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达的宋朝,为何还会出现那么多次农民起义?总共有几次农民起义?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15
宋朝经济发达物资丰富,为什么三百多年间还爆发433次农民起义?

根据历史的必然性,古代农民起义的原因无非是两种。一种是当前的政权无法让农民吃饱肚子,所以农民集结起来造反。第二种是农民受到了官府的欺压觉得不公平。那么宋朝大多是第二种。

1、宋朝的经济发达,对起义大多是招安
宋朝的经济是极其发达的,而且宋朝是在中国历史上土地面积比较少的一个朝代。他大部分的财政收入都是通过海运获得,也就是海外贸易。俗话说,铁道一响,黄金万两。虽然宋朝没有铁道,但是他有航运,所以他有大量的贸易往来。并且宋朝皇帝是不禁止商业的发展的,而且宋朝的君主特别注重南方产业的开发。这就导致宋朝政府富得流油。即使有了叛乱,那么很多地方都是直接用钱财招安。这在某些方面甚至促进了农民起义的积极性,因为农民是愚昧的,只要有利益,那么它们的情绪就很容易被抚慰下去。所以很难像唐朝一样形成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2、农民起义的成本低
宋朝杯酒释兵权,所以皇帝是高度军事集权的。这就导致大部分军队都在首都的附近,所以地方就没有很多的军队。那么对于百姓的约束性就不强,这也是农民起义多发的原因,因为地方军队没有震慑力。让农民有机可乘。

综上,宋朝虽然是农民起义多,但是他很少形成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主要还是因为政府的财政收入富裕还有就是地方军权的薄弱,这是特定的历史巧合。是历史和人物结合产生的结果。

主要是有几个原因,第1个就是因为当时宋朝的天赋税收制度。第2个就是因为农民和地产的矛盾非常深,很多普通农民被压得喘不过气来。第3个原因就是宋朝的重文抑武的体系制度,导致了宋朝出现内忧外患的局面。
当时赵匡胤作为宋朝的皇帝,他施行了天赋税收制度,这个是继承了唐朝的两税法,和现在人们的税收制度也有点相像,就是越富有的人所交的税就越多,而当时的人们除了要补交田地的税收之外,连农具皮具都是要交税的,这就使老百姓的负担非常重。大多数的老百姓自己所种的那点粮食连交税都不够。

其次就是宋朝当时是按照户数来制定等级的,谁家房子和财产越多所交的税就越多,这样让很多人非常诟病,而官员之间的相互勾结更是导致了农民的生活苦不堪言,两极分化非常严重,官员士大夫过着奢华的生活,而老百姓的生活则是非常贫穷的。

第二个就是农民和地主的矛盾非常深厚,虽然说它的经济很发达,但当时的经济发达都是靠着兼并土地所得到的,很多资本家为了赚钱就去兼并土地,这样就让当时的农民越来越贫穷,两极分化十分严重。

而第三点就是我们刚刚所说的体系制度,赵匡胤实行的是重视文官抑制武官的制度。要知道当时的宋词是非常出名的,算是一种新的文学题材,这样就导致了很多落榜的人不得不去学武,因为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心中难免会生怨恨,长久累积下来就出现了内部矛盾。
所以说即使是宋朝的经济如此发达,还是出现了很多农民起义的现象,并且宋朝也算是最后一个死在外部的侵略上面的国家。

