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内小机将要进行热态冲转,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1
发电机组价几许,都市优选在京东,快来了解!

总则:保证机组停运过程中的安全、减少机组停运操作时间、提供更长的检修工期是机组停运最大的节能,同时根据情况及时停运辅机,节约电能。以下对机组启动、停运过程的优化做详细分析、安排:

锅炉专业:一、机组滑参数停运

1、提前与各车间、各专业进行联系,做停运前的准备、人员准备到位,防止联系不到位贻误停运。

2、根据检修要求、停炉性质及停运时间长短,应妥善处理原煤斗煤量与各制粉系统的调配,及时与燃料车间联系,接到调度计划后提前对上煤量进行控制,特别是需要烧空原煤仓的情况尽量维持低煤位。

3、油枪正常投入与否均会影响机组燃油的消耗量,因此油枪的准备工作尤其重要,大油枪主要是雾化片的清理、进退试验及点火枪的试验,小油枪主要是点火枪的试验,以上工作必须执行到位。

4、接到停运操作命令后,机侧调门切换至单阀并开大直至全开,以降低蒸汽压力,采用低参数、大流量的方法进行滑参数停机,有利于汽包及汽缸的降温,锅炉整个停运过程以降低汽包壁温为目的,以逐步降低燃烧率为手段,整个过程控制汽包壁温在允许范围内持续降低,(汽包壁温温降率大于0.5℃/min,小于1.0℃/min)。

5、降低x-3磨煤机制粉出力,退出一层煤粉燃烧器,对x-3磨煤机进行抽粉,逐渐将负荷降至200MW磨煤机抽粉干净后停止x-3磨煤机运行。(磨煤机抽粉的顺序:给煤机停运后,维持两层煤粉燃烧器进行抽粉,当料位降低至100~150Pa左右后,撤出一层煤粉燃烧器运行,防止8个煤粉燃烧器煤粉浓度同时降低影响燃烧稳定,各台磨煤机都一样)

6、电泵提前摇绝缘试转正常,处于良好备用状态,控制好电泵并入时间机组负荷至180MW时并入为宜,防止并入时间过晚四抽压力过低小机进汽温度低影响小机安全运行。

7、逐渐降低机组负荷170MW左右,投入四支小油枪运行同时结合微机内参数情况,如果空预器堵塞严重机组炉膛负压会周期波动,根据情况可提前投入(结合炉膛温度尽量不要低于600℃,炉膛负压及火检波动大等情况综合判断)。

8、逐渐降低x-2磨煤机制粉出力,将机组负荷降至150MW左右时,投入旁路系统运行,进一步降低蒸汽压力,降低汽包壁温。退出F层粉对x-2磨煤机进行抽粉,抽磨时要控制好抽磨的时间,抽磨时间不能太快,及时提高x-1磨煤机制粉出力维持主汽压力,防止压力下降过快造成温降率越线。

9、锅炉投油后,逐渐降低电除尘高压电场的电流极限至0.1,根据就地烟囱冒烟情况进行调整。

10、机组负荷150MW时左右,根据风机出力及时停运一侧低出力送、引风机运行。

11、为提高锅炉停运过程的燃烧稳定性,停运过程采用维持两台一次风机运行的方式,采用一次风机入口挡板节流、确保风机较高转速的方式,防止一次风机抢风。

12、根据汽包壁温温降率,逐渐降低机组负荷,开大高低旁路,x-2磨煤机抽粉干净后停止x-2磨煤机运行。

13、第二台小机转速无法降低时,关闭出口电动门,退出运行。

14、第二台磨煤机停运后,因锅炉热负荷下降较多,加上旁路投入、调门全开,此时蒸汽压力下降较快,汽包壁温温降率较大,此时不应继续降低最后一台磨煤机出力来降低锅炉负荷,应控制最后一台磨煤机出力及旁路开度,维持汽包壁温温降率不大于1.0℃/min,让锅炉汽包壁温度按一定速率降低接近于该压力对应下的饱和温度。

