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移民对重庆文化的影响(最好以湖广填四川为例)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4
什么叫湖广填四川?湖广填四川对四川文化的影响有哪些?


湖广填四川事件就是一次中国的内部移民迁移,而当时的湖广所在的地区其实就是我们现在的湖北和湖南两个省份,发生迁移的原因是当时元朝两湖地区处于战乱之中,而当时的蜀地确实没有遭受战火的侵袭,而且蜀地因为土壤肥沃以及都江堰这样的水利工程导致农业很发达,所以很多人迁移到了蜀地,而且当时蜀地的开发程度并不高,很多都是荒土,为人们提供了耕种的土地。

意义:其实历史上的湖广填四川前前后后历时一百多年,而由于四川当地的气候湿气远远大于湖广地区,所以许多川菜出现了,而像川剧等极具四川特色的文化也开始演变完成,这都是在这一百多年中各个地方的文化在蜀地发生碰撞融合的结果,四川当地的社会结构以及风俗文化也因为移民数量的增加而受到了冲击改变。最后形成了我们熟知的四川文化。还极大地开发了四川地区。


这一百多年是从元初到清朝康熙、乾隆、嘉庆年间,在元代初年因为蒙古破南宋,湖广地区首当其冲受到冲击大量人们迁移到了蜀地,当时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跟随明玉珍来到了四川,而到了明初因为蜀地的优质条件以及人口过少朱元璋又专门让湖广人民迁入四川。

湖广填四川最多的一段时间就是在清代因为张献忠的原因导致了四川成为战乱之地,导致大量人口外逃至各地,尤以湖广地区最多,然后为了尽快恢复四川的生产等,康熙、乾隆、嘉庆三朝期间一直致力于将湖广地区的民众迁移到四川,而这期间迁移的人数要远远大于之前因为战乱而迁入的人数。
以上就是湖广填四川的原因以及经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重庆历史上的三次主要内迁移民

重庆历史上的内迁移民由来已久,但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清代以前的历次内迁移民规模都不大,对重庆文化发展的影响也是有限的,真正对重庆文化发展起到重大影响的内迁移民主要有三次。

1.清初“湖广填四川”运动

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两次“湖广填四川”运动,一次在元末明初,一次在明末清初。无论从内迁移民来源的规模、广度,还是内迁移民影响的范围、深度,第二次“湖广填四川”运动都是第一次所无法比拟的。

明末清初,由于历经战乱,重庆人口流失严重,劳动力奇缺,土地大量荒芜,清政府据此实行移民垦荒。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十余个省的大量移民从川江水路进入川东,而重庆又是这些移民进入川东后定居、繁衍、创业的重要地域,也是再向全川扩散或“二次移民”的中转站。外来移民在重庆盖住房、建店铺、营造会馆,为重庆的经济恢复出力。雍正年间,重庆城已是“兵民聚处、户口实繁”。道光四年(1824年)重庆城有17750户,65286人。此后逐年增加,据重庆海关统计,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重庆城市人口约为30万人,城市人口规模已超过作为四川政治中心的成都,为西南第一大城市。

2.抗战时期内迁移民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战区的高等院校、学术文化机构和人们纷纷内迁到重庆。首先是战时北平、上海、天津、南京等地的高等院校纷纷内迁,建立抗战教育基地。据统计,战区迁到西南的高等院校共77所,其中迁到重庆的就有国立中央大学、私立复旦大学等31所。其次是伴随着抗战的进程,战区的许多学术文化机构及文化名人也纷纷内迁到重庆。到1943年上半年,在重庆的全国性文艺团体已有35个,聚集了全国绝大部分优秀文艺工作者。再次是战区的人们为躲避战乱,携家带口远赴重庆。据统计,到1938年6月,长江中下游来渝入户的人口达41.9万余人。

随着源源不断的战区移民的涌入,重庆的人口急剧增长。1946年重庆人口增加到124.5万人,为有史以来重庆人口的顶峰,其中移民人数达80万人以上。内迁移民主要是通过水路和陆路来到重庆,自抗战以来至1938年7月,单民生公司通过川江水道转运到重庆的就达16万人。由于水路运输的紧张,更多的移民是穿越大巴山,徒步来到重庆。

3.三线建设时期内迁移民

1964年至1980年的三线建设,是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它遍及我国中西部地区13个省市自治区,横贯3个五年计划,地处西南的重庆,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较强的工业基础,成为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