北宋初期的川蜀农民起义
  宋初,川峡地区保留较为落后的生产关系。土地集中尤其严重,豪强地主役使着几十、几百乃至几千家“旁户”,世代相承,视同奴隶。旁户除向豪户纳租外,还负担官府的赋税和夫役。宋朝消灭后蜀,除向蜀地人民征收两税等“常赋”外,还在成都设置博买务,征调各州农民织作一些精美的丝织品,禁止商人贩卖和农民出售,并“掊取”茶利,使川峡人民的生路几致断绝。到淳化四年(993)二月,广大旁户在王小波领导下,在永康军青城县(今四川灌县南)发动了武装反抗斗争(见王小波、李顺起义)。
  王小波宣告:“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立即获得川蜀人民广泛的响应。起义军攻占青城,转战邛州(今四川邛崃)、蜀州(今四川崇庆)各县,进而攻打眉州彭山县。起义军把贪污害民的彭山县令齐元振处死,并把他搜括所得金帛散发给农民。起义队伍发展到一万多人。王小波在作战中牺牲,起义军推举李顺为领袖。李顺继续贯彻均贫富的主张,凡起义军所到之处,将“乡里富人大姓”家中的财物、粮食,除生活需用外,“一切调发”,分给贫苦农民。  淳化五年正月,起义军攻克成都府,李顺建国号“大蜀”,年号“应运”,占领了剑关以南、巫峡以西的广大地区。宋太宗极为震惊,立即派遣两路大军,分别向剑门(今四川剑阁北)和峡路进军。李顺原想在宋大军入蜀前,先派兵占领剑门栈道,但未获成功。宋军占据栈道,得以长驱直入,李顺也在战斗中壮烈牺牲。起义军余部在张余、王鸬鹚等人领导下,在川南、川东一带坚持斗争,直到至道二年(996)最后失败。起义失败后,宋朝取消了成都的博买务,川峡地区的封建生产关系得到了一些调整。
  北宋中期的农民和士兵起义
  宋真宗初年,益州(今四川成都)戍卒在王均领导下举行起义,占领益州,建立大蜀国。王均起义失败后数年,以陈进为首的宜州(今广西宜山)士兵发动起义,拥立卢成均为南平王,前后坚持斗争三四个月。  宋仁宗、英宗时,小规模的农民起义和士兵斗争在各地陆续爆发。其中声势较盛的有王伦领导的起义,张海、郭邈山等领导的起义,王则领导的起义。庆历三年(1043)五月,京东路沂州(今山东临沂)“捉贼虎翼卒”一百多人在王伦领导下起义,杀死巡检使朱进,起义士兵数量随时扩大,南下淮南路。宋廷极为震惊。七月,宋军围攻,起义军战败,王伦在采石矶被俘牺牲。同年,陕西大旱,商州(今陕西商县)农民一千多人,在张海、郭邈山、党君子、李铁枪等人领导下起义,活跃于“京西十余郡,幅员数千里”,官员纷纷逃窜。驻守光化军(今湖北老河口市北)的宣毅卒五百多人在邵兴率领下哗变,与起义军互相配合。邵兴进军至兴元府(今陕西汉中),大败宋军。宋朝以重兵残酷镇压起义军,年底,张海、邵兴等相继在作战中牺牲,起义失败。庆历七年十一月,河北路贝州(今河北清河境)宣毅军小校王则也发动兵变,并且利用弥勒教,与京东路德州(今山东陵县)、齐州(今山东济南)士兵和农民秘密联络。王则占领贝州后,建国号安阳,称东平郡王,改年号为德圣(一作得圣),设置官吏。宋朝调集数路兵力,并派遣参知政事文彦博主持镇压。经过六十多天的苦战,起义被残酷地镇压下去。
  广大农民和地主阶级及北宋统治集团的矛盾日益尖锐,农民、士兵的反抗斗争“一年多如一年,一火(伙)强如一火”。士兵斗争与农民起义互相结合,是这一时期阶级斗争的显著特点。
  北宋中期庞大、腐败的军队和官僚机构宋太祖时选练禁军,作为正规军,开宝时(968~976)有禁军十九万三千人,厢军十八万五千人。宋仁宗时,为对西夏用兵和加强对内镇压,各路广募兵士,禁军激增至八十多万人,皇祐元年(1049),总计达一百四十万人,为宋代的最高数字。宋朝用来养兵的费用,竟达全国财政收入总数的十分之七八。
  宋真宗对辽和议后,兵士平时缺少训练,不识战阵,习于骄惰。禁军领取粮饷,要雇人挑运,陕西沿边的骑兵,不能披甲上马。从南方调来的禁军,自称不会打仗,见到敌人就怕得要死。河北沿边的禁军,“卒骄将惰,粮匮器朽”,将领不是“绮纨少年”,便是“罢职老校”,训练更是有名无实。边郡兵士平时坐食军贮,万一有警,则“手不能安弦,目不能辨帜”。加上将帅频繁更换,兵不识将,将不识兵,以致作战时将领和士兵上下不相附,指挥失灵。宋真宗、仁宗还经常沿用宋太宗制定的“将从中驭”的办法,自定阵图,交由将帅临阵按图指挥战斗,因而屡战屡败。
