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里的“结构主义”、“功能主义”和“结构功能主义”分别指的是什么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9
功能主义和结构主义有什么区别

结构功能主义是在政治系统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集中研究政治系统所履行的功能及相应的结构。强调每一系统中的结构和功能的相互关系,并试图从微观的角度出发,通过结构与功能关系进而沟通宏观的政治系统。其典型代表人物有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鲍威尔等人。

社会结构
  social structure

  社会体系各组成部分或诸要素之间比较持久、稳定的相互联系模式。与社会结构和社会体系相对立的概念,是反映各个要素之间缺乏联系状态的社会集合。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关于社会结构的观点 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社会结构,是指社会各个基本活动领域,包括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和领域之间相互联系的一般状态,是对整体的社会体系的基本特征和本质属性的静态概括,是相对于和社会过程而言的。在社会各种基本活动领域中,社会经济结构对于社会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等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它是社会的经济基础,具有将其他社会领域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的作用。其余的部分是在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各种意识形态。上层建筑领域的各部分,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并对社会经济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会经济结构。
  狭义的社会结构指由社会分化产生的各主要的社会地位群体之间相互联系的基本状态。这类地位的群体主要有:阶级、阶层、种族、职业群体、宗教团体等。在阶级社会中,阶级结构是理解其他群体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阶级关系决定着整体社会和各个社会群体的发展方向。
  西方社会学关于社会结构的观点 西方社会学中致力于社会结构问题研究的流派主要有:、微观结构主义、宏观结构主义以及结构主义等。
  社会结构是结构功能主义的中心概念之一。结构功能主义把社会看作是各个行动者相互作用的体系,主张对这一体系从静态和过程两个角度进行研究。静态的角度,即分析社会体系的结构;过程的角度,即分析社会体系的功能。他们认为,社会结构的最基本的分析单位,是行动者所处的地位和承担的角色。他们把社会结构看作是各个地位、角色之间稳定的关系。承担角色、参与互动的行动者认同于共同的价值规范体系,是社会结构得以建立和维持的前提。社会结构实质上是制约着特定类型角色互动的抽象规范模式。在这个意义上,社会结构与是等值的。结构功能主义把社会体系维持生存必须满足的功能要求,作为确定结构要素的依据。那些满足某项功能要求的特定部分,被看作是该社会体系的功能性亚体系。社会体系正是靠着若干功能性亚体系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关系维持其存在的。在此基础上,结构功能主义发展了关于社会结构层次性的观点,当亚体系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其内部又会依同样的功能要求分化为相互区别和相互独立的更低层次的亚体系。结构功能分析的基本任务是识别社会体系的基本功能要求,以及解释由亚体系之间关系构成的社会结构是如何满足社会体系所提出的这些功能要求的。结构功能主义由于过分强调价值的一致性,夸大了亚体系之间的结构整合性,忽视了社会结构的冲突方面而受到批评。
  微观结构主义关于对社会结构的理解,综合了、现象学及民俗学方法论的一些观点,对社会结构的形成基础即微观互动过程给予极大的关注。它反对结构功能主义关于限制和约束个人选择的文化协调方式的观点,诸如规范、价值体系、角色期待等,而强调个人在互动过程中构建社会关系的能动过程。依照微观结构主义的看法,社会结构不是社会均衡的基础,不具有恒定、实在的性质,它对社会过程不起决定性的影响。相反,社会结构是流动易变的,具有思维抽象的性质,是受参与互动的行动者以及特定的互动情景影响的变量,是行动者依照以往经验建立的、用以把握互动情景的认识论工具。从这一立场出发,微观结构主义致力于揭示行动者对互动情景的主观理解,以及这种理解对进一步互动所产生的影响。这一学派在阐述社会结构的形成及其变化过程时经常使用的概念有:个人资源(经验、知识、个性、情感)及其差异、情景定义、选择、互动仪式、交往密度、沟通网络、符号、意义,等等。
  宏观结构主义继承了早期社会学的有关理论传统,主要是、、.迪尔凯姆、等人的有关理论观点。在概念的理解上,它反对结构功能主义用社会文化定义社会结构的作法,认为社会结构具有客观性质,独立于文化范畴;同时,它不主张像微观结构主义那样,在人际互动的微观层次上阐释社会结构概念。宏观结构主义的理论目标在于说明决定社会宏观结构的基本因素,确定社会的宏观结构状态,解释社会宏观结构对基本社会过程,如群体之间的交往、及社会冲突的影响。宏观结构主义用社会成员在宏观社会地位空间的分布状态来定义社会结构,在刻画这种分布状态时经常使用的概念有:人口规模、及其分化、社会地位之间的异质性及不平等性、各地位群体之间的关联程度、群体内与群体间的交往率、、社会整合,等等。
  人类学中的结构主义代表着不同于上述社会学结构分析的另一倾向。结构主义认为,社会关系结构是思想深层结构的表层显现或复制。因此,结构分析的任务不是确立社会的各个结构要素和阐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而是透过表层结构从各种复杂的行为、感情、信仰中发现和破译”起支配作用的“一般原则”或“内在编码”,这些原则和编码是对各种复杂的社会生活现象的逻辑性解释和模式,它是建立在人脑的生物化学基础之上。这种观点具有还原论的倾向和神秘主义色彩,受到了许多人的批评。