根据1964年10月编制的《重庆地区三线建设规划》,以重庆为中心迁建、新建的项目达200多个。其中,计划从上海地区迁入122个,从广州、南京等地迁入20个,从东北地区迁入27个,从华北地区迁入43个。当时除了工厂外,还迁了许多研究所来重庆,如现在的重庆煤炭设计研究院、59所、62所、机械部第三设计院、中国科学技术情报所重庆分所等。重庆现在有影响的大企业、科研院所基本上都是那时奠定的基础。据统计,三线建设时期内迁移民主要有来自北京、上海、辽宁、广东等12个省市约50万人。

二、内迁移民文化对重庆文化发展的影响

源源不断的各地移民在内迁到重庆的同时还带来了各地的移民文化,在与重庆本地文化的不断融合中逐渐形成了新的重庆文化,并对今天重庆人的精神状态、性格品格和人文精神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清初“湖广填四川”运动中内迁移民文化对重庆文化发展的影响

清初“湖广填四川”运动中内迁移民文化对重庆文化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增强了重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清代初年,刚进入重庆各地的移民文化还没有互相融为一体,也没有与本地文化融合,各地的移民文化的特色便十分鲜明。由于移民多采取同乡聚居的方式,乡籍的内聚力很大,“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各种方言都混杂在一起流行于重庆各地。清代前期,重庆各地民间的“打乡谈”成为时尚,正是多种移民文化进入又各为一体的一个最好体现。由于移民中以湖广籍为主,因而湖广文化很快便在重庆占据了主导地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重庆各地移民为了共同的经济利益,接触开始增多。移民中的汉族、土家族、壮族、回族等定居重庆后,在语言、服饰、生活习惯等方面“互动”,与当地居民通婚,逐渐形成新的民族大家庭。内迁移民的大规模涌入,促进了重庆人口的繁衍和人种的优化,为近代重庆名人辈出奠定了基础。随着内迁移民与本地居民相互之间文化认同感的加深,移民文化与本地文化逐渐融合,形成统一的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氛围也奠定了近现代重庆文化氛围的基础。

2.抗战时期内迁移民文化对重庆文化发展的影响

抗战时期,大批高等院校和学术文化结构的内迁,大批文人学者以及西上求学学生的到来,活跃了重庆的学术文化氛围,从整体上提升了重庆的文化视野。特别是“下江人”群体在重庆的确立,对重庆文化的现代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内迁移民队伍中,人们最习惯于提到的是“下江人”,即从长江中下游诸省区迁来的移民。但事实上,抗战时期内迁重庆的“下江人”的范畴远远超越了长江中下游的地域范畴,而是笼统地指四川“本地人”以外的所有“外省人”。相对传统、落后的重庆“本地人”,“下江人”通常拥有优越的社会心态。由于“下江人”与“上海模式”的天然联系,以及“上海模式”所赋予的文化优越感,“下江人”开始和“工业化”、“现代化”直接划上等号,对于重庆“本地人”而言,“下江人”简直就是中国最现代的人群。抗战时期大量内迁的“下江人”群体急剧壮大,在与重庆“本地人”的文化冲突与融合中,“下江人”带来的与工业化、现代化等直接联系的生产、生活及思维方式,对于重庆“本地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使得在东南沿海地区盛行的“上海模式”得以在重庆城市建设中迅速推广。“下江人”由此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重庆“本地人”的广泛认同,成为建设重庆的生力军和城市现代化的代表。“下江”文化也由此成了陪都重庆的重要文化景观:因“下江人”迁渝者日众,为适应移民的需要,“下江”馆子趁势崛起,苏(州)常(州)式的小馒头、汤包也都成为常见食物了。“下江”的一些饮食文化成为时尚,可见当时“下江”文化在重庆的流行。

3三线建设时期内迁移民文化对重庆文化发展的影响

三线建设时期内迁移民文化对重庆文化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移民的艰苦创业精神对重庆人性格品格、人文精神的形成所产生的重大作用上。

三线建设时期各地内迁移民对重庆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加快了重庆的城市化进程。当时流传着“精兵强将上三线”、“好人好马上三线”的说法,各地来的主要为优秀的熟练技工、科技人才和管理人员。他们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加上重庆原有的科技管理人才,大大增强了重庆地区的科技实力。这批人才在艰苦复杂的大规模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磨练,改革开放以后,他们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中再次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大量移民的涌入对重庆的城市文化和人们的精神状态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带来的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移民精神对于重庆人热情好客、开放趋新、接纳五湖四海的宽广、包容性格品格的形成具有重大的作用。他们带来的移民文化与本地文化的有机融合,对于今天重庆人强悍刚毅、自强不息的人文精神的形成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对深入挖掘移民文化的几点建议

