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宋代历史上,有一位能文能武的抗金英雄,谁?还有你的评价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7
在我国宋代历史上,有一位能文能武的抗金英雄,谁?还有你的评价

虞允文
武的部分:绍兴三十一年(1161),时任督视江淮军马府参谋军事。金海陵王完颜亮统率金军主力越过淮河,进迫长江,两淮前线宋军溃败,金军如入无人之境。虞允文被派往采石(今属安徽马鞍山市)犒师,正值金海陵王大军谋由采石渡江。虞允文见形势危急,毅然把散处沿江无所统辖的军队迅速组织起来,挫败金军渡江南侵的计划,赢得了采石大捷。金海陵王移兵扬州,虞允文又赶赴镇江府(今江苏镇江)阻截。金军北撤,虞允文在南宋朝野上下获得极高声誉。“采石之战”是南宋唯一的一次击败金军渡江的战役,在宋金战争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文的部分: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中进士,历任通判、知州等四川地方官。绍兴二十八年,改任秘书丞,开始到朝廷任 虞允文塑像职。不久兼任国史院编修官,历吏部员外郎、兼右司员外郎最终拜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
毛泽东亦曾在《续通鉴纪事本末》批道“伟哉虞公,千古一人”,虞公即虞允文
相比于岳飞韩世忠而言在战功部分或有不足,但是要说能文能武虞允文绝对称得上!

岳飞 韩世忠

岳飞幼年丧父,由母亲养育成人。传说其母透过在他的背上刺“尽忠报国”[1]四个字,让他铭记国仇家恨。曾经拜周侗为师学习武艺。

1124年21岁从军为宗泽部下,屡建战功,尝以八百岳家军大破万五金兵,声名大噪。历官御前忠武统军、鄂州驻答诸军都统制使、河阳等三镇节度使。

1126年靖康之变,金兵攻破开封,北宋覆亡。1134年(绍兴四年) ,岳飞首次伐金,收复襄阳、信阳等六郡。1136年(绍兴六年)再次北伐,占伊阳、洛阳,后因孤军作战而被迫撤回鄂州。岳飞在这次北伐中壮志未酬,写下《满江红》。

1140年(绍兴十年)春,金兀术南侵,岳飞出兵大破金兵,收复郑州、洛阳,兵临朱仙镇(今河南开封南20公里),直迫金国首府汴京。岳家军士气高昂,高喊“直捣黄龙”。主和派秦桧向宋高宗献计,连发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岳飞退兵前,长叹:“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干坤世界,无由再复!” 结果岳飞的北伐因为政治原因而失败。之后岳飞父子被秦桧以谋反罪名予以逮捕审讯,由于找不到证据而无审讯结果,最终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韩世忠当面质问秦桧,秦桧支吾其词“其事体莫须有(也许有)”),于绍兴十一年(1142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除夕之夜,在杭州大理寺风波亭被赐死。。

至绍兴三十二年(1153年),宋孝宗即位,准备北伐,便下诏平反岳飞,追封鄂王,谥武穆,忠武,改葬在西湖栖霞岭,即杭州西湖畔“宋岳鄂王墓”,并立庙祀于湖北武昌,额名忠烈,修宋史列志传记。

韩世忠,陕西绥德人,南宋将领。1130年韩世忠驻守镇江,这时金军统帅兀术率军从江南北撤,韩世忠军在长江中游的金山、焦山一带,进行截击。两军发生大战,韩世忠的妻子梁红玉亲自在金山擂鼓动助威,宋军士气大振。金军被韩世忠军逼堵在建康东北的黄天荡,宋军只有8000人,金军有10万人,相持48天,给金兵很大打击。后来金兵利用一条旧河道挖通了长江的水道,才逃回建康。 岳飞死后,责问秦桧,“莫须有”的故事由此而来。

岳飞

如何评价岳飞,我认为应当站在国家利益和整个中华民族这个层次,把我国历史上为国家利益做出牺牲而又代表正义的各民族杰出人物列为整个国家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把那些为一己之私损害本国利益导致敌方受益的各民族卑鄙人物列为整个国家和中华民族的叛徒。从这个角度来讲,岳飞是整个中华民族可歌可泣的英雄之一。评价岳飞是否为民族英雄,应当弄清三个问题,其一是岳飞所代表的英雄精神和中华民族的概念是否冲突?其二是否定岳飞是否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团结?其三是通过"民族战争"这种历史战争的分类来评价历史人物是否正确?