15、当汽轮机缸温达到要求,降负荷至0MW机组打闸停机,当汽包壁温温降率开始减小时,开始降低最后一台磨煤机出力并进行抽粉停磨操作,进一步降低锅炉热负荷及蒸汽压力,让汽包壁温按一定的温降率持续下降。

16、汽机打闸后,结合旁路对锅炉进行压力的控制,尽量降低汽包壁温度。

17、x-1磨煤机抽粉干净后停止运行,维持部分油枪运行,保证炉内热负荷,通过调整旁路出力,确保汽包壁温温降率不过大,持续降低汽包壁温,汽包下壁温度降至250℃左右时锅炉熄火。锅炉熄火后,根据温降率逐渐关闭旁路系统,开启锅炉5%疏水。

18、熄火后,炉膛吹扫5min,关闭引、送风机挡板,停止引、送风机、增压风机。检查所有风门、挡板、锅炉本体各孔门及脱硫原烟气与净烟气挡板关闭严密。

19、锅炉熄火后将汽包上满水(判断方法:高水位电接点高三值来,汽包上壁温度降低),上满水后停止上水待高水位电接点高三值消失再重新上水,反复执行上述步骤,在串水的过程中,锅炉过热器系统疏水维持开启状态(包括5%启动疏水),让蒸汽压力持续平缓下降。直到汽包壁温降至240℃左右,停止电动给水泵运行,通过下降管排污及时将汽包的存水全部放尽,维持疏水门继续降温、降压。

20、当汽包压力降至0.8Mpa以下时(汽包下壁温度在180℃左右),即可进行水冷壁放水,刚开始放水时开启一个定排门进行放水,壁温差不增大的情况下全开排污门进行放水。

21、水冷壁存水差不多放尽、汽包壁温差稳定不增大的情况,可启动引风机进行强制通风,通风的前8个小时左右开启炉膛下部的人孔进行锅炉全面的通风,降低整个锅炉的温度,8小时之后根据检修的需要开启对应烟道的人孔进行部分通风。

二、机组启动

首先确认锅炉启动状态,根据近几次机组启动的经验,为了能够更好地配合汽轮机中压缸冲转、能够提高燃烧初期的稳定性、能够更好的控制温升率,锅炉尽可能的采用次热态状态点火,通过底部加热将汽包壁温加热至260~280℃之间。锅炉启动后,再根据机组具备的条件选择合理的启动方式确定冲转参数。

1、锅炉上水时:先用汽前泵上水,压力不够时用汽泵上水,大机启机前先用辅汽将小机冲起来,维持3300r/min,做备用,待锅炉上水时用汽泵上水,电泵留作备用,电泵提前摇测绝缘合格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2、启动时油枪正常投入与否均会影响机组燃油的消耗量,因此油枪的准备工作尤其重要,大油枪主要是雾化片的清理、进退试验及点火枪的试验,小油枪主要是点火枪的试验,以上工作必须执行到位。

3、不同冲转方式下磨煤机运行方式

(1)汽机为冷态启动:要求的冲转参数为3.43Mpa/300℃,0.686Mpa/237℃,建议汽轮机尽可能不采用冷态启动的方式;低参数情况下,锅炉燃烧控制困难,只能通过大量燃油来维持较低的燃烧率,造成大量燃油消耗;冷态情况下,汽轮机先进行中压缸冲转,达到温态后再锅炉点火进行升温升压并冲转。

(2)汽机为温态启动:要求的冲转参数为5.88MPa/370℃,再热蒸汽0.686MPa/ 237℃,温态启动时,锅炉尽可能达到次热态的状态,汽包壁温控制在260℃以上,锅炉在温升率允许的条件下,在冲转前可采用两层煤粉燃烧器、四支小油枪、两支大油枪的运行方式,尽可能的将旁路开大,保证蒸汽流量。注意的是1)先投入油枪尽快提高炉膛温度待炉膛温度稳定之后再启动磨煤机;2)磨煤机启动一层粉投入之后,就必须根据温升率的情况对粉量进行控制,尽可能控制温升率靠近1.0℃/min稳定上升。待温升率开始下降,即可投入第二层煤粉燃烧器运行。温升率稳定的情况下可将两层煤粉燃烧器全部投入运行,并通过减少一到两支大油枪(炉膛温度400℃以上)及降低x-1磨煤机出力的方法控制升温升压速度。特别第二层煤粉燃烧器投运时间不可过早,防止汽包壁温降低的情况下大幅增大燃料量使温升率越限。

