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杨绛夫妇的人生路你知道吗?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7
了解钱钟书和杨绛夫妻生活的经历,并简要进行介绍

两家都是江南很有声望的名门之家,可谓是门当户对。1932年钱钟书在清华结识杨绛;1935年,钱钟书先生与杨绛完婚,相伴前往英国牛津大学深造;1937年,他们的女儿钱瑗出生了,据说还发生了大花脸的趣事。 1938年,钱钟书杨绛携女儿提前回国,杨绛的父母先后去世。1949年,他们重返清华大学园。 1966年,“文革”开始了。钱钟书夫妇俩也劫难逃。尽管被批斗,但他们的感情融洽到给人一种“胶着”的亲密感,被学部的人誉为“模范夫妻”。 1969年,钱钟书被下放到河南干校。1970年,杨绛也下放到河南干校。杨绛被安排在菜园班看菜园,她这个菜园离钱钟书的宿舍不远,钱钟书此时改任专职通讯员,每次收取报纸信件都要经过这片菜园,夫妇俩经常可以在 菜园相会。两人坐在水渠边晒晒太阳、谈谈话。钱钟书还经常写信给她,写些所见所闻、杂感、笑话和诗词。鱼雁往来,给他们生活增加了慰藉。这种生活一直持续到1972年才结束。1971年,钱杨夫妇从五七干校回京,房子被人强占,两人只好住在社科院文学所的办公室里,白天写作的桌子,晚上打开铺盖就是床。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钱锺书开始整理多年积累的笔记,着手写作《管锥编》。当时“文革”尚未结束,钱锺书就敢写那些与“三忠于,四无限”毫无关系的书,可见其惊人的勇气。1972年钱锺书、杨绛夫妇与林非、肖凤夫妇打架事件;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时38分,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杨绛把一小朵紫色的勿忘我和白玫瑰放在钱钟书的身体上。

钱钟书、杨绛都曾在清华学习工作,他们的人品、学品被清华人视为楷模。清华中文系主任徐葆耕教授在会上说:“当前社会上有一种知识分子‘市侩化’倾向,它在知识分子中是一股浊流,在这种背景下杨绛先生捐赠‘好读书’奖学金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要我们通过读书,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抵制市侩化倾向。” 钱钟书是我从内心深处敬仰的知识分子,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天才和成果,而是他的人品。自古中国文人穷酸,能如钱钟书一家子这般坚贞无二少也。
22岁时认识21岁的杨绛先生,23岁与杨绛先生订婚,25岁与杨绛先生结婚并同船赴英留学,27岁当爸爸。一家三口在后来的60多年时间里相助相扶,相濡以沫。在中国上一个百年,历经了数次社会巨变,才华横绝一世的钱先生的家庭生活确是单纯温馨,从一而终。他的夫人杨绛先生,和他一样,杨先生也是一位致力于做学问研究的人,我看了她许多散文随笔,笔锋恬静、安详、幽默、自然
好羡慕钱钟书杨绛夫妇,有共同的志趣爱好,有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有宠辱不计的豁达……
1998年钱钟书先生走了。12月21日,杨绛先生率几个亲友,忠实地实现了钱先生的遗愿,没有举行任何仪式,没有摆放花篮、花圈,没有悬挂挽联、挽幛,也没有佩戴黑纱、白花,遗体火化后骨灰送到北京郊区的大地里深埋。钱先生所穿衣服中,有一件杨先生手织的线衣,所穿的裤子中有一条女儿钱瑗教授亲手织成的线裤。整个后事,在形式上办得简单、朴实,比平民还平民,但在实质上却比某些大张旗鼓的仪式还要庄严、隆重。送走钱先生,回到家里,杨先生虽然身心疲惫,却仍然十分坚毅。她坚强、平静地说:“钟书、我,还有女儿,我们商量好了,身后都不留骨灰。我按钟书的意愿送走了他,我完成了任务。钟书不喜欢人家哭他,所以,今天我没有哭。”在场的人听了,无不动容。大家感到,钱先生和杨先生都是真正洞见人生,达到大彻大悟境界的人。

