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上盖有20栋小木楼,周围都有很高的树木,需要做避雷措施么?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6
建筑学 与 建筑工程学 有什么区别阿?

一、培养目标不同
1、建筑学:
建筑学的毕业生具备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室内设计、市政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和专业技能,可从事设计部门的各种设计工作、房地产部门的建筑规划管理工作、综合复合具有多种专业适应性的高级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2、建筑工程学:
培养掌握工程力学、土力学、测量学、房屋建筑学与结构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工程规划、设计、研发、土建施工和管理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设计、研究建筑、地下建筑、隧道、公路、桥梁、矿山等。
具有从事建筑、教育、管理、投资开发等部门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
二、培养要求不同
1、建筑学:
建筑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原理、建筑工程技术、环境与空间性能、绘画艺术等,经过建筑设计专业的培训,具备建筑设计基础。具备工程规划、建筑设计方案、建筑施工图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2、建筑工程学: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了解当代科学技术的主要内容和应用前景;
(2)掌握工程力学、建筑建筑学、土力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工程规划与选择的基本知识、工程材料、结构分析与设计、地基处理,掌握工程机械、电子电气等基础技术工程测量与试验、施工技术与组织等。
(3)具有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和测试仪器的基本能力。它还具有通过综合应用(包括外语工具)查询和获取信息的初步能力。
(4)了解土木工程的主要法律法规;
(5)具有初步的工程设计、试验、施工、管理和研究能力。

三、主要课程不同
1、建筑学:
建筑概论、建筑美术(一.素描)、建筑阴影与透视、建筑构图、建筑设计基础(一)、建筑绘画与表现、建筑设计基础(二)。风景园林建筑、建筑材料、建筑力学(一)、建筑美术(三.素描强化)、计算机辅助设计(一)、专业外语阅读、建筑结构(一)、建筑艺术(四.马克笔)。
计算机辅助设计(二),建筑物理,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建筑力学(二),建筑结构,城市规划原理(一),室内设计,建筑设备,计算机辅助设计(三),建筑项目管理,环境心理学基础。
2、建筑工程学: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建筑物理、测量学、土木工程材料、土力学、工程地质、基础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道路工程、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施工、核建筑概论、建筑制图与识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筑学专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筑工程专业

建筑工程专业学培工程力学、土力学、测量学、房屋建筑学和结构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的项目规划、设计、研究开发、施工及管理的能力,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隧 道、路桥、矿井等的设计、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资、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l.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语言综合能力;
2.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独立进行建筑设计和用多种方式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以及具有初步的计算机文字、图形、数据的处理能力;
3.了解中外建筑历史的发展规律,掌握人的生理、心理、行为与建筑环境的关系,与建筑有关的经济知识、社会文化习俗、法律与法规的基本知识,以及建筑边缘学科与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
4.初步掌握建筑结构及建筑设备体系与建筑的安全、经济、适用、美观的关系的基本知识,建筑构造的原理与方法,常用建筑材料及新材料的性能。具有合理选用和一定的综合应用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多工种间组织协调能力;
5.具有项目前期策划、建筑设计方案和建筑施工图绘制的能力,具有建筑美学的修养。

扩展资料: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建设工程是指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
显然,建筑工程为建设工程的一部分,与建设工程的范围相比,建筑工程的范围相对为窄,其专指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工程,因此也被成为房屋建筑工程。
故此,桥梁、水利枢纽、铁路、港口工程以及不是与房屋建筑相配套的地下隧道等工程均不属于建筑工程范畴。
学习建筑工程方向的同学今后从事的工作主要有:
1、勘察工作:勘察测量房屋所在地段的地质和地形;提供地质水文资料、地形图;提出对房屋结构基础设计的建议;提出对不良地基的处理意见。
2、结构设计工作:确定房屋结构承受的荷载,并合理选用结构材料;正确选用结构体系和结构形式;解决好结构承载力、变形、稳定、抗倾覆等技术问题;解决好结构的连接构造和施工方法问题。
3、施工工作: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现场布置;确定施工技术方案和选用施工设备;建筑材料的购置、检验和使用;熟练技工和劳动力的组织;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进度。
4、项目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项目经理的工作;监理工程师的工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建筑工程专业

