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西和县乞巧节分几个环节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5

甘肃省西和县乞巧节有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环节。

1、坐巧

在迎巧仪式前,每个姑娘就将自己的手袢解下,一条接一条地连成一根长头绳。如果这样接起来的绳子嫌短的话,还可以用新头绳以持续补足。到时,手捧香盘的姑娘走在前面,其他人列队跟随。香盘内放有香、蜡、黄表纸等祭品和头绳。

来到村镇外的大河(沟)边,先由两人分别站在两岸,把头绳横拉在河面上。接着点蜡、炷香、焚裱纸、祭祀跪拜。然后,大家成排列队、牵手摆臂齐唱《搭桥歌》。唱罢,站在河(沟)两岸拉头绳的姑娘同时松手,绳子即刻落入水中被水冲走。乞巧的第一个仪式至此完成。

2、迎巧

农历六月三十晚上,姑娘们穿上盛装,整齐列队,挑上“巧娘娘”,端上香、蜡、纸品盘,在老年妇女的引导下来到河(庄)边举行迎巧仪式。主持者焚香点蜡,燃纸放炮,“巧娘娘”头儿跪迎接拜,其余姑娘则站在河(庄)边齐唱《迎巧歌》。

然后,揭去“巧娘娘”头上的丝帕,一路唱着歌将“巧娘娘”请进院。进院门要唱《进院歌》,进屋唱《坐巧歌》。要敬献茶果,唱《献茶歌》,此时,乞巧活动便正式拉开序幕。

3、祭巧

祭巧,一般分为集体祭巧和个人祭巧两种。从迎巧仪式开始至送巧仪式结束,整个乞巧过程中,由专人负责,在早晨、中午、晚间三个时候,都要点蜡、炷香、焚裱纸、跪拜。白天香烟袅袅,晚上明烛高照。所用香、蜡、黄表纸都是从集体筹资款项中支出购买的。

4、拜巧

拜巧,在乞巧过程中,毗邻的乞巧点之间,要开展你来我往的相互拜巧活动。如上街与下街、东关与西关、前庄与后庄、上坝与下坝、此村与彼村等等。按乞巧习俗,祈神迎水仪式结束后方可进行相互拜巧。

相互拜巧时,为了壮大声势,乞巧组织者要求所有姑娘参加。她们着意打扮、穿戴一新,成排列队。两地的姑娘坐在一起互称姐妹、问长问短、有说有笑、十分亲热。相互拜巧,不但有观摩、交流、促进乞巧的作用,还为邻村、邻街的姑娘搭建了互相交谊的平台,又为未婚青年寻找对象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5、娱巧

在七天八夜的乞巧过程中,最主要的活动就是“唱巧”,即娱巧,即姑娘们齐集坐巧处,从白天直至深夜,按一定的程式,用不同的歌曲在巧娘娘像前尽情地载歌载舞。以此表达抒发情感、展示才艺。“乞巧歌”主要是以“娱神”指娘娘神为目的。歌词有传统和新编之分,曲调有正歌和副歌之别。

演唱上除节前排练外,仅限于“乞巧节”这段日子,其余时间一般不再演唱。“乞巧节”是姑娘们的节日,“乞巧歌”是姑娘们唱的歌,属于民间歌谣的范畴。就民歌的形式来说,它不是“山野之曲”,而是“里巷之曲”,是一代代姑娘们集体创作的结晶。丰富的歌词和曲调,给异彩纷呈的节日注入了新的活力。

6、卜巧

在乞巧的过程中,除举行个人“针线卜巧”外,还要在七月初七晚上,举行集体“照瓣卜巧”。即用巧芽在水中的投影图案问自己的巧拙、祸福,俗称“照花瓣”,即在晚上的灯光下看巧芽水中投影图案而“照瓣卜巧”。

照瓣卜巧开始时,所有姑娘手端巧芽碗分站神桌两旁,先由乞巧组织者在神桌前照例祭祀跪拜,并默默祈祷:“请巧娘娘给黑眼的阳人赐个好花瓣,指一条手巧路。”礼毕,大家齐唱《照花瓣歌》。

姑娘自己碗底的投影图案,被大家确认为心灵、手巧、吉利、祥瑞时,心中十分高兴,一定要将碗中的水猛喝一口,其意是使虔诚乞巧得来的这一切,真正为自己所有,长期在身上显灵。然后把水倒掉,再盛半碗神水,重新开始下一轮的照瓣卜巧。照瓣卜巧活动在期待、兴奋、欢乐的气氛中进行着,历时两三个小时方告结束。

7、送巧

照瓣卜巧举行后,说明七天八夜的乞巧活动即将结束。此时,姑娘们怀着惜别的心情,抓紧送巧前仅剩的一段时间尽情唱巧。在供神桌前,你四五人往来穿插唱一曲,她四五人击足跳跃唱一曲,有时集体牵手摆臂唱一曲,此起彼伏,歌声不断。直至把所有乞巧歌曲反复唱到尽兴为止。