重庆历史上的移民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近年来,随着一大批相关研究成果的问世,推动着移民文化研究逐步走向深入。但是研究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影响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深入挖掘移民文化,有助于提升重庆文化品位,更好地为重庆经济建设服务。对深入挖掘移民文化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重视对重庆各地会馆的保护和修缮。历史上内迁到重庆的外来移民在重庆各地修建了大量会馆,在历史的演进中,各地会馆陆续遭到破坏,保存下来的不过数十处,主要在各区县,如酉阳县龙潭镇江西会馆(万寿宫)、綦江县东溪镇广东会馆(南华宫)、潼南双江镇湖广会馆(禹王宫)等。重庆主城区鼎盛时形成了“八省会馆”格局,但只有广东公所、禹王宫(湖广会馆)、齐安公所(湖北齐安籍人士的会馆)三处留存至今,统称为湖广会馆。2003年,市政府决定对湖广会馆进行修复,现已成为一个集历史、文化、人文价值为一体的新旅游观光点。但各区县的会馆保护和修缮还需引起重视和加强力度。

2.重视对移民文化和民间艺术的弘扬和继承。重庆是一座移民城市,80%以上的重庆人都是明清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后裔,由于历次移民,重庆的民间艺术也集纳了各地不同的风味。移民文化和民间艺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需要我们弘扬和继承。2006年9月29日到10月7日在湖广会馆举行了以“寻根问祖,弘扬移民文化;品味人生,体验复古风情”为主题的湖广会馆移民文化节,给市民奉献了一场传统祭祀、民歌歌会、婚俗典礼、渝绣表演、民间服饰展示、山城名小吃等带有浓郁巴渝特色的文化盛宴,集中展现了移民乐观和坚韧的精神面貌。

3.重视对移民文化的研究。移民文化拥有悠久历史、丰富内涵与重大现实意义,值得长期研究与关注。2006年9月29日,中国首个移民文化研究中心——“中国移民文化中心”在重庆湖广会馆挂牌成立。它的成立,填补了中国移民文化研究基地的空白。中心学术委员会、顾问委员会以及其他人员致力于探索中国移民文化的历史与发展,以传播移民精神,并积极开展与国外移民研究机构的交流活动。除了专业的移民文化研究机构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也需重视和加强对移民文化的研究。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是:一是应填补薄弱环节,加强对移民迁出地生存环境与移民在原乡生活状况的研究;二是应拓宽研究视野,扩大研究领域,改变重上层轻下层、重政治轻社会的研究倾向;三是应深入挖掘史料,关注移民运动细节,改变重宏观轻微观的研究倾向;四是应改变研究方法,强调多学科结合,提倡采用新的研究手段。

4.重视对移民文化的宣传。对移民文化的关注,仅仅靠举办一次移民文化节和几次研讨会,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善于利用现代传媒的作用,尤其是电视的影响力,来宣传移民文化。2006年9月湖广会馆移民文化节上,有人提议以“湖广填四川”移民大运动为历史背景,拍摄移民题材和渝商题材的电视剧,利用电视传媒的影响,扩大湖广会馆及移民运动的影响。以此题材拍电视剧,有不少优势,但也存在剧本资金尚未成熟等实际困难

这个问题太大了,建议楼主直接去一趟重庆的“湖广会馆”,那里面有详尽的资料,也有相关的书籍出售。

1:人口:
据考证,从清初到民国初年,四川(包括重庆)85%%以上的人,都是这次“湖广填四川”移民的后裔。仅在重庆一地,清代本土姓氏的居民还不足10%%,其他姓氏都是湖广填四川的“新民”。这些新民的姓氏,目前在湖广会馆里就陈列了200多个,可见当时重庆移民数量之巨。而在07年春节期间,湖广会馆将开展百家姓姓氏查询,让市民追踪溯源、盛世寻根。

据统计,到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重庆府下辖13县的人口由不足3万人猛增至11万户56万人,占当时四川全省人口的五分之一。到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重庆人口增加到230余万,成为全川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二:文化