1939年,他《写在人生边上》,68年后,她的《走到人生边上》出版。这才是最长情的告白吧?!——题记
钱钟书杨绛夫妇
十几年前看过一篇文章,作者记叙采访杨绛的一个细节。他在杨先生面前说了句“大话”,大意是自己身体健康从来不感冒不生病之类,杨先生听了,默默站起身,拉着他的手走到墙边,然后把他的手按在墙上,轻轻敲了三下——表示刚才那句话说错了、无效。还说是自己无锡老家的习俗,小孩子若说了过头的话,请(神明)原谅之意。

我当时在工厂生产一线工作。当年自动化程度不高,没有高大上的加工中心和数控机床,加工机械零部件的车刀往往需要到砂轮房磨制,常常一打滑、一个不小心就会被高速旋转的砂轮磨破了手,或者被飞溅的切屑划破了皮。那时我就有个发现,只要谁讲大话说或洋洋自得地笑话别人“我的手好长时间没‘破’过了”,那个讲大话的人,保准会出点状况,包括我自己。

读到那篇专访后,但凡我意识到自己讲了大话、狂话的时候,就总是很自觉地去拍拍墙壁或拍拍桌子,以示“刚才的话不作数”。这种暗示,是迷信吗?我以为是对不为人知的神秘所在、或者是对无常的一种敬畏。就算是“迷信”,对自己及家人、周围朋友是引导到更好的方向,符合“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三好原则,不是件好事吗?

 《走到人生边上》一书的前言中,杨绛先生记录了一些人的经历,有的是“笃实诚朴的农民所讲述”,有的是她亲身经历,也有古代的“鬼故事”。她说“他们的经历,先进的知识分子无缘经历,不能一概断为迷信。”

她写一个男同学家是常熟的大地主,刚在城里盖了新房子,挑了“宜迁居”的黄道吉日乔迁新居,杨绛和一个女同学也应邀到同学家吃了饭。回学校不久,那个男同学告诉她他们家闹鬼,搬入新居不过七、八天,同席吃饭而住在新居的五个人,“死了两个,病了两个”,据说那所房子的地基是公共体育场,原先是处决死囚的校场。问“怎么闹鬼?”说是“一到天黑,楼梯上脚步声上上下下不断,满处咳吐吵骂声……”书中还写她爷爷奶奶“见鬼”的事。她爷爷奶奶有一天黄昏后同在一起,两人同时看见了太公,两人同时失声说:“爹爹喂”,但转眼就不见了。随后两人都大病,爷爷辞官还乡,未及到家就咽了气。
所以我觉得,杨绛先生是有“信仰”的。信,并非迷;不信,并非不迷。

他们的思想正确吗?他们的“不迷不信”使我很困惑。他们不是几个人。他们来自社会各界:科学界、史学界、文学界等,而他们的见解却这么一致、这么坚定,显然是代表这一时代的社会风尚,都重物质而怀疑看不见、摸不着的“形而上”的境界。
《走到人生边上》始作于2005年,杨绛先生大病一场,出院后回到三里河寓所,思索人生的终极问题,两年后,在她96岁之时此书出版。她在前方中说:我已经走到人生的边缘边缘上,再往前去,就是“走了”,“去了”,“不在了”,“没有了”……

《走到人生边上》,是对钱钟书先生写作于1939年的《写在人生边上》的回应吧?!钱钟书说自己一生最大的幸福是娶了杨绛,说她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遇到她之前从未想结婚,结婚之后从未后悔。”

在女儿钱媛、丈夫钱钟书相继谢世后,她独自生活,“自言自语”,在书中坦陈自己对命运、人生、生死、灵与肉、鬼与神等根本问题的思考。

象我们这些尚且“走在人生路上”之人,面对一位尚且健在的世纪老人写人生的价值、灵魂的去向的文字,只有仰视、顶礼膜拜的份儿罢了!除了佩服她96岁高龄仍笔耕不辍、才思缜密,我生出的竟然也有隐隐的痛惜——在“胡思乱想”中,她写自己“一辈子的过错也攒了一大堆。小小的过失会造成不小的罪孽”。坦陈“父母生我、育我、培养我,而他们最需要我的时候,我却不在身边,跑到国个去了,还顶快活,只是苦苦想家。”对唯一的女儿钱媛,“未尽到妈妈的责任。“让女儿误诊得了绝症,到绝症末期还不知她的病情,直到她去世之后,才从她朋友的记述中得知她病中的痛楚,我怎么补偿我的亏欠呀?”痛失唯一的女儿,白发人送黑发人,于杨绛是怎样一种撕心裂肺,不论是《干校六记》还是《我们仨》,文字所涉,都写得极冷静、隐忍,却更令人唏嘘和动容。

