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来实现国家富强的?具体措施?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5
日本政府在明治维新前明治维新时期及明治维新后的对外政策分别是什么?

在明治维新之前是闭关锁国政策
之后则实行三大政策:

三大政策分别是"富国强兵",文明开化"和"殖产兴业".殖产兴业就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各种政策为杠杆,用国库资金来加速资本原始积累过程,并且以国营军工企业为主导,按照西方的样板,大力扶植日本资本主义的成长。 文明开化是明治政府在19世纪70—80年代推行的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文化科学、生活方式等,借以改造日本封建文化,建立资本主义精神文明的文化运动。新政府取消了以儒学为中心的封建教育,效法西方国家建立了包括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实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近代学校体系,并努力在全民范围内普及初等教育。在“富国强兵”政策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是取消旧的军制及建立新的军制。军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便是模仿西方,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的常备军。

明治维新的背景是什么

【措施:】

【社会体制方面】,废除传统时代的“士、农、工、商”身份制度,将过去的公卿诸侯等贵族改称为“华族”,大名以下的武士改为“士族”,其他从事农工商职业和贱民一律称为“平民”;为减轻因“版籍奉还”而连带的财政负担,政府通过公债补偿形式,逐步收回华族和士族的封建俸禄;此外亦颁布武士《废刀令》,以及建立户籍制度基础的《户籍法》。
【社会文化方面】,提倡学习西方社会文化及习惯,翻译西方著作。历制上则停用阴历,改用太阳历计日(年号除外)。
引进西方近代工业技术;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原有土地政策,许可土地买卖,实施新的地税政策;废除各藩设立的关卡;统一货币,并于1882年设立日本银行(国家的中央银行);撤消工商业界的行会制度和垄断组织,推动工商业的发展(殖产兴业)。
【教育方面】,发展近代资产阶级性质的义务教育,将全日本划分为8个大学区,各设1所大学,下设32个中学区,各有1间中学,每1中学区下设210小学区,每一所小学区设1所小学,总计全国有8所公立大学,245所中学,53760所小学。教育机关颁布《考育敕语》,灌输考道、忠君爱国等思想(有人认为此举用意在于强化最高权力集中式的社会体系,为日后的对外扩张铺路)。此外亦选派留学生到英、美、法、德等先进国家留学。
【军事方面】,改革军队编制,陆军参考德国训练,海军参考英国海军编制;并于1872年颁布征兵令,凡年龄达20岁以上的成年男子一律须服兵役。一般服役3年,及预备役2年,后来一般役及预备役分别增至3年及9年,总计12年。1873年时,作战部队动员可达40万人。此外明治政府亦发展国营军事工业;到了明治时代中、后期,军事预算急剧增加,约占政府经费的30%~45%,实行军国主义,武士道精神。
【交通方面】,改善各地交通,兴建新式铁路、公路。1872年,第一条铁路——东京(新桥)至横滨(樱木町)间铁路通车;到了1914年,日本全国铁路总里程已经超过7000公里。
司法方面,仿效西方制度,于1882年订立法式刑法,于1898年订立法、德混合式民事法,于1899年订立美式商法。
【宗教方面】,基于政治理由,政府大力鼓励神道教,因为其宣扬忠于天皇的思想,对天皇统治国家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亦容许其它宗教的存在,1873年日本取消基督徒传教的禁令。

【影响】
1.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崛起,通过学习西方,“脱亚入欧”,改革落后的封建制度,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同时,日本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唯一能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但明治维新具有不彻底性,在各方面保留了大量旧日本时代的封建残余。后来,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跻身于世界资本主义列强的行列。
2.明治天皇经过明治维新而渐趋富强的日本,利用强盛的国力,逐步废除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收回国家主权,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在1895、1904年分别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击败昔日清帝国与俄罗斯,成为称雄一时的亚洲强国。但其改革遗留了许多问题,如天皇权力过大、土地兼并依然严重等封建残余现象,与日后发生的一系列日本难以解决社会问题相互影响,使得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而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军事力量也快速强化,更在1895年以及1904年~1905年,分别于中日甲午战争与日俄战争中击败昔日强盛的两个大国—大清帝国(1644~1911)与沙皇俄国(1721~1917),受到西方列强的注意,成为称雄一时的亚洲强国;福泽谕吉所提出的“脱亚入欧”论也在此时成为正论。
3.维新初期,由于明治政府的政策,使得武士的社会地位大幅下降;而随着俸禄渐次缩减,武士的经济上保障也被削弱。凡此种种皆导致士族对明治政府的不满,武力抗争因此接二连三地发生。维新功臣西乡隆盛以鹿儿岛县为中心,于1877年6月18日年所发动的西南战争,成为最后一次,也是规模最大的士族反抗战役。战败之后,残余的士族成员转入地下活动,与板垣退助所主导的“民选议院设立运动”结合,透过“自由民权运动”的开展形成政治上的反对势力。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公布,成为亚洲第一部成文宪法;1890年,日本国会(帝国议会)正式开始运作。
4.至于社会、文化方面的改变,随着留洋知识分子(伊藤博文、大隈重信、新渡户稻造等)吸收并引介西方文化与典章制度进入日本,以及众多现代化事物的引进,“文明开化”的风潮逐渐形成,对于原本传统而保守的日本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不只物质需求与生活习惯上出现西化的转变,在教育系统与社会组织的广泛推行下,思想与观念上也逐渐有了现代化的倾向(例如守时、卫生等概念与西式礼仪);文艺上的影响也不小。
另一方面,虽然明治政府锐意改革,但整体而言较为偏重促使国家强盛的结果,也遗留了许多问题:如天皇权力过大、出身藩地的有权有势者长期掌控国政,形成势力庞大的“藩阀政治”体系、土地兼并依然严重、新兴财阀垄断市场经济等现象。这些负面问题与日后发生并累积的一些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相互影响,最终直接或间接促使日本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
【明治维新的积极影响】:
明治维新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使之摆脱了民族危机,从此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亚洲第一强国。
【历史局限性】:
⒈虽然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但随着工业化的深入,地主所有制消极的一面逐渐显现出来,农民生活贫困,严重影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制约了工业发展。
⒉出现了极端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给亚洲各国带来了深重灾难。
⒊明治宪法颁布后,藩阀长期以天皇名义垄断政权,议会形同虚设,人民没有获得民主权利。
⒋推行愚民政策,灌输天皇崇拜思想,强制民众绝对服从天皇,为天皇尽忠卖命。