如果是村庄的话可以不用,独门独户就必须安了,但我个人觉得不管怎么样还是安一个比较保险,打雷这种事谁都说不准的不是吗
重庆开县23日,一小学受雷击,报上说,没有安装避雷针,有事后追查责任的意思.那看来是不是所有住房均要安避雷针了,
我似乎看过一则资料,不正确的避雷针反而有引雷作用!
国家对于安避雷针的条件是什么?
雷电的反击现象通常指遭受直击雷的金属体(包括接闪器、接地引下线和接地体),在接闪瞬间与大地间存在着很高的电压,这电压对与大地连接的其他金属物品发生放电(又叫闪络)的现象叫反击。此外,当雷击到树上时,树木上的高电压与它附近的房屋、金属物品之间也会发生反击。要消除反击现象,通常采取两种措施:一是作等电位连接,用金属导体将两个金属导体连接起来,使其接闪时电位相等;二是两者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综合防雷电反击的措施
现代防雷保护包括外部防雷保护(建筑物或设施的直击雷防护)和内部防雷保护(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两部份,外部防雷系统主要是为了保护建筑物免受直接雷击引起火灾事故及人身安全事故,而内部防雷系统则是防止雷电波侵入、雷击感应过电压以及系统操作过电压侵入设备造成的毁坏,这是外部防雷系统无法保证的。
防雷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不可能依靠一、二种先进的防雷设备和防雷措施就能完全消除雷击过电压和感应过电压的影响,必须针对雷害入侵途径,对各类可能产生雷击的因素进行排除,采用综合防治——接闪、均压、屏蔽、接地、分流(保护),才能将雷害减少到最低限度。

1、接 闪
接闪装置就是我们常说的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线或避雷网,接闪就是让在一定程度范围内出现的闪电放电不能任意地选择放电通道,而只能按照人们事先设计的防雷系统的规定通道,将雷电能量泄放到大地中去。

2、均 压
接闪装置在接闪雷电时,引下线立即产生高电位,会对防雷系统周围的尚处于地电位的导体产生旁侧闪络,并使其电位升高,进而对人员和设备构成危害。为了减少这种闪络危险,最简单的办法是采用均压环,将处于地电位的导体等电位连接起来,一直到接地装置。室内的金属设施、电气装置和电子设备,如果其与防雷系统的导体,特别是接闪装置的距离达不到规定的安全要求时,则应该用较粗的导线把它们与防雷系统进行等电位连接。这样在闪电电流通过时,室内的所有设施立即形成一个“等电位岛”,保证导电部件之间不产生有害的电位差,不发生旁侧闪络放电。完善的等电位连接还可以防止闪电电流入地造成的地电位升高所产生的反击。

为了彻底消除雷电引起的毁坏性的电位差,就特别需要实行等电位连接,电源线、信号线、金属管道等都要通过过压保护器进行等电位连接,各个内层保护区的界面处同样要依此进行局部等电位连接,并最后与等电位连接母排相连。

3、屏 蔽
屏蔽就是利用金属网、箔、壳或管子等导体把需要保护的对象包围起来,使雷电电磁脉冲波入侵的通道全部截断。所有的屏蔽套、壳等均需要接地。
屏蔽是防止雷电电磁脉冲辐射对电子设备影响的最有效方法。

4、接 地
接地就是让已经内入防雷系统的闪电电流顺利地流入大地,而不能让雷电能量集中在防雷系统的某处对被保护物体产生破坏作用,良好的接地才能有效地泄放雷电能量,降低引下线上的电压,避免发生反击。

过去有些规范要求电子设备单独接地,目的是防止电网中杂散电流或暂态电流干扰设备的正常工作。90年代以前,部队的通信导航装备以电子管器件为主,采用模拟通信方式,模拟通信对干扰特别敏感,为了抗干扰,所以都采取电源与通信接地分开的办法。现在,防雷工程领域不提倡单独接地。在IEC标准和ITU相关标准中都不提倡单独接地,美国标准IEEEStd1100-1992更尖锐地指出:不建议采用任何一种所谓分开的、独立的、计算机的、电子的或其它这类不正确的大地接地体作为设备接地导体的一个连接点。防雷接地是防雷系统中最基础的环节,也是防雷安装验收规范中最基本的安全要求。接地不好,所有防雷措施的防雷效果都不能发挥出来。

