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之管蔡世家—文王十子,蔡曹灭国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25
周文王有十个儿子,其中老大叫伯邑考,老二叫姬发就是周武王,老四就是周公旦,剩下的七个儿子里面比较出名的就要数管叔鲜、蔡叔度这两位了,不过他们出名是因为他们联合殷纣的儿子武庚叛乱,声势浩大的和周公旦打了几年的仗而出名的。

首先我们来谈谈伯邑考,做为周文王的长子,理论上将是要被立为太子的,但是史记中说,姬发和周公旦有能力,是周文王的左膀右臂,因此周文王就没有立伯邑考而立了武王姬发。而且从各种文献上基本都找不到伯邑考的有关记载,倒是《封神演义》和《天子传奇》里对伯邑考进行了大量的描写,而且很细致很传神,连很多内心描写都写的很清楚,可以那不是正史,只是小说和漫画。

回到正史上来,作为长子的伯邑考为什么没有任何像样的记载,连死去的时间都写的很模糊,说他是在武王伐纣之前就死了。这里面一定有点问题,因为作为长子,关于他的记载还不如其它的几个兄弟,尽管不可能和姬发、周公旦相比,但好歹是长子,一点都不提及就有点太奇怪了。

还有一个,纵观中国的历史,废长立幼要么导致天下大乱,要么导致流血冲突,和平解决几乎是不可能。但伯邑考却异常的平静,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

背后的真相是什么?恐怕早已经淹没到历史的尘埃里了,这里就让我为大家抽丝剥茧分析一下事情的真相吧。第一个判断,真相十分的血腥,正史根本就没办法记载,因为史书是人写成的,要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这就决定了很多真相不为人所知。伯邑考有两个对手,一个叫姬发,一个叫周公旦,这两个都是厉害角色。关于伯邑考的记载肯定是有的,只不过被销毁了,谁有这么大的能力,除了武王姬发和周公旦我实在想不出会有谁能做出这种事情来。

因为权力和诱惑,姬发和周公旦也是人,而且他们很年轻,所以他们做事不会犹豫,会很果断,没把伯邑考从历史上彻底抹去就不错了,只不过留下了名字,没有其它任何的记载。

对于伯邑考,我的观点是他有能力,但是遇到了比自己更有能力的人姬发还有周公旦,生不逢时,很多功绩都被姬发和周公旦所拥有了,不过请大家记住,文王的大儿子叫伯邑考,一个有能力旦没记载的王子,说到这儿就够了。

下面来说说管叔鲜、蔡叔度这两位仁兄,他们两个其实挺冤的,因为实际上就没有什么确凿的证据证明他们造反,司马迁在史记里也提到了这一点。就算是造反,恐怕真正的原因是误会造成的,因为当时他们不在镐京,而周公旦、召公和太公望一直在一起,所以情况比较了解,而在管叔鲜、蔡叔度这两位看来,就是这几个人合谋夺取了成王的权力而已,既然这样我们就要讨个说法了。

很多战争的爆发是由于误解和分歧,信息的不对称眼中影响了人们的判断,就像现在的人撒谎的成本和代价越来越大,因为拿出手机搜一搜,可能你费尽心思的谎言就被轻易揭穿了。这在过去是根本不可想象的。战争是残酷的,因为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讲他都是灾难。

管叔鲜、蔡叔度既然是武王和周公旦的兄弟,能力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要不然哪有叛乱的本钱。但是后来曹、蔡两国却一直没有什么能人,为何?我看了史记的描写,大概有了一个判断,没有传承,何以为继!

曹国和蔡国都是小国,但内部矛盾尖锐,同时有反复无常,在政治立场上很不坚定,忽左忽右,又没有自知之明,该经常自以为是奚落其它诸侯国落魄的国君,这叫什么?这叫作死。

蔡国一直在楚国的淫威下艰难的生存,数度被楚国吞并,尽管曾经利用和齐桓公联姻来牵制楚国,但是好景不长,因蔡女的骄纵,被齐桓公直接赶回了家,失去了靠山。后来跟随吴国攻楚,遭到了楚国的报复,成为了楚国的一部分,至此灭国。

曹国的曹共公在晋文公重耳困难时就曾经以看重耳肋骨为由奚落羞辱重耳,结果晋文公称为君主后,直接就把曹共公抓到了晋国差点杀了,曹国也差点灭国。

又如曹国的末代君主曹伯阳是个夜郎自大的人,他听信了公孙强的鬼话,妄图称霸天下,根本没有考虑到国情,背叛了自己的大靠山晋国,举兵进犯宋国,结果被宋国直接灭国,曹伯阳和公孙强也被抓到了宋国杀死,至此曹国就彻底灭国了。