(3)汽轮机热态启动时:因冲转参数可选择较高,锅炉在温升率允许的条件可较快的增加燃烧强度,在冲转前可采用三层煤粉燃烧器、四支小油枪的运行方式,尽可能的将旁路开大,保证蒸汽流量,有利于锅炉受热面金属壁温及汽包水位的控制与调整。注意的是尽早启动x-2磨煤机,降低x-1磨煤机出力,撤出部分油枪,维持三层运行方式进行冲转,为并网后尽快带负荷做准备。

(4)汽轮机定速3000r/min进行试验时,在胀差、缸胀、振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启动x-2磨煤机,投入一层煤粉燃烧器运行,适当提高燃烧强度、蒸汽参数,达到可以撤出全部大油枪的条件。

4、锅炉启动风机、吹扫、点火期间,影响到进度的是保护投入的及时及正确性,单元长要提前准备相关的保护投入联系单并与热工人员提前沟通,确保保护及时投入,避免不点火的情况下,风机长时间运行降低炉膛温度。

5、在汽轮机冲转之前应提前投入减温水运行,加强燃烧强度,全开旁路确保较高的锅炉负荷,能够很好的对汽温进行控制,并且有利于后期燃油消耗量的控制。减温水的投入应注意投入的时机,当炉温达到350℃以上,过热器系统各部温度正常稳定之后方可投入。

6、并网前应提前对x-2磨煤机进行暖磨达到磨煤机启动条件,启动x-2磨煤机维持三层煤粉燃烧器运行,并网后尽快带负荷,炉膛温度500℃左右时将两支大油枪退出。且对x-3磨煤机进行暖磨。

7、并网后尽快启动x-3磨煤机维持五层粉运行,将负荷带至120MW。

8、机侧提前用辅汽冲一台小机维持转速3300r/min,负荷120MW将第一台小机并入给水系统。

9、根据我厂一次风机并列操作对锅炉安全运行影响较大,一次风机启动仍然建议采用两台风机并运,可利用入口挡板节流方式,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一次风机抢风现象,同时还可以为后期机组带负荷做好准备。

10、负荷150MW后启动另一侧引送机运行。第二台小机并入系统,电泵退出运行。

11、负荷180MW燃烧稳定后撤出所有油枪运行。

汽机专业:

一、机组停运方面

1、机组打闸停机后缩短汽包上升时间及次数,即可缩短电泵启动时间,也可防汽缸进水。

2、机组停运后,从延长汽轮机寿命方面考虑,汽缸自然冷汽,不投快冷装置;若投入快冷装置,应盘车四小时后再投入快冷装置,控制汽缸各部分温差不大于50℃,内缸温差不大于35℃,快冷装置停运后应继续盘车,直至汽缸温差消失,当快冷空气温度低于200℃时,及时停止循环水泵运行,不具备停运条件时应及时切为低速运行。(对提高机组使用寿命有利,但会造成工期延后)

3、机组停运后,将冷却塔内水抽至其它机组冷却塔,避免水源浪费。

4、机组停运过程中,负荷至150MW以下时,停运一台凝结水泵,保持一台凝结水泵运行;

5、机组停运过程中,旁路系统的投入与否根据机组停运要求执行。若投入旁路系统,应在负荷低于180MW以后。

6、鉴于之前机组启动过程中,部分疏水管堵塞的问题,机组停运过程中,负荷至100MW以下时,开启相关重要疏水,对其进行测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7、对机侧所有操作票进行再修改再优化,优化操作步骤,增强可操作性。8、针对机组启动初期及停运后期轴振高不易控制的问题,发电机线圈温度对轴振影响较大,对发电机线圈温度进行有效控制,启机时机组负荷至50MW以上时再缓慢投入发电机空冷器,防止发电机风温突降,停机时负荷至150MW以下对发电机风温进行调整,控制线圈温度不下降或下降较慢。投停时应注意冷却水管的温升率。