5、分流(保护)
这是现代防雷技术迅猛发展的重点,是保护各种电子设备或电气系统的关键措施。
所谓分流就是在一切从室外来的导体(包括电力电源线、数据线、电话线或天馈线等信号线)与防雷接地装置或接地线之间并联一种适当的避雷器SPD,当直击雷或雷击效应在线路上产生的过电压波沿这些导线进入室内或设备时,避雷器的电阻突然降到低值,近于短路状态,雷电电流就由此处分流入地了。雷电流在分流之后,仍会有少部份沿导线进入设备,这对于一些不耐高压的微电子设备来说是很危险的,所以对于这类设备在导线进入机壳前,应进行多级分流(即不少于三级防雷保护)。
现在避雷器的研究与发展,也超出了分流的范围。有些避雷器可直接串联在信号线或天线的馈线上,它们能让有用信号顺畅通过,而对雷电过压波进行阻隔。
采用分流这一防雷措施时,应特别注意避雷器性能参数的选择,因为附加设施的安装或多或少地会影响系统的性能。比如信号避雷器的接入应不影响系统的传输速率;天馈避雷器在通带内的损耗要尽量小;若使用在定向设备上,不能导致定位误差。

6、躲 避
在建筑物基建选址时,就应该躲开多雷区或易遭雷击的地点,以免日后增大防雷工程的开支和费用。
当雷电发生时,关闭设备,拔掉电源插头。

网络机房防雷设计方案2007-05-01 07:07 目前,随着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系统对雷击的防护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对雷击的防护措施不力或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往往起不到应有的防护效果,机房遭受到雷击频繁发生。特别是在雷雨季节,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一些电子电气设备受到雷击的干扰,有些遭雷击而烧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防雷防护要引起足够重视,做到有备无患,对防雷设施进行整改,做好整体防护措施,才能更好地维护机房的安全运行。

二、解决方案

1.1 建筑物直击雷防护

按照国家标准 GB 50057-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要求,重要计算机网络系统机房所在大楼为第二类或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一般都按要求建设有防雷设施,如大楼天面的避雷网 ( 带 ) 、避雷针或混合组成的接闪器等,这些接闪器通过大楼立柱基础的主钢筋,将强大的雷电流引入大地,形成较好的建筑物防雷设施。计算机系统设置在建筑物内,受建筑物防雷系统保护,直击雷直接击中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可能性就非常小,因此通常不必再安装防护直击雷的设备。

1.2 计算机网络系统感应雷防护

感应雷由静电感应产生,也可由电磁感应产生,形成感应雷电压的机率很高,对建筑物内的低压电子设备造成较大的威胁,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防雷工作重点是防止感应雷入侵。入侵计算机系统的雷电过电压过电流主要有以下三个途径:

(1) 由交流电源供电线路入侵

计算机系统的电源由室外架空电力线路输入室内,架空电力线路可能遭受直击雷和感应雷;直击雷击中高压电力线路,经过变压器耦合到 380V 低压侧,入侵计算机供电设备;另外低压线路也可能被直击雷击中或感应出雷电过电压。在 220V 电源线上出现的雷电过电压平均可达 10000V ,对计算机网络系统可造成毁灭性打击。

(2) 由计算机通信线路入侵

由计算机通信线路入侵分为三种情况。

情况一:当地面突出物遭直击雷打击时,强雷电压将邻近土壤击穿,雷电流直接入侵到电缆外皮,进而击穿外皮,使高压入侵线路。

情况二:雷云对地面放电时,在线路上感应出上千伏的过电压,击坏与线路相连的电气设备,通过设备连线侵入通信线路。这种入侵沿通信线路传播,涉及面广,危害范围大。
情况三:若通过一条多芯电缆连接不同来源的导线或者多条电缆平行铺设时,当某一导线被雷电击中时,会在相邻的导线感应出过电压,击坏低压电子设备。