  宋朝官僚机构日益庞大,通过恩荫(任子)、科举、进纳、军功、胥吏出职等途径入仕者不断增加。真宗时,文武百官为九千七百余员。宋仁宗皇祐(1049~1054)间,增至一万七千余员,还不包括未受差遣的京官、使臣和守选的选人在内。宋英宗时,更增至两万四千员。正官之外,等候差遣空缺的人员多到不知其数,“一位未缺,十人竞逐,纡朱满路,袭紫成林”。
  在庞大的官僚机构中,一切因循守旧,以袭守成规相标榜。有人对朝政有所建明,即被指为喜功生事;或者不顾时忌,指事陈说,则被指为“沽激”。官员们以“因循懦默者为得计”,遇事唯恐承担责任或招人非议,影响官位,腐朽的官气和暮气笼罩着整个宋朝政府。与此同时,大臣们竞相“广市田宅,争求重利”,文武百官无不仿效。宋仁宗时,“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为俗,重禁莫能止焉”,“公卿大臣之占田或千顷而不知止”。土地兼并的发展,使地主与封建国家、农民的矛盾日趋尖锐。
  北宋末期的农民起义
  北宋王朝末期极其腐朽、黑暗的统治,使社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日益众多的农民破家荡产,“人不堪命,遂皆去而为盗”,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方腊起义
  两浙路是北宋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封建国家的财赋,有很大一部分来自这里。宋徽宗时,应奉局、花石纲之类,又对该地区的广大农民、工匠大肆搜括和奴役,社会秩序动荡不定。宣和二年(1120),睦州青溪县(今浙江淳安西北)农民在方腊领导下发动起义。
  方腊(方十三)是青溪万年乡帮源峒地主、保正方有常家的佣工(一说方腊是漆园主)。十月九日,方腊假托“得天符牒”,率领农民,杀方有常一家,首揭义旗。远近农民闻风响应,很快发展到上万人。起义军尊称方腊为“圣公”,改元永乐,置将帅为六等。在起义的头三个月内,陆续攻占睦(今浙江建德东)、歙(今安徽歙县)、杭、婺(今浙江金华)、衢(今浙江衢县)、处(今浙江丽水西北)等六州五十多县。各地响应起义的,有苏州石生,湖州归安(今浙江吴兴)陆行儿,婺州兰溪灵山峒(今浙江兰溪西南)朱言、吴邦,永康方岩山(今浙江永康东)陈十四等。台州仙居吕师囊、越州剡县(今浙江嵊县)裘日新(仇道人)等,也领导当地摩尼教秘密组织起兵响应。
  宋徽宗于宣和三年正月,派童贯率领京畿禁军和陕西蕃、汉兵十五万人南下。宋军攻杭州,起义军战败,退回青溪。歙州、睦州、青溪相继落入宋军之手。方腊带领余部退守帮源峒。四月末,宋军重重包围帮源,发动总攻。起义军奋战,七万多人壮烈牺牲,方腊力竭被俘。八月,方腊英勇就义。起义军余部分散在浙东坚持战斗,直到宣和四年三月,最后失败。
  宋江起义
  重和元年(1118),河北、京东遭水灾,贫苦农民流离失所,无以为生。宣和元年(1119)十二月稍前,宋江领导京东路的农民举行起义。起义军活跃在河北、京东、淮南一带。大约在方腊起义失败的前后,宋江等三十六名首领接受了宋朝的招安,起义就此失败。
  张迪、高托山等起义
  方腊、宋江等起义失败后,宋徽宗、蔡京一伙以极大的代价从金朝手中赎回燕京(今北京)及其附近的六州,燕京驻军和官吏的给养,都摊派在河北、山东、河东百姓头上,还须运到燕京交纳。为了运送一石粮食,沿途盘费十几石到二十几石,造成这地区百姓的极大灾难。随后,王黼又在全国征收免夫钱,数达六千二百万贯。州县官吏对百姓竭泽而渔,急如星火,加上连年灾荒,饿殍遍野。宣和五年,河北、京东等路农民遂相继起义,少者几百人、几千人,多者发展到几万人、几十万人。河北路洺州(今河北永年东)张迪“聚众数十万,陷州县”,曾围攻浚州(今河南浚县)五日。刘光世率宋军镇压,张迪牺牲。河北高托山在望仙山起义,号称三十万人,转战于河北和京东路青(今山东益都)、徐(今属江苏)、密(今山东诸城)、沂(今山东临沂)等州一带,宣和七年被宋朝杨惟忠、辛兴宗军战败,高托山降宋。京东路青州张仙(张先、张万仙)号“敢炽”,率领起义军号称十万人。同年,在沂州壨鼓山与宋军作战,失败,张仙接受宋朝“招安”。济南府孙列率领当地农民号称十万人,占领铧子山,靖康元年(1126)被宋梁方平军战败。沂州临沂的武胡、北京大名府(今河北大名东北)的杨天王、郓州(今山东东平)的李太子、沂州和密州的徐进、水鼓山的刘大郎等率领的农民军也都号称万人以上。这些起义队伍所到之处,杀地主、官僚,攻打州县,或则保聚山谷之间,以崇山峻岭为据点,树起起义的旗帜,“巡、尉不敢抗,县、镇不敢守”

