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的中国线路历史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过程

1、2008年2月26日,中国铁道部和科技部签署计划,共同研发运营时速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列车。
2、2008年8月1日,中国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水平的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
3、2009年12月26日,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工程类型最复杂时速350公里的武广高铁开通运营。
4、2010年2月6日,世界首条修建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连接中国中部和西部时速350公里的郑西高速铁路开通运营。
5、2012年12月1日,世界上第一条地处高寒地区的高铁线路——哈大高铁正式通车运营,921公里的高铁,将东北三省主要城市连为一线,从哈尔滨到大连冬季只需4小时40分钟。
6、2013年以来,随着宁杭、杭甬、盘营高铁以及向莆铁路的相继开通,高铁新增运营里程1107公里,中国高铁总里程达到12000公里,“四纵”干线基本成型。
7、2014年11月25日,装载“中国创造”牵引电传动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的中国北车CRH5A型动车组进入“5000公里正线试验”的最后阶段。这是国内首列实现牵引电传动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完全自主创新的高速动车组,标志着中国高铁列车核心技术正实现由“国产化”向“自主化”的转变。
8、2014年4月3日,完全自主化的中国北车CRH5型动车组牵引电传动系统通过了中国铁路总公司组织的行业专家评审。
9、2014年,中国铁路新线投产规模创历史最高纪录,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1.2万公里。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超过1.6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中西部铁路建设掀起高潮,营业里程达到8万公里,占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的62.3%。

扩展资料中国高速铁路走出国门
中国高铁具有三大优势:技术先进、安全可靠;价格低、性价比高;运营经验丰富,中国每建设一条铁路其标准至少保证二十年不落后。
中国已经成功拥有世界先进的高铁集成技术、施工技术、装备制造技术和运营管理技术,具有组团出海的实力。
中国高速列车保有量1300多列,世界最多。列车覆盖时速200公里至380公里各个速度等级,种类最全:动车组累计运营里程约16亿公里,经验最丰富。施工成本和效率方面,中国企业更具优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高速铁路

高速铁路的发展历史:
1、第一次浪潮
1959年4月5日,世界上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在日本破土动工,经过5年建设,于1964年3月全线完成铺轨,同年7月竣工,1964年10月1日正式通车。
2、第二次浪潮
(1990年至90年代中期)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荷兰、瑞典、英国等欧洲大部分发达国家,大规模修建该国或跨国界高速铁路,逐步形成了欧洲高速铁路网络。
3、第三次浪潮
(从90年代中期至今)在亚洲(韩国、中国)、北美洲(美国)、澳洲(澳大利亚)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建设高速铁路的热潮。
4、第四次浪潮
超级高铁是新一代高铁技术贮备库,中国、日本和美国等几个国家正在研究。2015年4月17日,“日本超导磁悬浮列车创时速590公里新纪录”报道:日本山梨磁悬浮试验线今后将转为运营线路,作为磁悬浮中央新干线使用,最高运营速度定为每小时505公里。

未来发展前景
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通过建设京沈、商合杭、京张、南昌至赣州等客运专线,建成以京沪、京广、京哈、东南沿海、陇海、青太、沪昆、沪汉蓉为主骨架的“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同时配套建成贵广、合福等高铁延伸线,形成触角丰富、路网通达、运力强大的中国高速铁路网络。
根据《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以及《中长期铁路规划》,未来我国高铁将迎来一个新的蓬勃发展时期,同时随着中国高铁“走出去”,不断拓展海外市场,铁路工务工程领域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高速铁路

【1条】
2003年10月12日,秦沈客运专线通车,设计时速200公里,预留250公里的提速条件,全长404公里,总投资约150亿。 【1条】
2007年3月2日,台湾高铁(台北至高雄)全线正式营运开始,路线全长345公里,总投资额约达新台币5000亿元,高铁采用日本新干线技术,最高运营速度315公里/小时。它的开通使往返台北高雄两市的时间缩短为1个半小时。 【3条】
2008年4月18日,合宁客运专线开通,运行时速200公里,预留250公里提速条件,全长166公里,总投资250亿。
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铁通车,最高时速350公里,全长120公里,投资215亿。