否定岳飞为民族英雄的一个逻辑是根据民族英雄的定义和中华民族形成的时期导出的。即民族英雄是指在一个民族或民族国家抵御外来侵略或独立解放过程中产生的英雄人物,据此,岳飞要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就必须出现在中华民族民族国家抵御外来侵略或独立解放的时候,然而,岳飞是宋朝将领,而有些人认为中华民族形成的重要标志,即行政、经济文化一体化在元朝才开始,因此,岳飞不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英雄。

该逻辑的错误是用一个不断发展的民族观念来否定以特定人物为载体的民族英雄精神。中华民族是在当前我们所生存的这片土地上,由众多族群通过不断的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民族概念,因此,无论是就地域还是就族群的多少来说,中华民族都是一个向前发展、向后包容的一个族群。中华民族这种发展和包容的特征在民族英雄方面就表现为:肯定历史上作为民族精神和信仰载体的英雄人物的存在。族群和英雄人物都是实体,会随历史而消亡,而积极、优秀、正义的英雄精神则可以千古流传并为所有民族共享。清朝康熙给袁重焕平反和乾隆为史可法立祠,为何?与其说尊敬对方不如说是出于统治的需要,教育子民效法这些英雄人物为国家服务。因此,无论历史上还是现实中,人们维护英雄、抨击叛徒的言论和行为,本质都是在维护本民族的精神信仰,这种精神信仰对于维护当前民族的现实利益至关重要。从这个角度上讲,一个不断前进、优秀的中华民族当然需要岳飞所代表的英雄精神。

否定岳飞是中华民族英雄的另一个理由是基于现实的需要,即有利于当前国内族群的团结。这个观点在一部分人群中非常有市场,其依据主要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是国内民族之间的战争,是"兄弟阋墙,家里打架",因此,认为岳飞是民族英雄是狭隘的民族英雄主义,否定"家里打架"的代表人物岳飞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

其错误有三个:一是用否定一个族群的历史人物取代维护中华民族团结的基石--平等,二是岳飞仅仅是汉人的英雄,对于整个中华民族则是狭隘的、有害于团结的,三是将现实需要置于历史事实之上。坚持族群平等是维护中华民族团结的基石,而且也是我国政府的职责。政府应当是超越族群之上的,从我国的汉、唐、宋、明到大清帝国,无不是多族群国家并坚持族群和睦的政策。坚持族群平等就不应该通过政府行为去损害其所辖包括汉人在内的所有族群的英雄信仰,否则必将引起纷争,而这恰恰是既有害于国家又不利于中华民族的团结。损害少数族群的利益不利于中华民族的团结,损害汉人的利益更不利于中华民族的团结,这是基于历史和现实的判断。

从历史上看,中华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中原文化远在春秋战国时就已经非常成熟,纵观我国历史上所有少数族群建立政权时,还停留在奴隶社会,而中原政权早已是高度发达的封建政权,所以开明的少数族群国君无不是学习和吸收中原文化。另外,通过几千年的国家分裂与统一、屯边政策和族群迁徙,当今汉人已不是历史上的"秦人"或"汉人",而是封建政权坚持和亲、和睦政策下的多族群血缘和文化融合为一体的结果,这也是汉人和汉文化为什么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原因。汉人在人数上和汉文化上居主导地位是历史演变的结果,不是哪个人可以强制的。再则,占主导地位同时意味着负有更多的义务,明朝打击倭寇、清朝反击俄罗斯和抗日卫国战争,汉人贡献巨大、牺牲巨大,并不因谁占有政权而退缩。所以说,汉人是个开放的、包容的、胸怀宽广的族群,把汉人景仰岳飞的行为定位成狭隘的英雄主义,实在是对这个族群的诋毁。如前所述,岳飞代表积极、正义的精神,汉人景仰岳飞并不等于接受岳飞的愚忠思想,汉人景仰成吉思汗并不等于认同其攻城掠池中的屠城行为。今天否定了岳飞一个人,明天就会否定象岳飞这样的所有族群的英雄,岳飞等人所代表的英雄精神将无所依存,中华民族的英雄观也将灰飞烟灭,那么一旦敌国入侵,国家、民族危亡,谁去抗敌?谁去做英雄?怎么维护民族团结?所以,辩证吸收各族群英雄的可贵之处,与时俱进,是中华民族赖以生生不息、实现复兴的精神动力。所以,学习向岳飞这样的英雄,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如果说教材给孩子们以"金人都是大坏蛋"的看法,那是教育方法有待改善,而不是历史的错,不能因此否定我们的民族英雄。

