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教育内容的改革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7
唐朝时期的科举制度对教育改革的启示

科举制诞生于隋朝,正式诞生于隋炀帝设置进士科。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人物是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明经两科最为重要。
唐太宗扩大了国学规模,武则天增设了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把诗赋作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
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科举制的影响: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促进了教育事业发展,士人用读书的风气盛行,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目的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朝的繁荣

唐朝正处于中国古代社会由前期向后期发生转折的关键时期。当时唐朝社会变化的中心是: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民族文化环境,给传统的中国社会造成了极大冲击,产生了许多新的因素,世家大族衰颓没落,一般地主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势力空前发展。与此相应是各项制度不断的、全面的变革更新。唐朝后期出现的很多萌芽状态的新事物,对此后千余年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租庸调到两税法的变化,不仅是唐代赋税制度上的改革,而是中国古代税制由税丁到税产的滥觞。宋代的「二税」、明代的「一条鞭法」、清代的「摊丁入亩」,都是唐代两税制的继续和发展。中唐时期韩愈和李翱的哲学思想为宋明理学开了先河。韩愈、柳宗元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为宋代「古文运动」的第二次高潮奠定了基础,写古文之风一直持续到「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前夕。由此可见,从唐中叶开始到北宋建立,二百年间酝酿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重大变化,许多新事物都萌发产生于唐代。在这个历史转折阶段,既有旧时代衰亡中的痛苦,也有新时代来临的曙光。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21帝,享国289年,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朝代之一。
唐朝是版图最大、亦是唯一未修建长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唐代国土在西部及北部皆超出现代中国的疆界范围。唐朝自攻灭东突厥、薛延陀后,天子被四夷各族尊为天可汗,又借羁縻制度征调突厥、回鹘、铁勒、契丹、靺鞨、室韦等民族攻伐敌国,并让南诏、新罗、渤海国、日本等藩属国学习自身的文化与政治制度。 唐代科技、文化、经济、艺术具有多元化特点,在诗、书、画各方面涌现了大量名家,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颜筋柳骨的颜真卿、柳公权,画圣吴道子、李思训,音乐家李龟年等。唐朝文化兼容并蓄,接纳海内外各国民族进行交流学习,形成开放的国际文化 。
唐朝与当时的阿拉伯帝国并列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声誉远扬海外,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 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1.影响教育政策产生的政治因素
  古往今来,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必然会体现及左右国家政策的出台,实际而言,制定政策是权力一种体现,教育政策自然要反映统治阶级的治国、治人理念,显然,政治制度是教育政策制定的基本保障,并贯穿始终。
  在政治体制上,隋朝实行的仍然是中央集权制,地方管理制度是州县两级管理;在官员管理制度上实现了一个创举,即废除了六官制(北周时期始设),确立了后来延续很久的三省六部制度。政治体制举措给人面目一新,不仅裁汰了官场上一些庸人,也国家财政减轻了负担,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也利于中央集权统一的加强。在官员选拔方面,隋朝开天辟地的取代了“九品中正制”从而创立了“开科取士”制度,通过打破门阀大族把持人才举荐的局面,将人才选举权和决定权集中在中央的手段,从而削弱地方士族的影响,加强中央集权,而且有利于普通民众通过科举之路进入国家管理层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
  唐朝取代隋朝之后,在政权建设方面,很大程度上承袭了前朝的制度,并加以改进。唐朝初期的皇帝特别是唐太宗等,他们深知人民群众与政权建设的重要性,最经典的道理“水能载舟,亦也覆舟”,成为影响中国历朝执政者的千古名言。他们以隋为鉴,在承袭前朝管理制度的同时,革除了其中一些弊端,推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新措施。例如,在官员管理制度上,唐朝继续采用前朝的“三省六部制”,并完善中央行政管理机构设置。选拔人才方面,唐朝完整地继承了隋朝兴建“科举制度”,并进一步加以完善,使中央集权得到有效的组织保证,也为教育政策的制定奠定了制度保障。
  2.影响教育政策产生的社会经济因素
  国家的各项政策制定,归根结底是由当时的社会经济水平决定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国家的教育政策制定,自然要与当时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保持一致性,并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持。隋唐时期的教育,与其相对稳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繁荣密不可分。隋朝为实行赋税制度的深度改革,在推行自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同时实行租庸调制,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物质财富得以极大丰富。之后,唐朝政府也在隋朝的基础上继续保持改革和发展势头,使社会出现了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以前朝为鉴,居安思危,唐朝的统治者在农业方面继续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开垦了不少荒地,扩大了耕地面积;军事方面强化了府兵制,国家政权的纳税基础不断扩大,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强。与此同时,手工业、瓷器业、制茶业、制盐业等都有显著提高,为商业的发展开辟了一定的基础,社会经济得以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景象。伴随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人们开始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国家统治者为了政权的地位的稳固,将教育发展提升到战略高度,采取了重视教育作用,崇儒兴学,建立一套完整的学校教育体制的教育政策。
  3.影响教育政策产生的文化因素
  就广泛的民族意义上来说,“文化”是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及其他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所有能力和习性的复合体。隋唐文化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总体系中运行和发展的。
  隋唐时期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时期,“华夷一家”这一文教政策成为统治阶级所奉行的重要治国方略。在隋朝,统治阶级借全国统一,积极促进南北儒学的合流,使儒学中的不同特点逐渐融合。隋文帝积极振兴教育,一度出现了学术和文化的昌盛现象。隋炀帝从“四海一家”的民族关系中引出“皆欲存养”的文化教育理念,他认为:“今四海即清,与一家无异,联皆欲存养,使遂生灵”。这对唐朝制定民族文化教育政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联独爱之如一”,唐太宗在这种“中华‘夷狄’”相处天下,亲如一家的思想认识下,产生了“华夷一家”的文化教育政策并将其顺利推行,唐朝时期汉族与各少数民族、甚至外域文化教育交流的繁荣局面出现。
  二、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
  隋唐时期多变的文教政策直接影响着这一时期教育的发展状况。随着国家的统一、民族的融合、经济的发展以及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隋唐时期不但敞开国门向外输出文化,而且主动地输入外来文化。反映在思想上就是传统的儒家、土生土长的道家和以佛教为代表的外来文化三者之间互相斗争、互相融合,共同构成了隋唐时期异彩纷呈的灿烂文化。
  