宋朝一共发生过四百多次农民起义,民众起义极其频繁,仅北宋160余年就发生民众起义203次,主要有:王小波、李顺起义;宋江聚众梁山泊起义;方腊起义;八字军抗金起义;红巾军抗金起义等。

1、王小波、李顺起义

北宋初,川峡地区的土地大多被官僚、豪强、寺观霸占。许多农民沦为客户(包括旁户),缴纳重赋,阶级矛盾极为尖锐。宋太宗即位后,川峡天灾频仍,饿殍载道,民不聊生。淳化二年(991),任诱为首的义军攻打昌州(今重庆荣昌)、合州(今重庆合川)。淳化三年(992),荣州(今四川荣县)、戎州(今四川宜宾)、资州(今四川资中)、富顺相继爆发农民起义。

淳化四年(993),在永康军青城县(今四川都江堰市南)爆发了王小波、李顺起义。王小波提出“均贫富”的主张,从者万余,占青城、彭山。不久,王小波牺牲,李顺继为首领。

次年占成都,建大蜀政权,控制四川大部。宋政府派兵镇压,攻陷成都,李顺遇害。余部坚持战斗,至995年失败。这次轰轰烈烈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严重地打击了地主阶级,四川“旁户”这一名称从此很少出现,博买务也取消了。

2、宋江聚众梁山泊起义

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至三年,宋江聚众梁山泊(又名梁山泺,今山东省梁山、郓城间)起义,反抗官府,抗击官军镇压的作战。

北宋宣和年间,官逼民反,岂止方腊、宋江揭竿而起而已,史称:“河朔、山东群盗蜂起,大者攻犯城邑,小者延蔓岩谷,多者万计,少者屯聚。魏博间则有杨天王之流,青徐沂密如高托山等,至不可胜数。”

3、方腊起义

睦州青溪人方腊,原本是漆园主。相传其性情豪爽,深得人心,能号召很多生活困苦的农民。 宋徽宗时,到睦州青溪县(今浙江淳安西北)万年乡帮源峒保正方有常家当佣工(一说方腊是漆园主)。当时宋徽宗、蔡京、童贯一伙贪得无厌地压榨人民,赋役繁重,“人不堪命,遂皆去而为盗”。

宣和二年十月初九(1120年10月)方腊率众在歙县七贤村起义,以讨伐朱勔为号召,见到官吏及其爪牙全都杀掉。百姓正苦于官吏掠夺勒索,果然到处响应。不旬日,聚众数万,从者如云,攻城夺池,自号圣公,建元“永乐”。很快接连攻陷几十座州县,部众发展到近百万,威震东南。  

4、八字军抗金起义

北宋灭亡后,在金军占领地区,义军纷起抗击金兵。建炎元年九月,王彦率岳飞等十一将7000人北渡黄河,收复新乡(今属河南)后,遭数万金军围攻,因寡不敌众,率部众突围至共城(今河南辉县),联合太行山区两河(即河东、河北,今山西与河北中、南部一带)义军,坚持抗金。

所有将士面刺“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字,以示决心,故称“八字军”。未几,两河忠义民兵首领傅选、孟德、刘泽、焦文通等亦率所部19寨10余万人来附,屡挫金军锋锐,声势大振。

5、红巾军抗金起义

南宋初,金军占领河东、河北部分州郡,残暴掳掠。两河(即河东、河北,今山西与河北中、南部一带)民众组成忠义民兵,纷起反抗,袭扰金军营寨。建炎元年九月,河东忠义民兵以红巾为标志,号红巾军,起初在晋城、长治一带活动,后来扩大到河北、陕西等地。声势浩大,组织严密。