"民族战争"这种战争分类方法也很令人费解。古今中外的战争不计其数,在国家出现以前的战争都是部落(族)之间的战争,其大多以获取其它部族的食物和女人为目的;国家出现以后的所有国家之间的战争,大多以占有对方的子民和资源为目的。因此,古今中外的战争,无论是进攻方还是防守方,正义或非正义,战争的目的都是维护自己或扩大自己的现实利益。在我国历史上,所有封建国家均为帝王一人之私,其利用所辖族群与他国进行战争的目的非常明确,如果将这些战争用"民族战争分类",那么从春秋战国到五代十国,再到宋辽西夏,所有这些国家的国君都应该是"民族战争"的首领,其首先代表的应是民族利益,那么这些国君都代表的是那些具体的民族呢?这些民族今天何在呢?为什么大多数国君都不是民族英雄呢?又为什么会有"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君权神授,降伏万民"的宣扬呢?所以,我个人认为"民族战争"的分类方法首先颠倒了战争的目的,改变了战争的性质,其次,这种分类方法不适合定义民族英雄的概念。从我国的岳飞到法国的贞德,这些英雄概念的隐含义非常明显,那就是他们都是当时国家的英雄,这时候的"民族"其实是国家一词的代名词,是一个地域概念,他们并不为某一个族群所专有,而是为当时国家内所有族群景仰。由于国家的可继承性,所以政权更迭、朝代更换只能让我们站在国家的高度去思考英雄,而不是因为他们是哪个族群的人就完全否定他们。

历史是一面镜子,如果用功利性的眼光去篡改历史,那样的镜子将是一面哈哈镜;历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过去,是先祖活动的事实,只有首先尊重事实,我们才可能从中吸取前进的动力。据资料显示,岳飞是南宋著名的将领,传说其母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字,这四个字成为岳飞终生的信条。岳飞数次北伐抗金,曾得到宋高宗赐的"精忠岳飞"锦旗。1142年,岳飞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毒死,成为南宋绥靖政策的牺牲品。因此,岳飞首先是为国家所任命的抗金将领,从岳飞抗击金国的目的和最大受益者来看,显然是为了南宋的国家利益。另外,说岳飞代表正义,是因为一个国家政权腐败并不能成为另一个国家侵略的借口,一个国家的命运应当由它自己的人民说了算。岳飞所代表的是置个人安危于脑后,不屈不挠,救国家和百姓于危亡的精神和气节,从这个意义上将岳飞作为整个中华民族的英雄没有什么不妥。

因此,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看,否定岳飞为中华民族英雄的做法都不可取。那么,究竟应怎样看待象岳飞这样的历史人物呢?笔者认为,首先应当尊重史实,其次应当从国家利益和是否代表正义的角度去看待历史人物。

