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的发展史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7

1、中国铁路的开端

19世纪,中国继日本及印度之后成为第三个修建铁路的亚洲国家。1875年,英国在上海铺设了14.5公里长的吴淞铁路,成为中国第一条营运铁路。

受“师夷长技以治夷”思

想影响的“洋务派”清政府官员于1881年建造了第一条清政府主张兴建的官办铁路——唐胥铁路。而中国第一辆火车是当时唐胥铁路总工程师的夫人仿照英国著名的蒸汽机车“火箭号”造成的,并把它命名为“中国火箭号”。因为中国工人在机车两侧各刻一条龙,于是把它叫做“龙号”机车。

2、自主修建铁路

八国联军入侵之后,国内要求保卫路权、自修铁路的呼声越来越大,清政府终于决定自行兴建第一条完全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的铁路——京张铁路。该铁路由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主持设计建造。

1912年,中华民国宣告成立。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提出了宏伟全面的铁路建设计划,设计了连通全国的3条主要干线,总长20万公里。在此后的《实业计划》“第四计划”中,孙中山又进一步周密化,设计了5条贯通全国的铁路大干线,细分为中央铁路系统、东南铁路系统、扩张西北铁路系统等。

3、民国时期铁路发展

民国时期,中国铁路发展曲折。中东铁路原是由沙俄在中国东北境内修筑的一段铁路。该铁路最早由俄国控制,1922年苏联成立后改为中苏共管。1929年张学良试图用武力强行收回中东铁路,结果东北军败给了苏联红军。30年代,日本侵入东北后,苏联很快就将该铁路卖给了满洲国。1945年后,苏联重新获得了控制权,并在解放后将其移交给了中国政府。

因为民国时期频繁的战乱和外部势力影响,中国铁路在这一时期一直发展缓慢。

4、建国后铁路发展

1950年代初,新中国政府决定填补西部地区的铁路空白,开始建设成都到重庆的成渝铁路,1950年6月开工建设,1952年6月通车,成为解放后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宝成铁路是全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于1952年7月1日在成都动工,1958年建成通车,1975年7月完成铁路电气化工程改造。

陇海铁路是中国一条从江苏连云港通往甘肃兰州的铁路干线,也是从太平洋边的中国连云港至大西洋边的荷兰鹿特丹的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陇海铁路于1905年起动工,经过四十余年的分段建设,至1952年全线建成,目前全长1759公里,为I级双线电气化线路。

大秦铁路建于1985-1997年,是中国唯一一条煤炭运输专线铁路,也是中国第一条重载单元铁路。

京九铁路,又称京九线,是一条从北京通往广东深圳的铁路。1994年京九铁路各段开始动工,1996年9月1日京九铁路提前实现全线开通。

2003年10月12日, 秦沈铁路作为中国第一条客运专线铁路正式投入运行。专线铁路设计时速为每小时200公里,最高时速为300公里。

2006年4月27日,上海磁悬浮结束两年试运,正式投入营运。这是世界上首条投入商业化运营的磁悬浮列车示范线,全长29.863公里。

青藏铁路是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铁路,全长1956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中国在施工中克服了青藏高原冻土层的世界难题,于2006年7月1日顺利实现了全面通车。

2008年中国拥有了第一条时速超过30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

2009年又拥有了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的高速铁路——武广客运专线。2011年6月30日,京沪铁路开始正式运营。

自1997年以来,中国铁路经历了六次大提速,配合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列车速度普遍有了很大的提高。2009年7月1日,洛湛铁路永州至玉林段正式开通,标志着中国实现了“八纵八横”铁路网主骨架。截止至2016年,中国铁路运营里程高达12.4万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程超过2.2万公里,占全球高铁运营里程的60%以上。

扩展资料:

2015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238亿元,投产新线9531公里,其中高铁3306公里。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盛光祖表示,“十二五”期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8万亿元、新线投产3.05万公里,较“十一五”期间分别增长47.3%、109%,是历史上投资完成和投产新线最多的五年。到“十二五”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1万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程超过1.9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2016年5月中旬,铁路部门拟全面调整优化列车运行图,在进一步发挥高铁优势,提高高铁覆盖率的同时,大量增开中小城市间、中西部及边远地区始发终到的普速列车,推出更多方便快捷的客运产品,进一步增加中小城市和中西部地区的铁路客运有效供给,便利沿线群众出行。

随着高速铁路大规模投入运营,其周界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基于多光谱的铁路周界入侵智能追踪一体化侦测系统综合应用红外热成像、低照度高清可见光摄像机、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高速嵌入式计算等技术,实现铁路周界内全天候、全天时稳定监测入侵情况。