记得2018年高考,虽然依然是考外语听力,但听力的30分不计入高考总分,英语笔试的120分会折合成150分,听力只作为准备报考英语相关专业,以及小语种的学生准备。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中国如火如荼发展了十多年的英语教育行业,貌似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

回顾这十多年,英语教育已经是一个极为庞大的产业,不仅成长出了多个知名上市公司,更是带动了无数家庭发家致富,相关的”经验分享“,甚至“秘籍”层出不穷,大有百花争艳的趋势,从中也可以看出高考导向的力量是多么巨大。但你知道么,盛唐的诗歌其实也是在当时“高考”导向的指引下,飞速发展起来的。

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在其所著的《中国通史》中有这样的描写:

武则天令群臣赋诗,东方虬诗先成,武则天特赐锦袍。及读宋之问诗,大加称赏,夺东方虬锦袍转赐宋之问。这样的予夺,对诗风有很大影响,由宫廷予夺变为科举得失,全国士人谁不从风而靡。
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兴焉”。武则天因自己对诗赋的偏爱,竟然在殿试时没有考策论,而是加试了诗赋,仅以这一项来定名次。这就相当于为全国的莘莘学子树立了标杆,“诗作的好就可以得到赏赐,甚至是当官!”于是,唐朝全国各地的士人纷纷去学作诗。这也就难怪,后来的诗仙太白会仅凭自己前无古人的诗赋才华,而满怀自信的开始了自己的远游,原来是有这样的历史背景的。

如今来看武则天的这一随性的行为,或许有许多不妥之处,但实际上却是有一定时代背景的。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我们都很熟悉出自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之手,他的这篇《滕王阁序》气势恢宏,辞藻华丽,可谓传唱千古。但却很少有人注意,当初王勃写就完序文后,还在文末写了首《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这首七言诗不仅概括了《滕王阁序》的内容,同样也堪称佳作,但由于这篇序的旷古烁今,而被人们所忽视。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在当时已经出现了,将文章和诗赋作为一个整体的创作模式:,但这个时候诗赋还未得到官方的认可,直到《新唐书·选举志》记载:

永隆二年,考功员外郎刘思立建言,明经多抄义条,进士唯诵旧策,皆亡实才,而有司以人数充第。乃诏自今明经考帖粗十得六以上,进士试杂文二篇,通文律而后试策。
意思是说,现在进士考试题目都被人摸得差不多了,各种考试心得在民间都开始泛滥了,学生于是都不好好学习,而是改走捷径去背帖括(注释1),这样下去,学生只懂抄录解经的条文,而对经典原文不求甚解,无法真正领悟经典要义,从考试变为了应试。这样一来既不利于国家选拔人才,也不利于文学发展,一句话:要搞教育改革啊!