他们的器械虽不如金兵,但了解敌情,而且“略无所惧”,所以能屡败敌人。曾于泽、潞州间猛攻金左副元帅完颜宗翰大寨,交战中,完颜宗翰险被俘杀。后完颜宗翰屡闻各地营寨遭袭,痛恨红巾军,急令出兵逐捕,因红巾军战时集中,散时隐匿于平民中,故金军每次出击皆无所获,常妄杀平民以泄愤。而红巾军却愈益壮大,成为南宋初期著名的抗金义军之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农民起义



宋朝一共发生过四百多次农民起义,民众起义极其频繁,仅北宋160余年就发生民众起义203次,主要有:王小波、李顺起义;宋江聚众梁山泊起义;方腊起义;八字军抗金起义;红巾军抗金起义等。

1、王小波、李顺起义

北宋初,川峡地区的土地大多被官僚、豪强、寺观霸占。许多农民沦为客户(包括旁户),缴纳重赋,阶级矛盾极为尖锐。宋太宗即位后,川峡天灾频仍,饿殍载道,民不聊生。淳化二年(991),任诱为首的义军攻打昌州(今重庆荣昌)、合州(今重庆合川)。

淳化三年(992),荣州(今四川荣县)、戎州(今四川宜宾)、资州(今四川资中)、富顺相继爆发农民起义。

淳化四年(993),在永康军青城县(今四川都江堰市南)爆发了王小波、李顺起义。王小波提出“均贫富”的主张,从者万余,占青城、彭山。不久,王小波牺牲,李顺继为首领。

次年占成都,建大蜀政权,控制四川大部。宋政府派兵镇压,攻陷成都,李顺遇害。余部坚持战斗,至995年失败。这次轰轰烈烈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严重地打击了地主阶级,四川“旁户”这一名称从此很少出现,博买务也取消了。

2、宋江聚众梁山泊起义

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至三年,宋江聚众梁山泊(又名梁山泺,今山东省梁山、郓城间)起义,反抗官府,抗击官军镇压的作战。

北宋宣和年间,官逼民反,岂止方腊、宋江揭竿而起而已,史称:“河朔、山东群盗蜂起,大者攻犯城邑,小者延蔓岩谷,多者万计,少者屯聚。魏博间则有杨天王之流,青徐沂密如高托山等,至不可胜数。”

3、方腊起义

睦州青溪人方腊,原本是漆园主。相传其性情豪爽,深得人心,能号召很多生活困苦的农民。 宋徽宗时,到睦州青溪县(今浙江淳安西北)万年乡帮源峒保正方有常家当佣工(一说方腊是漆园主)。当时宋徽宗、蔡京、童贯一伙贪得无厌地压榨人民,赋役繁重,“人不堪命,遂皆去而为盗”。

宣和二年十月初九(1120年10月)方腊率众在歙县七贤村起义,以讨伐朱勔为号召,见到官吏及其爪牙全都杀掉。百姓正苦于官吏掠夺勒索,果然到处响应。不旬日,聚众数万,从者如云,攻城夺池,自号圣公,建元“永乐”。很快接连攻陷几十座州县,部众发展到近百万,威震东南。  

4、八字军抗金起义

北宋灭亡后,在金军占领地区,义军纷起抗击金兵。建炎元年九月,王彦率岳飞等十一将7000人北渡黄河,收复新乡(今属河南)后,遭数万金军围攻,因寡不敌众,率部众突围至共城(今河南辉县),联合太行山区两河(即河东、河北,今山西与河北中、南部一带)义军,坚持抗金。

所有将士面刺“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字,以示决心,故称“八字军”。未几,两河忠义民兵首领傅选、孟德、刘泽、焦文通等亦率所部19寨10余万人来附,屡挫金军锋锐,声势大振。

5、红巾军抗金起义

南宋初,金军占领河东、河北部分州郡,残暴掳掠。两河(即河东、河北,今山西与河北中、南部一带)民众组成忠义民兵,纷起反抗,袭扰金军营寨。建炎元年九月,河东忠义民兵以红巾为标志,号红巾军。

起初在晋城、长治一带活动,后来扩大到河北、陕西等地。声势浩大,组织严密。他们的器械虽不如金兵,但了解敌情,而且“略无所惧”,所以能屡败敌人。曾于泽、潞州间猛攻金左副元帅完颜宗翰大寨,交战中,完颜宗翰险被俘杀。