我孤独一人已近十年,梦里经常和亲人在一起。但是在梦中,我从未见过他们的面容和他们的衣服,只知道是他们,感觉到是他们。我呢,甩掉了肉体,灵魂彼此间都是认识的,而且是熟识的、永远不变的,就像梦里相见时一样。
时至2016年,杨绛先生已105岁高龄。我们走在人生路上,幸运的是仍有这样“走在人生边缘边缘上”(杨绛语)的前辈可供仰望,如同仰望星尘,如同面对海洋。


目光炯炯聊职场,内心温暖谈人生 【丁是丁】ID:dsd555555




刚刚读完杨绛老先生的《我们仨》,书中第三部中,作者仔细回忆了一家人的生平经历。

杨绛与钱钟书结婚后就到牛津学习深造,钱钟书是政府派出学习的,牛津直接接收,而杨绛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入学,只一个人在图书馆看书,选了几门课旁听。

两个人第一次离开家这么远,都战战兢兢,相依为命。不过很快他们就过起了自己的生活。杨绛心细,擅长精打细算,生活不算拮据。他们学着做饭,还经常一起散步“探险”,专门去没有去过的地方,了解了很多英国的风土人情。

杨绛在英国生下女儿钱瑗后,钱钟书在牛津的学业结束,一家子又到巴黎大学求学。两个人都对知识十分饥渴,在出国的这几年中像海绵一样疯狂的学习。不仅在文学上大有长进,每个人更掌握了好几门语言,可以直接阅读外文典籍。

回国后钱钟书先后在清华和蓝田上班,杨绛一个人带着女儿到了上海。当时上海处于沦陷时期,杨绛母女没有住处,只得来回借住爸爸和婆婆家中。日本人发的大米不好,吃不饱肚子,杨绛一边在小学教书一边写剧本,都是为了生活能够继续。

后来钱钟书回到上海,在某学校任教,一家三口总算团聚。钱瑗渐渐长大,非常懂事,喜欢读书,观察力强,受到爷爷重视。

新中国解放之后钱钟书和杨绛夫妇受到清华的聘请,回到清华当教授。钱钟书参加了毛选翻译委员会的工作。钱瑗上高中以后“三反”开始,三人无奈搬家。夫妇二人离群索居,却仍然在“文化大革命”中成为批斗对象,而女儿因为表现不错,总算幸免,一家三口见了面也不能说话,日子过得非常艰难。文革过后,夫妻二人搬到女儿在北师大的宿舍,钱钟书在这里完成了翻译毛主席诗词的工作,杨绛在这里翻译完了《堂·吉诃德》的上下集。