当然提出问题不是好干部,刘思立紧接着提出了解决办法,那就是在进士殿试需要先考杂文二篇,然后再试策(注释2)。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问,那么这里的杂文貌似跟诗赋没太大关系啊,那么请看唐代《登科记考》(注释3)对此的解释:

按杂文两首,谓箴铭论表之类。开元间始以赋居其一,或以诗居其一,亦有全用诗赋者,
这段话意思就很好理解了,从最开始诗赋只占一部分,到后来几乎全是考诗赋,从初唐开始流传于民间的诗赋,得到了官方的认可,被作为进士考试的重要一环。所以如此来看,开头提到的武则天在进士考试时按诗赋排名,正是顺应了这样的大趋势,并不是什么太出格的举动。

除此之外,根据《封氏闻见记》(注释3)记载:

……李岩相次知贡举,进士文名高而帖落者,时或试诗放过,谓之‘赎帖’……
这样看就有些像如今的高考特长生了,明明要落榜了,还可以通过诗赋补考。这一下子相当于更增强了诗赋在进士考试中的重要地位。

正是这种重视诗赋的科举文化背景下,推动了诗赋的普及,形成了全民学诗的社会风尚。沈既济(注释4)这样描述当时的学诗盛况:

……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
在当时的唐朝人看来,一个人的前程取决于他写作诗赋的才能。只有学好诗赋,才能平步青云,颇有点上世纪“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感觉。

所以说,正是唐朝“高考”对诗赋的重视,促进了盛唐的诗赋繁荣,造就了诗仙太白,诗圣杜甫,以及无数文人骚客的灿烂文学盛宴。

注释1:唐朝时期明经科以帖经试士。把经文贴去若干字,令应试者对答。后考生因帖经难记,乃总括经文编成歌诀,便于记诵应时,称“帖括”。有点相当于现在的红宝书、蓝宝书。

注释2:试策,古代考试取士的方法之一。有司就政事、经义等设问,令应试者作答。

注释3:《登科记考》是唐代开始出现的专门载录科举考试中科目、试题、试卷、及第者姓名以及有关诏令奏疏等内容的书籍。

注释3:《封氏闻见记》,古代中国笔记小说集。全书十卷。唐代封演撰。

注释4:沈既济是唐小说家、史学家,著有著名的小说《枕中记》。

参考资料:

《科举文学论》李子广

此诗题为《省试湘灵鼓瑟》,“湘灵鼓瑟”是考题,“省试”是考试类型,“省”指“尚书省”。唐代参加考试的学生有两类,一类为中央和地方各类学馆的学生,称为生徒,需通过规定的学业考试和选拔;另一类为非学馆出身的各地文士,称为乡贡,需通过县和州府两级初试。

这两类学生最后都集中到尚书省,参加相应科目的考试。考试原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自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后改由礼部侍郎负责。由于吏部与礼部均属尚书省,遂都称为省试。

考试在京城举行,在唐、宋、金、元时称省试,在明、清时称会试。每三年一次,一般安排在二三月进行,因此又称“春试”或“春闱”。省试是一场很重要的考试,每逢省试时,京城为之倾动,试前要举行隆重庄严的仪式。

礼部贡院考试当日,设香案于阶前,主司与举人对拜,一系列仪式完成后进行考试。省(会)试合格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学子通过省(会)试后方可进入殿试,即最后的“考状元”。

唐代科举,设科繁多,其中常设的科目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科,这些科又称常科。唐代科举考试的科目虽多,但方法却只有五种,即口试、帖经、墨义、策论、诗赋。学子在考试时写的诗,就叫应试诗或试帖诗。

试帖诗起源于唐代,也称“赋得体”,因为科考命题,常常只是撷取前人诗中的一句,或择取一个典故、一个成语,故冠以“赋得”二字,并限韵脚,内容必须切题。试帖诗多为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律,并且要求对仗工整,用典恰切。题目范围与用韵,最初较为宽松,唐玄宗开元时开始规定韵脚。宋仁宗时开始规定题目必于经史有据。