韩世忠(1089~1151):字良臣,绥德(今属陕西)人(绥德出美男)。风骨伟岸,目光如电,勇力过人。18岁从军,参加攻西夏的战争,多有先登和单挑斩将之功。1120年以偏将至浙江参加镇压方腊民变,亲自提戈入清溪峒,斩杀数十人,活捉方腊,但被冒功,没得到奖赏。宋金战争初,在北方力抗金军,以数十骑击败金军2000余骑。积功升武节郎、武节大夫。在济州率千人战金军数万,单骑冲入金军阵内斩其首领。之后护卫赵构南下,任御营左都统制。1129 年,率军平息宋将苗傅、刘正彦兵变,救赵构出危,授检校少保、武胜昭庆军节度使。1130年,金将完颜宗弼在攻掠临安等地后北返。韩世忠率水师在镇江截其于焦山、金山之间。完颜宗弼乘夜到镇江金山龙王庙侦察,几被韩世忠伏兵所俘。此后双方在长江上展开激战,韩世忠夫人梁氏亲自擂鼓助威,士气大振,重挫金军。完颜宗弼愿尽归所掠财物假道北归,被韩世忠严词拒绝。金军溯江而上,韩世忠亦率军沿江追击,且战且行,将金军逼进死港黄天荡,进退无路,金令监军完颜昌派兵援救,亦被韩世忠所阻。在宋军的阻击下,金军进入了河道湮塞的黄天荡,前进无路,后退受阻,长达40日,处境艰危,后完颜宗弼得乡人建议,一夜之间凿通老鹳河故道30里,于四月十二日,逃出黄天荡,反居宋军上游。撤退到建康、又遭岳飞阻击。宗弼本拟自龙湾渡江到淮西,后闻太一率援军至真州接应,乃折返黄天荡,并决定从此渡江,与太一会师。韩世忠水军仍在江中待机阻击。于是,太一军屯长江北岸,宗弼军驻长江南岸,韩世忠泊于金山脚下,形成对峙之势。韩世忠水军多海舰,形体高大,稳性好,攻击力强。为了发挥这个优势,韩世忠令工匠制作了许多用铁链联结的大铁钩,并挑选健壮的水兵练习使用,用以对付金军的小战船。四月十二日清晨,金水军首先发起进攻,韩世忠水军分两路迎战,陷敌人于背腹受击的境地。南宋战船乘风扬帆,往来如飞,居高临下用大钩钩住敌船一舷,使劲——拽,敌船便随之倾覆。宋军再一次获胜。为寻破敌之计,金军宗弼出榜招贤。有一姓王的福建人(这家伙也算汉人吗?)建议在战船内装土,上铺木板,两舷凿洞安置桨棹,待无风时出击,可用火箭射宋船篷帆。船内装土,可以增大船的稳性,不易倾覆。铺上木板,使对方无处下钩。无风时出击,既可避免小船不耐风波的弱点,又可发挥小船机动灵活的优势,而宋船体积大,无风不能动,成了火攻的好对象。宗弼采纳了这个建议。四月二十五日,天气晴朗,江上无风。宗弼令小船出击,韩世忠迎战江心。金军船小,奋力划桨,快速机动。宋船笨重,无风难动。宗弼命善射者乘小船以火箭射其篷帆。顿时,宋阵烟焰蔽天,漫江大火,被烧死溺死者不计其数,宋军大败,金军遂得以渡江北归。

此后,韩世忠被调往福建镇压范汝为民变。1134年,任建康、镇江、淮东宣抚使,率军在大仪设伏,毙伤金军甚众,俘其别将挞孛也等数百人。1135年,升少保。不久又升任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将楚州建成军事重镇。1140年于泇口镇击败金军。又遣解元击金人于潭城,刘宝击于千秋湖,都取得胜利。进太保,封英国公,兼河南、北诸路招讨使。他屡挫金军,在楚州十余年,兵仅三万,而金人不敢侵犯。他多次上疏,反对宋廷对金屈服议和。1141年,被召还临安,解除兵权,授枢密使。岳飞冤狱,别人都不敢出声,他则当面诘责秦桧:“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终因其抗金主张不被朝廷采纳,乃自请解职。63岁病逝,追封蕲王。他统兵驭将有方,所部号为“韩家军”,与“岳家军”齐名。所造克敌弓、连锁甲等兵器以及训练骑射的方法,在宋军中广为运用。

评分:统率B,战斗A,智谋C,战绩B,名气A,综合B。韩世忠年轻时好酒,常与人打架。他几乎与宋朝所有的敌人都战斗过:西夏、金、伪齐、变民……。在抗金名将中仅次于岳飞,武勇和部队战斗力不相上下,论智谋则稍逊,在黄天荡让完颜宗弼逃跑既有兵力不足的原因,也和他指挥有不当之处有关。作为那个时代的人追求的东西他全有了,只是没能收复中原,恐怕他死时也并不开心。田中芳树的《红尘》对他的生平事迹有较多描述。