后来夫妇两个人分到了三里河寓所,这里离女儿上课地方很近,也经常住在一起,一家三口总算有了安身之所。之后杨绛一人送走了女儿与丈夫,三里河寓所对杨绛来说成为了客栈。



  • 钱钟书杨绛夫妇的人生路你知道吗?
    答:钱钟书说自己一生最大的幸福是娶了杨绛,说她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遇到她之前从未想结婚,结婚之后从未后悔。”在女儿钱媛、丈夫钱钟书相继谢世后,她独自生活,“自言自语”,在书中坦陈自己对命运、人生、生死、灵与肉、鬼与神等根本问题的思考。象我们这些尚且“走在人生路上”之人,面对一位...
  • 了解钱钟书和杨绛夫妻生活的经历,并简要进行介绍
    答:1932年钱钟书在清华结识杨绛;1935年,钱钟书先生与杨绛完婚,相伴前往英国牛津大学深造;1937年,他们的女儿钱瑗出生了,据说还发生了大花脸的趣事。 1938年,钱钟书杨绛携女儿提前回国,杨绛的父母先后去世。1949年,他们重返清华大学园。 1966年,“文革”开始了。钱钟书夫妇俩也劫难逃。尽管被批斗,但他们...
  • 钱钟书杨绛一家:寻常又不寻常的知识分子家庭
    答:钱钟书这样评价杨绛先生:“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杨绛则写道:每项工作都是暂时的,只有一件事终身不改,我一生是钱钟书生命中的杨绛。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常使我感到人生实苦。但苦虽苦,也很有意思。她挡住了大部分俗事,保住了钱钟书身上可贵的至诚,才痴,...
  • 钱钟书死后,杨降都做了些什么
    答:1998年,钱先生的逝世使文化界深感悲痛。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92岁高龄的杨先生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96岁成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1932年春天,杨绛考入清华大学并与钱钟书相识。第一次见面...
  • 2.杨绛一家遇到了什么不幸?
    答:2、杨绛夫妇被迫去五七干校劳动锻炼。3、钱钟书被分配去打扫大院,杨绛的任务则是清洗厕所。4、后来女婿王德一含冤自杀,全家被迫离家逃走。5、杨绛的女儿钱媛在巨大的痛苦下,挣扎到文革结束,1997年死于癌症。先她而去,杨绛先生白发人送黑发人。6、后来,杨绛先生的丈夫也先她而去,留下她一人孤独终老...
  • 钱钟书和杨绛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答:杨绛是一个才女,也是一个懂钱钟书的人。她既是妻子也是朋友更是知己。她会为了钱钟书的创作,而主动承担起更多的照顾家庭的任务。而钱钟书一个平时生活迷迷糊糊,笨手笨脚的人,也会为爱人杨绛做好早餐,然后睡眼惺忪叫醒自己的爱人,让她吃上自己做的早餐。这种细水流长,你懂我,我懂你,你爱我,...
  • 杨绛跟钱钟书的婚姻,为什么可以一直做到相濡以沫呢?
    答:第一,钱钟书和杨绛有着共同的兴趣和爱好,杨绛在《我们仨》当中曾经写道,她和钱钟书一生当中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看书,每天晚上吃饭过后,两个人什么都不用说,一人捧着一本书,坐在桌子的一边,互不打扰,彼此都有自己宁静的内心世界,也能够对彼此看过的书提出不一样的见解和讨论,书就是他们婚姻...
  • 钱钟书和杨绛夫妇的求学,治学及故事。
    答:这般的阴差阳错,只能说他俩有姻缘在。更有意思的是,这种偶遇实在是偶的巧极,杨绛的父亲杨荫杭和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都是无锡的名士,张謇曾把两人称为“江南才子”,江南才子们风流会友自然是往来不绝的,杨绛和钱钟书偶然一遇,再偶然一谈,方才知道,世交不说,原来早在十多年前,8岁的杨绛就...
  • 钱钟书和杨绛是靠什么维持生活的?
    答:1932年钱钟书在清华结识杨绛;1935年,钱钟书先生与杨绛完婚,相伴前往英国牛津大学深造;1937年,他们的女儿钱瑗出生了,据说还发生了大花脸的趣事。 1938年,钱钟书杨绛携女儿提前回国,杨绛的父母先后去世。1949年,他们重返清华大学园。 1966年,“文革”开始了。钱钟书夫妇俩也劫难逃。尽管被批斗,但他们...
  • 杨绛:有一件事终身不改,我一生是钱钟书生命中的杨绛
    答:这是杨绛先生在她的百岁之际,走到“人生的边缘处”时留给年轻人的箴言。 杨绛曾说过自己与钱钟书是因为两人都热爱文学、痴迷读书而走到一起的,两人在灵魂上是契合的。 结婚后的两人琴瑟和鸣,彼此知己知彼,不仅是对方的伴侣更是彼此的知己。为了帮助钱钟书出书,杨绛承担起了家里大大小小的活儿自称“灶下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