深夜,乞巧组织者很不情愿地宣布送巧仪式开始,姑娘们无奈地分站神桌两旁,齐唱《送巧歌》。送巧仪式后,七天八夜、无拘无束、歌声不断、自由、狂欢活动全部结束,姑娘们将各奔东西,一年内再难相聚。

有的姑娘来年可能出嫁,再也不能参加生长自己陪伴自己成长,带来无数期盼、欢乐的乞巧活动。想到这些,她们对巧娘娘和乞巧活动充满了惜别之情,多数人唱着唱着便失声痛哭,有的哭肿了眼,不敢回家。又哭又唱,哭声、歌声汇成一片,显得格外凄凉。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西和乞巧



  • 甘肃省西和县乞巧节历时七天八夜整个活动分为几个环节
    答: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甘肃省西和县的乞巧节历时七天八夜,整个活动分为七个环节,包括:坐巧:人们在一起坐在一起制作巧果,互相交流技艺。迎巧:在节日的第一天,人们迎接巧神到来。祭巧:人们举行祭祀仪式,向巧神祈求智慧和技艺。拜巧:人们前往庙宇或巧神像前行礼拜祈福。娱巧:节日期间,举行各...
  • 甘肃省西和县乞巧节历时七天八夜整个活动分为几个环节
    答:答案:七个 解析:甘肃省西和县的乞巧民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前后历时七天八夜,整个活动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环节。
  • 西和县乞巧节分为
    答:西和县乞巧节整个活动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7个环节。一、祭巧 祭巧,一般分集体祭巧和个人祭巧两种。从迎巧仪式开始至送巧仪式结束,整个乞巧过程中,由专人负责,在早晨、中午、晚间三个时候,都要点蜡、炷香、焚裱纸、跪拜。白天香烟袅袅,晚上明烛高照。所用香、...
  • 甘肃省西和县乞巧节历时七天八夜,整个活动分为几个环节?
    答:整个活动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环节,每一环节均有歌舞相伴,又有几个富有特征性的仪式。三、乞巧节文化丰富 乞巧节留存了大量的乞巧唱词、曲谱、舞蹈形式以及与农耕文明相关的崇拜仪式,还有与生活相关的纺织女工、服饰、道具、供果制作等。四、乞巧节独特性 其活动时间...
  • 甘肃省西和县乞巧节分为几个阶段
    答:甘肃省西和县乞巧节分为3个阶段,各阶段内容如下:1、准备阶段:在农历七月初一之前,人们开始准备庆祝乞巧节的活动。家家户户会准备五色丝线、绣花针、亮片等用于制作祈福符和装饰品的材料,同时准备粽子、水果等节日食品。2、乞巧阶段:乞巧节正式在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开始。这一天,年轻的女孩子会穿...
  • 甘肃省西和县乞巧节分为
    答:甘肃省西和县乞巧节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环节。中国西和乞巧女儿节从每年农历六月三十晚上开始,一直持续到七月初七晚上,时间长达七天八夜,是持续时间最长的民俗活动之一。整个活动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环节。每一环节均有歌舞相伴,...
  • 甘肃省西和县乞巧节有几个环节
    答:整个活动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环节。西和地区的乞巧风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显著的地域特点。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内,这一风俗曾一度中断,20世纪80年代得以恢复。新中国成立前,由于传统意识的影响,当地一些富裕人家,对自家的姑娘管束较严,一般到十二三岁后,...
  • 甘肃省西和县乞巧节 几个环节
    答:甘肃省西和县乞巧节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环节。1、坐巧:乞巧活动的组织者们早在一月前就从集市上买来巧娘娘的头像,并用柴纸扎糊成完整的巧娘娘的像供奉在愿意接受巧娘娘的家里,这户人家就叫做坐巧点。从七月初一开始,七天八夜的乞巧活动都要在他们家里进行...
  • 甘肃省西和县乞巧节历时七天八-|||-夜,整个活动分为几个环节
    答:甘肃省西和县的乞巧节是一项持续七天八夜的传统节日活动,整个庆典分为以下几个主要环节:1. 坐巧:参与者们聚在一起,动手制作巧果,同时交流各自的技艺。2. 迎巧:在节日伊始,居民们热烈欢迎巧神的到来。3. 祭巧:举行仪式向巧神祈祷,祈求获得智慧和精湛技艺。4. 拜巧:民众前往庙宇或巧神像前...
  • 甘肃省西和县乞巧节历时七天八夜整个活动分为几个环节
    答:甘肃省西和县的乞巧节是一个持续七天八夜的盛会,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整个节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环节:1. 坐巧:参与者们聚在一起,模仿巧匠制作巧果,同时交流各自的技艺。2. 迎巧:节日的第一天,当地居民会迎接巧神的到来,庆祝活动的正式开始。3. 祭巧:人们举行仪式,向巧神祈福,祈求智慧和手艺...