刘锜(1098~1162):字信叔,德顺军(今宁夏隆德北)人。多智谋,善射,曾一箭射穿一个水斛,拔出箭后,再用一箭射进洞里。早年曾受到高俅的推荐。建炎初,知岷州,为陇右都护,屡胜西夏军,升为泾原经略使兼知渭州。在富平之战中,力战金将完颜宗弼,因部下降金而被贬。1133年复官。1136年解潜、王彦军内讧,都被罢免,刘锜被任命统领其军(王彦军就是“八字军”),自此他才有自己的部队。

1140年五月,金朝分兵四路向宋大举进攻,完颜宗弼率主力10余万,于十二日攻入东京开封府,十四日,又克南京应天府,尔后挥师南下。是时新任东京副留守的刘锜率“八字军”1.8万人由临安府沿水路北上东京赴任,十五日,行至顺昌府时,得悉金军已毁约攻占东京,前锋已进至距顺昌300余里的陈州。顺昌北濒颍水,南临淮河,是屏卫淮河之要点,亦为金军南下必经之地。刘锜闻知顺昌粮草充足,决意与知府陈规协力守城,阻遏金军南下。为激励军民誓死抗击金军,他下令凿沉船只,示无退意,并将城外数千户百姓迁入城内,分遣部将扼守四门,派出斥堠侦探金军动向,发动民众整修城防,增筑壁垒,于城外筑羊马垣,预设伏兵,经过六昼夜紧张准备,初步完成防御部署。二十五日,金军前锋数千骑渡过颍水,进至顺昌郊外。刘锜从被俘获的金军干户口供中得知,金将韩常等部在城北 30余里的白龙涡下营。刘锜乘其立足未稳,遣兵夜袭,初战告捷。二十九日,金三路都统完颜褒、龙虎大王突合速与韩常等合军3万余众,进至顺昌城下。宋军敞开城门,使金军疑不敢进,刘锜乘其犹豫,令守城宋军施放劲弓强弩,待其退却,又命步卒出城追击,金军仓皇争渡颍河后撤,溺死者甚众。六月初二;刘锜又乘雷雨之夜,遣军夜袭金营,获胜而归。完颜褒等攻城受挫,遣人急赴东京向完颜宗弼求援。初五,刘锜获悉金军主力来援,决计背城一战,于死中求生。刘锜为麻痹金军,让部将曹成故意被金军俘获,去金营行间,曹成慌称刘锜喜好声色,不懂战守。完颜宗弼轻信,为加快行军速度,留下攻城器械、炮具,令军轻装急进,不到七天疾驰1200余里,于初七进抵顺昌,并对众将折箭为誓,决计一日破城。初九晨,完颜宗弼督军向顺昌东、西两门发起猛攻。刘锜在早晨凉爽时,坚守不战,待午后天气炎热,金军人困马乏时,先遣军数百出西门佯攻,金军刚欲接战,刘锜另以精兵数千潜出南门,突入敌阵,与金军短兵搏杀,一举歼金军精锐5000余人。在激战时,宗弼自率3000重甲精骑“铁浮图”(也就是连环马了)往来为援,又以“拐子马”从两翼包抄,宋军步兵以长枪大斧击之,斩获极多。完颜宗弼遭此重创,遂移营城西,掘堑自卫,企图久困顺昌。是日大雨,刘锜遣军夜袭,使金军难保安宁。十二日,完颜宗弼被迫解围撤军,退归东京。刘锜以顺昌城为防御要点,利用金军远来兵疲,不惯酷暑,不善夜战的弱点,采用以逸待劳,以攻为守,以长击短的战法,大败金军主力,粉碎了金军的进攻,成为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以步制骑的著名战例。战后晋升为武泰军节度使、沿淮制置使。1141年,金军又大举南侵,他率军从太平州渡江,与金军在柘皋隔石梁河对峙,命将士积柴为桥,同杨沂中等过河大败金军。战后,被秦桧等主和派所排挤,解除兵权,知荆南府。1161年,金帝完颜亮大举攻宋,高宗命刘锜为淮南、江南、浙西制置使,统率诸路军马。他在皂角林设伏,击败金军,但大将王权不停从他调遣,以至兵败,他因年高病重,请求解除兵权。次年病逝。