空前的大移民,同时带来了文化的大交流、民风民俗的大融合。不同地区的语言、饮食、建筑和风俗习惯被移民们带到重庆,逐渐与重庆本土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最为突出则是建筑文化的融合,而湖广会馆建筑群就是各地建筑文化在重庆实现大融合的代表之作。

  • 古代移民对重庆文化的影响(最好以湖广填四川为例)
    答:源源不断的各地移民在内迁到重庆的同时还带来了各地的移民文化,在与重庆本地文化的不断融合中逐渐形成了新的重庆文化,并对今天重庆人的精神状态、性格品格和人文精神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清初“湖广填四川”运动中内迁移民文化对重庆文化发展的影响 清初“湖广填四川”运动中内迁移民文化对重庆文化发展的...
  • 明初重庆移民的影响
    答:1. 经济文化发展与整合:明初重庆移民促进了重庆城市商业的兴旺发展,能够初步构建出一个具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交通等多种功能的区域中心城市形象。2. 人口流动与地区稳定:明初大量的人口进行迁徙,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等多方面原因。如元末江南地区朱元璋主要跟陈友谅张士诚作战...
  • 湖广会馆重庆的湖广会馆是干什么的
    答:湖广会馆是重庆地区一处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主要用于联络和凝聚湖广地区的移民社群。湖广会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当时,由于战乱、灾荒等多种原因,大量湖广地区的居民迁移到重庆地区。为了维护同乡之间的联系和感情,他们共同筹建了这座会馆。会馆成为了这些移民的精神家园,他们在这里举行各类社交、文...
  • 中国古代三次移民的影响
    答:到了元末明初,由于数十年的战乱,大批湖广(即今湖北、湖南和广西的一部份)乡民和部份安徽、陕西军民留寓四川,标志着移民来源发生了首次以南方人口居多的变化,这是第四次移民入川。清代前期有十余个省的移民入川,因为以湖北、湖南的移民最多,湖北、湖南在当时又归湖广省管辖,故称为“湖广填四川”,移民人口达100...
  • 重庆湖广会馆简介
    答:由于时代不同,三个会馆的建筑风格各不相同,具有很高的建筑艺术价值。2、重庆湖广会馆是明清时期“湖广填川”移民潮的产物,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它是移民历史的见证者,以它为代表的重庆历史文化、移民文化、会馆文化、巴渝文化首姿是重庆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以上内容...
  • 重庆湖广会馆是干什么的?
    答:详见下文。和感兴趣的朋友一起来看看吧!湖广会馆是干什么的湖广会馆是重庆著名景点之一,历史文化悠久。它是清代重庆繁荣的历史见证,也是清初至民国初年重庆移民文化、商业文化、建筑文化的重要标志。湖广会馆,位于。渝中区东水门正街,建于清乾隆年间(2000年),道光年间(2000年)扩建。会馆以其精美...
  • 湖广填四川移民公园公园历史背景
    答:四川历史上曾经历多次大规模移民,其中明清时期的移民运动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据最新研究成果,川渝两地的“湖广填四川”移民中,有高达70%的来源地是湖北省麻城孝感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从四川返回麻城寻找他们的根源,这促使麻城市与四川的汉源县、高县以及重庆的渝中区在移民文化方面展开了深入...
  • 关于重庆的历史
    答:明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灭大夏国,复改为重庆府,隶属于四川承宣布政使司。辖2州、11县、1厅,包括巴县、江津、长寿、永川、荣昌、綦江、南川、合州、涪州、铜梁、大足、璧山、定远、江北厅。 清初,发生的“湖广填四川”运动使重庆具有了悠久的移民历史和丰富的移民文化,奠定了近现代重庆社会的根基。 清光绪...
  • 重庆湖广会馆的简介
    答:重庆湖广填四川移民博物馆设在仿古新建建筑内,它生动地再现了人类移民史上一次极为重要的移民浪潮——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这次移民运动的过程,对日后川渝地区文化经济生活的影响,在这里,都将一一得到解答。置身于此,犹如回到300多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移民运动中去。会馆文化专题陈列是对川渝地区众多...
  • ...湖广填四川”是因为什么原因?对四川有什么影响?
    答:导致大量人口外逃至各地,尤以湖广地区最多,然后为了尽快恢复四川的生产等,康熙、乾隆、嘉庆三朝期间一直致力于将湖广地区的民众迁移到四川,而这期间迁移的人数要远远大于之前因为战乱而迁入的人数。以上就是湖广填四川的原因以及经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