结构主义为二十世纪下半叶最常使用来分析语言、文化与社会的研究方法之一。功能主义,在设计中注重产品的功能性与实用性,即任何设计都必须保障产品功能及其用途的充分体现,其次才是产品的审美感觉。简而言之,功能主义就是功能至上。

结构功能主义,侧重对社会系统的制度性结构进行功能分析的社会学理论。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代表为美国的帕森斯、默顿等。



扩展资料

与其他历史现象的出现一样,功能主义的发生也有着其深远的历史。由于功能主义建立在大机器生产的基础上的,因此工业革命必然的成为功能主义的前提。19世纪,蒸汽机的出现给人类带来了现代文明的大工业革命,这便是功能主义出现的最基础的物质前提。

奥古斯特·孔德和赫伯特·斯宾塞提出了功能主义的最基本原则:社会与生物有机体在许多方面是相似的。这一观念中包含了三个要点:

1、社会与生物有机体一样都具有结构。一个动物由细胞、组织和器官构成;与其类似,一个社会由群体、阶级和社会设置构成。

2、与生物有机体一样,一个社会要想得以延续就必须满足自身的基本需要。例如,一个社会必须要有能力从周围的环境中获得食物和自然资源,并且将它们分配给社会成员。

3、与构成生物有机体的各个部分相似,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也需要协调地发挥作用以维持社会的良性运行。受意大利社会学家帕累托的影响,斯宾塞和他的追随者们都坚持任何系统都会自然地趋向均衡或稳定的观点,同时,社会中的各部分对社会的稳定都发挥了一定的功能。

因此,从功能主义的视角来看,社会是由在功能上满足整体需要从而维持社会稳定的各部分所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系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结构主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功能主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结构功能主义



结构功能主义(structural functionalism) 现代西方社会学中的一个理论流派。它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整体是以平衡的状态存在着,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会趋于新的平衡。

在社会学及其相关学科中,社会结构是一个使用极为广泛,也极为混乱的概念(W. H. Sewell,Jr.,1992:1)。这不仅表现在人们可以用不同的词语,如社会系统、强制性合作伙伴、制度、整合和网络等来表征社会结构,而且表现在同样是对社会结构一词进行诠释时,不同的学者也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前一种做法大多散见于先躯者们的经典论述中,后一种做法则涉及结构功能主义、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各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显然,后者更是本文需要着重铺陈和分析的方面。