评分:统率C,战斗B,智谋B,战绩C,名气C,综合C。刘锜在抗金名将中属于较低调的一个,其实他足智多谋,实力在这些人中仅次于岳、韩而已,顺昌一战面对宗弼的精兵(“铁浮图” 和“拐子马”都是金军最精锐的部队)能以少胜多,充分体现其将才。刘锜之死,代表一个时代的结束,从此“抗金名将”成为历史名词,而宋金之间也开始了一段时期的和平相处。

宗泽(1060~1128):字汝霖,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自幼豪爽有大志,沉毅知兵。进士出身,历任县、州文官,颇有政绩。1126年被派知磁州,当时太原以失守,在两河一带为官的纷纷借故不去,宗泽只带十几个弱卒赴任。磁州经金军蹂躏后,城池残破,百姓纷纷逃走,他修缮城池,募集义勇。金兵渡河,怕被宗泽从背后袭击,于是派数千骑来攻,宗泽开门迎击,斩首数百。康王赵构使金,至磁州,被他所留。闰十一月,金军包围东京,宗泽为断其退路,率兵攻黄河渡口李固渡,以轻兵夜袭,破金营30余座。随即就任兵马副元帅,反对康王赵构东逃,毅然南下救援东京,沿途屡破金军。1127年,宗泽至开德,发信请附近的宋官员出兵支援,没人前往,他则独自进军。到卫南遇十倍于己的金军,他鼓励士卒,一战斩首数千级,然后预料金军必来夜袭,在夜幕中迅速撤退,金军来袭扑空,大惊,从此很忌惮他。

六月,任东京留守,单骑入营劝服王善,并联合、招纳杨进等义军协助防守,又联络两河八字军等部协同抗金。整顿内政,恢复了开封的社会秩序。修缮城防,立坚壁二十四所于城外,沿河鳞次形成连珠砦,连结河东、河北山水砦义军。当时岳飞犯罪即将受刑,宗泽见到他后认为是将才,于是救下他。金兵来犯,他命岳飞率 500骑兵破敌,岳飞大胜而归,他封岳飞为统制,岳飞由此成名。1128年正月,完颜宗弼自郑州直抵白沙,进逼东京,京城民心震恐。宗泽为安定民心,一面下令依旧张灯结彩,庆祝元宵;一面派精兵数千,迂回金军侧后,伏其归路。十五日,刘衍率部于板桥迎击金军,宋援军从后突袭,前后夹击,大败金军,追至滑州,收复延津、河阴等地。二月初二,金军再攻东京,宗泽遣统制官李景良、闫中立等率兵万余至滑州、郑州,迎击金军,但为金军所乘,闫中立战死,余部溃退。初十,京城要冲滑州被金军占领。宗泽命部将张撝率兵驰援,因寡不敌众,力战而死。宗泽又令统领官王宣率兵5000救援,败金军于滑州北门。日暮,金军退兵河上,王宣度其将夜渡,令停止追击,至夜金军渡河,王宣乘其半渡,挥军猛击,斩杀金军数百,从而粉碎金军攻取东京的企图。宗泽自到开封后,先后向高宗上了 24道奏疏,恳请他回銮东京,号召军民收复疆土。他日夜盼望朝廷批准他的渡河作战计划和高宗回銮的请求,但杳无音讯,以至心力交瘁,忧愤成疾,终于一病不起。将领们前来探望,宗泽勉励他们奋勇抗金,完成自己未酬的壮志。死前一日,念及未竟事业,长吟“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诗句。临终时,没有一句话提及家事,只是大呼:“过河!过河!过河!” 而死。1128年七月宗泽死后,赵构派杜充继任东京留守,他的所作所为与宗泽完全相反,宗泽招抚的抗金义军纷纷离之而去。东京战守形势也急转直下,不久东京就失守。东京失守后,中原也很快完全沦陷。著有《宗忠简公集》。

