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政制度从清初到清末,演变的过程是怎样的?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6

历朝历代,对于矿产的管理都是十分重视的,基本上是实行禁民私采的政策。因为统治者认为,矿产凝聚日月精华,滥行开矿是会破坏王朝龙脉风水的。而且开矿利润远比耕种可观,如果大肆开矿,必然会荒废务农本业,追逐末业之利。

清代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既继承了前朝的禁矿措施,但随着与西方国家经济、文化的不断接触,在矿政上有了一些改变。从清前期到后期,政策制定上也从禁矿到允许一定程度的开采,不过这个转变的过程是十分漫长的。

顺、康时期矿务政策的演变

清政权雄踞于满洲时,为了加强自身的经济实力,在一般情况下是允许开采金银矿的。入关后,清统治者所关注的主要是如何发展农业生产,安定社会,巩固其政治统治。因而对金、银、铜、铁、铅等矿产,基本上采取了封禁的政策。如顺治二年,清廷关闭了著名的山东招远芝山银矿等。

顺治九年十二月,工部上奏称“查故明万历时,差官开矿,徒亏工本,无裨国计,而差官乘机射利,遍肆索诈,掘人冢墓,毁人田庐,不胜其忧。前事甚明,应严行禁止”。顺治帝批准了工部的建议,清代的禁矿政策由此正式开始,并一直延续到康熙朝中期。

康熙中期,清王朝的版图空前广阔,政权亦日趋稳固,社会秩序相对安定。因此清廷的矿禁一度有所松弛。当时,许多贫苦人民因“无室可居,无田可耕”,遂不顾朝廷的禁令,私挖偷开矿产,尽管清政府对矿区开采封锁道路,断绝粮菜食物盐,甚至派官兵重点驱捕等措施,但仍是屡禁不止。

为此,康熙帝于1713年命大学士、六部九卿等会议,如何才能使“穷民获有微利,养养生命”,但又不致“聚众生事,妄行不法”。大学士、六部九卿等议决,承认既成事实,除云南、湖广、山西等省雇用本地人开矿不议外,凡其他各省矿产尚未开采者,仍行严禁。凡是本地穷苦百姓,“现在开采者,姑免禁止,地方官查明姓名记册,听其自开。但严禁外省殷富之家霸占开采。”

清廷之所以采取弛禁姑息的态度,主要是考虑到这些开矿的民人百姓,“皆系无室可居,无田可耕,乏产贫民,每日所得锱铢,以为养生之计,若将此等乏产贫民尽行禁止,则伊等何以为生。”清廷如若忽然禁采,担心民众不满,恐生事端。同时,也寄希望于若矿产丰裕,亦可为国家增加财赋。

雍、乾、嘉时期矿务政策的实施

雍正帝继位后,情况有所改变,大臣多建议开放矿禁。但雍正帝认为,各矿乃为自然所生,“非人力种植可得,焉保其生生不息,今日有利,聚之甚易,他日绝利,则散之甚难”。因而,对广东、湖南、广西等省地方督抚疏请开矿的奏请,“均不准行,或严旨切责”。雍正时期,矿禁复严。

乾隆初年,清王朝的政治愈加巩固,经济愈加繁荣,整个社会对于货币的需求,对于各类矿产品的需求急剧增加。开采金、银等贵金属和其他矿产已势在必行,各地督抚不断奏请对金、银、铜、煤、铁等矿弛禁。

1773年,乾隆帝降谕称:对于已经发现的金矿等,如果不加区别地辄行封闭,荒弃山中,“未免因噎废食”,强调“金银等矿,乃地产精华,自无不行发露之理,开采一事,原因天地自然之利,为之加意节宣,特在人之善为妥协办理耳”。除了金、银、铜、铁、铅等矿之外,其他诸如煤、锡、硫磺、水银、朱砂等矿,也相继弛禁,允准开采。


