在选取诗歌创作材料时有着精心的设计:橡树是那样适合代表男性的阳刚之美,而木棉则又是那样贴切地代表了女性的自强自立以及与男性平等的要求。这首诗一诞生,橡树和木棉,就成为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崭新的意象。



1、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是语言的精华,是智慧的结晶,是思想的花朵,是人性之美的灵光,是人类最纯粹的精神家园。古今中外的诗人们,以其妙笔生花的精彩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歌,经过时间的磨砺,已成为超越民族、超越国别、超越时空的不朽文明,扣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给人们以思想上和艺术上的双重享受和熏陶。

这是一首经典的爱情诗,语言清丽活泼,读起来朗朗上口。

2、诗人以橡树为对象表达了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诗中的橡树不是一个具体的对象,而是诗人理想中的情人象征。因此,这首诗一定程度上不是单纯倾诉自己的热烈爱情,而是要表达一种爱情的理想和信念,通过亲切具体的形象来发挥,颇有古人托物言志的意味。

首先,橡树是高大威仪的,有魅力的,有深度的,并且有着丰富的内涵——“高枝”和“绿阴”就是一种意指,此处采用了衬托的手法。诗人不愿要附庸的爱情,不愿作趋炎附势的凌霄花,依附在橡树的高枝上而沾沾自喜。诗人也不愿要奉献施舍的爱情,不愿作整日为绿阴鸣唱的小鸟,不愿作一厢情愿的泉源,不愿作盲目支撑橡树的高大山峰。诗人不愿在这样的爱情中迷失自己。爱情需要以人格平等、个性独立、互相尊重倾慕、彼此情投意合为基础。

3、诗人要的是那种两人比肩站立,风雨同舟的爱情。诗人将自己比喻为一株木棉,一株在橡树身旁跟橡树并排站立的木棉。两棵树的根和叶紧紧相连。诗人爱情的执著并不比古人“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逊色。橡树跟木棉静静地、坚定的站着,有风吹过,摆动一下枝叶,相互致意,便心意相通了。那是他们两人世界的语言,是心灵的契合,是无语的会意。

两人就这样守着,两棵坚毅的树,两个新鲜的生命,两颗高尚的心。一个像勇敢的卫士,每一个枝干都随时准备阻挡来自外面的袭击、保卫两人世界;一个是热情的生命,开着红硕的花朵,愿意在他战斗时为其呐喊助威、照亮前程。他们共同分担困难的威胁和挫折的考验;同样,他们共享人生的灿烂,大自然的壮美。

4、诗人要的就是这样的伟大爱情,有共同的伟岸和高尚,有共鸣的思想和灵魂,扎根于同一块根基上,同甘共苦、冷暖相依。

诗歌以新奇瑰丽的意象、恰当贴切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心中理想的爱情观。诗中的比喻和奇特的意象组合都代表了当时的诗歌新形式,具有开创性意义。另外,尽管诗歌采用了新奇的意象,但诗的语言并非难懂晦涩,而是具有口语化的特征,新奇中带着一种清新的灵气和微妙的暗示,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我能感觉到对于生活的感悟,不过在描写的字中,又同时感觉对生活的无奈,对于爱情的执着和坚定。因此作者舒婷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渴望。

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现代诗
诗的内容也是我非常赞同和崇尚的两性观
平等 独立 真诚 坦率
我也希望以后可以遇到这样的一个人
我们能够 像树和木棉一样

一、对舒婷《致橡树》的感悟
《致橡树》是一首爱情诗,这首诗借鉴了象征手法,把自己拟物化为“木棉”,把对方拟物化为“橡树”,在展示二者的关系时,既紧紧地抓住它们作为树的特征,又寄寓了诗人关于爱情的观念和关于人的尊严与价值的追求。它通过这两个中心意象及其关系,深情地告诫人们:唯有像“树”和“木棉”那样,自尊自重,并枝连理,立足现实而又向往美好的未来,才会有伟大的爱情。这反映了新时代人格价值观念的觉醒。
《致橡树》所蕴含的不止于爱情,而是由爱情深入到人格理想。这正是它的独到和深刻之处。诗人关于爱情的观念,在并肩而立的两株树木间展开:真正的爱情,应该是独立、平等的,应该是没有依附、没有从属、没有陪衬的。在这里,诗人把爱情与人格理想联系了起来。

二、赏析
1、是个开头用“如果”假设句式,推出六种否定,写出了几种不同的爱情,这样的爱情共同的一点缺乏人格的独立,它们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爱情。表达力诗人对各种庸俗爱情的鄙视。