2008年12月24日,胶济客运专线全线开通,速度目标值为200公里至250公里,正线长363公里,工程批复概算总额为95.8亿。 【5条】
2009年4月1日,石太客运专线通车,目标时速为250km/h,正线线路全长190公里,总投资130亿。合武铁路客运专线开通,设计时速250km/h,全长356公里,总投资168亿。
2009年9月28日,甬台温铁路通车,设计时速为200km/h,预留时速可提升到250-300千米,设计正线全线282公里,项目总投资概算155.3亿。
2009年9月28日,温福铁路通车,时速目标值200公里,预留250公里提速条件,全长298公里,投资概算174.8亿。
2009年12月26日,武广客运专线建成通车,最高时速可到394公里,全长约1069公里,投资总额1166亿。 【8条】
2010年1月28日,郑西客运专线通车,速度目标值350km/h ,正线长457公里,概算投资501亿。
2010年4月26日,福厦高铁通车,设计速度为250km/h,预留300km/h,全长273公里,总投资144.2亿。
2010年5月1日,成灌高铁通车,时速目标值200公里,线长66公里,估算总投资为 69.87 亿。
2010年7月1日,沪宁城际高铁通车,时速350公里,正线全长300公里,投资估算总额394.5亿。
2010年9月20日,昌九城际高铁通车,运行时速为250公里,全长131公里,投资总额约65亿。
2010年10月26日,沪杭高速铁路通车,设计时速350km/h,正线全长160公里,投资440亿。
2010年12月30日,长吉城际高铁开通,设计时速250公里,全长108公里,总投资96亿。海南东环高铁通车,最高运行时速250公里,全长308公里,投资约200亿。 【3条】
2011年1月7日,广珠城际轨道通车,运行最高时速200千米,主线长116公里,投资约70亿。
2011年6月30日,京沪高铁通车,运行最高时速300千米,全长1318公里,投资约2209亿元。
2011年12月26日,广深港高铁(广州南至深圳北段)通车,最高运营时速300千米,全长102公里 ,概算投资:205亿元 2012年6月29日,龙厦高铁通车,设计时速250千米/小时,路全长约171千米,总投资约62亿元
2012年7月1日,汉宜高铁通车,运行最高时速250千米,全长291公里,总投资额为237.6亿元。
2012年9月28日,石武高铁(郑州至武汉段)通车,最高时速350千米,正线全长840.7公里,设计速度目标值350公里/小时,项目投资估算总额1167.6亿元。
2012年10月16日,合蚌客运专线通车,运行最高时速350千米,全长130.67公里,工程投资估算为97.5亿元
2012年12月1日,哈大高铁通车,运行最高时速350千米,主线904公里,投资额为924亿元
2012年12月26日,石武高铁(石家庄至郑州段)通车,设计速度目标值350公里/小时。
2012年12月26日,京广高铁通车,运行最高时速350千米,全长281公里,概算投资:438.7亿元。 2013年7月1日,宁杭高铁通车,全长248.963km公里,该项目为国铁1级,双线,设计最高运营速度为350公里/小时。投资总额约237.5亿元。杭甬高铁通车,全长149.89公里,总投资约212亿元,设计最高运营时速为350公里。
2013年9月12日,盘营客运专线通车,盘锦至营口高速铁路是北京至沈阳至哈尔滨(大连)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起京哈铁路盘锦北站,经新建的盘锦站,东至哈大高速铁路的下夹河线路所,与哈大高铁连通,线路里程9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初期运营时速300公里,盘锦到营口东只需28分钟。
2013年9月26日,向莆铁路通车,正线全长约603.6公里,按双线电气化Ⅰ级干线标准建设,设计时速为每小时200公里,南昌到福州最快只需3小时12分,南昌到厦门最快只需4小时50分。
2013年12月1日津秦高铁通车,正线全长257公里,全线设天津、军粮城北、滨海、滨海北、唐山、滦河、北戴河和秦皇岛8个车站。设计时速350公里,天津到秦皇岛最快只需78分钟,单向输送能力8000万人次/年,项目投资估算总额为338亿元。
2013年12月28日厦深高铁正式通车,线路全长502.4公里,初期运营时速200公里,厦门至深圳的最快旅行时间3小时34分。西宝客运专线通车,线路东起西安北站,西至宝鸡南站,沿途设有咸阳秦都站、杨陵南站及岐山站,营运里程167公里
2013年12月28日渝利铁路正式通车,西起重庆北站,东至湖北利川凉雾站,营业里程287公里,运行最高时速200公里。衡柳铁路正式通车,北起衡阳,南至柳州,全长498公里,列车时速200公里,并预留提速250公里时的条件。柳南城际铁路通车,为湘桂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双线电气化客运专线,线路起自广西柳州市,经来宾,黎塘,止于南宁市,线路全长226km,设计时速250KM/H
2013年12月30日南钦高铁正式通车,是广西沿海城际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南钦高铁始于南宁东站,终于钦州北站,总长99公里,总投资97.6亿元,线路等级为 I 级,双线电气化铁路,基础设施设计速度250公里/时、钦防高铁正式通车,是广西沿海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货为主客货共线铁路,线路自钦州北引出,止于防城港北站,正线全长62.6公里。国家Ⅰ级,双线电气化,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250公里/小时,总投资49.9亿元,工期3年。钦北高铁正式通车,属于广西沿海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北接在建钦州北站,止于北海站,正线长度99.474公里,正线全长99.6公里,桥隧比35%。工期3年,国家I级,双线电气化铁路,基础设施设计速度250公里/小时。 2014年7月1日,大西高铁太原南至西安北段正式开通运营,线路全长570公里,最高运营时速250公里/小时。 沪汉蓉高速铁路(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通车,起于上海虹桥站,途经南京、合肥、武汉、重庆等城市,终到成都东站,全长1985公里,设计速度160~350公里/小时(其中上海到南京段为350公里/小时;宜昌到利川段为160公里/小时;其余段为200-250公里/小时),是中国规划的“四纵四横”铁路骨干网中四条横向高速铁路之一。