乾隆年间,闭封矿产之事虽然也屡有发生,但所封禁之矿,多为边疆地区。据不完全统计,乾隆朝报采的各类矿场数量,都高于清前期其他各朝。

嘉庆元年(1796),爆发了川楚白莲教起义,清王朝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开始走下坡路。这种衰败现象,在矿务政策上也明显地表现出来。嘉庆帝认为,开矿治炼等,必须千百成群,经年累月方著成效,而开矿办厂,“聚游手之民,生衅滋事,势所必然。纵使官为经理,尚难约束多人。若听一二商民集众自行开采,其弊端无所不至。”

在白莲教起义的打击之下,清廷再次下令对开矿实行封禁政策。清廷的再次封禁,大约维持到了道光朝中期鸦片战争前后。道光初年,清廷封闭了甘肃、直隶等省的金银等矿,据称是因为“其时岁入有常,不轻言利”。实际上,当时清廷的财政已呈拮据之势。

鸦片战争以后矿务政策的调整

鸦片战争以后,清廷因需要支付巨额军饷和对外赔款等,国库入不敷出。1844年,道光帝下旨各省督抚,除现在正开采的各矿场外,“如尚有他矿愿开采者,准照现开采的各矿场一律办理。”四年后,道光帝再次谕令四川、贵州、广东、广西、江西等省督抚,“开矿之举,以天地自然之利,还之天下,仍是藏富于民”,不得借口矿丁人众,易聚难散等而废闭矿场,对各省矿场旺盛之区,需酌量开采。

在谕旨中,道光帝还警告说:“倘游移不办,朕断不难派员前往复勘”,至于各矿采用官办、民办、商办,抑或是别种形式,“朕亦不为遥制”。道光二十九年(1849),定郡王载铨等议定《云南矿厂章程》四条后,一时矿禁大开。

道光朝之所以鼓励民间开矿,主要是官营采矿的种种弊端已经充分暴露。采用民办的开矿形式,既可稍稍排除经手官吏乘机中饱私囊所造成的弊端和损失,又无须担心矿厂倒闭的赔累亏本,对其财政收入颇有好处。

咸丰继位后,正是太平天国起义之时,清政府因军饷匮乏,急于开发各种贵金属矿产。咸丰帝多次降谕称:“当此军饷浩繁,左藏支绌,各省督抚,务宜权衡缓急,于矿苗丰旺之区,督派干员悉心履勘,各就地方情形,奏明试办。但以有碍风水,聚众滋事等语,一奏塞责。”

另外,咸丰帝还对开采矿产易于聚众滋事等陈词旧说予以批驳:“朕思开采矿厂,以天地自然之利,还之天下,较之一切权宜弊政,尚属无伤体制,有裨民生。惟在地方官经理得宜,自不致别滋流弊。即如现在各省旧有矿厂,按年开采抽课,官民日久相安,岂非明验?”

清前期历朝最为重视的是铜、铅、锡等矿,基本上采取的是开放政策;金、银等贵金属次之;煤、铁、硝、硫磺等矿业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乾隆朝是矿业兴盛的时期,全国在采的矿厂达313个,而康、雍时期只有60多个,嘉、道年间也未达到乾隆中期的水平。

清代的矿厂主要集中在云贵、两广、四川、湖南等省。银矿与铜矿,以云南最多,80%以上的银矿在云南,银年产量大致在50万两左右,而铜矿云南一省即占到了全国铜产量的95%,年产量高达1400余万斤。铅矿以贵州最多,铁矿则以广东居最;煤矿以广东为多,其后逐渐为奉天,吉林等省所替代。

综上所述,清代历朝的矿务政策,经历了从封禁到禁而复开、开又复禁,再到某种程度的弛禁、提倡的曲折过程。这一过程的演化,除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之外,还与清王朝政局的稳定与否、统治力量的强弱变化、财政状况等存在着直接而微妙的关系。