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语言本身是一个系统,系统内部各个元素相互影响,系统自给在音位与音位区别特征理论方面取得突破,还注意将功能注意原理应用于解释句法和

  • 结构功能主义的简介
    答:这不仅表现在人们可以用不同的词语,如社会系统、强制性合作伙伴、制度、整合和网络等来表征社会结构,而且表现在同样是对社会结构一词进行诠释时,不同的学者也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前一种做法大多散见于先躯者们的经典论述中,后一种做法则涉及结构功能主义、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各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
  • 结构主义最简单解释
    答:结构主义与传统的功能主义理论存在一定的差异。功能主义关注社会组织和社会机制的正面功能和目的,认为社会是为了实现共同利益和目标而存在的。而结构主义则更加注重社会结构和体系的形成和作用,强调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2、结构主义的应用领域 结构主义在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都有应用,如社会学、人类学...
  • 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人物是谁 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谁
    答:前一种做法大多散见于先驱者们的经典论述中,后一种做法则涉及结构功能主义、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各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显然,后者更是本文需要着重铺陈和分析的方面。影响评价:结构功能主义在50年代美国的社会学中曾占主导地位。其代表人物还有戴维斯、利维、斯梅尔塞等社会学家。结构功能主义的研究涉及面...
  • 当代社会学的主要流派有哪些
    答:在理论上不重视行动个体,而是强调社会制度,大多数社会和文化现象都可以被认为是具有功能的,因为它们为维持整个社会结构做出了贡献。冲突论:冲突理论是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之一,与结构功能主义相左。20世纪50年代后流行于西欧和美国,着重探讨社会冲突的本质和根源,冲突的类型、预防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等...
  • 结构功能主义帕森斯时代的形构
    答:二战后至60年代,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在西方社会学界占据主导。他的理论以功能分化为出发点,构建了庞大的系统理论,解释人类行为,将社会结构视为目的达成、适应、整合和模式维护等功能的综合体现。在《社会体系》中,帕森斯将社会结构定义为由不同功能模块构成的“总体社会系统”,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和...
  • 功能学派的学派观点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他们不欢迎曾为帝国主义殖民政策服务过的人类学家再去作实地调查。因此,以实地调查为主要研究方法的功能主义理论就不再象以前那样时兴了。时代的变化,科学的发展,又使越来越多的西方人类学家认识到功能主义理论的局限性,从而纷纷疏远了它。50年代法国结构主义学派...
  • 收藏!社会学必备的30个经典理论
    答:11. 马克思主义理论:探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发展趋势,以及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12. 结构主义理论:强调语言和文化结构对个体思维和行为的影响,以及它们如何塑造社会现实。13. 现代性理论:分析了现代社会的特征,包括个体化、理性化和全球化的影响。14. 常人方法学:研究日常互动中人们如何使用语言...
  • 社会结构是怎么形成的(社会结构是什么)
    答:上层建筑是在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包括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各种意识形态。上层建筑领域的各部分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对社会经济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会经济结构。西方社会学中关于社会结构的观点有微观结构主义、宏观结构主义以及结构主义等。结构功能主义把社会看作是各个行动者相互作用的体系...
  • 功能论视角的社会学,其思想核心有哪些?
    答:家庭、氏族、民族、教派、党派、阶级活动的样式”。由于结构功能主义者过分强调文化模式、体系的作用,忽视文化动态、变化的研究,到60年代出现了法国L.哥尔德曼等人的发生学结构主义文化社会学理论,一方面研究文化在现实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也研究文化发生的历史过程及其深层结构。
  • 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人物是谁
    答:前一种做法大多散见于先驱者们的经典论述中,后一种做法则涉及结构功能主义、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各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显然,后者更是本文需要着重铺陈和分析的方面。影响评价:结构功能主义在50年代美国的社会学中曾占主导地位。其代表人物还有戴维斯、利维、斯梅尔塞等社会学家。结构功能主义的研究涉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