以诗作为科考项目,是唐代至宋代前期考取进士的项目之一。在宋神宗时期,由于王安石变法,试帖诗一项被取消,元明两代迄未恢复。清初亦不试诗赋,自乾隆朝开始,恢复试帖诗这一考试项目,但在形式上有了更多限制,形成了八股形式的试帖诗。

为通过省试而作的试帖诗,就称为省试诗。唐代省试诗有其特定的格式,要求体裁为五言排律,六韵,十二句,并限定诗题和用韵。由于省试诗限定了题目和内容,对声韵要求亦十分严格,所以此类诗作鲜有传诵人口的名篇。但钱起这首《省试湘灵鼓瑟》,就是一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 唐朝教育内容的改革
    答:一个国家的教育政策制定,自然要与当时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保持一致性,并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持。隋唐时期的教育,与其相对稳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繁荣密不可分。隋朝为实行赋税制度的深度改革,在推行自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同时实行租庸调制,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物质财富...
  • 中国历史上有哪三次教育改革
    答:一、秦朝时的焚书坑儒。(本人认为:是对的!可以看到自汉武帝后,儒生误国已经两千多年了。)二、汉武帝时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三、大周(唐朝)时的科举考试。
  • 唐朝时期的科举制度对教育改革的启示
    答: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明经两科最为重要。唐太宗扩大了国学规模,武则天增设了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把诗赋作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科举制的影响: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促进了教育事...
  • 唐朝文教事业有什么重大发展?
    答:第一,崇儒兴学,隋文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选择儒学作为治治指导思想,制定德治路线,唐朝建立后,统治集团总结隋朝兴亡的经验教训,在政治上还是选择了儒学为主的思想,把尊儒的旗帜举得很高,确定崇儒兴学的文教政策。第二,兼用佛道,隋唐的统治者并不独尊儒术,对于佛道两家同时利用,唐高祖的...
  • 唐朝的教育是什么样的?
    答:唐朝在行政方面,以县为单位,在学校制度方面,县以下的乡镇学和市镇学,均属小学性质,划归私办,听任私人办理。当时的名师大儒,多聚徒讲学,传授经业。如以考定五经著名的颜师古、孔颖达,在未做官时,都是“以教授为业”。然后就是官府设立的学习机构,官方学校也是分了类的,弘文馆和崇文馆...
  • 隋唐时期在教育制度的创新对当今教育改革有何启示
    答:科举制诞生于隋朝,正式诞生于隋炀帝设置进士科。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人物是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明经两科最为重要。唐朝文学成就以诗歌最为发达。清人所编《全唐诗》共收录两千两百多位诗人的四万八千九百多首诗,这还不是全部。唐初诗人以“初唐四杰”最...
  • 从受教育情况、食邑俸禄、管理制度分析,唐朝公主的待遇有多好?_百度...
    答:基于唐朝文化融合的影响,唐代相较于汉代而言,公主的教育有了一定的变革。首先,公主教育所涉及的内容比汉朝时期更为宽广,除了汉时期的《女诫》《列女传》等史书外,还有《女论语》、《女孝经》等也成为新的女子教育内容,这些书籍从思想和行为上进一步对古代女子提出了相较于两汉时期更为细致的要求以及所应遵循的基本...
  • 李渊称帝后对唐朝进行了什么改革?起到什么作用?
    答:在文化教育方面,李渊也做了一些有效的工作。在唐朝,儒家非常受尊崇,儒家的经书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如《周易》、《左传》、《礼记》、《尚书》。李渊对教育的重视可以从他专门颁布的敕令中看出来:自古为政,莫不以学为先,学则仁义礼智信五者俱备,故能为利深博。朕今欲敦本息末,崇尚儒宗,开后生...
  • 千年前唐朝孩子的“家庭作业”写了什么?当代的教育方式是怎样的?
    答:千年前唐朝孩子的“家庭作业”写了诗词,当代的教育方式是也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其实现在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他们日常活活中最大的压力就来自于作业,因为他们每一天都要写非常多的作业,让他们几乎没有自己的闲暇时间可以去娱乐,所以很多小学生他们的童年都已经是非常不快乐的了。但是我们最近...
  • 唐朝中期的文体改革改的是什么
    答:唐宋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同时涉及文 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先秦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韩愈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