(3) 地电位反击电压通过接地体入侵

雷击时强大的雷电流经过引下线和接地体泄入大地,在接地体附近放射型的电位分布,若有连接电子设备的其它接地体靠近时,即产生高压地电位反击,入侵电压可高达数万伏。建筑物防直击雷的避雷引入了强大的雷电流通过引下线入地,在附近空间产生强大的电磁场变化,会在相邻的导线(包括电源线和信号线)上感应出雷电过电压,因此建筑物避雷系统不但不能保护计算机系统,反而可能引入了雷电流。计算机网络系统等设备的集成电路芯片耐压能力很弱,通常在 100V 以下,因此必须建立多层次的计算机防雷保护系统,层层防护,确保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

2. 解决方案

( 1 )对于雷电磁场的影响,主要是直击雷击中机房大楼时,雷电流在建筑物的内部分布直接影响到计算机网络系统设备,特别是对电磁干扰敏感的计算机及网络通信终端设备。合理选择机房的位置及机房内设备的合理布局可有效的减少雷害。

( 2 )在供电系统及计算机网络终端设备的接口处安装电涌保护器 SPD ,并对出入机房缆线采取屏蔽、接地,实现等电位连接等措施,可有效减少雷击过电压对计算机网络系统设备的侵害。
( 3 )机房采用联合接地可有效的解决地电位升高的影响,合格的地网是有效防雷的关键。机房的联合地网通常由机房建筑物基础(含地桩)、环形接地(体)装置、工作(电力变压器)地网等组成。对于敏感的数据通讯设备的防雷,接地系统的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防雷的效果和质量。如果地网不合要求,应改善地网条件,适当扩大地网面积和改善地网结构,使雷电流尽快地泄放,缩短雷电流引起的高过电压的保持时间,以达到防雷要求。

三、实例

1. 基本情况
某公司机房,在公司所在大楼三楼,大楼已有避雷针、避雷带等外部防雷设施;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供电系统由市电三相低压电源供电,机房供电电源由配电室配电柜直供大楼配电箱,由大楼配电箱至机房配电箱供给 UPS 电源设备;机房计算机网络通信线进出采用 UTP 双绞线缆,通讯专线的线路采用语音电缆线,卫星馈线采用 BNC 接口同轴电缆;机房接地利用建筑接地网。

2. 方案设计
机房所在大楼已有避雷针、避雷带等外部防雷设施,不再作外部防雷补充设计。计算机网络系统雷击电磁脉冲防护按 A 类要求设计,供电系统采取 3~4 级电涌保护器( SPD )(以下简称避雷器)进行保护。网络通信系统采取精细保护,对于进出保护区的电缆、电线在进入保护区时适当安装信号接口电涌保护器( SPD )。机房实行联合接地,建立合格的接地系统,对进出保护区界面的管、线、槽实行等电位连接。有效地将雷电过电压降低到设备能够承受的水平。设计内容主要包括:
(1) 机房设备瞬态过电压保护的设计;
(2) 机房等电位连接的设计;
(3) 接地网制作设计。