2、“不,这些都还不够!”否定过后,节奏急促的转折,承上启下,铿锵有力,进而引出真正的爱情观。

3、“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诗中用“橡树”和“木棉”两个分别象征男性和女性的核心意象,写出了比肩而立,风雨同舟的爱情观,这正是诗人想要的爱情。

二、《致橡树》简介

《致橡树》是现代作家舒婷创作于1977年3月的爱情诗。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之一。作者通过木棉树对橡树的“告白”,来否定世俗的,不平等的爱情观,呼唤自由,平等独立,风雨同舟的爱情观,喊出了爱情中男女平等,心心相印的口号,发出新时代女性的独立宣言,表达对爱情的憧憬与向往。
【全文】
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 谈谈你对舒婷《致橡树》的感悟,
    答:全诗采用抒情主体“木棉”对“橡树”做诚挚的表白,把二者人格化、心灵化,使这两个中心意象从外到内都闪射出思想和审美的光芒。木棉可以理解为是充满青春气息的柔中带刚的现代女性美的象征,也可以理解为那是炽热、丰富的感情及独有一份深沉的个性。橡树则显示了种阳刚的气质,那是伟岸、刚强的性格象征...
  • 《致橡树》读后感
    答: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舒婷在《致橡树》中表达出了她所赞赏的爱情观,我认为这首爱的诗歌不仅是纯真的、炙热的,而且是高尚的、伟大的。她不会炫耀...
  • 舒婷《致橡树》的爱情告白给你什么启示?
    答:舒婷曾经是名满天下的诗人,《致橡树》曾经是传遍天下的诗歌,二十年前,评说纷纭。虽然如今朦胧诗派早已落入冷寂,但舒婷及其《致橡树》却值得一说。 《致橡树》是完全没有朦胧意味的爱情诗,诗人运用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表达了明丽隽美的意象,在中国新诗八十年的发展史上,也许再没有其它任何一首爱情诗比它更优秀。更...
  • 舒婷的《致橡树》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致橡树》的表达了诗人的人格理想,表达了女性的自立自强的品性特点与以及和男性各自独立,平等立于天地间的诉求。诗人在《致橡树》中用了象征的手法,用木棉花象征女性,用橡树象征男性,形象地歌颂出自己的人格理想,强调爱情世界中个体精神独立的重要性。舒婷的《致橡树》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也是文革之后...
  • 舒婷的《致橡树》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致橡树》诗人以橡树为对象表达了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这首诗是中国诗人舒婷1977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全诗原文如下: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
  • 求详细解答:阅读舒婷的《致橡树》
    答:回答:1.表达了诗人对旧的观念、旧的伦理的彻底否定的坚决反叛,以及争取女性尊严、独立地位和人格价值的思想感情。 2.“不,这些都还不够!” 3.橡树:是一种象征了伟岸、正直、刚强、坚定而又胸怀宽广的男性阳刚的形象。木棉:是一种象征了反对旧观念、旧伦理,争取女性尊严、独立,具有现代爱情价值观的柔韧...
  • 《致橡树》表达了怎样的爱情观?谈谈你的看法
    答:《致橡树》表达了一种独立、平等、互相依厚又相互扶持、理解对方的存在意义又珍视自身生存价值的爱情观。从而表达了自己“应有共同的伟岸和高尚,有共鸣的思想和灵魂,扎根于同一块根基上,同甘共苦、冷暖相依”的爱情观。否定了一方攀附、单方痴恋、一味奉献三种世俗的爱情观。
  • 舒婷的诗中,橡树代表了什么?
    答:(一)、在爱情中要保持独立自主 我们首先来谈谈爱情中的独立自主,舒婷在《致橡树》中表达了自己要以“一棵树的形象”陪在你身边,其实这就是在说独立自主。舒婷认为“如果自己是木棉,那么自己也要以一棵树的形象站在爱人的旁边”,在爱情中的确是这样,相爱的两个人自然应该...
  • 舒婷的《致橡树》中,表达的是什么样的爱情观?
    答:(一)、在爱情中要保持独立自主 我们首先来谈谈爱情中的独立自主,舒婷在《致橡树》中表达了自己要以“一棵树的形象”陪在你身边,其实这就是在说独立自主。舒婷认为“如果自己是木棉,那么自己也要以一棵树的形象站在爱人的旁边”,在爱情中的确是这样,相爱的两个人自然应该...
  • 你怎么看待舒婷的《致橡树》?
    答:舒婷在《致橡树》中主要表达了以下三种爱情观,第一、在爱情中要保持独立自主;第二、有同甘共苦的勇气;第三、爱情中的包容性。不得不说,舒婷表达的这四种爱情观其实都是非常重要而且非常理性的,这也是我们在爱情中必须具备的能力。虽是21世纪的青年,可我们真的缺乏一些正确的爱情观,总会被社会的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