二、机组启动方面

1、机组启动初期锅炉上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利用汽前泵上水。利用汽前泵上水之前应投入除氧器加热,适当提高除氧器压力,电泵应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注:若从水压试验开始启动汽泵水压试验,需要循环水系统运行、闭式水系统运行、需要拉真空送轴封,按照启动工期倒排,检修工作交给运行需提前4-5天,在此期间可以投入快冷装置汽缸预暖,可提高缸温,缩短机组启动时间。

2、机组启动初期,提前将小机辅汽进汽管路暖好,相关疏水始终开启,至少投入两台机组四抽至辅汽系统供汽;机组并网前冲起一台小机,负荷至120MW时并入汽泵,两台给泵运行,同时利用辅汽将另一台小机冲起,负荷至150MW时,将另一台小机并入系统运行,检查小机运行正常,将电泵退出停运,同时四抽至小机供汽管路暖管,根据小机进汽温度情况,实时倒小机汽源。

3、除氧器的前期上水或锅炉上水期间,启动化补水泵向除氧器上水,可不启动凝结水泵,利用化补水泵向凝结水系统充水及提供凝结水小母管用户用水,汽机需要投入旁路前或有蒸汽、疏水排入凝汽器前启动凝结水泵,投入各减温水。

4、机组启动时严格按照蒸汽升温升压曲线进行控制,按要求及时关闭各级疏水,负荷至35MW时关闭高压疏水,负荷至70MW时关闭中压疏水,负荷至100MW以上时关闭低压疏水,停机时解除汽机疏水联锁,开启部分疏水即可,如:高中压蒸汽管道疏水、高排逆止门后疏水、小机相关疏水等。

6、检修机组启动正常运行后,部分高中压疏水内漏严重,影响汽轮机汽耗,增加冷源损失,两个方法:提高检修质量,彻底解决阀门内漏情况或减轻阀门内漏情况;运行中关闭内漏疏水手动门,减少蒸汽冷源损失。

7、机组正常运行中辅助蒸汽系统运方不合理。1)单台机四抽供给,本台机组跳机,辅汽母管将失去汽源,影响机组安全运行,至少增加一台提供辅汽母管汽源。2)机组正常运行中,辅汽母管用汽量较少,存在死汽积水现象,各机组辅汽联箱有压疏水需开启,辅汽母管#4机侧应加装一路疏水并长期开启。

8、机组启动过程中,凝结水压力稳定后,可尽早投入高混,净化凝结水质,关闭启动放水、关闭除氧器放水,减少水源浪费。

机组能否无电泵运行进行启停操作,需要在机组启动或停运时进行试验,试验时电泵需处于运行状态,试验成功后方可进行无电泵启停操作,试验期间维持小机转速最低3300r/min运行。



要循序渐进的冲转,切勿一下就速度开到最快进行冲转。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胀差过大从而损伤电机,所以要慢慢的加速冲转。

  • 电厂内小机将要进行热态冲转,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答:(1)汽机为冷态启动:要求的冲转参数为3.43Mpa/300℃,0.686Mpa/237℃,建议汽轮机尽可能不采用冷态启动的方式;低参数情况下,锅炉燃烧控制困难,只能通过大量燃油来维持较低的燃烧率,造成大量燃油消耗;冷态情况下,汽轮机先进行中压缸冲转,达到温态后再锅炉点火进行升温升压并冲转。 (2)汽机为温态启动:要求的冲...
  • 火电厂用A前置泵对锅炉进行上水,可以先冲转B小机吗?
    答:理论上来说是可以的,只要前置泵的给水流量能满足小机的冲转流量要求需求就可以实现。但在实际操作中,规程不一定允许这种运行方式,因为相对来说这种方式比较复杂,容易造成操作员的误操作导致事故发生。所以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规程之外的操作尽量不要去尝试,有个责任划分的问题,安全是永远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