3. 机房电源设备瞬态过电压保护
计算机网络机房作为一个欲保护的区域,从 EMC (电磁兼容)的观点来看,由外到内可分为几级保护区。建筑物大楼外部是直接雷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内的设备最容易遭受损害,危险性最高,是暴露区,为 0 区;建筑物内部到机房所处的位置为非暴露区 , 可将其分为 1 区、 2 区,越往内部,危险程度越低。电源线路是雷电过电压侵入的主要途径之一。从总配电室变压器低压输出端到机房设备端,必须实行分级保护,将雷电过电压降低到设备能够承受的水平。
3.1 电源避雷器的配置
(1) 总低压配电室的总配电柜电源输出端配置三相箱式电源避雷器 1 台,作为第一级防雷保护。标称放电电流选用 50 ~ 100kA ,预防直击雷。
(2) 网络设备所在建筑楼层总配电箱电源引入端配置箱式电源避雷器,作为第二级防雷保护。配置三相箱式避雷器,标称放电电流选用 40kA ,预防感应雷击或操作过电压。
(3) 网络设备机房配电箱电源引入端配置电源避雷器,作为第三级防雷保护。配置单相箱式避雷器,标称放电电流选用 20kA ,预防感应雷击或操作过电压。
(4) 重要网络机柜或设备端采用模块式电源避雷器,作为第四级防雷保护。标称放电电流选用 5kA ,预防感应雷击或操作过电压。
3.2 数据(信号)通信接口避雷器的配置
根据通信设备的具体情况,主要考虑由室外引入的数据(语音)或视频信号线路的防雷保护。避雷器主要串接在线路的两端设备的接口处。
(1) 服务器 100M 输入端口处安装单口 RJ45 端口信号避雷器,以保护服务器。
(2)24 口网络交换机串联 24 口的 RJ45 端口信号避雷器,避免因雷击感应或电磁场干扰沿双绞线窜入而毁坏设备。
(3) 在 DDN 专线接收设备上安装单口 RJ11 端口信号避雷器,保护 DDN 专线上的设备。
(4) 在卫星接收设备前端安装同轴端口天馈线避雷器,以保护接收设备。
4. 等电位连接设计
在机房做一个接地总汇流排,使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直流工作接地、防雷接地等四种接地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机房接地汇流排尽量安装在防静电地板下隐蔽处。将所有进入大楼的通信电缆及线缆用金属管道进行屏蔽,并将所有的金属管道(包括水管、煤气管及各种屏蔽管道)在进入大楼之前,就近接地。采用联合接地网,目的是消除各地网之间的电位差,保证设备不因雷电的反击而损坏。
5. 接地网制作设计
接地是避雷技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无论是直击雷或感应雷,最终都是把雷电流引入大地。因此,对于敏感的数据(信号)通信设备而言,没有合理而良好的接地系统是不能可靠避雷的。因此,对接地电阻 >1Ω 的大楼地网,需按照规范要求整改,以提高机房接地系统的可靠性。根据具体情况,通过沿机房大楼建立不同形式的接地网(包括水平接地体、垂直接地体)来扩大接地网的有效面积和改善地网的结构。

基本要求如下:
( 1 )在大楼周围做接地网,用较少的材料和较低的安装成本,完成最有效的接地装置;
( 1 )接地电阻值要求 R < 1Ω ;
( 2 )接地体应离机房所在主建筑物 3~5m 左右设置;
( 3 )水平和垂直接地体应埋入地下 0.8m 左右,垂直接地体长 2.5m ,每隔 3~5m 设置一个垂直接地体;
( 4 )垂直接地体采用 50×50×5mm 的热镀锌角钢,水平接地体则选 50×5mm 的热镀锌扁钢;
( 5 )在地网焊接时,焊接面积应 ≥6 倍接触点,且焊点做防腐蚀防锈处理;
( 6 )各地网应在地面下 0.6~0.8m 处与多根建筑立柱钢筋焊接,并作防腐蚀、防锈处理;
( 7 )土壤导电性能差时采用敷设降阻剂法,使接地电阻 ≤1Ω ;
( 8 )回填土必须是导电状态较好的新粘土;
( 9 )与大楼基础地网多点焊接,并预留接地测试点。

以上是一种传统的廉价实用的接地方式,根据实际情况,接地网材料也可以选用新型技术接地装置,如免维护电解离子接地系统、低电阻接地模块、长效铜包钢接地棒等等。

四、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系统对雷电过压的防护要求比较高,对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防雷设计时,应根据机房所在的地理环境进行综合考虑,经过合理的雷电风险分析,针对雷害入侵机房设备的主要来源,进行整体防护,并根据现有的一些成熟的防雷技术经验,采取经济有效的防护措施,保障计算机网络系统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会有被雷电击中的危险,建议采取避雷措施。
  针对雷电的危害,避雷措施分为外部避雷措施和内部避雷措施两方面。

  外部避雷措施主要有安装接闪器(如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接闪器用于截获闪电,避免被保护物受到闪电直接雷击;接地装置用于雷电流向大地的泄散,并有接地电阻要求;引下线用于连接接闪器和接地装置。
  内部避雷措施包括:屏蔽、合理布线、安装避雷器(SPD)、等电位联结、接地。屏蔽和合理布线可减少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对线路和设备的影响;避雷器的安装可限制线路上的电涌电压并引导雷电流的泄散;等电位连接可避免相邻金属物及线路间出现反击;接地是屏蔽及避雷器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