后完颜宗翰屡闻各地营寨遭袭,痛恨红巾军,急令出兵逐捕,因红巾军战时集中,散时隐匿于平民中,故金军每次出击皆无所获,常妄杀平民以泄愤。而红巾军却愈益壮大,成为南宋初期著名的抗金义军之一。

扩展资料

农民起义的原因与影响

农民战争是调节封建社会历史进程,农民并不是天生的好斗者,有一块土地,耕作收获能维持一家人的温饱,便不会去造反。

当一个王朝即将崩溃时,靠封建王朝内部的调整来挽回残局是不可能的,出路只有借助于农民战争的力量来改造那种腐朽的社会。由于农民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他们的起义、战争,不能把农民引向胜利,只能充当改朝换代的工具。

由于受政治形势的影响,对农民战争作用的历史评价起落很大,有时把它称为历史发展的唯一动力,有时则指责它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其实农民战争是调节封建社会历史进程的一种力量。封建社会自始至终由一个王朝替代另一个王朝,周而复始,曲折前进。

每当王朝由盛入衰时,吏治腐败,贪官当道,土地高度集中,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奋起改革,力图缓和社会矛盾,以求王朝长治久安,但都未能扭转局面,不能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爆发农民战争就不可避免。但因为农民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他们的起义、战争,不能把农民引向胜利,只能充当改朝换代的工具。

农民起义既是工具也是动力,统治阶级借农民起义摧毁旧王朝的机会,建立新王朝,历史便沿着新王朝曾经出现的励精图治、奋发改革而有了新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民战争是有其重要的历史作用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农民起义



宋朝一共发生过四百多次农民起义。宋朝的起义次数虽多,但起义规模却多数不大,闹事范围小,起义人数也都在几万而已。

宋代主要农民起义有:王小波、李顺起义;方腊起义;八字军抗金起义;红巾军抗金起义;邵兴抗金起义;钟相、杨幺起义;魏胜抗金起义;红袄巾抗金起义;范汝为起义;李金起义;江西建昌佃户起义;李接起义;赖文正起义;陈峒起义;姜大老起义;张福起义;晏梦彪起义;陈三枪起义等。

北宋初期重要的农民起义是由王小波和李顺领导的发生于993-995年间的农民起义。当时,土地集中,佃户承担沉重的赋税,贫富差别严重。另外,丝、帛、茶叶等物政府实行专卖,不许买间买卖。

993年王小波、李顺在四川青城起义,提出“均贫富”口号。次年,占领成都,建立大蜀政权,控制四川部分地区,坚持斗争,到995年春,最后失败。起义提出的“均贫富”口号,要求平均心财富,反对封建剥削,表明农民起义已进入一个新阶段。

北宋有宋江起义。南宋初期(1130-1135年)有钟相、杨幺领导的炽起义。南宋统治者借抗金的名义加紧搜刮人民,另外,从抗金前线败退的官兵趁火打劫,奸淫掳掠。

钟相提出“等贵贱均贫富”,1130年在湖南洞庭湖一带起义,建立“大楚”政权。钟相牺餐后,起义军由杨幺领导,并且起义军拒绝金和南宋的招安。1135年,因起义军中出了叛徒,杨幺被俘,遭到杀害。但是这次农民起义震撼了南宋的封建统治。

扩展资料:

宋朝以前的朝代,兵力大都掌握在武将手中,例如唐朝最终覆灭便是因为藩镇之乱极大地削弱了朝廷的实力,而宋朝时从开国起地方的权利便被朝廷全部收走,地方上的兵源大都是老弱病残,很难有什么作为。

而宋朝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土地兼并,地方豪强对普通农民的土地强取豪夺,失去了耐以生存的土地的农民自然会聚齐起来抢劫州府,直至演变成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而宋朝在面对这种情况时一般会采取招安的政策。

宋朝比较著名的几次农民起义便是王小波、宋江、方腊这几人分别在不同时期领导的农民起义,但是根据记载这些起义规模都不是很大,例如王小波起义时只是影响到四川一省,规模也只有几万人,与其他朝代爆发的农民起义规模比起来实在是微不足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农民起义



宋朝一共发生了400多次的农民起义。

宋朝是发生农民起义最多的时候,而且在宋朝农民起义现象,与其他朝代发生的不一样。因为在宋朝,只要出现了农民起义现象,这种农民起义现象就会一直持续下去,而且不会停止。