评分:统率B,战斗C,智谋B,战绩C,名气B,综合B。三声“过河”,使人闻之莫不感怀,不知该说些什么。

  辛弃疾(1140 - 1207)
  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被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辅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峣、铅山一带。晚年韩侂胄当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怀,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苏辛」。
  我爱辛的词,摘录一首:
  永遇乐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尤记、烽杨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文天祥,写过一首诗<过零丁洋>有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岳飞老人家的文我实在不敢恭维啊

岳飞

  • 在我国宋代历史上,有一位能文能武的抗金英雄,谁?还有你的评价
    答:辛弃疾(1140 - 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被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辅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
  • 在我国宋代历史上,还有哪位能文能武的抗金英雄,请您写出你对他的简要...
    答:。至绍兴三十二年(1153年),宋孝宗即位,准备北伐,便下诏平反岳飞,追封鄂王,谥武穆,忠武,改葬在西湖栖霞岭,即杭州西湖畔“宋岳鄂王墓”,并立庙祀于湖北武昌,额名忠烈,修宋史列志传记。韩世忠,陕西绥德人,南宋将领。1130年韩世忠驻守镇江,这时金军统帅兀术率军从江南北撤,韩世忠军在长江中...
  • 在我国宋代历史上,有一位能文能武的抗金英雄,谁?还有你的评价
    答:这个观点在一部分人群中非常有市场,其依据主要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是国内民族之间的战争,是"兄弟阋墙,家里打架",因此,认为岳飞是民族英雄是狭隘的民族英雄主义,否定"家里打架"的代表人物岳飞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 其错误有三个:一是用否定一个族群的历史人物取代维护中华民族团结的基石--平等,二是岳飞仅...
  • 在我国宋代历史上,有一位能文能武的抗金英雄,谁?还有你的评价
    答:武的部分:绍兴三十一年(1161),时任督视江淮军马府参谋军事。金海陵王完颜亮统率金军主力越过淮河,进迫长江,两淮前线宋军溃败,金军如入无人之境。虞允文被派往采石(今属安徽马鞍山市)犒师,正值金海陵王大军谋由采石渡江。虞允文见形势危急,毅然把散处沿江无所统辖的军队迅速组织起来,挫败金...
  • 在我国宋代历史上,有一位能文能武的抗金英雄,谁?还有你的评价
    答:如果除了岳飞的话,我想应该是他:抗金英雄→郭靖 金国大举攻宋,郭靖夫妇拼死镇守襄阳城,最后记不清是殉国了还是胜利了
  • 能文能武的宋代人物
    答:宋代能文能武的人物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岳飞和辛弃疾。岳飞,字鹏举,是南宋时期的军事将领,同时也是一位文学家和书法家。他以坚定的抗金立场和卓越的军事才能著称。在战场上,他勇猛善战,屡建奇功,是南宋抗金的中流砥柱。而在文学方面,他的诗词也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崇高的爱国情怀。他的《...
  • 能文能武的宋代名人
    答:宋代能文能武的名人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岳飞和辛弃疾。岳飞,字鹏举,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将领和民族英雄。他生活在两宋之际,正值金朝入侵、国家动荡不安的时期。岳飞不仅擅长武艺,更精通兵法。他率领的“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猛,多次击败金军,收复失地。在文学上,岳飞也有深厚的...
  • 宋代有位诗人能文能武曾用长矛刺死过一只猛虎请问他是谁
    答:宋代有位诗人,能文能武,曾用长矛刺死过一只猛虎,请问他是谁?A.辛弃疾 B.陆游 正确答案:B
  • 在我国宋代历史上,有那些能文能武的抗金英雄,你对他的简要评价.
    答:岳飞、杨家将。在百度搜人名就会有简介。
  • 能文能武的诗人是谁
    答:班超 文人出身的他投笔从戎,战斗西域。岳飞 他的战斗经历就不用说了,《满江红》一词更是确立了其在文学上的地位。辛弃疾 武林高手,同时又是著名词人,曾经上阵杀敌,英勇善战。但后来不被重用,只得写词来展示自己的报复。李白,曾经因为行侠仗义,而手刃数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