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医患双方的权利义务的相互关系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7
简述在医患关系中患者的权利与义务有哪些

患者拥有哪些权利呢? (1)病历复印权。《条例》第十条规定,患者有权复印包括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等病历资料。 (2)知情权。《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的情况下,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 (3)共同封存事故材料权。《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及病程记录应当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封存和启封。 (4)参与和观察尸检权。《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时,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至7日,尸检应当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签字。 (5)共同委托鉴定权。《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患者享有与医疗机构共同委托医学会对医疗事故进行鉴定的权利。 (6)再次鉴定申请权。《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 (7)随机聘请鉴定专家权。《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参加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专家,由医患双方在医学会的主持下通过随机抽取专家库中的名单来决定。在特殊情况下,医学会可根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需要,组织医患双方到其他医学会建立的专家库中抽取专家的名单,并请他们参加鉴定或者函件咨询。 (8)申请鉴定专家回避权。《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专家鉴定组的组成人员如果是医疗事故双方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与医疗事故双方当事人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鉴定的,应当回避。 (9)陈述和答辩权。《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当事人在收到负责医疗事故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受理通知之后10日内,享有提交有关医疗事故鉴定的材料和书面陈述及答辩的权利。 (10)损害赔偿请求权。《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当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时,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可以分为三类:一、普通的医疗合同关系:为无名合同,可参照委托合同适用合同法;二:无因管理(如:路倒病人的救治);三、在强制医疗的情形下带有强烈的行政色彩。

医患关系,是医院医疗服务活动的重中之重,也是医患双方的事情。医患双方都应该在处好医患关系方面做出努力,但是医院科室、医务人员一方是处好医患关系的主导者。结合当前实际,谈谈一些的看法。医务人员转变观念是处好医患关系的基础 转变服务观念。医务人员必须摒弃“救命恩人”的至尊思想,正确认识现代医患关系,充分保障患者权利的实现,提供患者满意的医疗服务。 转变单纯“治病”的观念。现代医学模式已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患者不仅仅需要治病,而且需要人性化的关心,那种只注重治病、不注重待人,只注重技术、不注重心理的行医观念已经不能适应当今医疗服务的需要。 转变患者是求医者的观念。在传统医疗文化中,人们给予治病救人的医务人员 “悬壶济世”、“救命恩人”、“白衣天使”等许多赞美之词,也习惯于将找医务人员看病说成求医。医务人员处在一个尊贵的地位,患者处于求医、求救的地位,医患之间形成了主动与被动、支配与服从、施恩与受恩的医患关系。随着我国经济和卫生事业的发展,缺医少药的时代已经过去,患者有了选择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条件,医务人员用被“求”的态度“打发”患者的时代已经不存在了。 转变医务人员是施医者的观念。生命自主权是人的基本权利,医务人员必须尊重这项权利。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关系是医疗服务关系,医务人员为患者服务是医务人员的义务,而不是单向的施医者。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就是医务人员是否把自己看成是服务人员,是否用最好的服务去为患者服务。医患之间的关系必须建立在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彼此不分高低贵贱,医患双方才能互敬互让,和睦相处。 转变为患者治病是恩赐的观念。由于医疗服务的特殊性,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应该履行的职责。部分医务人员有对患者"恩赐"的思想,由此产生了高高在上的感觉,在医患关系中就容易产生忽视患者的要求和权利的现象,可能发生不利于医患关系融洽的情况。患方转变观念是处好医患关系的重要条件 转变医疗福利观念。在我国过去多年的医疗福利政策影响下,患者总认为医疗服务就应当是福利,抱怨现在“看病难、看病贵”。目前我国经济还不发达,国家只能保障部分职工的基本医疗福利。现在医疗机构已经进入医疗市场,国家给医疗机构的补偿大大减少,受整个市场经济的影响,医疗费用比过去高是难免的,患者应该充分理解。 质量效益观念。新技术的开展和新设备的使用,使医疗质量不断提高。现在住院天数比以前缩短,日均费用可能比以前高。现在治疗效率高了,治疗质量好了,患者痛苦少了,损伤小了,这样的日均费用和以前的日均费用有很大不同。过去注射便宜,但现在用的是一次性注射器,避免了交叉感染的危险;过去很多手术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大,现在手术方式改进了,受术者的术中痛苦小了,术后生活质量提高。 正确维权观念。医疗是具有高风险的活动,到医疗机构看病就有两种可能,要么病情好转或治愈,要么病情加重或向更坏的方向发展。人的生命科学领域未知数太多,现代医疗技术还不能治愈所有的疾病,不能认为病没看好,就是医疗机构的责任。 尊重医务人员劳动的观念。医务人员和患者本该是“同一战壕的战友”,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敌人——疾病。大多数医务人员是尽职尽责的,他们为患者做了很多工作,患者应当尊重医务人员,体谅和理解医务人员。