不作就不会死,曹国和蔡国太能作了,不灭国才怪,我想周的灭亡和姬姓诸侯国的灭亡是有一定关系的。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 读《史记》之管蔡世家—文王十子,蔡曹灭国
    答:周文王有十个儿子,其中老大叫伯邑考,老二叫姬发就是周武王,老四就是周公旦,剩下的七个儿子里面比较出名的就要数管叔鲜、蔡叔度这两位了,不过他们出名是因为他们联合殷纣的儿子武庚叛乱,声势浩大的和周公旦打了几年的仗而出名的。首先我们来谈谈伯邑考,做为周文王的长子,理论上将是要被立为太子的...
  • 《<史记>研读》124:管蔡世家(一)
    答:管叔鲜和蔡叔度都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周武王有同母兄弟十人。他们的母亲叫做太姒,是周文王的正妃。长子是伯邑考,次子是武王发,三子是管叔鲜,四子是周公旦,五子是蔡叔度,六子是曹叔振铎,七子是成叔武,八子是霍叔处,九子是康叔封,十子是冉季载。其中发和旦最为贤良,左右辅助周文王,所以周文王舍弃长子...
  • 蔡叔史书记载
    答:《史记·管蔡世家》记载了周文王的儿子管叔鲜和蔡叔度,他们是周武王的弟弟。武王有十位同母兄弟,其中伯邑考、武王发、管叔鲜、周公旦等贤能,成为文王的得力助手。武王即位后,封叔鲜于管,叔度于蔡,管理殷商遗民。周公旦封于鲁,辅佐周王。然而,管叔、蔡叔在周公旦专政时,因疑虑而勾结殷商后裔武庚...
  • 管蔡世家作品译文
    答:管蔡世家是周文王与太姒的儿子中的一部分,其中管叔鲜和蔡叔度是周武王的弟弟。文王有十子,武王和周公旦因其才能而被立为太子。武王即位后,封管叔鲜于管地,蔡叔度于蔡地,共同辅佐纣子武庚禄父管理殷族遗民。周公旦则被封于鲁地,成为周王朝的相,即周公。其他兄弟也有封地,如曹叔振铎、成叔武、...
  • 管叔《史记·管蔡世家》
    答:管叔鲜和蔡叔度是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其中周公旦和武王发最为贤能。文王去世后,武王即位,封叔鲜在管,叔度在蔡,二人辅佐纣王之子武庚治理殷商遗民。周公旦封于鲁地,担任周朝的相。然而,管叔和蔡叔因疑虑周公对成王不利,联合武庚叛乱。周公遵命讨伐,杀管叔,流放蔡叔。周公还分封微子启于宋...
  • 管蔡世家作品原文
    答:长子为伯邑考,次子是武王发,接下来是管叔鲜、周公旦、蔡叔度、曹叔振铎、成叔武、霍叔处、康叔封和厓季载,其中厓季载最小。兄弟十人中,只有发和旦表现出贤能,他们辅佐文王,因此文王选择发作为太子。文王去世后,发即位为武王,伯邑考在此之前已经去世。武王攻灭殷纣后,封赏功臣和兄弟。将管叔鲜...
  • 蔡封蔡质疑
    答:蔡国,源于姬姓,与周王室同出一脉。其最初的封地者是姬叔度,因其封地在蔡,故又称蔡叔度。根据《史记·管蔡世家》记载,周武王的母亲太姒共生十子,其中叔度位居第五,他是文王的嫡子,同时也是武王的同母弟弟。这样的血缘关系使他在周初的地位显赫。关于叔度封蔡的历史,史书中有详细的记载。传统...
  • 蔡国第一任君主:蔡叔度,发动三监之乱后被放逐
    答:《史记·卷三十五·管蔡世家第五》《史记·卷三十七·卫康叔世家第七》家族成员 父母 父亲:周文王姬昌 母亲:太姒 兄弟 长兄:伯邑考 次兄:周武王姬发 三兄:管叔鲜 四兄:周公旦 六弟:曹叔振铎 七弟:J叔武 八弟:霍叔处 九弟:卫康叔 十弟:冉季载 毛叔郑 郜叔 雍叔 滕叔绣...
  • 蔡国封蔡质疑
    答:蔡国,源于姬姓,与周王室共享相同的宗族渊源。其最初的封地者是姬姓的叔度,由于他在蔡地受封,因此被称为蔡叔度。据《史记·管蔡世家》记载,周文王的十位同母兄弟中,叔度位居第六,是文王正妃太姒的儿子。作为文王的嫡子和武王的同母弟弟,他在周初的地位颇为显赫。关于叔度的封地蔡国,史书记载...
  • 管蔡世家的作品原文
    答:息夫人将归,过蔡,蔡侯不敬。息侯怒,请楚文王:“来伐我,我求救于蔡,蔡必来,楚因击之,可以有功。”楚文王从之,虏蔡哀侯以归。哀侯留九岁,死于楚。凡立二十年卒。蔡人立其子肸,是为缪侯。缪侯以其女弟为齐桓公夫人。十八年,齐桓公与蔡女戏船中,夫人荡舟,桓公止之,不止,公怒,归蔡女而不绝也。蔡侯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