而宋朝历史上最大的两次起义,分别是王小波、李顺起义和宋江起义。

扩展资料:

1、王小波、李顺起义

2、方腊起义

3、八字军抗金起义

4、红巾军抗金起义

5、邵兴抗金起义

6、钟相、杨幺起义

7、魏胜抗金起义

8、红袄巾抗金起义

9、范汝为起义

10、李金起义

11、江西建昌佃户起义

12、李接起义

13、赖文正起义

14、陈峒起义

15、姜大老起义

16、张福起义

17、晏梦彪起义

18、陈三枪起义

重大起义:

一、王小波、李顺起义:

宋平后蜀,不仅没有解决原有的矛盾,反而加入了新的动乱因素。后蜀被攻下以后,宋太祖命令从水陆两路,用十余年的时间,把后蜀积聚的珍宝、钱币、布帛、粮食悉数运到开封。

此举激怒了川蜀军民,于是就有全师雄领导的全四川地方性的变乱。宋将王全斌镇压这次起事历时近十个月(而平蜀仅用两月余),还坑杀了未参加变乱的二万七千余名蜀兵。

表面上的反抗被重兵压服了,但川蜀军民对宋朝政府怨愤的过节始终郁积着。

而宋初对四川地区又在经济上实行超强压榨的政策。当地政府不仅把后蜀头子钱、牛皮钱等苛捐杂税全部继承下来,二税的征收也比其他地区繁重。

太宗时曾考核川峡州县长吏,不法者多达百余人,只有彭山县令齐振元以所谓清白强干受到太宗表彰,而他实际上是个与老百姓为敌,“收赇得金,多寄民家”。

由此不难想见川蜀剥削之苛急,吏治之污浊。

宋朝政府对茶叶和布帛的禁榷(官卖)政策,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把无以为生的茶农、农户和手工业者都逼上了揭竿而起的绝路。

四川历来号称“罗纨锦绮等物甲天下”,宋朝就在这里设立“博买务”对布帛实行专卖,迫使贩卖布帛的小商人纷纷破产,从事布帛生产的手工业者和农户的利益也大受损害。

茶叶在唐宋之际已成为生活必需品,榷茶也成为朝廷的重要财源之一。

所谓榷茶就是政府实行茶叶专卖,设立专门机构,以低价向被称为“园户”的专业茶农强行收购茶叶。

这样,即使原先以贩茶为业的茶贩失去了生计,同时又致种茶利薄,茶农也相继破产。不仅王小波本人是丧失生计的茶贩,追随他造反的不少就是破产的茶农。

淳化四年(993年)二月,王小波在青城聚众起事,喊出“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的口号。

现代学界把这一口号概括为“均贫富”,给予很高的评价,但也有人质疑其能否视为一个明确的纲领。

实际上既没有必要否认这个口号,它毕竟是社会极端不平等的状况下底层人民的最后呼声;

但也无需从思想史角度给予过高的推重,因为“不患寡而患不均”早就是儒家一贯的主张,这一口号没有增加新内容。

二、宋江起义:

宋江起义因有《水浒传》的渲染,几乎家喻户晓。

其确切的起事年代缺少记载,大约在政和末年;活动地区相当广泛,北到京东河北,南到两淮的楚州、海州、淮阳军,“州县大震,吏多避匿”。

史称“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京东,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

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宋江率军转战至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夺取了官军巨舰十数艘,但最后中了知州张叔夜设下的埋伏,副帅被俘,无复斗志,便接受招降。

当年六月,随童贯南下镇压方腊。宋江起义有史可案的情况,大概如此。

关于这次起义,宋元之际已有《宣和遗事》加以描写,虽不无历史的影子,但毕竟小说家言,不能完全征信。至于《水浒传》,更是艺术虚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 农民起义