处理好医患关系,医院科室、医务人员在处理好医患关系方面应该做的工作很多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是根本。患者来医疗机构治病,目的是想尽快恢复健康。如果医疗机构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好,患者的满意度就高,医患关系就融洽;反之,医疗技术效果不令满意,服务态度不好,导致患方的不满,可能酿成医疗纠纷。 加强医患沟通是密切医患关系的重要策略。医患沟通是医患之间构筑的一座双向交流的桥梁。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医患之间心理距离近,感情融洽,医患关系就好。在良好的医患关系中,尽管医疗机构在服务上有些缺陷,患方也能在友好的情感中予以谅解。 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是处理医患关系的关键环节。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是患者的基本权利之一。医务人员在履行某些治疗行为前,应先同患者进行交谈,包括病情、治疗的依据、治疗的原理、治疗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等均应告知患者,让患者根据自己选择是否做治疗和检查,以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真正做到尊重患者,让患者充分享受就医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这样,医患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 论述医患双方的权利义务的相互关系
    答: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关系是医疗服务关系,医务人员为患者服务是医务人员的义务,而不是单向的施医者。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就是医务人员是否把自己看成是服务人员,是否用最好的服务去为患者服务。
  • 医患道德中医务人员的权利与义务
    答:(1)医师的道德义务。维护健康,减轻痛苦。医师有帮助病人知情的义务。对病人的特殊病情及隐私予以保密。(2)医师的道德权利 医师的诊治权 医师的特殊干涉权 医师有受到尊重和享受礼貌待遇的权利 医师有获得正当经济报酬的权利 2、患者的道德权利与义务 (1)患者的道德权利很多,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最...
  • 关于医患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提法中错误…
    答:1、医患权利与义务的概述:在医患关系中,双方既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也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与义务之间通常是一致的,但在道德层面,义务的履行未必总是以权利的获得为前提。例如,急诊情况下,医院和医务人员应先行救治,而不是先要求支付费用。2、医生的权利与义务:医生有权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同...
  • 医患关系双方权利与义务
    答:医患双方的道德权利与义务,重点强调的是医生的权利与义务,而且权利与义务是对应的,医德权利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医生在职业活动中有以下权利:①在注册的职业范围内,进行医学检查、疾病调查、医学处置、出具相应的医学证明文件,选择合理的医疗、预防、保健方案;②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标准,获得与本人职...
  • 关于医患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提法中错误的是
    答:正确认识和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医患关系中,医患双方既有法律、道德权利,又有法律、道德义务其中,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是一致的,互为条件的。而道德权利和道德义务不一定一致,即履行道德义务时不一定以获得道德权利为前提,如对待急诊患者,就不能采取先交钱后抢救,即使患者暂时无钱,急诊科和医务人员...
  • 医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答:1. 医生权利:- ① 诊治疾病权:医生最基本的权利之一,涉及对患者的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② 宣告死亡权: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下,医生有权宣告患者死亡。- ③ 医疗干涉权:医生在特定情况下,为保护患者或他人利益,有权对患者的自主决定进行干涉。2. 医生义务:- ① 治疗义务:医生有责任根据...
  • 如何理解医患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答:医患关系因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定格为一种双向的、特定的人际关系,与其他人际关系相比有其不同的特点。我国医疗卫生工作公益福利事业的性质决定了医患关系长期以来呈现这样几个基本特点:(1)以社会法制为保障建立起来的依赖关系。(2)以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为原则建立起来的平等关系。(3)与救死扶伤相关联、...
  • 如何处理医患关系
    答:在社会主义国家,医患关系本质上是兄弟式的、没有阶级差别的同志式关系,在政治上应该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个体人群中的职业道德|、政治素质不同,在具体的工作中,医患关系也遇到了不少新矛盾和新问题。为了清楚的表达这个观点以寻求解决的方法,首先从医患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谈起。
  • 医患关系的定义
    答:一般认为,医患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医患关系是特指医生与患者之间相互关系的一个专门术语;广义的医患关系指以医生为主体的与从事医疗实践活动有关的“医方”与以患者为中心的与求医行为有关的“患方”,在医学实践活动中所发生的人际关系。医患关系的特点:医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使医患关系定格为...
  • 浅谈医患关系的性质-2020医疗卫生医学伦理学
    答:这种契约关系建立在遵守法律的基础上,患者就医和医者行医同样受到法律保护,医患在契约关系中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等、公平的。医患契约关系是以自愿为前提的,尽管法律保护医生为患者提供医疗卫生保健和康复而享有的特殊职权,但这种契约关系中的自愿不是双方想怎样就怎样,必须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