1、政治方面:
(1)废藩置县(作用:消灭了封建割据,加强了中央集权)
(2)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2、经济方面:大力进行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1)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2)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
作用:为日本近代化工业迅速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3、军事改革
(1)内容: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2)目的:①防止的抵御外国入侵(对外)②加强镇压和对外扩张③加强对人民的统治(对内)
(3)评价:
①积极作用——废除了武士对军事的垄断,建立了资产阶级常备军。②局限性——“皇军”把天皇当作神来崇拜,宣扬武士道精神,并且有侵略扩张之意,所以军队成为日本对外扩张的工具。
4、文化方面: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1)内容:①提倡新文化(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旧文化(封建文化)②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
(2)作用:①普及文化知识,国民素质提高。②使日本从封建落后国家一跃而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

如满意,请采纳。

具体措施太多了。正如楼下说的。废除一些身份制度。土地可以私有买卖,大力扶持工业。以军工为主促进产业。颁布《学制》提高国民教育。是先从经济再到文化军事最后政治的全面改革……一两句话难以说清楚……可以百度找些资料

去我家his我看就是我我的健康

  • 历史题目!急!拜托了!
    答:第二个问题:1,国家富强根本途径:发展工业,以增加物产,然后刺激民富,以此达到国富国强的目的。,2,日本是通过明治维新来实现国家富强的。具体措施:了http://baike.baidu.com/view/22062.htm#7 (1)改革身份制度,废除传统时代的“士、农、工、商”身份制度,将过去的公卿诸侯等贵族改称为“华族...
  • 戊戌变法学的是哪一国家?为什么?(求高人详解)
    答:日本,明治维新 日本的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强国,还摆托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因为在1853年那会儿美国等西方国家正在侵略日本,而当时的中国也正在被列强侵略,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国家。况且,主张变法的梁启超等人是资产阶级。
  • 1、大久保利通认为国家富强呃根本途径是什么?
    答:明制维新最根本的就是日本从学习东方转为学习西方。美国第一次到达日本之后,曾经友好的向日本政府请求通商,但是被日本政府拒绝了,第二次美国带来了坚船利炮,在日本的海岸边耀武扬威,日本幕府曾经向当时中国的清政府求援,但是没用的清朝当时也正在混乱之中,没有顾及日本的求援。从美国的大炮轰开日...
  • ...是通过什么方式是国家富有起来? 2、大久保利通认为国家富强的...
    答:明治维在19世纪中期的亚洲,日本处于最后一个幕府—德川幕府时代。掌握大权的德川幕府对外实行“锁国政策”,禁止外国传教士、商人与平民进入日本,只有荷兰与中国的商人被允许在原本唯一对外开放的港口—长崎继续活动;此外德川幕府亦严禁基督教信仰。同一时期,在日本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开始出现家庭手...
  • 日本明治维新简介
    答:最重要的是,它实现了日本新旧社会的更替,完成了日本新旧社会的衔接。封建社会被推翻后,能够立即用新的先进生活补充国家的制度,把原来落后腐朽的封建社会改造成资产阶级社会。因为明治维新,原本漫长的改革进程缩短到只有近半个世纪,使日本成为世界著名的资本主义先进国家。明治维新图片明治维新的实施也使...
  • 写一篇关于中国百日维新和日本明治维新的文章
    答:这些革新政令,目的在于学习西方文化、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政体,使国家富强。现在叙述一下日本的明治维新。明治维新在某些程度上,发生的背景很戊戌变法很相似。明治维新发生的时代,当时日本跟中国一样长期实行着“闭关锁国”的政策,禁止外国传教士、商人与平民进入日本,也不...
  • 日本国土面积世界第62,为什么能创造出世界第3的经济总量呢?
    答:应该说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体制改革成功,能够接受新鲜事物,接受新的科技,经营管理好,生产效益高,成本低,国家虽小,小有小的好处,所以我国70年代曾学习日本的企业管理,引进“TQC”,在民国初期,大批人物去日本学习,如孙中山、鲁迅、蒋介石……等都曾经去日本学习。另外日本这个民族由于国土面积小,...
  • 明治维新
    答:由于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日本的明治维新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②而中国戊戌变法发生在19世纪90镭代末,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中国成了列强瓜分的对象。这时帝国主义列强也绝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维新运动很不利。以上,希望对你...
  • 日本明治维新与英、法、美革命目标有异曲同工之处的措施是?
    答:英法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都把追求自由平等作为革命的重要目标。日本明治维新与英法美革命目标有异曲同工之处的措施是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 国家机器的变革“国家机器包含着某种倾斜机制,如果发挥得好,能使力量...
    答:(1)BC(2)美国通过南北战争,废除黑人奴隶制度,促进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俄国通过农奴制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德意志通过王朝战争,完成国家统一,促进国家崛起。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脱亚入欧,成为亚洲强国。中国的洋务运动,强调中体西用,未能实现国家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