  • 宋朝经济富裕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农民起义?
    答:第二个则是当时农民和地主的矛盾,当时虽然说宋朝的经济是非常的发达,但是,发达的经济都是靠不断的兼并土地得到的。这样一来,为了赚钱,一些资本家便不断的去兼并土地,导致当时的农民便越发的贫穷,所以,久而久之,两极分化就十分的严重了。第三点就是当时宋朝的一种体系制度,宋朝实行的是重文抑...
  • 经济发达的宋朝,为何还会出现那么多次农民起义?总共有几次农民起义...
    答:宋真宗、仁宗还经常沿用宋太宗制定的“将从中驭”的办法,自定阵图,交由将帅临阵按图指挥战斗,因而屡战屡败。 宋朝官僚机构日益庞大,通过恩荫(任子)、科举、进纳、军功、胥吏出职等途径入仕者不断增加。真宗时,文武百官为九千七百余员。宋仁宗皇祐(1049~1054)间,增至一万七千余员,还不包括未受差遣的京官、...
  • 两宋那么富裕,为什么还会这么多农民起义?
    答:主要是有几个原因,第1个就是因为当时宋朝的天赋税收制度。第2个就是因为农民和地产的矛盾非常深,很多普通农民被压得喘不过气来。第3个原因就是宋朝的重文抑武的体系制度,导致了宋朝出现内忧外患的局面。当时赵匡胤作为宋朝的皇帝,他施行了天赋税收制度,这个是继承了唐朝的两税法,和现在人们的税收制...
  • 宋朝经济发达物资丰富,为何三百多年间还爆发433次农民起义?
    答:土地兼导致严重的贫富分化,当农民活不下去的时候,农民起义自然也就接踵而至。三、经济的繁荣使得宋代社会风气腐化,上层为维持优渥生活肆意压榨百姓 其实,从杯酒释兵权开始,北宋的社会风气就走向腐败堕落。如石守信、王全斌等武将在被解除兵权之后,为了彻底打消皇帝的猜疑,只能醉心于金钱田宅。诸如“累...
  • 宋朝经济如此发达,为什么起义如此频繁?
    答:因为宋朝是不采取措施抑制土地兼并的,也就是只要你有钱,你可以随便购买田宅,这样的结果也就是农民手中是没有多少土地的,那么吃不饱饭的时候,造反的事情也就经常发生了。而这一点宋朝和唐朝就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唐朝是百姓富足,当然这是指开元之前的事情,后期长期的战乱,农民生活条件急剧下降,也...
  • 宋朝经济发达物资丰富,为什么三百多年间还爆发433次农民起义?
    答:1、宋朝的经济发达,对起义大多是招安 宋朝的经济是极其发达的,而且宋朝是在中国历史上土地面积比较少的一个朝代。他大部分的财政收入都是通过海运获得,也就是海外贸易。俗话说,铁道一响,黄金万两。虽然宋朝没有铁道,但是他有航运,所以他有大量的贸易往来。并且宋朝皇帝是不禁止商业的发展的,而且...
  • 宋朝经济发达物资丰富,为何三百多年间还爆发433次农民起义?
    答:宋朝虽然经济发达,物质丰富,但是这些丰富的物质资源掌握在少数的统治阶级手中,这也使得宋朝成为我国历史上少有的贫富差距较大的朝代之一。同时,两宋年间,宋朝 *** 多次与北方少数民族发生冲突和战争,并且每年给予辽、西夏、金国、蒙古大量岁币,这些开销来自哪里呢?皇帝自己肯定不出钱,毫无疑问,还是...
  • 为什么经济富裕的宋朝会有那么多农民起义?
    答:为什么经济富裕的宋朝会有那么多农民起义?毕竟有几个原因。首先,第一点是当时的天赋税制。宋朝的优税继承了唐朝的两个税法,所以税收有点类似于现在人们的税制,就是你要交的税钱越多,你交的就越多。当时除了对田地征税外,还对其他农具和皮货征税,无疑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同时,当时在宋朝,户...
  • ...三冗问题加上财政危机,为何还会出现清明上河图的繁荣局面?
    答:三冗问题只是一小部分问题相比经济的发展 就微不足道了宋朝的经济很大一部分来自对外贸易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科技最发达、文化最昌盛、艺术最高深、人民生活水平最富裕的朝代。宋代是为中国最争光的朝代,也是当时世界上发明创造最多的国家。宋朝也是中国为世界贡献最大的时期,中国历史上的重要...
  • 宋朝经济空前发达,为何却爆发433次农民起义,但是都没有结果?
    答:可是偏偏有时候就这点小小的心愿都达不到。当时宋朝领导的方针还是非常不错的,如果哪里发生活灾害了,中央会及时出资求助百姓,可是有时候就是那样,那点救灾的钱是固定的,但是经过层层官员的手,这些钱能到百姓手里的钱数已经微乎其微了,所以百姓才会起义。纵观历史资料库,宋朝经济繁华的壮观景象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