2014年7月30日,泰国国家和平与秩序委员会已经批准了两条连接中国和泰国的高铁项目,总成本约为7414亿泰铢(约合人民币1430亿元)。这两条高铁项目分别是廊开府—马塔府(总长737公里,计划投资3925亿泰铢),清孔—帕栖(总长655公里,计划投资3488亿泰铢)。
2014年12月10日,杭长高铁全线通车。它是中国“四纵四横”客运网主骨架之一-----沪昆高铁的一部分,东起杭州东站,西至长沙南站,线路全长933公里,线路横贯浙江、江西、湖南三省,途经杭州、南昌、长沙3个省会城市,是一条承担区域间长途旅客为主、城际旅客为辅,同时兼顾与南北方向高速铁路之间转换客流的东西向客运专线。
2014年12月20日,我国西南地区首条城际高速铁路——成绵乐城际铁路通车运营,成绵乐沿线自此开启“同城梦”。
2014年12月26日,南广铁路全程正式通车,南广铁路始自南宁东站至广州南站,线路全长577.1公里,其中广西境内349.8公里,广东境内227.3公里,全线共设车站23座。为双线电气化国家I级铁路,设计时速200-250公里/小时,满足开行双层集装箱列车运输的要求。2014年12月26日,兰新高铁正式通车,属于未来亚欧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东起兰州西站,西至乌鲁木齐站,正线全长1776公里,是世界上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旅客列车速度设计目标值300公里/小时以上,电力牵引,初期时速200公里/小时。 贵广高铁全线通车运营,自贵阳北站起,经黔南州、黔东南州、广西柳州(北部,非市区)、桂林、贺州、广东肇庆、佛山终至广州南站。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铁路出海大通道,是连接“一带一路”,实现长江经济带、珠江经济带、西江经济带、中孟缅印经济走廊“互联互通”高速通道,缩短西南与珠三角地区间的时空距离。 2015年6月28日,合福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合福高铁是京福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沟通华中与华南地区的一条大能力客运通道,北接合肥枢纽,南连福州枢纽。是继京津、武广、郑西高铁之后,设计时速350公里的又一条双线电气化高速铁路。专线由中国铁路总公司与安徽、江西、福建三省合资建设。它的通车标志着京福高铁的全线通车。
2015年8月17日9时,首趟搭载600多名乘客的D7989次动车组由哈尔滨站开往齐齐哈尔南站,9时05分由齐齐哈尔南站开往哈尔滨的D7906次动车组对向开出。这标志最北高寒高铁——哈齐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中国高铁网再向北延伸279公里,哈尔滨至齐齐哈尔两地最快运行时间由原来的约3小时缩短至85分钟。
2015年12月26日7时50分,成渝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是“十二五”国家重点铁路建设项目,是第三条连接渝川经济带的铁路交通走廊,是沪汉蓉快速铁路客运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1年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后,8月10日决定降速:设计最高时速350公里的高铁,按时速300公里开行;设计最高时速250公里的高铁,按时速200公里开行;既有线提速到时速200公里的线路按时速160公里开行。大批待建高铁项目降低时速如郑万高铁降低为200公里。——2014年铁总有关部门说这次降速对于中国高铁在国际上的声誉和发展造成了灾难性影响,也导致几年里西成高速铁路等中国高铁设计时速过于保守、几十年后需要大改造而浪费巨量资金。其实,那次事件的专家组结论是与高铁速度无关,降速不是科学决定。
2014年中国高铁恢复了长远眼光,因为高铁的线下工程是长久资产,至少要用一百年或几百年,如果标准不够(正如中国城市的车道一二十年后就落后了),会付出巨大代价。中国工程院王梦茹院士说高铁的基础应该尽可能高,是顾及未来历史要求,否则难以停止运行去改造,而新建的成本又高。2014年郑万高铁恢复了350公里的基础设计。俄罗斯-喀山高铁地带的人口密度不如中国东中部,却要求时速基础400公里,也是对历史负责的做法。 2010年底,中国铁路营运里程达到9.1万千米,居世界第二位;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营运里程达到8358千米,居世界第一位。到2012年低,高铁建成通车合计13000千米以上。
截至2015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9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



  • 简述中国铁路的发展史
    答:大秦铁路建于1985-1997年,是中国唯一一条煤炭运输专线铁路,也是中国第一条重载单元铁路。京九铁路,又称京九线,是一条从北京通往广东深圳的铁路。2008年中国拥有了第一条时速超过30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截止至2016年,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超过2.2万公里,占全球高铁运营里程的65%以上。