  • 半山上盖有20栋小木楼,周围都有很高的树木,需要做避雷措施么?_百度...
    答:半山上盖有20栋小木楼(每个小木楼高度都不超过5米,就是一层楼上面是人字架的那种),周围都有很高的树木,树木种类大多为桉树,其他圣诞树松树,有需要做避雷措施么?现有情况是可能... 半山上盖有20栋小木楼(每个小木楼高度都不超过5米,就是一层楼上面是人字架的那种),周围都有很高的树木,树木种类大多为桉...
  • 各具特色的民居
    答:大门后做磨房,正房楼上是粮仓,楼下为畜厩。彝族民间建筑多建于斜坡上。以石为墙基,用土坯砌墙或用土筑墙,墙上架梁,梁上铺木板、木条或竹子,上面再铺一层土,经洒水抿捶,形成平台房顶,不漏雨水。房顶又是晒场。有的大梁架在木柱上,担上垫木,铺茅草或稻草,草上覆盖稀泥,再放细土捶实而成。多为平房,部分...
  • 干栏式木楼有什么来源?
    答:壮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在清山绿水之间,点缀着一栋栋干栏式木楼,这就是壮族人民的传统民居。木楼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无论是什么房子,都要把神龛放在整个房子的中轴线上。前厅用来举行庆典和社交活动,两边厢房住人,后厅为生活区。屋内的生活以火塘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边进行。
  • 天津城建大学的食堂条件怎么样
    答:一食堂有六个小食堂,种类是真的多,这里的卷饼,肠粉,黑椒牛柳盖饭,沸腾鱼火锅,而且价格也很合理,一般十元以内可以搞定的,鱼肉很嫩,里头有金针菇豆芽和豆皮,如果鱼再多点就更好了。 2、第二餐厅 二食堂的口味也很不错,特别是麻辣香锅,非常好吃,比外面实在便宜。一楼二楼三楼都有卖奶茶的地方,均价在五六元左右...
  • 张家港旅游景点大全
    答:你要说到张家港,我就有发言权了,我在张家港待过2年,对那里的景点还是很了解的。现在我把张家港十大必去景点的资料分享给需要的小伙伴们~ 1、永庆寺 简介 永庆寺周围风景秀美,是历代文人雅士的游玩之地,并留下了诗词数百篇。杨维桢、施耐庵、徐崇诚、袁澄、赵在公等数十位著名文人都到过此寺。施耐庵曾隐居于...
  • 各具特色的民居
    答:不论是农牧民住宅,还是贵族上层府邸,都有供佛的设施。最简单的也设置供案,敬奉菩萨。 富有宗教意义的装饰更是西藏民居最醒目的标识,外墙门窗上挑出的小檐下悬红蓝白三色条形布幔,周围窗套为黑色,屋顶女儿墙的脚线及其转角部位则是红、白、蓝、黄、绿五色布条形成的“幢”。在藏族的宗教色彩观中,此五色分别寓示火...
  • 挨着挨着山的房子描写作文
    答:5.水族历史上盛行颇似傣家竹楼的干栏式“木楼草房”每栋一般为三间二层,近年受当地汉族影响亦就地取材,多盖落地三间的“片石墙” 。 6.白族民居建筑有着独特的风格、浓厚的文化积淀。住房多采取“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 格式。 他们十分重视门楼建筑和照壁、门窗雕刻及山墙彩画的装饰艺术。门楼装饰,通常...
  • ...出现了好多这样的小蚂蚁,很小,淡黄色,到处都是,有什么好办法灭掉啊...
    答:喷洒祛除蚂蚁的药剂 如果发现家里出现白蚂蚁了,这时候不要紧张,堂堂人类怎么会治不住小小蚂蚁呢。比较大点的超市都有杀蚂蚁的药剂卖,价格也不贵。买上一瓶回家后可以用很久,小编提醒:一定要把这些药剂避光保存到高处,避免小孩子接触它。3 祛除白蚁定要找到蚂蚁窝 杀灭白蚁一定要找到白蚁的窝。而不...
  • 我国各具特色的民居有那些
    答:竹楼本身有什么特点呢?谁来补充?生1:我来说说竹楼的整体结构吧。请大家看第3自然段后半部分,“每幢竹楼呈正方形,分上下两层,楼上住人,楼下关牲口、堆柴禾。竹楼由20至24根柱子支撑。”这里主要用了列数字的方法,让我们感受到傣家竹楼结构简单。还有“屋内横梁穿柱,有的横梁上雕刻着花纹。离地七八尺处铺楼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