系统探测到入侵目标后,能够自动上传并跟踪入侵目标,为后续处置留存有价值的视频资料。该系统具有适应各种气候环境、应用范围广、布防灵活等优点。通过上道试验和实际验证,证明该系统性能良好。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中国铁路



  • 中国铁路的发展历史
    答:中国铁路发展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分别为:1876年至1905年的起步阶段、1905年至1949年的艰难前行阶段、1949年至21世纪初的快速前行阶段和21世纪初至今的高速铁路大发展阶段。1876年至1905年的起步阶段,1876年不难理解,这一年,以英国怡和洋行为首的英国资本集团擅自修建的吴淞铁路,成为了在中国的第一...
  • 中国铁路发展史
    答:中国铁路起步于清政府统治日渐衰落的时期,比世界上最先使用铁路的国家晚了半个多世纪。从1876年到1911年,中国大地上先后修建了9100余公里铁路,翻开了中国铁路历史的第一页。1.1876年7月1日,吴淞铁路(上海至江湾)试车 19世纪,中国继日本及印度之后成为第三个修建铁路的亚洲国家。1875年至1976年,英...
  • 记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铁路发展的几个大事件-百度
    答:2. 宝成铁路,连接陕西宝鸡与四川成都,是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自1958年6月动工,至1975年7月1日完工,全长676公里的铁路正式通车。3. 成渝铁路,是新中国成立后新建的第一条铁路。全长505公里,从1950年6月开工到1952年7月1日全线通车,结束了依赖外国借款和材料的历史。4. 石太线,东起石家...
  • 中国铁路的发展史
    答:陇海铁路是中国一条从江苏连云港通往甘肃兰州的铁路干线,也是从太平洋边的中国连云港至大西洋边的荷兰鹿特丹的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陇海铁路于1905年起动工,经过四十余年的分段建设,至1952年全线建成,目前全长1759公里,为I级双线电气化线路。大秦铁路建于1985-1997年,是中国唯一一条煤炭运输专线...
  • 中国铁路发展史概述
    答:1、1876 年,为了改善上海至附近吴淞港码头之间的运输条件,上海英商怡和洋行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但这条16公里长的路线在当时引起了巨大争议。极度保守的晚清政府抵制意愿强烈,尤其害怕铁路会使数目庞大的苦力人群失去工作;2、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期,中国铁路总量仅为500公里,而同期的美国轨道长度已...
  • 中国铁路的发展历史
    答:中国铁路发展史如下: 1、艰难起步 1876 年,为了改善上海至附近吴淞港码头之间的运输条件,上海英商怡和洋行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但这条16公里长的路线在当时引起了巨大争议。极度保守的晚清政府抵制意愿强烈,尤其害怕铁路会使数目庞大的苦力人群失去工作。 一位官员对于失业引发暴乱的风险表示了担心:成千上万拉车拖船...
  • 中国铁路的发展历史
    答:中国铁路的发展历史如下:中国铁路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从其第一条营业铁路——上海吴淞铁路——1876年通车之时算起,是123年;从其自办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1881年通车之时算起,也有118年了。百余年来,中国的铁路事业经历了新旧两个根本性质不同的社会。无论从政治上还是从经济上,这...
  • 记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铁路发展的几个大事件 - 百度
    答:4. 中国第一条复线电气化铁路是石太线,东起石家庄市,西至太原市,全长235公里。该铁路于1974年动工,1982年全线通车,为中国铁路的发展树立了新的里程碑。5. 1993年3月,中国第一条中外合资铁路——深圳平南铁路建成通车。全长50.2公里的平南铁路连接了广州、深圳等重要城市,为中国铁路的对外开放...
  • 记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铁路发展的几个大事件 - 百度
    答:1、中国第一台电力机车制造 中国铁路电力机车的研制始于1958年,当时试制出引燃管式第一台电力机车。1965年开始试用硅整流器代替引燃管,又经不断改进,制成韶山型电力机车。2、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 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是陕西宝鸡到四川成都的宝成铁路。铁路全长676公里,电气化改造工程于1958年6月...
  • 新中国铁路发展史
    答:1、1876年,上海英商怡和洋行修建了中国首条铁路,以改善上海至吴淞港码头的运输条件。这条16公里长的铁路在当时引起了争议,晚清政府对此持保守态度,担心铁路会导致大量苦力失业。2、至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中国铁路总量仅有500公里,远低于同期美国的28万公里。战败促使中国兴起铁路建设热潮,北京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