  • 中国铁路的发展史
    答:青藏铁路是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铁路,全长1956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中国在施工中克服了青藏高原冻土层的世界难题,于2006年7月1日顺利实现了全面通车。2008年中国拥有了第一条时速超过30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2009年又拥有了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运营...
  • 中国铁路的发展历史
    答:1949年至21世纪初的快速前行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铁路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1952年7月1日,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成功通车。1975年7月1日,完成电气化改造的宝成铁路,成为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的青藏铁路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
  • 求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及建成时间。
    答:京沪铁路连接了中国最大的两座城市,沿途大都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带,因此成为中国目前最繁忙的铁路干线之一,并正在筹建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以缓解运输压力。京沪高速铁路 京沪高速铁路计划是在北京与上海之间建设高速铁路的计划 京九铁路(连接北京及深圳,经九广铁路东铁到香港九龙。)是中国一条从北京通往...
  • 中国铁路历史发展史
    答:是中国唯一一条煤炭运输专线铁路,也是中国第一条重载单元铁路。京九铁路,又称京九线,是一条从北京通往广东深圳的铁路。2008年中国拥有了第一条时速超过30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截止至2016年,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超过2.2万公里,占全球高铁运营里程的65%以上。来源:写真历史 ...
  • 了解我国高速铁路和列车的发展情况
    答:2005年7月,中国第一条时速300km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客运专线开工,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正式通车并投入运营。京津城际铁路首次大面积使用无砟轨道技术,首次采用500m长钢轨工地焊接施工工艺,跨区间进行长大无缝线路的铺设,主要结构均采用高性能混凝土,线下结构与无砟轨道系统实现了高精度的对接。2008年4月...
  • 我国修建京沪高速铁路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答:基础设施设计速度为350km/h,初期最高运营时速250-300km/h,京沪高速铁路位于中国东部地区的华北和华东地区,两端连接环渤海和长三角两个经济区域。所经区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5%,人口占全国地26.7%,人口100万以上城市11个,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活跃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客货运输较繁忙、增长潜力较大的...
  • 中国铁路的历史
    答:05、中国长江上第一座铁路桥是武汉长江大桥。06、中国第一条一次建成的双线电气话铁路是1983年建成的京秦线。07、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重载列车线路是1984年开工修建的大秦铁路。08、中国铁路第一条光纤通信线路是北京到木樨地。09、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是1961年8月通车的宝成线(宝鸡——峰州)。10、新...
  • 中国铁路历史发展史
    答:5、中国高铁网络 除了少量旧线改造工程以外,绝大部分高铁网络将由新建线路组成,每条新线的行车速度节节攀升。 在政府颁布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中国将建设四横四纵的国家级高速铁路网络,与现有轨道一起,组成1.2万公里的客运专线。 2003年,位于东北辽西走廊的第一条快速客运专线“秦沈铁路”宣告通车,全线设计时速...
  • 中国铁路的发展历史
    答: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开始大力建设铁路,并逐步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铁路网。1980年代以来,中国铁路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修建了大量高速铁路和电气化铁路,并逐步实现了铁路现代化。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铁路运输国家之一,铁路总里程和运输能力均居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