从禁采到允许人民开采,因为清廷也寄希望于若矿产丰裕,亦可为国家增加财赋。

从清前期到后期,在矿政政策上,也从之前的禁矿到后来允许进行一定采矿活动。

从最初的矿产归政府所有,直到清末的时候,矿场已经可以由私人进行开发。

  • 矿政制度从清初到清末,演变的过程是怎样的?
    答:综上所述,清代历朝的矿务政策,经历了从封禁到禁而复开、开又复禁,再到某种程度的弛禁、提倡的曲折过程。这一过程的演化,除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之外,还与清王朝政局的稳定与否、统治力量的强弱变化、财政状况等存在着直接而微妙的关系。
  • 清代的矿政管理和清初到清末结合时局有何联系?
    答:洋务运动以后,矿政发生重大变化,其表现是官方直接兴办矿务,开矿主要是为了发展官办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并把矿产作为商品出售,获取利润以增加收入。为此,还大力发展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矿业。 在举办近代军工企业、民用企业的过程中,洋务派认为,制造枪炮、轮船、机器,都需要大量的铁、煤,而中国当时主要依靠进口,不仅...
  • 中国宦官制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答:太宗死后,制度渐弛。中宗时,宦官总数增至3000名,被授七品以上者多达千人,玄宗时,宦官多而滥,仅四、五品者就在千人以上。授予三品左(右)监门将军衔者大有人在。安史之乱后,宦官势力膨胀,有的甚至封王爵,位列三公。部分宦官还染指军权。肃宗时,设观军容使,专以宦官中的掌权者充任,作为...
  • 简析清政府经济制度改革的作用
    答:清朝曾实施海禁政策,直到占领台湾后,沿海贸易才稍为活络,货币方面采银铜双本位制。康熙晚期为防止民变,推行禁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工商业的发展。清朝的人口数也是历代王朝最高,清代人口至十八世纪末,已达到三亿以上,晚清时突破四亿。清初为缓和阶级矛盾,实行奖励垦荒、减免捐税的政策,内地和边...
  • 清朝的中央官制是什么
    答:清朝为了打通西南腹地少数民族区域的交通线,削弱格土司的割据势力,沿袭明制,在西南大部分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废除土司制度,又清廷委派流官直接进行统治,把府、州、县的官制改为与内地相同,从而加强了中央对西南各族人民的统治。三、晚清中央官制流变鸦片战争后,清朝又增设了一些新的机构。如为了管理通商事务,设立五...
  • 姓氏:曾;的来源?
    答:2、夏朝建都于阳城,即今河南禹州市。夏王少康封其次子曲烈为甑子爵,在甑(今山东临沂市兰陵县向城镇)建立鄫国。3、古代习惯以封地为姓,曲烈便从此姓鄫。实力并不强大的鄫国历经夏、商、周,直到春秋,即公元前567年才被莒国所灭。怀着亡国之痛的太子巫出奔到邻近的鲁国。其后代用原国名“鄫”...
  • 谭嗣同是明末清初的吗
    答:不是,是清末的维新志士。谭嗣同(1865年3月10日——1898年9月28日),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少时师从欧阳中鹄,后加入维新派。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
  • 日本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军事家,在明末清初
    答:在统一过程中,秀吉建立了强有力的专制集权的中央政权。完全凭借自己武力来实现统一的秀吉却十分注意借重天皇的名义,不断自我擢升为近卫少将、上参议、内大臣乃至从一位关白、太政大臣,位列贵族顶端,使个人专制权利,蒙上天皇传统权威的神秘光圈。 秀吉作为天皇朝廷的关白,统辖军、政大权,但不承袭朝廷原有的政府机构,...
  •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疑问
    答:甚至到了清末连撮尔小国 日 本都能变法维新打败满清,而满清却一次次的丧失了维新图强的勇气和机遇。从清初一直到清末,满清贵族集团始终顽固不化,冥顽不灵,一次次的拒绝,最终导致满清王朝的覆灭。 [b] 四、中华民族由先进、文明的民族堕落为落后、愚昧、半开化的民族,中国沦为名副其实的“衰世”[/b] 传教士...
  • 您不知道“钱”
    答:7、宋元明清"以银为主,以钱为辅"的货币制度。 这一时期大宗交易用银,同时使用铜钱和纸钞。契丹文、女真文、蒙文、满文等少数民族文字也用作钱文,成为多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历史见证。 8、清朝后期开始使用银元铜元机制币 银元铜元圆形无孔,采用机器鼓铸,规格标准,式样新颖,使用方便,颇受社会欢迎,因而迅速取代制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