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钧到底是搞摇滚的,骂起人来还是这么带劲儿……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2

前几天郑钧在一档访谈综艺上的一番话在网上激起了不小的水花,他直言吐槽华语乐坛的吊诡现状,主旨基本可以用一个词概括:屎多。把矛头直指华语音乐圈流量歌手们的作品上。

节目一播出,他这番犀利的观点就瞬间扎到了不少人(尤其流量粉丝)的心,当然也有不少人忍不住为他这番话叫好。

郑钧先是说现在所有的音乐榜单的公信力都崩了,摆在你面前的都是恶心的菜,听众没得选择,只能听那些。

他说以前排行榜里的歌,是因为好听才为人熟知,可能先火了歌大家才知道歌手本人是谁,歌曲有自己的生命力;现在都是歌手很火,所以他们的歌能上榜,但是那些歌十首里有九首都让人听不下去。

相关点评一点也不委婉:

他还说,自己是因为当年那些经典歌曲才让他想要做音乐。但如果当年是听到这些“屎”的话,他绝对不会去干这个职业。

不过他最后也表示:

郑钧老师这一番形容真的迷之形象,并且有画面感和味道…

看完这段,阿杠的眼前浮现出了很多人的名字…刚还是我们郑钧老师最刚,抱拳了。但这一番话确实话糙理不糙吧,他一语道破了现在乐坛上存在的一些不该回避的问题。

感觉终于有人把大家长久以来憋在心里的大实话给讲出来了,也顺便开始怀念起大概十年前的那个华语乐坛经典歌曲井喷的时代。

也有人顺手po出了现在一些比较热门的音乐榜单,估计郑钧老师吐槽的也就是这种怪现状了,就好比这种年度金曲榜让大家投票评选并不是歌,而是人。

那到最后可不就是比谁粉丝更多呗,侧重点究竟是人气还是歌曲本身已经不言而喻了。

这种情况似乎已经成了现在的一个约定俗成的 游戏 规则,没有多少人去计较作品本身,就像郑钧说的,“好坏的标准已经没了”,更多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了歌手身上。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种普遍现象:

人气高的歌手的歌曲只在粉丝圈内红红火火,非粉丝的听众对这些歌曲的认可度不高;而很多不错的歌曲因为创作者不够红,就在这样残酷的市场竞争里被逐渐淹没。

但是要把出现这些问题的锅完全丢给流量歌手,对他们来说似乎也不公平。

自从韩流音乐文化开始进入中国,也带来了饭圈追星文化,一直到发展去年的“偶像元年”,大批偶像歌手正式开始涌入华语乐坛。

比起歌手这个title,用爱豆来定义他们要更恰当一些,毕竟他们要会唱会跳多才多艺,要有综艺感会营业,有些可能还得学着去演戏。

他们本身就是应市场需求被推出来的一个艺人群体,市场要求他们必须十项全能,看重的是他们能带来的流量和商业价值。

而因为竞争激烈,只要爱豆们出了新歌、发了新专辑,粉丝凭着一腔爱意基本都会选择无条件地支持,夜以继日地为他们的新歌打榜投票,还要大把大把地砸钱为他们的新专辑冲销量。

这些都是爱豆们(的公司)看重的实绩,粉丝也知道这些KPI能帮助自己的爱豆换来怎样的资源,于是心甘情愿地当了另一种意义上的“水军”,射程范围大概也就是郑钧说的这些音乐榜单了。

至于作品,爱豆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练习生的生涯,他们能接触到的就只有日常那些训练、舞台以及一些前辈艺人的经验。

长期的封闭式训练让他们很难有足够的能够去感受人生沉淀自己的机会,能写出传世之作的,自然是少之又少。

虽说阿杠觉得这样以流量为王的市场机制对于华语音乐的发展确实不好,但是站在等下的爱豆们,也不过都只是这个时代的产物,然后被市场推着走罢了。

那国内难道就没有专业度高一点的音乐榜单吗?

比如,不知道有多少人听说过“唱工委音乐奖”吗?

听名字莫名有种年代感,其实很新,也具备专业度,还立志要做成中国的格莱美来弥补国内音乐行业评奖的空白。

相比之下,郑钧那一代音乐人对待音乐的态度和投入相对来说是要纯粹不少。

想做音乐就只专心做音乐,不需要涉足过多其他的领域。再加上他自己所说的文艺青年都有的那一些傲气,他们相对是比较出世的,对名利看得比较淡(当然那些年玩摇滚的也确实是不怎么赚钱…

随着年龄的增大,经历的事越来越多,历经千帆归来,花在自省上的精力就要更多一些,他们做出来的音乐就不光是有抗争精神,也多了些人文思考。

像大家比较熟悉的朴树,愿意停下所有的工作,用大量的时间去体验生活,从生活的细枝末节里寻找创作的灵感。虽然作品不算多,但传唱度都比较高。

或者像大众认可度很高的周杰伦、林俊杰、蔡依林、陈奕迅等等这些华语乐坛的开路先锋们,他们的虽然走的也是一条商业化的道路,但发展重心很明确——做音乐。

明确地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也明确地知道想传达给听众一些什么文化内涵,再加上自身的创作能力确实过硬,也就成就了他们跨世纪的传奇。

阿杠觉得,音乐的好坏的确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每个时代也有每个时代的偏好,就像郑钧自己在微博上说的:

这就好比说,喜欢快消品的或许觉得艺术品中看不中用,喜欢艺术品的也觉得快消品缺少流传的价值,而这两类东西本身并没什么可比性,只是看是否需要。

最后就用郑钧在这个访谈里最打动阿杠的一句话作为结束语吧。

无论是不是完全赞同他的观点,相信每一个热爱音乐的人的出发点都是希望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些自己的声音,也希望整个华语乐坛能越来越好。

很期待通过这些音乐人的努力,多年以后,我们的后辈在华语音乐相关的问题上跟我们也有更多共同熟知的话题可以聊。

至于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尊重和理解,以及继续保持对于美好的 探索 和期待吧。



  • 郑钧到底是搞摇滚的,骂起人来还是这么带劲儿……
    答:前几天郑钧在一档访谈综艺上的一番话在网上激起了不小的水花,他直言吐槽华语乐坛的吊诡现状,主旨基本可以用一个词概括:屎多。把矛头直指华语音乐圈流量歌手们的作品上。节目一播出,他这番犀利的观点就瞬间扎到了不少人(尤其流量粉丝)的心,当然也有不少人忍不住为他这番话叫好。郑钧先是说现在...
  • 郑钧是摇滚还是民谣
    答:1、郑钧是摇滚歌手,他的代表作《赤裸裸》带着英伦摇滚风,很符合他的个性。2、郑钧曾经在采访中提到摇滚音乐,他认为摇滚不是愤怒,而是一种玩世不恭,游戏人生的状态。3、郑钧从出道起就走摇滚路线,他喜欢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感觉,每首歌都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态度。
  • 谁本为摇滚乐坛代表人物,后来却因自恃清高跌落神坛?
    答:这个人就是郑钧。郑钧是摇滚乐坛的代表人物,他的每首歌都特别火,但是他非常清高,不愿与他人一起,所以就跌落了神坛。
  • 郑钧的歌是摇滚吗
    答:郑钧的歌就是流行摇滚,也没什么英式的味道,安静点的有民谣的味道,比如《灰姑娘》《幸福的子弹》等,也有挺躁的比如《爱上当》《简单粗暴》《赤裸裸》《路漫漫》等,郑钧主要用嗓子唱歌,是中国摇滚歌手中少见的一位歌手
  • 为和老婆和好参加《披哥》,“摇滚教父”郑钧为何被刘芸拿捏?
    答:为和老婆和好参加《披哥》,“摇滚教父”郑钧为何被刘芸拿捏?据了解,郑钧7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家庭过得异常艰难,的哥哥承担起了照顾郑钧的责任,郑钧的哥哥对于郑钧的教育往往是非打即骂,让他萌生了叛逆的想法,在大学期间,郑钧与好友建立了乐队,在这期间他也认识了自己的第1位妻子孙峰,...
  • 《披荆斩棘2》郑钧一开口全场沸腾,他是否能算得上是摇滚“老炮儿”?
    答:参加《披荆斩棘2》节目的郑钧在剧组和刘芸的安排下,开始还很无奈,后来为了能和哥哥待在一起的时间就一些,还降低要求,希望剧组给个机会。他真的就是摇滚“老炮儿”。根据猫眼全网热度总榜可以了解到,综艺节目《披荆斩棘 》第二季稳居榜首。这一期有许多的看点,其中郑钧老师作为摇滚界的领...
  • 54岁摇滚老炮儿,从浪子变成佛系中年,郑钧到底经历了什么?
    答:当年那个放荡不羁的情场浪子竟然成了手拿保温杯,打坐练瑜伽的佛系大叔,这变化之大甚至让人以为只是同名而已。可现实却告诉我们,你没有看错,那就是郑钧,那个唱着私奔想要逃离世界的郑钧。而这一切的根源都要从他娶了那个泼辣的湘妹子刘芸开始说起,那个让他想逃逃不掉,想骂骂不赢,一言不合就拉...
  • 网友把郑钧和黄舒骏相比,郑钧为何说,这对他是一种侮辱?
    答:就像他的歌曲一样不修边幅,有人说郑钧是中国最早“土摇”的代表,也正因为如此,他的歌曲才被赋予更深层的意义。有网友把他和台湾地区著名的黑色幽默音乐歌手黄舒骏相比时,郑钧毫不留情地回答:“这对我是一种侮辱,不要这样比较我!”郑钧表示:“我对港台的歌手完全不屑一顾,但是对那儿的幕后工作...
  • 郑钧为什么曾经拒绝给后辈颁奖,还说他们伪摇滚?
    答:郑钧是个摇滚歌手,在他有一次上台领奖时,他说要把机会留给年轻人,这是他最后一次领奖。后来逐渐隐退,直到有一次节目他谈论现在娱乐圈的歌曲,痛心现在的摇滚音乐已经变味,都成为了伪摇滚。众所周知,娱乐圈的明星们大多都想着拿点大奖来提高知名度跟曝光率,所以但凡奖项有提名,不管会不会得奖,都会...
  • 说郑钧结婚不摇滚是真的吗
    答:是真的。廖一梅曾在《鲁豫有约》中批评过郑钧:“郑钧不应该办婚礼,因为他是一个摇滚人,办婚礼这事儿不摇滚。”谁料事后郑钧二话不说,直接把她拉黑删除了。摇滚乐以其灵活大胆的表现形式和富有激情的音乐节奏表达情感,受到了全世界大多数人的喜爱,并在1960年和1970年形成一股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